中泰朋友圈,这几日都在讨论同一个话题——
2019年那些遭受新冠疫情阻隔的“泰漂人士”,如今几乎全数返回泰国了。以至于中泰聊天群组的画风,都是一片惊讶和感慨。
“你知道吗,当年那个爱开减肥药的某某某,刚才朋友圈定位显示在曼谷了。”
“我知道!还有那个专门在微信给中国人卖燕窝、蜈蚣丸、清凉棒、青草药膏、面膜之类的钛合金代购王中王也回来了.....”
“这算什么,我刚才还遇到个中泰金牌房产置业大亨,他也出现在泰国了,当年他哄得一批中国老板,一口气8层写字楼+10个厂房全买。他也瞬间从d丝变土豪,出门法拉利,回家大豪宅。”

总之那片“惊讶和感慨”之中,夹杂着“嫌你穷,怕你富”的冷眼讥讽,带着“吃瓜看热闹”的闲情雅致,也有期待“中泰竞争大乱斗”的不嫌事大者。
于是有人称他们是回来“捞钱的、抢钱的、赚钱的”,也有人形容他们是回来“谋生和打拼的”,依据个人的成长经历,各自理解和定义。
不过事实不变——当年那些以个体为单位的、起眼或不起眼的他们,都回来了。

据泰国网观察,1-3月回返泰国的中国奋斗者,大多是带着寄托和希望的,即“在家乡混得不尽兴,寄望于换个环境,在泰国能够顺利上分,在赚钱中寻找人生的最大价值”。
但回返的中国打拼者,同时也是理智且不盲目的,既没有在发现一个“商业基因”后就立即怼着不确定的风口猛投,也没有胡乱凑个酒局高谈互联网八股文,去相信所谓的“资源重组”和“东南亚新赛道持续发力”,更没有像2019年那般豪爽,再去期盼那些“大风刮来”的财运能够降临在他们身上。

而不管在中国还是泰国,要干好一片生意事业,要赚到钱,其实都离不开《国富论》、《资本论》提及的“资本、技术、关系”。三大老生常谈的元素,在当前的泰国却显得异常有趣。
先是资本,有钱人谁都想当,谁也知道在投资领域“钱生钱”的道理,但问题是不是所有回返泰国的中国人都有钱,而即使有点小钱,也不知道怎样投才不亏,或者在盈亏之前不被判为“灰产”。
而这便轮到“技术”开始发挥作用——总不能,来泰国打拼,连个核心的理念和技术都没有,就只想发财。
有人称中泰的赚钱技术,是诸如高新产业般的科技感,拥有工业、生产、网络数字行业之类的“绝学神功”;
有人称是做独家生意的“稳赚计划书”,能顺利拉个融资,带着一帮财阀闯荡东南亚;
但也有人说是“黑猫白猫,赚到钱就是招财猫”:反正不管怎么折腾,哪怕你在菜市场卖菜花都发达了,那你便掌握了生意的“技术”。

最终绕来绕去,中国人在泰国最大的麻烦点,无非是“中国人持股49%,泰国人持股51%”,外加年度合法合规申报财务账务。所有赢利点,都要从这个注册公司的规矩开始出发。
于是“资本、技术、关系”三大赚钱要素,最终只剩下“关系”这一项,说白了,就是“中国投资者与泰国政府关系”,究竟好不好,好到什么程度,是否好到能“利益生意”那种关系.....
然而,泰国当前“打击灰产”的力度逐日增加,要不是“普渡众生,多方利好”的正规生意,泰国官老爷们,那根本就是鸟都不想鸟了.....
甚至,一听你在那给他画大饼就烦....
回答不了能给泰国本地创造多少钱、拉动多少就业,一切免谈。

至于剩下的在泰中国人,由于种种原因,实力还不能上升到要考虑“资本、技术、关系”,只能暂时,做做中泰职场的“打工人士”。
那么,工资能赚到多少?
首先,今年让中国人能顺利留下来的签证就已经很难办了,除非你真的有公司,而不是为了办个签证,虚假地挂上某个公司糊弄移民局。
2019-2022年,泰国网旗下泰国华人论坛“求职招聘板块”,中国人在泰就业,工资中位数是“20000泰铢”(约4000人民币),平均数是“25000泰铢”(约5000人民币)。
算上他们的房租、水电、伙食费、签证费、日用品、往返机票,也就相当于“毛都不剩”了。(反正中国“某乎”和“某音”,“人均千万”一大堆,这4-5000的海外工资,何必呢...)
更何况,泰国没有“五险一金”,所以中国人在泰国拿的“25000泰铢”,其实并不是工资,而是劳累工伤下“应得的折寿赔偿”。
这工资水平发展至今,也只有中国留学生实习期闹着玩玩,也才选择接受这个工资。
长期如此,在泰打拼绝无立足之日。

高于25000泰铢的月薪工资,疫情前,在泰中国人大有人在,有人4万,有人6万,有人8万,有人12万、24万、30万、55万、100-1000万及以上(工资+项目提成)。
反正起跑线都是“25000泰铢”,但天花板永远都看不到,也没有多大的可比性,并且同样遵守“28原则”,80%的人,基本25000泰铢往上跳不了多少;20%的人,还在为夜场一晚花掉20万泰铢而深感打拼不易。
疫情后,职场人士大批赴泰谋生,但摆在面前的形势并不乐观——高薪的职位越来越少,泰国竞争格局也越来越卷。
泰国,缺的是基础劳动力,你老龄化,我比你更老,但是缅甸和柬埔寨、老挝,三大人力国迅速填补了缺口。而按中国人的视角,来泰国打拼,怎么样也不能沦为“基础劳工”吧。
那只能继续往上卷:前往泰国人的公司就业做管理、当中上层,但钱还是太少;
而长期驻足在中国老板的公司,那便永远活在在泰中国人的圈子里,泰国本地人群几乎不会知道他们的存在,中国国内的亲戚也想不明白来泰国那么久的他们,为何泰语还是一如既往的烂,钱包还是一切照旧的空。

同时得益于“长期习惯内卷”的神经紧绷,赴泰打工人都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幻想:都希望在泰国能“不卷”就可躺平赚到钱,所以一般不敢再去创业型公司,因为创业成功与他们没有太大关系,他们只想安稳、轻松,又有钱拿。
因此,各大老板与此时重返泰国的打拼者高谈“繁荣的发展前景”,必须“去洗脑化”、“去剥削化”。
至少,别让人家觉得来到温柔的泰国,还是“压榨致死”的命。

未来的趋势,一定是换着环境相互“卷”的趋势。
此时来泰国打拼的,除了有中国人,还有躲避动乱的缅甸人,以及钟爱普吉买房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仿佛暹罗在萧条和战争面前,就成了世界唯一的避风港和安稳驿站。
导致来自全球各地的资源和竞争,在此地“卷”成了一坨“麻花”。
远道而来的中国人,“四处碰壁”也好,“大赚特赚”也罢,总之在焕然一新的局势下,根本无法就此下定论。说不定,等待泰国3-5月的大选尘埃落定,一切才有答案。
在此之前,过早开放的“绿灯”,指不定都是“灰产”。何况有限的资源如果不够分配,那么在法律上为其设置分配的门槛,绝对是“泰国政策制定者”刻在血液里的本能。
加上国际当前的形势,经济也如同一架掉落的飞机,绝不容易重新启动,更别谈在幻想中,翱翔在繁荣复苏的天际。

今时不同往日,眼下不如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再带上投机的心理,想着冲进泰国就能轻松赚钱,或者相信前往欧洲福利国家就能改变命运。
换一个环境,并不意味着能脱离供过于求的内卷竞争,也并不代表着躺平的疲乏就能找到最终的归宿。
养好元气,留住青山,要破局,其实也并不难:要么积累一笔用于投资的资金,要么沉淀一技之长。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和支出,做一个谨慎的投资者,或者做一个有用的上班族。
以最无技术含量的踏实,去应对任何技术也无法撼动的萧条与动荡,才是一个出国谋生者最应当打通的后路及防备。
眼下,机票照样贵,签证仍旧难,中国游客仍未大量回返。
就让我们以不高不低的期望和准备,迎接将至的中泰未来吧。

由于未能与代表影视制片公司利益的电影和电视制片人联盟(amptp)达成新协议,美国演员工会和广播电视艺人联合工会(sag-aftra)宣布将于当地时间13日凌晨3时正式开始罢工。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影视行业演员首次罢工,也是近60年以来美国演员工会首次和编剧工会一起罢工。amptp在声明中表示,他们对sag-aftra决定退出谈判深感失望。
总体而言,韩国家庭需要买房大约需要9年的收入,或许体现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和住房危机的严重。首先,这表明了韩国的收入分配并不公平。根据官方的统计,韩国的贫富差距正在扩大。如今,韩国家庭需要买房平均需要9年的收入,这表明韩国富裕家庭能够比较容易地购买住房,但是贫困家庭却比较难以买到佼佼者房子,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收入非常不均衡。
曾经韩国有一位爆料者,称自己有一份清单,里面罗列了所有的交易对象,包括一些财阀大佬,ceo,政客等等,而被送去当礼物的大多是知名女星和当红小花,甚至连未成年的练习生都有,时常要被迫给各种大人物陪酒。在韩国当女明星到底有多难?成为明星是很多韩国女孩的梦想,韩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造星工厂,三大娱乐公司培养出来全球爆火的明星数不胜数,甚至全球各地想出道的素人都去往韩国追求一个能够出道的机会,这也导致了出道的竞争压力巨大。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移民哥移民哥了解了日本的人才政策,那么,中国人留在日本工作,难道只是因为日本的工资高吗?其实不是,根据2022年的调查,中国人才在日本的平均年收入是1,200万日元(约合74万元人民币),而中国城镇居民的平均年收入是8.5万元人民币,差距并不大。而且,日本的物价也比中国高很多,比如房租、交通、医疗等。
泰国曾是中国旅客出行的首选,但今年以来,情况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据泰国旅游部门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赴泰国旅游的中国人,只有2019年同期的四分之一,并没有随着疫情终结而恢复。(今年年初泰国官方欢迎中国游客)实际上,中国游客的减少,跟航班数尚未恢复、泰国旅游价格升高等因素有关,而且时不时传出的安全争议,也影响了中国旅客的出行意愿。
有这么一种蛇,但凡见过的人,都被它那独特的“气质”深深迷倒,它虽不像眼镜王蛇有着与生俱来的王者霸气,也不像闪鳞蛇一样有着五彩缤纷的绚丽颜色,却通过憨态可掬的独特造型,和臃肿肥胖的别致身材被人类熟知,尤其是它在爬行时那扭扭捏捏的笨拙模样,就像一个大号的毛毛虫一样十分呆萌。正因种种特点都和我们认知中的蛇类有着天壤之别,这才让它收获了无数粉丝,名气一度碾压了国内最著名的毒蛇“莽山烙铁头”,成为了如今网络上知名度最大的蛇类,它就是被人们称为蛇中肥宅的“加蓬咝蝰”。
近期电影《消失的她》正在影院热映,层层反转的剧情也是让人感觉到细思极恐。爱一个人是真的可以演出来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竟然杀害自己的妻子。然而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电影竟然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原型就是当年的“泰国孕妇坠崖案”,现实比电影还要可怕。随着电影的热映,被丈夫推下悬崖的孕妇王暖暖,又再次冲上了热搜。
中国食品终害人害己!国外商品“歧视”明显:不买来自中国的食材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国食品的质量问题不仅对国内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国外对中国食材的“歧视”现象也日益明显,许多国家都不愿购买来自中国的食品原料。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也是对中国食品行业整体水平的质疑。
离我们越来越近的杭州亚运会,已经吹响了冲锋号。期待这场体育文化盛会的不仅是全亚洲,因为有好多中外使者,一直在以他们的方式,将亚运信息向全世界更多地方传递。“朵朵朵朵浪花,相聚一个家。朵朵朵朵浪花,相爱一幅画……”最近就有一支来自杭州的童声合唱团,用他们甜美真挚的嗓音在比利时、法国、荷兰等地传唱亚运推广歌曲,妥妥地收获了好几波欧洲粉丝。
我是移民哥,曾在2008年毕业后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并在那里生活了十年。在这十年间,我经历了很多,并且体验到了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也结交了很多朋友,收获颇丰。刚到墨尔本时,我对这个城市并不是很了解,但很快就被这里的自然风光、文化氛围以及友好的人们所吸引。在那里,我开始了一份兼职工作,同时也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