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百年前,大批日本人远渡重洋,移民到巴西并定居,至今,巴西仍有不少的日巴混血人在那里居住。
回顾历史,我们了解到——如果可以安稳地待在自己的国家,谁愿意移民呢?
一般来说,移民都是受到各种积极的或者消极的因素诱发的,比如战争、霍乱、经济、政策等。我国历史上就曾出现过因战乱而大部分人口南迁的移民潮,史称“永嘉南渡”。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最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在此期间还有许多次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移民的,年代较为久远的或许我们不太了解,但多年前出现的三次移民潮却是连普通人都耳熟能详的,甚至还编成了歌曲传唱: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但这国内“短距离”移民与日本的“长途迁徙”可不一样。
从亚洲一路漂洋过海去到南美洲,几乎走了半个地球,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没有两个月是到不了的。
按理说,这么遥远的距离,还要面对海上难以预料的风浪威胁,为什么还会大举移民至巴西?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战争带来的阵痛消磨了这个国家的国力,经济陷入萧条,战争过后,许多民众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事业,而当时推行的明治维新政策中,土地允许买卖,于是贫民得土地也被上层阶级和资本家买下用于国家转型发展工业,失去土地的大量民众不得不从农村涌现至城市。
一系列事情下来,失业,就成了眼下最为严峻的问题,国家运转是不能少了民众参与的,但民众过剩所带来的问题也并不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今的“水”已经超出了“舟”需要的范畴,所以,十分迫切地需要“引水”疏通。
疏通的渠道,是巴西政府搭建的。
当时,与日本的人口过剩恰恰相反的就是巴西,巴西与其他国家比起来,位置比较偏远,且地广人稀,劳动力匮乏,除了远一点,似乎没什么不好的。
日本政府多番考量后,惊觉这是个大好机会,既能解决国内过剩劳动力的问题,又能学习到西方现代化农业科学知识。内缓人口问题,外解技术缺漏,怎么看都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如果这次移民只是日本政府单方面的念头,那么效率或许不会这么高。
其实,得知消息后,日本流离失所的底层民众就早已按捺不住自己飞渡巴西的心了,对他们来说,失去土地已经给了这些底层民众极大的打击,活下来都十分艰难的情况下,还要被政府“富国强兵”的口号绑架去征兵。
有钱的家庭可以选择花钱免去征兵服役,继续歌舞升平;但没钱的家庭,除了哀叹和愤怒,什么都做不了。
在种种现实情况的逼迫下,日本底层民众的移民潮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1908年,781位日本人踏上了前往巴西的轮船,两个多月来,历经各种交通工具的辗转后,他们终于抵达了巴西港口,开始了他们几代人的移民生活。
在日本没有土地不要紧,来巴西,全家老少一起来,先在巴西当地人的咖啡种植园里打打工赚点钱买土地,买了地以后自己建立咖啡种植园,农奴翻身做主人。
日裔巴西人深刻贯彻实施了“先富带动后富”,他们自己的咖啡种植园只雇佣日裔巴西人,算是老乡之间的见面礼。
日本人聚集的地方还得到了日本内务省的帮助,拨款修建基础设施、建学校,自给自足的生活仿佛仍旧生活在自己的家乡日本一样,既不需要迎合巴西人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也不需要改变自己的母语,俨然是一个小型日本村镇。
快乐总是短暂的,日裔巴西人对此深有体会。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略中国的消息传到了巴西,消息传来时恰逢巴西政治变革。
当时,巴西政府和咖啡寡头相互对抗,日裔巴西人又基本上都是咖啡种植户,当地人猜测称日本来的移民者是日军派来的先遣部队,他们会在巴西内乱时趁虚而入,就像现在入侵中国一样。
是不是谣言已经不重要了,三人成虎,最先遭受到这无妄之灾的就是日裔巴西人,于是,已经在巴西生活了几十年的移民者顿时成为众矢之的。
他们已经远离故土几十年,却还保留着原本的习俗和语言,两国交好时是美谈,两国断交后则是把柄。
在巴西内乱和日本侵华的节骨眼上,他们犹如一叶孤舟,无处落脚。就像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样,远嫁的姑娘在婆家受了委屈也只能咬牙咽下。
就这样,日裔巴西人在巴西政府的猜忌下小心翼翼地存活,随着巴西民众反日情绪空前高涨,“间谍论”促使日裔巴西人的财产全部被政府没收,多年基业一朝散尽,阴霾就此笼罩在了他们的头上。
经历了第二代日裔巴西人的被迫战争猜忌后,第三代日裔巴西人学聪明了,他们不再将自己排除在外,甚至还十分积极的参与到了同化的队伍中,最明显的当然就是通婚。
通婚后的第四代日裔巴西人就是真正拥有巴西血脉的巴西人了,除此之外,生活习惯、学习方式、宗教信仰、常用语言等都逐渐向巴西人靠拢。
二战过后,近半数的日裔巴西人都已经与当地人通婚了,除了长相和名字,其他方面完全看不出来是日本人。
时间是一个圈,多年前想逃离的国度,兜兜转转又回来了。
上个世纪末,日本逐渐摆脱了战争的影响,民众的生活日渐繁荣,繁荣之下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
前面讲过,人口是国家运转必不可少的,生产运作的劳动力基本都集中在青壮年上,国家越发达,人口老龄化越严重,很显然,日本也陷入了这个困境。
于是,日本政府又想起了远在巴西的日裔巴西人,祖辈的故土繁荣起来了,年轻的日裔巴西人第一次来到了这个存在于记忆中的故乡。
其实,“故乡”这个词并不准确,这里并没有故乡的气息,反而处处充斥着陌生感。
他们不会说日语、不了解日本文化、不熟悉日本宗教,甚至游离于日本社会之外。
对于他们这群从巴西远赴日本的日裔巴西人来说,乡愁可能是“无家可归”,日本不是家,巴西也不是家。
但至少巴西是他们从小到大居住的地方。
巴西的“月亮”难道比日本的“圆”吗?
并不是。
现在的交通如此发达,早已不是当年见一面就要水路陆路漂泊两个月才能到目的地的时代了。
对于在巴西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来说,日本是老一辈人的故土,但他们年轻一代的故土是巴西,除了往上数三代或许都是日本人以外,亲朋好友横推三十户估计都是巴西人。
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去日本,和当年的第一代移民者来巴西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从一个熟悉的地方,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所以,并不是这群日裔巴西人不念母国,也并不是巴西的“月亮”比日本的“圆”。
只是恰好,他们花了几十上百年融入了巴西,扎根在了巴西……
为什么巴西有大量的日本后裔?今天咱们来聊聊这段历史。可能很多在巴西的朋友都听说过,历史上巴西曾邀请中国移民到巴西,但被中国拒绝了。于是巴西转向日本,引入了大量日本移民。不过,很多人对这段历史的细节可能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讲一讲这段历史。在19世纪60到70年代,巴西进行了一场是否引进华工的全国大讨论。
为什么要移民?一张绿卡可能像在大富翁游戏里面一样,在某些时候可以成为你的“免罪卡”。它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选择,以为你躲避赋税、雾霾甚至灾难。如果你决心一辈子待在一个国家,那么你是在把你所有的信心和风险放在这个国家,就像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一样。拥有一张绿卡意味着有更多的选择,更高的灵活度。意味着你可以在其他国家生活,在其他国家经商,意味着更多更多样化的机会。
新华财经圣保罗4月30日电(记者陈昊佺 罗婧婧)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科技企业开始发力拉美市场。记者近日走访联想集团在巴西的工厂发现,当“中国智造”遇上巴西再工业化,中巴合作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本土创新促进共同发展联想摩托罗拉工厂位于巴西圣保罗州雅瓜里乌纳,走进厂房,能看到众多电子元件在生产线上飞驰,在工人和机器人手下逐渐变成消费者熟悉的智能手机,而在这忙碌的生产线末端有一道特殊的工序。
作为享誉世界足坛的球王,贝利也跟中国足球有着不解之缘:作为现役球员的最后一场输球就是在中国;退役后,贝利也多次来到中国访问,留下了一些有趣的往事,与中国足球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贝利在纽约宇宙队。首次赴中国踢表演赛1977年,已经37岁的贝利迎来了在美国纽约宇宙队效力的最后一个赛季。随后,宇宙队老板安排贝利率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全球巡游,并来到亚洲参加一系列表演赛,其中就包括中国。
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日本这个位于大海之中的岛国也开始担心未来的情况。他们担心自己的国家可能会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最终被海水淹没。因此,很久以前,日本便开始考虑寻找适合的国家,以便进行移民活动。日本一、日本自身的国情:日本是一个人口密集、土地有限的岛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等挑战。
巴西面积855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略小,但是资源丰富,原始森林和耕地面积庞大,跟中国相距半个地球,本来两个国家风马牛不相及,但是自从巴西移居了大量日本人之后,一切都变了。有些人也许还记得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队所遭遇的种种不快,抛开比赛因素不说,从一百年前,日本人踏上巴西这块土地开始,巴西人受日本的文化、习俗、观念的影响日益加深,毕竟这里有三百多万的日本后裔,这几乎重塑了整个巴西对中国人的看法。
如果有喜欢爵士乐的朋友,对小野丽莎这个名字应该非常熟悉,尤其是她唱的《fly me to the moon》、《la vie en rose》、《夜来香》等歌曲被很多人奉为经典。由于她的唱法融合了巴西桑巴与爵士乐的bossa nova曲风,她也被日本誉为bossa nova女王。尽管小野丽莎有着一个很日本的名字,但是她却出生在巴西,是个货真价实的日裔巴西人。
2011年3月,就在日本的“311大地震”过去不久之后。路透社就发布了一则非常耐人寻味的消息:四家日本公司联手收购了巴西有色金属集团超过30%的股份。同时,这四家公司还在巴西管理着大量的私人土地。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资源匮乏、灾难频发的国家。为了摆脱笼罩在自己头顶上的阴影,日本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在他国开发土地的计划。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52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广东江门人。家庭原因从小想远走高飞,却没想到会在巴西安了家。初中辍学,我开始四处打工,从做厂妹开始艰难挣扎。25岁,我卖掉首饰艰难创业。然而,生活并没有将我打倒。在异国他乡多亏中国人鼎力相助,寻得良人一起打拼,在30岁时在巴西买了房,有了稳定的事业。然而,疫情袭来让一切清零,2次感染新冠只能自生自灭。
国外打工走丢,漂泊异国他乡2018年,一段中国小伙在巴西乞讨的视频火遍网络,引起了轩然大波。镜头前的小伙子,抱着一个破包,衣服又脏又旧,他介绍自己叫移民哥,已经流浪了将近一年,他不敢讲实话,也不敢把情况告诉家里人。得知这个消息的父母,在国内已经哭得肝肠寸断,他们就这么一个独生子,一走就是16年,中间只回过一次家,老两口做梦都想把孩子接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