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 “少有所养,老有所依”。而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人口老龄、生育率低等问题的深远影响,让我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加拿大的退休政策以及加拿大的老年生活。
前一阵的延迟退休政策相信大家早有耳闻。
在此之前,我国第七次的人口普查结果的公布,人口老龄化,生育率持续走低等问题一次次登上热搜。
据统计,截止2020年底,中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17.3%,与十年前相比,占比增长超过4个百分比。

从50年代初,中国人均寿命为35岁,截止到2020年平均年龄增长近77岁。70年间,我们国家人均寿命翻了一倍还不止,但是出生率确在不断地下降。从目前这种情况来看,延迟退休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作为发达国家的加拿大,他们的退休政策和生活方面有哪些可借鉴的?
01 加拿大拥有一套良好的退休养老系统

加拿大退休老人平均每年可领取超过$15,500的加币,差不多每个月$1,300加币。差不多一个月就可以买一台iphone 12,还绰绰有余。当然,也有最高能领取近$3,000,不过似乎很少人能达到。

目前,加拿大的标准退休年龄是65岁(男女皆为65岁),虽然一直在说要延迟到67岁,但是目前加拿大政府官网还是显示的是65岁。
那么如果我们打算在如下年龄段退休:
- 选择60岁提前退休的,同样也可以领取相应的退休金,不过金额会相对减少36%;
- 选择65岁之前提前退休的,提前一个月便会减少0.6%,提前一年则是7.2%,以此类推;
- 自愿选择延迟至70岁退休的,平均每月可得$978.62加币的退休金,最高可得$1,670加币。
02 相比于退休政策,东西方对老龄化及退休生活规划方面的态度截然不同
相较于国内的以“家”为本,偏向宗族式生活习惯。西方对家庭的看待可能会更简单。
就拿我之前的邻居一个白人老太太来举例。她当时已经62岁,但每到夏天,她就会开着她的那辆拉风的克尔维特zr1。

ps:我也不懂为什么老年人这么喜欢这款车……我敢说加拿大街上这款车超过90%都是老年人在开。
有时候我们也会在公寓附近的健身房遇见,是的,你没看错,她也会去健身房。有些周末的时候,看见她女儿一家来看望她,他们会在阳台上烧烤,但平时大多数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生活居住。有一次,我俩聊天聊到了她女儿,我问她为什么不让女儿一家来陪她一起住。她回答道,女儿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而她自己也有自己老年的生活方式。有时候他们在周末或者节假日的时候看望一下就可以了。
这时我想到了一个词:“厮抬厮敬”,或“尊而不亲”……也许这些词放在这里不太准确……但我那时候似乎也想不到更多更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这种关系了。
其实,加拿大拥有这样观念的老人并不在少数,在他们的观念里,18岁之前,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养照顾他们的孩子。但是成年、成家之后,大家就各过各的了,有时间去看望一下维持相互之间的亲情。
03 更西式的生活理念和态度,让你在加拿大的生活变得 “返老还童” 、“完全不服老” 呢!
初到加拿大,有次坐公交上学,路过一站上来了一位60岁老大爷,当时车上没座,我本来想彰显一下中华传统美德,给他让座。结果他把身高180多的我按了回去……
还给我开起了玩笑,“你觉得我老了吗,我一点也不老”,说着还把袖子撸起来,给我展示他的肱二头肌,说他每周都会去健身房。

当然也有很多的老人虽然已经花甲古稀之年,却依然保持着那份乐观和童真呢!
上学时,我们有一位老教授也是70岁左右,他特别的有趣,而且很喜欢和我们这些年轻人打成一片。记得有一次上课,他在讲课的时候发现口袋里面有20加币,他拿着20块钱就愣住了。就当我们以为怎么了呢,他突然兴奋地说道:‘’我天呢,我竟然在我口袋里发现20块钱,你们都不知道,自从我结婚之后,我就没有见过这么大数额的现金”,说着他还假装的擦起眼泪。
就在此刻,他的手机突然响了。
他拿出来看了一眼发现是他的妻子,就装作愤怒地对我们说:“难道是她发现了?你们的胆子真的大,是谁这么快就告诉她的”,教室里一片哄笑。跟这样的老教授上课,真的是非常有趣,大部分学生也很期待他的课。
有一次和他聊天,问他退休之后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他想了想,幽默地回答道,现在我也不知道,因为可能还要50年之后才会选择退休。他看我一脸不信的样子,接着道,相信我,我还很年轻,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会认我们是同龄人吧。玩笑之后,他认真地回答:说实话我是真的没有想过,我宁愿一辈子都不退休,我从来不认为自己老了。
当问到他现在工作时是否会感觉到不一样的压力。他说,现在工作没有任何压力,反而很开心,因为他现在依然可以证明自己的价值。反而以前工作会有压力是因为他有家庭,有责任,现在他的孩子们也都长大了,他不会再有任何的压力,现在只想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当时听完他说的话,让我一个20岁的青年都佩服不已。他虽然有着70岁的年龄,但却有着比我还开放的思想和觉悟。
通过一些琐碎的细节,我们似乎能够明显感受到加拿大老人由于长期在“老龄化”社会中而锻炼出来的一丝从容!
04 在加拿大,老人们有喜欢独居的,也有不少选择老年公寓及养老院
除了上述的一些自己喜欢独居的老人,也有不少来人选择加拿大的老年公寓,有些还不错的养老院甚至还提供会提供私人体检、康复服务,里面设施还包含了私人影院、健身房、mini高尔夫球场、水疗spa等设施。
而绝大多数加拿大老人就如同我那个邻居,有时候她会和她的好友一起去打高尔夫、钓鱼、烧烤、做spa等。这样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是很多人向往的退休生活吧。
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会移民到加拿大的原因之一吧。其实加拿大有很多这种延退和养老的地方,以及他们老人自己的心态和观点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看到这里,大家是否心动了呢!希望能有一天,我们和家人朋友能享受到如加拿大一般的悠闲生活。
每周工作4-5天,告别无休止的加班,告别996的工作,告别无薪酬加班。多出的时间“回归家庭”,陪一陪家里人。
没事的时候和朋友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走。即便是50岁的时候,依旧能保持如15岁少年那颗心。
最后,在加拿大的时候,我也会经常听到这句话 “life starts at 50”,就是说 “当你50岁的时候,才刚刚开启了自己真正的人生”。
最近有很多朋友询问加拿大的自雇移民是否容易被拒绝?是否需要达到国际级奖项的标准?让我来跟你详细解释一下!其实,加拿大的自雇移民主要是针对从事文化艺术和体育领域工作的人才。申请自雇移民时,申请人可以是该领域的佼佼者,获得过大奖,例如奥运会冠军或在艺术界多次参展,作品被名人收藏。也可以是其他领域的人才,但他们在自雇方面有经验,并且可以在加拿大继续从事该领域的工作,为加拿大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在申请加拿大移民或申请其他国家的移民过程中,都会有一个背景调查的要求。常常会有很多朋友质疑,移民局会调查哪些呢?都会怎么查呢?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背调的主要内容以及常见的背调方式,供大家了解。一、什么是背调?背调是指背景检查。移民官在审理申请人提交的移民申请材料时,若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则会对申请人进行背景调查。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的经济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移民到海外定居生活。由于加拿大生活节奏舒适,社会福利超级高,所以加拿大成为了移民人士的首选。许多人在移民成功后,最害怕的事情就是不能和父母相聚,不过,加拿大的团聚移民项目正好可以解决这件事情。今天为大家带来加拿大父母团聚移民要如何申请,请大家耐心向下看,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海外留学:加拿大就业。探究加拿大就业并喷!加拿大就业非常乐观。加拿大统计局就业岗位持续增长,一季度出现井喷。加拿大留学在北美体系直被认为是学费低廉,好留下来而著称。但是最近又有一个利好冲击加拿大留学了。2023年会不会是加拿大留学的井喷年呢?加拿大统计局近日公布数据,加拿大在1月份增加了15万个工作岗位,超出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期,被形容为并喷式的就业报告。
最近又有网友在加拿大偶遇了元华。作为“七小福”之一,元华在许多电影中的表演深得观众喜爱,尤其是《功夫》里包租公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在香港活了大半辈子,元华却也不得不面临很多老一辈港人的宿命——跟着儿女移居海外。元华的儿子很早就全家移民加拿大了,孙辈也在当地出生长大。尽管非常舍不得香港的生活,但在家庭面前,元华还是选择了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离开香港来到了温哥华。
客户在多年前移民到加拿大后,拿到了一张加拿大入籍证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公民纸”,是加拿大的移民局签发的。准备在国内申请工签需要用到,但是原件不能直接被承认,所以就找到我司,让我们帮忙申请办理三级认证,也就是中国驻加拿大领事馆认证。公民纸做三级认证的材料:公民纸扫描件护照首页扫描件申请表和情况声明书
加拿大移民聘用协议也称为服务合同、服务协议或合同。持牌加拿大移民顾问 rcic 准备此声明,他们将为您提供移民服务并合理收取费用。在提供任何移民或公民咨询服务之前,或者如果有初步咨询,则在提供任何额外的移民或公民咨询服务之前,持牌移民顾问必须与您签订书面服务协议。在与您签订服务协议之前,持牌移民顾问必须:
众所周知,今年下半年开始,加拿大移民突然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这段时间也有好多朋友来找到小埃和小埃的小伙伴们咨询加拿大移民,并且大家特别关心加拿大联邦自雇移民项目。那么今天小埃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个这个特殊的移民项目,并结合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大家更加深入了解。首先,关于加拿大联邦自雇移民项目的介绍网上一搜一大把,小埃就不做赘述了。
北京时间8月11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最新政策显示,具有博士学位的外籍华人可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喜大普奔!图自微信图库联想起2022年6月上海市人社局出台明确表示,在符合留学人员落户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对于毕业于世界排名前50名院校的,全职到上海来工作后,即可直接申办落户。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人才争夺战悄悄打响。
不少留学中介机构都会特别强调“加拿大公校是福利教育,入读比较经济”,但这个概念对国际学生而言是一种误导。中国赴加拿大留学的人数,近年来始终高居加拿大国际生来源第一位(占比约1/3)。加拿大习惯于将留学生称为“国际生”,而“国际生”又可进一步细化为大学留学生、小留学生和专上学院学生。目前管理相对混乱的,是大专、中专性质的“专上学院”这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