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洛西窜访台湾后,令整个台海地区的形势迅速恶化,中国为了展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决心,在台海地区展开了大规模军事演习,这种做法合理、合法且必要。然而美国白宫国安会印太事务协调员坎贝尔却对此大放厥词,指责中方对佩洛西窜访台湾事件的“反应过度”,并称大陆试图改变现状的目的在于“威胁和胁迫台湾”。坎贝尔声称美国将会按照过去的对台政策行事,包括在台海地区执行标准化海空行动、强化台湾岛和美方的经济贸易往来、巩固美国在台军事存在。
坎贝尔发言后不久,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副教授冯崇义就开始煽风点火,声称解放军的“封岛”演习或将台海变为内海,此举是“断了海权国家的命根子”,美国断然无法接受这种情况,在“无路可退”的背景下,美国政府只能对华开战。
自佩洛西启程后,台湾以及西方“分析人士”、“专家”、“教授”的嘴脸变了又变,出发前声称台岛将倒履相迎,抵达东南亚时欢呼雀跃,逼近台岛时沉默无言,落地后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如今风云散去,这群人开始直面大陆的武力威慑和强硬态度,遂在世界范围内疯狂寻找能为其“说两句好话”的组织或个人。可以说,只要有人说美国有一丝可能动用武力,他们就会将整句话扩大成美方必将武力支持台湾。
冯崇义就是这类人群的代表,此人声称自己系悉尼科技大学中国学副教授,潜心研究中国多年。在他看来,中美双方对台海的争议本质上是海权国家和陆权国家基本逻辑的冲突。中国是陆权国家,对领海的要求和领空、领土一致,即他国船只未经允许严禁进入,他国舰队在中国领海范围内进行军演会被视为严重的挑衅。但美国是海权国家,想要维持其在台海的经济贸易和军事存在,就势必对台海的自由航行权有所要求。
换句话说,冯崇义认为中美双方对“领海”这一概念的认知有所偏差,台海这一海洋通道对美国来说是绝不会放弃和动摇的“命根子”。解放军这次在台海的大规模军事演习实属罕见,华盛顿宣布将派遣军舰穿越台海就是受到这种刺激才提出的。
冯崇义进一步宣称,长期来看,美国不愿意也不会放弃台海通道,美国必将保证其海军在全球的海洋中畅行无阻,一旦中方将台海收回管辖范围,美国就将开启对华战争。但有趣的是,就美国海军最近的动向来看,即便白宫和国会都丧失理智,美国海军也对在中国近海地区发动战争的结果有明确的认知。除非美国愿意放弃除台海以外的所有海洋,愿意将全部的航母力量集中到第七舰队旗下,愿意为了台海付出至少五艘航母沉没、三艘重伤的代价,否则台湾最终回归祖国大陆的怀抱就是一个无法阻止的历史进程。
另一方面,所谓的海权国家与陆权国家之分也是陈词滥调,确定一个国家是海权国家还是陆权国家的评判标准是其经济依懒性还是军事存在的范围,美国依赖海洋贸易,在大洋上有实力强劲的舰队,军事存在辐射全球,所以是就被视为是海权国家。反观中国,对陆地的依赖更强,所以就被认为是陆权国家。事实上,一个国家的军舰能否在全球四大洋的各个区域自由航行,从来就不是所谓的海权国家和陆权国家的评判标准。难道美国军舰不能再肆意妄为地闯进台海,就意味着陆权国家对海权国家的限制吗?其本质是美国对中国的主权、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构成了威胁和挑战,而非中国这个坐落于西太平洋的大国对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这个离岛型国家形成所谓的威胁和挑战
无论是国际法也好,海洋公约也罢,从来没有任何纸面文件要求所谓的陆权国家必须为海权国家让路,难道陆权国家就没有权利捍卫自己的海洋权益?又或者世界上所有的海洋都是这些所谓的海权国家的权利范围和生存空间?其他国家捍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都是“非法限制”美国这个海权国家的航行自由权利?
事实上是,国际法和海洋公约都支持各国捍卫自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且各个国家在行使这种权利时,并无海权国家和陆权国家的区分。
西方国家的一些学者将中国加强对台海的管控歪曲解读成“试图将其变为内海”,不过是在玩文字游戏罢了,他们嘴上说的都是公义,心里想的不过是生意。
值得一提的是,冯崇义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早在2020年六月,冯崇义就被爆出在境外反华媒体上充当“中国问题专家”对华进行污蔑攻击。据国内有关部门公布的消息,冯崇义被澳大利亚情报安全部门“策反”为线人,与澳方关系往来极为密切,为当地部门提供大量涉华情报,英国《金融时报》曾隐晦地指明此人通过某些手段获得了澳大利亚永久居住权身份。在更早些时候,曾有外国媒体报道冯崇义在返回澳洲时被当地相关部门扣押。
也就是说,冯崇义本身算不上什么“分析人士”,与所谓的“中国学专家”更是八竿子打不着边,他只是紧跟西方国家的步伐,为西方国家发动舆论战争制造苗头,通过持续输出反华言论、为西方各国提供情报牟利。他的观点既不能代表美国最终的行动方向,也不能精确概括和解释台海局势正在发生的改变。
总的来说,海权国家维持其霸权的底气是自身海军力量的强盛,但绝不意味着可以插手他国内政、侵犯他国领海。美国试图在中国的主权范围内宣示其海洋霸权,到头来必然会碰得一鼻子灰,让各国看到美国持续走向衰败的真相。过去的美国海军何需“维护海权”,美国海军所到之处就是其势力范围自然的延伸,航母在海洋上似乎就是一座移动的美国堡垒,舰载机所能飞抵的边界就是华盛顿的话语权边界。只可惜这些已经是昨日黄花,美利坚早已是今非昔比,就目前的状况来说,试图保证美国海军在台海航行无阻已经不是问题的关键,怎样挽救美国军队的衰颓之势,避免美利坚国家大厦的坍塌倾覆才是华盛顿政客们的当务之急。
进入7月,澳洲也迎来了新的一个财年。趁着23-24财年开启之际,cbre带您一起来看看,房地产市场和移民已经或即将发生哪些政策变化和重大更新。悉尼多地房屋可享受印花税减免根据新州工党政府的房产新政,从今年7月1日开始,悉尼近六分之一城区的房产(独栋屋或公寓)有望豁免印花税,其中就包括eastwood、 epping、wolli creek以及south hurstville等华人区。
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繁荣稳定的城市,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人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办理香港身份,以此为跳板申请其他国家签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个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能让企业受益于全球化的人才流动。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香港身份作为跳板呢?主要还是因为在各大移居热门国家有针对香港身份人士的宽松政策,比起内地户籍直接申请具有更大优势。
在近期澳洲新政府的更新财年预算案中,189独立技术移民配额增涨到32100个,对比上个财年增加了近四倍!澳洲移民局官报中显示,在本财年前两轮eoi邀约中,更是有12,000份邀请直接发放给了境外申请人。澳洲现在面临严重技能短缺,政府确实想优先吸引海外人士来填补,是时候重新选择189独立技术移民啦!8月22日第一轮189邀请
澳大利亚移民专业除了我们熟知的会计、it、工程三大热门专业,还有一类专业也很受移民局欢迎,那就是建筑施工。说起建筑施工相关的职业,大家想到的最多的可能是建筑师这个职位,其实不然,移民局列表上出现的与之相关的职位还包括施工项目经理,土木工程绘图员,土木工程技术员,园林景观设计师,工料测量师等。上期澳洲移民律师为大家介绍了可以低分获邀的建筑施工领域职位--施工项目经理,今天继续为大家介绍该领域的另一个低分职位--土木工程绘图员(civil engineering draftsperson)。
澳洲教育部资助的学习与教学质量指标计划(qilt)发布了截至2022年底澳洲大学毕业生在澳就业的最新情况报告。澳洲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和薪水如何?哪些专业薪水高哪些低?学历和毕业院校对薪水有什么影响?本文将向你一一展示。注意,该报告的调查对象为澳洲籍或者持有澳洲永久居民签证的毕业生。澳洲学历与就业率我们先看下澳洲学历对就业率的影响。
澳洲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采取打分邀请制,本文主要详细讲解下独立技术移民(189签证)和州政府担保技术移民(190签证)的打分,这两种签证类别是最常见的技术移民签证。然后,本文会给出几个案例分析他们的移民分。目前移民澳洲需要至少65分,然后提交eoi等待澳洲移民局的邀请去申请移民。但这里面有很多前提条件,首先,
中国人一直重视血缘亲情,亲戚之间的交往更是不可避免,但凡事都要点到为止,平时要有来有往,关键时刻也要懂得拒绝。比如有些人会让亲戚住在家里,看起来能增进感情,实际上,多数时候都是为自己埋下隐患。毕竟亲戚之间也要讲究分寸,言多必失,关系过密则会反目成仇。一旦走得近了,就会问题横生,最后超越控制。如果有一天,亲戚提出要住在你家里,希望你也能适当的拒绝,这不是薄情,而是真聪明。
在之前的文章中澳洲移民律师有所提及,社工专业是非常合适澳洲留学移民,尤其是文科背景同学选择的移民专业之一。澳洲拥有较为完善的福利政策,对福利和社区工作类专业人士的需求量非常大,后疫情时代在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更是快速增长,该专业移民优势明显,在澳洲移民列表上的地位稳固,而且eoi分数要求不高。了解澳洲技术移民的朋友都了解,职业评估是澳洲技术移民的第一道门槛,而澳洲社工相关的专业由于涉及的具体职位不同,评估机构也不一样。
当我们谈论移民,澳洲和加拿大往往是首选之地。这两个国家都有着优质的生活环境、高标准的教育体系和丰富的就业机会,无论你选择哪一个,都能带来全新的生活体验。但是,他们之间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究竟选择加拿大移民还是澳洲移民,这些差异可能会影响到你的选择。一、气候差异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整体上有较暖和的气候。北部是热带气候,有着热带雨林和季风,中部和西部是热带沙漠和半干旱气候,而南部则是温带气候。
英国广播公司22日报道称,在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访澳前一天,澳总理阿尔巴尼斯宣布将大幅放宽新西兰人入籍澳大利亚的条件,此举不仅将令在澳的数十万新西兰人直接成为澳大利亚公民,而且还可能吸引新西兰大量宝贵的专业人才赴澳工作。2001年,澳大利亚修改法律,使得新西兰人失去了在澳直接成为公民的途径,部分政治和社会权利也被剥夺,在澳的新西兰人被视为“二等公民”。
澳洲移民造假举报(揭秘澳洲移民造假行为,谁将成为下一个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