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到了德国后所受到的待遇,同招募其中许多人时所用的手段一样严酷。除了少数人(主要是从西欧各国来的熟练工人)以外,“奴隶劳工们受到了俘虏他们的人的几乎难以置信的摧残和凌辱”。
绝大多数人住得差,吃不饱,而且简直不大有或根本没有行动自由。官方对外国劳工采取的方针,从1942年4月20日绍克尔拟定的劳工动员计划中摘录出一句话,便可予以说明:“对于所有的人,都必须以这样的方式给予食宿和其他待遇,以便我们能够用可以设想的最低限度的开支使他们生产出可能的最高的产量来。”可是,就连这种标准也没有维持下去。有许多外国工人,尤其是从东方占领区来的人,被迫在严重损害他们工作能力的条件下生活,从而造成了产量的大大减少,尽管德国人对所谓偷懒怠惰的人总给予十分严厉的处罚。

虽然为了方便起见,大部分农业工人是由雇主供应住处的,大多数工业工人却住在营房里,不同国籍的人有各自的营房,至少有各自的营棚。在德国人看来,这种安排具有明显的好处。它不仅花费小,而且减少了监督的问题和把外国工人同德国工人分隔开的问题。虽然理论上,这些营房是旨在供给外国工人良好的设备,但是事实上,它们在许多方面都有缺陷。大多数营房都是因陋就简地仓促建成的,没有足够的家具供应,甚至连必要的桌椅或盥洗设备也没有。营房里住得过于拥挤;冬天,由于配给的燃料根本不够而非常冷。在战争的后期,情况更进一步恶化:不仅弄到德国去的外国人日益增多,而且各种材料都缺乏,这也意味着必要的修理往往无法进行。
粮食的情况同样不能令人满意。虽然除来自东方占领区的人外,外国人有权领到相当于他们工种的德国人所获得的配给量,但是事实上,由于种种相对的非常不利的条件,他们吃了亏。德国工人可以随意更换配给证,而外国人则不得不把配给证交给营地的长官,然后到公共食堂去就餐。“工人们必须到营地上的食堂去就餐,那里配给的数量,比他们凭配给证应可领到的要少得多。”在购买不配给的食品的条件方面,外国人也受到限制。

“德国当局对于暂时或经常不实行配给的食品采取了其他的管制措施,例如顾客身份证、顾客记录表和家庭购物证等等以限制其出售。禁止店主把不实行配给的商品卖给没有正式列入这些记录表或没有领到这些证件的顾客,违者严惩。”由于实际上没有几个外国人持有配给证,他们显然不能用这种方法来补充他们的配给量。在粮食供应方面,待遇特别差的是从东方占领区来的外国工人,尤其是俄罗斯人,其次是乌克兰人、波罗的海国家的人和波兰人。其他的外国人至少有权享受和德国平民一样的配给量,但是东方工人却明文规定得不到这些供应。“俄国人是容易满足的。
因此应当少给他们吃些,免得我们的粮食平衡受到严重的破坏。不应把他们养娇或让他们吃惯德国的伙食,而应使他们感到满足,并保持同派给他们的任务相称的生产能力。”供应的食品质量既差,数量又不足,往往只有少量用黑麦麸皮、甜菜片和麦秸粉做成的所谓“俄国面包”,或者只有几瓣菜叶和几片萝卜的水一般的清汤。这样的饮食造成了疾病率的惊人增加,负责照料东方工人的人因而提出了一系列的抗议。可是,尽管有这些抗议,尽管国社党当局承认这些抗议不无理由,对东方工人的粮食供应并没有显著地增加。

德国当局对于自愿到德国工作的人,曾经答应给予优厚的工资、合理的工作时间和固定的假期等等。这些许诺全没有兑现,那些获得保证可以同德国工人享受同等待遇的人,发现自己的处境大不相同。就算他们的物质境况同德国工人一样(实际上并非如此),也还有某些不利之处使得在德国工作的所有外国工人都感到苦恼。那就是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工作,讲一种陌生的语言办事,感到自己正被迫为一场往往是针对着自己本国同胞的战争出力。虽然从西欧自愿来的工人的条件已经令人不满了,从东欧来的工人的条件却更为恶劣得多,因为德国人曾明白表示不给予他们和德国人同等的待遇。
除明文规定不列在内的人外,所有的外国人都有权支取和他们同工种的德国人所支取的相等工资。但是对于同一工种付给相等工资的做法,决不能保证一个熟练的外国工人就支取到和同样熟练的德国工人相同的报酬。例如,派给外国人做的工作,往往比他们在国内惯做的工作级别要低,而他们的工资也就按照这种熟练程度较差的工作级别支付。从西欧和中欧来的绝大多数工人还得按德国规定纳税并对社会保险计划缴费,虽然从这些计划中他们当然决不能希望得到全部的好处。战争期间发展起来的另一种不满的原因关系到汇钱回家给家属的问题。在大多数被占领国家内,通货膨胀得很厉害,可是汇款的兑换率并没有大幅度地改变,结果汇出的款项的购买力大大地降低了。

东方工人和犹太人则受到另一种不同的待遇。官方曾经声明,德国的劳动法规和劳动保护条例只有在特别指定的范围内才适用于俄国人、波兰人和所有的犹太人。他们不仅工资被定得特别低,而且交税的税率也要高得多。俄国工人最受歧视,他们必须缴纳一种特别的“东方税”,从而造成了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工人倘使每星期所赚的工资在10马克至70马克之间的话,他只能领到其中的一部分,其余的在发薪时作为缴纳德国的税款都给扣除了。税率定得非常高,因此一个工人不问工资多么大,每星期的收入决不会超过17马克,其中10.5马克又被雇主作为伙食费和住宿费而扣去了。东方工人的条件是如此恶劣,以致从1942年夏天起,曾经作过某种努力想来改善情况。
每星期17马克的最高限额取消了,工资等级稍许提高了一点,东方税相应地降低了。最后,根据1944年3月25日的一道命令,专门用于东方工人的工资制度也废除了。可是,总的说来,东方工人从这些改变中实际上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大的好处。除了从苏联被占领区和前波罗的海国家来的工人外,所有外国工人按规定都有固定的探亲假。但是拿波兰人来说,只有工业工人依法有权享受这种假期,而在战争的大部分时期内,甚至这些人的权利也被暂时停止了。有许多来自西欧的工人在战争的初期获得过休假,但是由于发放必要的证件和运输方面的困难,加上德国当局不愿意失去(即便是一个短时期)任何劳动力,这就意味着批准外国人的休假变得越来越罕见了。

在德国的工厂和田地上工作的外国工人,都要工作很长的时间,每周很少有不足60小时的,尽管随着战事的发展,工作日的长度和每一工时的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了。为了试图补救这种局面,德国当局采用了许多措施,从公开的高压到答应改善条件和增加工资。到战争末期,高压手段用得越来越频繁,工作时间延长了,因此到1944年秋天,要求外国人每天至少工作12小时,中间只有1小时的休息。
参考资料
法国政府(战俘和遣送出国人员管理部)关于将法国工人送往德国的官方报告〔《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第39卷,第195页(078(3)-k)〕。
国际劳工局:《德国如何利用外国劳工》,第98页。
1941年11月7日戈林的指令〔《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第27卷,第58页(1193-s);《纳粹的阴谋与侵略》,第3卷,第836页〕。
德国粮食部一次讨论的记录,1941年11月24日〔《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第39卷,第446—447页(177-苏联)〕。
1942年3月26日〔《纳粹的阴谋与侵略》,第7卷,第10页(291-)〕。
《纳粹的阴谋与侵略》,第7卷,第16页(310-),
《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第25卷,第346—350页(315-s);《纳粹的阴谋与侵略》,第3卷,第251—255页。
                            我们常常会在日常生活中听说、或是在新闻报道中看到:有谁移民了,有谁拿到绿卡了,有谁加入外国籍又或是有谁获得了某个国家的永久居留权。那么,“移民”“绿卡”“外国籍”“永久居留权”这些词语都该怎么理解,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什么是永久居留权?什么是绿卡?有了外国永久居留权就是有了外国公民身份了吗?拿到绿卡,国内的身份就自动放弃了吗?
                            现在全网都在讨论唐山女生被打的案件,都在为抓到施暴者拍手称快。我们想一想,如果在澳大利亚遇到被打,怎么办?如何解决呢?首先这事有没有可能发生在澳大利亚?完全有可能,这个只是个人行为,和国家无关。事实上,在澳大利亚发生的殴打事件很多,晚上去酒吧,ktv的就经常会碰到。万一哪天袭击不幸“砸中”你,该怎么办?
                            6月28日,《我在汴京等你》首映式在开封小宋城举行,这部公益电影以真实感人的故事,引领观众走进一个充满温情和希望的世界。据介绍,影片讲述了女主人公王雪自强不息,扶危济困,敬老助残,热心公益,乐于奉献,回报家乡的真实感人故事,记录了40年来女主人公栉风沐雨,无畏寒霜,孜孜追求的心路历程。该片在开封创作拍摄,融和了很多开封元素,不仅展现了八朝古都开封的丰厚底蕴和旅游资源,更体现了开封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大爱无疆的人文情怀。
                            我在美国居住了将近4年时间,如果加上2013年来美国做志愿者一年的时间,大约5年的时间。我来美国不久,就赶上了疫情,社交活动停了,没有那么密集地参与整个社会的运作。加上我现在在美国的事业也刚刚起步,卷入度没有那么高,所以我只从生活和一些职场的角度来说说。因为我是移民哥,更喜欢从文化角度去感受这些差异。
                            穿着迪拜是一个守礼仪和传统文化的地方。在公共场所,请遵守适度保守的着装要求,避免过于暴露的服装。对于参观清真寺等宗教场所,女性需盖住头部并穿着长袖长裤或长裙。礼节迪拜是一个尊重礼仪的地方,尊重当地文化和习俗非常重要。请尊重当地人民和宗教,避免对宗教和政治话题进行敏感讨论。禁忌在公共场所,包括街道、商场和酒店等,禁止饮酒和吸烟。
                            北京时间3月19日,中非共和国中部地区一处金矿遭武装分子袭击,目前已造成中国公民9人死亡、2人重伤。令人震惊的袭击事件发生后,在非洲的中国“淘金客”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3月20日,潮新闻记者联系到几位在非洲从事矿业开采的中国人,听他们讲述了自己的淘金故事,那是一场豪赌,有人一夜暴富,有人血本无归,还有人失去生命。
                            通讯员 王海珍 刘咏梅“感谢李警官,‘互联网+户政’便民服务真是厉害,仅一小时就解决了我女儿身份证到期换证难题!”3月23日,张先生对湖北襄阳枣阳西城派出所户籍民警高效服务表示真挚的感谢。户政窗口“隔空换证”(通讯员供图)当天8时许,西城辖区居民张先生到户政服务大厅e3窗口求助,称其女儿在国外读研,其身份证已过期,微信和支付宝的使用均受影响,因学业紧张,无法回国办理更换业务,请求民警帮忙。
                            11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公安局获悉,在警方的不懈努力下,当地一名深陷缅甸诈骗窝点2年多的男子,终于安全回到家人身边,他用亲身经历,讲述了在缅北的非人遭遇...... 图为王某讲述被骗经历。于知峰供图 高薪诱惑 被迫偷渡出境2020年5月,20岁的扎鲁特旗居民王某通过一款手机游戏,认识了绰号为“鬼子”的陌生网友。
                            有人说买手表一定要选择昂贵的,因为手表就是用来展示男性实力的装饰品。这句话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又很片面。昂贵的手表不少,但知名度却并不是都很高。售价越高受众群体越少,反而容易出现破产的都是一些昂贵的手表品牌。世界名表有300多个品牌,但是让人耳熟能详的品牌也不过30多个。入门品牌虽然都不贵,但拥有的消费群体多,照样可以名声大噪成为现象级产品并且热度持续不减。
                            参考消息网3月19日报道 美国《军队时报》网站3月13日发表了塔拉·科普的题为《国防部批准给驻尼日尔、马里和喀麦隆的军人发放危险工作津贴》的报道。美国国防部3月8日宣布,部署在尼日尔、马里和喀麦隆北部地区的军人有资格领取“危险工作津贴”或“敌对火力津贴”,而且从2017年6月7日开始补发。追溯至2017年6月7日这一规定使在2017年10月一次伏击中身亡的4名军人的家属能够在他们部署在那儿的这一时期内每月额外领取22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