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329位真人的故事
我是华宝小知识,95后,湖北人。
从小母亲就培养我独立生活的能力,在家里的安排下,15岁那年独自一人出国留学。如今在国外生活七年,遇过奇葩也遭过白眼,发现老外有好有坏,一言难尽。
我认为,无论经历什么,无论在何时何地,人都应该时时刻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如今毕业一年,我在加拿大做蓝领服务员,全力拼绿卡。
(2022年在温哥华渔人码头)
1999年11月,我出生在湖北,相较于九零后,可能更接近零零后。我的母亲不同于一般的母亲,她个性十足,对我从不会“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还记得十来岁时,母亲就给我报团,让我自己跟着十七八岁的人一起参加夏令营。后来出国了,每年回国,她也会带着我一起旅游,去了很多地方,比如台湾、香港、澳门……
(2014年和妈妈在台湾旅游)
从小学开始,我就一直在河南郑州私立的寄宿学校上学。寄宿生活培养了我独立自主,不依赖别人的性格,但并没有因此感觉到孤独,相反,这是我最快乐的几年时光。那时班里的同学不多,彼此间感情紧密,到现在仍有联系。
我出国主要是家里的想法,那时一位亲戚全家移民加拿大,因为这个契机,早在小学六年级,母亲就提过留学的事情。可那时太小,根本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一直到初二,母亲四处奔波,提前一年为出国准备材料,突如其来的忙碌,将我从一头雾水的状态拉回了现实。原来,真的要出国了。
准备的过程中,我还在网上结识了一些和我一样即将要出国的朋友,有时候就是一种奇妙的缘分,很多都在现实中成为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2012年小学毕业照)
出国前几个月,我回到郑州补习英语,天天坐在那和外教聊天锻炼口语。当时花了不少钱,大概几万块吧,然而去了加拿大才知道,只要胆子大,出国和谁都能练口语,感觉补习班那些钱白花了。
2015年8月15号,我登上了经韩国飞往加拿大的飞机。可能因为从小就在寄宿学校,在上飞机之前,对未知的兴奋与好奇,压过了内心的孤独与恐惧。可是,踏上飞机看到周围陌生的一切,突如其来的孤独感将我从兴奋的座位上拽到幽深的大海里,那里海水淹没了一切,只剩下孤独。我默默落泪,也引得隔壁乘客感到疑惑,仿佛泪水可以填补内心孤独的空洞。
我将习惯一个人,习惯孤独,也将习惯背井离乡的寂寞。
在中介的介绍下,母亲将我送到了学习条件更好,但是更偏远的兰里,离温哥华开车大概要一个小时。在加拿大,出了城是遍地的农田,我的高中也被包围在农田当中。加拿大教育局对于外来留学,未满十八岁的学生,会安排寄宿家庭。而我,遇到了一个极其奇葩的家庭。
(加拿大高中校区)
我在一个三十多岁两百多斤的单身女性家寄宿,家里只有她和一条狗。最初只有我一个人在这里住,后来又搬过来一个女生,多亏了她的陪伴,面对那些欺负时才没有那么无助。
老外做饭大多很简单,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可能好心做个米饭什么的,却根本都蒸不熟,但又不好意思不吃。那时还小,觉得很多事忍忍就过去了。
然而,寄宿家庭的女主人更加奇葩,她把冰箱里面冻了七八年的肉给我们吃。她每天都出去工作,宠物就一直关在家里面,没地方上厕所,导致家里味道特别大,我和舍友实在忍不了了,找到学校老师,申请换寄宿家庭。这家主人似乎是骗了教育局才拿到的寄宿资格,所以我们换得特别快。
新的家庭有一对夫妻和两个儿子,他们对我特别好,平时有什么要求都会尽力满足。我在他们家只住了不到两年,但直到现在都有联系。有一次回到加拿大,临时找不到住处,也是他们收留了我。
哪里都有好人,哪里也都有坏人。俗话说得好:“安乐寻常,事无绝对。”
(2020年我和关系很好的寄宿家庭)
除了寄宿家庭的奇葩,我更没想到,有一天也会亲身经历种族歧视。国内很少发生民族间的歧视,对待外国人也十分友好。可是,我们学校的有些老师,对中国人偏见特别大。其中一位老师,更是放话说:“只要我在这学校一天,你们就别想毕业。”
有一天学校举办话剧表演,大概四五个小时,本身在国外没人管玩不玩手机,染不染头发啥的。然而,那天中场休息时,只剩下我和另一个留学生留在座位上,一个不认识的老师,走过来非说我们国际留学生都在演出时玩手机。我说现在是中场休息时间,她更咄咄逼人,说我要再说一遍,就要把我手机夺走。
如果真玩了,也就算了,我顶多也就拿手机看了眼时间。后来没有顶撞他,而是选择直接离开,结果那个老师不依不饶,最后还告到了校长那里,非让我写道歉信。
(高中的操场)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莫名其妙被冤枉的感觉并不好受,直到后来一个看到全程的男生出来安慰我说:“琳达,刚才我看到了整个事情,但觉得毕竟是老师,不好帮你出头,实在是不好意思。”这几句看似简单的安慰,却让我感觉特别温暖,感谢他在无助的时候帮了我。
后来再次开学,发现少了好几个同学,我才知道被学校有种族歧视的老师逼走了。她给学生发邮件,要么你们回国,要么你们就转校,我们学校不接受你们。这些不公正的事情,对于当时未成年的我们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
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少不了白眼非议,个中艰辛,唯有自知。
(2018年高中毕业典礼)
2018年,高中即将毕业,准备继续在加拿大留学的我,面临两个升学选择:一个是去上大学,另一个是去读学院。大学综合性更强,与国内的大学差不多;而学院相当于国内的大专,毕业后也可以考本科。
在加拿大蓝领和白领没有明显不同,有些蓝领的薪资还要高于白领。而且,我的成绩并不特别拔尖,忽上忽下还严重偏科。如果去读大学,家里可能还要多花好几百万。
再三考虑之下,我依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专业,最终决定去温哥华社区学院学习西厨。学院只用读两年的时间,出来就可以拿三年的工作签证,有了这三年工签,我就可以想办法拿加拿大的永久居留证明,也就是身份了。
(2022年自己亲手做的甜品)
一个人在外面待久了,会变单纯。可这世道难测,不能因为是个老外,就曲意迎合,也不能因为是个同胞,就掉以轻心。
毕业回国,赶上姥爷病重住在重症监护室,当时家里忙得不可开交。而我又面临加拿大的住房问题,因为18岁之后就不能住在寄宿家庭了,需要出去找房子。我不想麻烦家人,就自己一个人在网上找房子。
当时看上一处房子,房东要定金,我傻乎乎的就给了,也没想过找朋友先去看看房子怎么样,直到几天后再也联系不上对方,我才意识到被骗了。所幸金额不大,吃一堑长一智吧。
那次回加拿大的路上,手机在下飞机前十五分钟突然坏了,一个人拖着两个46斤行李下了飞机,孤独地站在机场,没租到房子,也不知道该去哪里,一时间所有的委屈都涌了上来。
可是,无论在国外的生活多苦多累多难,都是自己选择的路,要一直走下去。后来在机场借了手机,才联系上表姐收留了我几天。
(2018年学院活动做义工)
加拿大的学校特别注重实习经历,在学院的两年时间里,我找了好几份实习工作,去过中餐厅,去过西餐厅,也在加拿大五星级的酒店里干过。我在自己的领域里,不能说特别好,但是真的什么都试过了。年轻嘛,就是要多尝试。
2020年,我从学院毕业,正赶上新冠疫情,被困国外无法回家。后来,祖国派了包机接我们,也就在这时,我接触到了自媒体,觉得为什么别人可以做,我不能做呢?如果做视频,不仅能让别人看到我的故事,可能过了十年二十年之后,还能自己去看一看。
(2021年旅游期间发生的小插曲)
这次回国后,我独自一人去青海甘肃旅游,遇到了导游的骚扰,所幸最后没有发生什么事。
当时旅游团里只有我和另一对情侣,在旅游过程中,导游有意无意的支开其他人和我套近乎,逛街时还总是往我身上靠,到了酒店又想来我房间,发消息打电话骚扰我说:“你看,你真忍心不让我上去吗?”我又气又怕,给父母打了电话。导游见我态度强硬,才开始不停道歉。最后,我还是把他举报了。
有好多人觉得这种事情的发生,是女生本身的原因,其实不是的,不是所有人都允许这种骚扰挑逗的话语行为。一个人出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有任何问题,一定要报警!
(2021年去故宫旅游)
在我看来,旅游是一件特别神奇的事,即使去相同的地方,也都有不同的新鲜体验。这次回国,也让我感受到了祖国发展的日新月异,跟加拿大比起来,祖国真的太繁荣了。
由于疫情原因,亲历了祖国的强大之后,我特别不想回加拿大。但母亲却说,在外生活了这么久,回国也适应不了这边的社会。
命运的馈赠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我终将沿着命运的车辙印,一直走下去。
(2021年去玉龙雪山)
2021年6月,我返回了加拿大,希望趁着有工签的3年,拿到这边的身份。但说实话,温哥华这边风景和天气都很好,很多中国人想留在这里,办理移民却非常困难。
很多人为了移民过来,花钱找老板担保,而我非常幸运,大学实习时遇到的一位阿姨,一直想找我去她那边工作,并且愿意给我担保拿身份。我没有花任何钱,正儿八经靠自己找到了这份工作。
阿姨可能看我年龄不大,又一个人在异国他乡,就把我当做女儿一样关照我。后厨辛苦,阿姨就安排我做轻松一些的服务员。算上小费,服务员挣得并不比后厨少。她还给我提供住处,并且不要房租。总之,非常感谢她。
(2021年在加拿大出海冲浪)
可能有的人会说,国外怎么好,国内怎么不好,反过来亦然。然而,这世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怎么生活都是自己的选择。
在我看来,国内繁华,灯红酒绿,热闹非凡;加拿大风光旖旎,生活节奏慢,适合养老。除了温哥华和多伦多,其他的地方和国内三四线城市差不多,很多地方出了城区就是农田。网上说在国外生活有一种高级的孤独感,高不高级我没感觉到,孤独是真的孤独。
国内最不缺的就是人,可国外不一样,大家都很懒,蓝领反而很吃香。正常工作每周双休,每天八个小时,超过还有双倍工资。
(2015年加拿大学校组织field trip)
最后,是给准备出国,或者已经出国的小伙伴一些建议:
首先,如果孩子出国留学的年龄比较小,家长真的不要只知道寄钱。可能你们根本不知道孩子在外面都做些什么,还是要切实有效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活。
第二,一定要从出国开始就定好目标,去哪里,学什么,比如高中的选修课。这很大一部分关系到后面能申请什么大学。
最后,出门在外一定要擦亮眼睛。比如在加拿大这边租房的时候,每个省都会有自己的官方合同,有些人会拿不合规的合同欺负不懂的人。
(2022年和帮助过我的姐姐一起吃法餐)
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送我出去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上个月我拿到了加拿大的省提名,相当于移民已经成功了一半,接下来只要再走联邦,就可以拿到加拿大枫叶卡。我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对从15岁到22岁的国外生活有了一个交代。
未来我也将继续朝着这方面发展,争取早日拿到加拿大的身份。当然,我对自己的学历并不满意,以后肯定会回学校读书,提升自己的学历。至于太久以后的事,确实没想过,主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慢慢来。俗话说得好:“九层高台始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目前我们已经记录了329位真人故事,感动了被采访人和千万读者。
如果您有故事想讲述,或想加入我们团队成为作者,都请私信@真实人物采访,随时欢迎您的到来!
移民无疑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决定,这个决定可能带来了一个人一生轨迹的改变。因此,移民目的地的选择和移民类型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100万的预算,能移民到加拿大吗?有那种方式可以选择?喜欢慢节奏,喜欢享受生活。如果你是这类型的人,建议考虑加拿大。加拿大最初的英文拼写是kanada(村庄和定居点的意思),翻译过来真正的意思是乡村定居点。
一直以来,加拿大移民的热度始终不减,是许多申请人的理想移民国家。对新移民而言,首次登陆加拿大难免会有紧张。但其实大家只要提前做好准备,登陆加拿大的过程还是很简单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加拿大移民登陆注意事项,我们来了解一下吧。一、登陆之前需注意的事项移民证件:大家要提前准备好已贴好签证的护照以及移民纸。
移民,多年来一直都是热门话题。随着大家经济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们可能是为了完成自己心中的一个梦想,也可能是想过另一种人生。众多移民国家中,有一个国家非常受移民人士的青睐,它就是枫叶之国——加拿大。加拿大以其健全的医疗体系、优质的教育资源、优渥的社会福利,成为很多国人移民首选的重要理由。
近年来,越来越多港星来内地发展甚至定居养老,但也有不少内地明星选择去国外生活,他们当中有人至今仍然在国外生活潇洒,有人年轻时出国,晚年还是回国。1,姜黎黎姜黎黎是80年代的当红女演员,出演过《红牡丹》,《赤橙黄绿青蓝紫》,《还珠格格3》等等。她的丈夫汪宝生也是一名演员,两人育有一个女儿,今年32岁,夫妻相爱45年令人羡慕。
相信我们每个人都希望 “少有所养,老有所依”。而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人口老龄、生育率低等问题的深远影响,让我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加拿大的退休政策以及加拿大的老年生活。前一阵的延迟退休政策相信大家早有耳闻。在此之前,我国第七次的人口普查结果的公布,人口老龄化,生育率持续走低等问题一次次登上热搜。
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ircc)近日更新了有关永久居民申请流程。自 6 月 14 日起,所有申请永久居留(pr)的人都必须提交生物识别信息(biometrics),无论他们之前是否曾提交过临时居留许可。目前,加拿大提交生物识别信息的费用为 $85 加元。已发布政策更新意味着移民部正在恢复大流行前的永久居民申请程序。
加拿大加新网12月15日报道:时至年末,加拿大移民再传好消息,放宽工签,一年50万!从2023年起,加拿大将改变特快入境(express entry,ee)的抽签方式,一些加拿大急需的人才和劳动力,将能更快获得枫叶卡,加速入境!加拿大移民通讯(cic news)报道,从2023年开始,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ircc)将采用
一位中国移民走进了加拿大的急诊室,而接下来的经历令人同情。他走进这个被人们赞誉为"高福利"的国家的医院,却只见到疲惫的护士和匆忙的医生,无尽的等待与惊人的账单,让他从心底里感叹,这就是他所谓高福利国家的医疗吗——等待了一个小时才见到护士,几个小时才见到医生。想象一下,在五点钟的清晨,身体不适,周围却只有寂静和等待。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聊一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移民加拿大需要什么条件?加拿大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国家,拥有优越的教育、医疗、福利等资源,是许多人向往的移民目的地。然而,移民加拿大并非易事,申请人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获得永久居民身份。移民加拿大的条件加拿大是一个发达国家,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水平、优良的教育和医疗体系,是许多人移民的理想目的地。
最近很多人都被骗了,所以你也要敲响警钟。市面上有这么一波人,以所谓rinp试点项目,诱人去加拿大偏远小镇里买房,但那只是打分表上的一个加分项而已。而且只在某些镇里可用,跟真正的购房一步到位移民,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些不良商家就是为了卖房,而非移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小心,要小心,要小心!更何况,现在加拿大根本不允许外国人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