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不同类型证件,想要申请香港身份之前您都了解吗?今天我们简单总结了香港常见的证件,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区别吧!

香港居民身份证
高才通计划、优才计划、专才计划等香港现有的人才计划或者赴港进修的方式获批的申请人及其受养人,均需办理香港居民身份证。
持有香港居民身份,即可自由在港工作、生活、学习,在教育和医疗等社会福利方面和永久居民基本相同,包括:
● 父母持有香港居民身份,其子女在港出生即可直接取得香港特区护照;
● 子女享15年免费公立教育及相应教育福利;
● 享受香港相应的医疗福利与保障;
● 享香港的低税率等。
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
持有香港居民身份满足「连续7年以上通常居住在香港」和其他条件后可申请香港永居身份,获批后可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
按照香港入境事务处的解析:任何人如果是合法、自愿和以定居为目的而在香港居住(如读书、工作或居留),不论时间长短,都会被视为通常居住在香港。
与香港居民身份相比,香港永久居民可以享有以下更多福利:
●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 在香港考取公务员;
● 申请香港特区护照;
● 合资格的长者在广东和福建这两个省养老,可享长者生活津贴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
享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居留权及持有有效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中国公民,可以申领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
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可以免签/落地签全球168个国家及地区*
*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最新公布数量为准
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
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签发,是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来往中国内地所用的证件。
如果您想让孩子取得香港身份参加华侨生联考,孩子需要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并且申请取得回乡证才可以满足报考要求。
若想孩子通过dse成绩参加“文凭试收生计划”升读内地132所高校,孩子则需要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回乡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并参加当年dse考试。
单程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往港澳通行证,俗称单程证,是国家移民管理局签发的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或澳门定居的证件。
香港居民的内地配偶及18以下子女,或其他必须前往香港投靠亲人的内地人士,可以申请单程证。
*请以官方最新公布政策为准

现在正是申请中国移居香港的大好时机,现有人才引进计划也选择众多,包括优才计划、专才计划、高才通计划、赴港进修等,覆盖各类申请人群。目前政策利好,相比之前更加容易获取身份。一定要把握机遇,早申请、早获批!
香港优才计划
香港优才计划,港府推出旨在吸引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不需要申请人在去香港之前就被香港公司雇佣。申请人可带配偶及18岁以下子女来港,满足居住时长后,全家申请香港永居。
项目优势:
申请条件:
综合计分制:
综合计分制最高245分,最低及格分数80分,主要根据申请人的年龄、学历、工作、语言能力、家庭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最新政策:
新增名企、跨国公司经验及人才清单职业额外加分项,计分制总分调整至245分。
成就计分制:
适合人群:

香港专才计划
香港专才计划是香港政府为了吸引一些具有认可资质的内地专业人才来港工作,填补香港人才空缺,提升香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申请人不仅需要具备香港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还需要获得香港本地雇主的聘用。
申请条件:
香港公司条件:
香港专才计划整体申请周期3-6个月左右,申请获批后可拿到2年有效期的签证,续签方式是3+3+2,持签证满7年,常住在香港可申请转永居,适合能找到香港雇主的申请人。需要留意:中途变换雇主需重新评审。

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计划
2022年12月28日,香港正式接受申请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计划,市面上简称“高才计划”。目标人群为两类:高收入人士以及世界顶级大学毕业的本科生。
a、b、c三类申请:
a类(无配额限制):过去一年年薪达到250万港币(或等值外币)以上的人才;收入包含应纳税的就业和业务收入(薪金、津贴、股票期权等)。
b类(配额上限10,000人,先到先得):获得全球百强大学的学士学位,并在申请前5年累积3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包括全职和自雇)。
c类(无配额限制):工作经验未足3年,但在申请前5年内获得百强大学学士学位。
续签条件:
根据「高才通计划」获准来港的人士,不论是a、b、c哪一类申请,一般首次入境均可获准在港逗留 24 个月,而且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申请人在获准逗留的期间可以在香港自由从事及转换工作,无须事先取得入境处批准。
高才计划划获批后,续签模式有两种,一种是2+3+3年,一种是2+6年,无论是哪种,首次签注都是2年,至于第二次续签是3年还是6年,取决于后面的薪资是否达到200万一年。
需要有工作才能续签。每次续签时,申请人必须受聘于香港地区的企业或自雇,并且申请人的薪资一般需要高于市场水平,需要提交雇主公司的资料(公司商业证明、经济状况的证明文件等)。
总的来说,高端人才计划是针对高薪、高学历、且有一定工作经验人才,目的是补足香港所缺乏的人才和专业人士,和优才、专才计划相比较,高端人才的门槛虽然更高,但流程会更简单,获批率也会更高。

香港进修移民
香港政府鼓励境外学生赴港留学,在毕业后继续留港工作、生活,因此制定了这一套完备的政策。通过赴港入读大学(包括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从而获得学生签证, 并在毕业后受雇于香港企业或自主创业,在港工作生活达到一定时间,为自己和家人申请香港永久居留权或护照。
项目优势:
申请条件:
从2020年7月1日起,事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一片中国法律中的“灰色地带”将被赋予颜色,对于一些中国公职人员来说,这里将再也不是法外之地。违反规定取得外国国籍或永居证的公职人员,予以撤职或开除处理,“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正在大步走来。1、再无法外特权之地中国的百姓们和中国的公职人员之间有着特殊而隐晦的“官民关系”,
2004年1月1日,为了促进粤港两地的经济发展,根据"粤港过境汽车技术问题第19轮会谈"中港两地政府达成的共识,香港居民可免试换领内地驾照,同时内地居民也可免试换领香港驾照办理中国驾照换香港驾驶证(香港驾照)需要提供以下资料一、驾驶证原件(包括正页和副页)已在国外的申请人无需寄驾驶证的外壳回来;二、有效‘中国护照或‘港澳特区通行证原件,里面没有签证或签注也可以;
通过优才计划、专才计划、高才通计划、研究生进修等方式移居香港,拿香港居民身份,在港连续通常居住满7年后就可以申请转香港永居身份。香港优才计划是所有申请香港身份方式中最灵活的一种,没有移民监,无在港就业要求,也不要求长期在港居住。众所周知,香港优才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来港定居,为香港做贡献。而且这几年,香港人才紧缺,对于吸引人才不遗余力,政策是越来越利好,通过率也越来越高。
香港优才是香港政府2006年开始实施的一项设有配额的移民吸纳计划。旨在吸引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藉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但是今年明年,为期两年的时间香港政府取消了香港优才计划的配额,这就意味着23年24年将有大量的优秀人才入境香港。所以很多大陆优秀人士想趁此次机会,拿香港签证,最后“落户”香港,香港身份和内地身份可以同时存在,多拿一个香港居民身份,享受香港身份福利。
今年加拿大公布百万大赦移民计划后,移民部长marco mendicino神补刀:“如果你正在加拿大工作,那么你马上就会成为加拿大公民了!”虽然今年有疫情阻碍,但移民加拿大的人依然不少,他们未来可能会考虑入籍拿护照,难以取舍,其实对比一下永居与入籍的不同,以及二者对未来规划的影响就明白了。永居,俗称拿到pr(permanent resident),是指可以在该国永久居住的意思,常见的说法是拿“枫叶卡”,或是拿澳洲“绿卡”等。
您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说点移民圈那些事儿,坚持把个人观点表达出来的移民规划师。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很多人都感兴趣的话题:移民香港和新加坡哪个好?两地对比分析,让你明智选择。为什么要移民香港或新加坡?香港和新加坡都是亚洲的经济、金融和教育中心,拥有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良好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低税收制度、多元文化氛围和便利的出行条件。
首先再次明确一下,移民德国≠入籍德国!移民德国并不是要求放弃中国国籍,加入德国国籍。移民德国的一般意义上是指在当地定居,进行工作和生活,“移”的其实是你的“生活”而不是“国籍”。入籍是一种自愿自主的行为,在你满足德国入籍要求的情况下,你可以自行选择是否申请加入德国籍。两者有何区别?我该选择永居还是入籍?
出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少优秀人士都渴望到香港去进一步发展。而香港身份不仅仅有利于自身事业的发展,还能为子女教育带来独一无二的优势。是以,很多人都通过优才计划/专才计划/留学等方式来获得香港身份,进而拿到香港永居身份。香港身份证类型香港身份证共分为两类,分别为“香港居民身份证”及“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很多人在办理出国移民的时候,都希望父母能与自己一起获得外国身份,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只允许移民者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与其一同获得身份。只有当移民者满足一定条件,才能申请父母移民。例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只有移民者先获得永居权(绿卡),且具备充足财力担保才能申请父母移民。而美国更是只公民才能申请父母获得美国绿卡。
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于6月10日拉开帷幕,89名候选者经历了三轮面试筛选后只剩下了26位,并于6月25日参加《香港小姐竞选2023》的录制。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此次“港姐”面试吸引了大批内地女孩赴tvb竞选。而tvb高层乐易玲则在采访中大赞今年港姐的质量高。在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看来,这种趋势并非偶然:“随着香港与内地之间融合发展,越来越多内地优秀女孩进入香港,作为新香港人,她们积极参选港姐,说明了她们在文化上有追求,在社会上有能见度,是建设新香港、发展香港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