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不同类型证件,想要申请香港身份之前您都了解吗?今天我们简单总结了香港常见的证件,一起来看看它们的区别吧!

香港居民身份证
高才通计划、优才计划、专才计划等香港现有的人才计划或者赴港进修的方式获批的申请人及其受养人,均需办理香港居民身份证。
持有香港居民身份,即可自由在港工作、生活、学习,在教育和医疗等社会福利方面和永久居民基本相同,包括:
● 父母持有香港居民身份,其子女在港出生即可直接取得香港特区护照;
● 子女享15年免费公立教育及相应教育福利;
● 享受香港相应的医疗福利与保障;
● 享香港的低税率等。
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
持有香港居民身份满足「连续7年以上通常居住在香港」和其他条件后可申请香港永居身份,获批后可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
按照香港入境事务处的解析:任何人如果是合法、自愿和以定居为目的而在香港居住(如读书、工作或居留),不论时间长短,都会被视为通常居住在香港。
与香港居民身份相比,香港永久居民可以享有以下更多福利:
●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 在香港考取公务员;
● 申请香港特区护照;
● 合资格的长者在广东和福建这两个省养老,可享长者生活津贴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
享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居留权及持有有效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中国公民,可以申领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
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护照可以免签/落地签全球168个国家及地区*
*仅供参考,请以官方最新公布数量为准
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
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俗称“回乡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局签发,是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来往中国内地所用的证件。
如果您想让孩子取得香港身份参加华侨生联考,孩子需要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并且申请取得回乡证才可以满足报考要求。
若想孩子通过dse成绩参加“文凭试收生计划”升读内地132所高校,孩子则需要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非永久性身份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回乡证)或港澳居民居住证,并参加当年dse考试。
单程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往港澳通行证,俗称单程证,是国家移民管理局签发的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或澳门定居的证件。
香港居民的内地配偶及18以下子女,或其他必须前往香港投靠亲人的内地人士,可以申请单程证。
*请以官方最新公布政策为准

现在正是申请中国移居香港的大好时机,现有人才引进计划也选择众多,包括优才计划、专才计划、高才通计划、赴港进修等,覆盖各类申请人群。目前政策利好,相比之前更加容易获取身份。一定要把握机遇,早申请、早获批!
香港优才计划
香港优才计划,港府推出旨在吸引高技术人才或优才来港定居,以提升香港的竞争力。不需要申请人在去香港之前就被香港公司雇佣。申请人可带配偶及18岁以下子女来港,满足居住时长后,全家申请香港永居。
项目优势:
申请条件:
综合计分制:
综合计分制最高245分,最低及格分数80分,主要根据申请人的年龄、学历、工作、语言能力、家庭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最新政策:
新增名企、跨国公司经验及人才清单职业额外加分项,计分制总分调整至245分。
成就计分制:
适合人群:

香港专才计划
香港专才计划是香港政府为了吸引一些具有认可资质的内地专业人才来港工作,填补香港人才空缺,提升香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申请人不仅需要具备香港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或经验,还需要获得香港本地雇主的聘用。
申请条件:
香港公司条件:
香港专才计划整体申请周期3-6个月左右,申请获批后可拿到2年有效期的签证,续签方式是3+3+2,持签证满7年,常住在香港可申请转永居,适合能找到香港雇主的申请人。需要留意:中途变换雇主需重新评审。

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计划
2022年12月28日,香港正式接受申请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计划,市面上简称“高才计划”。目标人群为两类:高收入人士以及世界顶级大学毕业的本科生。
a、b、c三类申请:
a类(无配额限制):过去一年年薪达到250万港币(或等值外币)以上的人才;收入包含应纳税的就业和业务收入(薪金、津贴、股票期权等)。
b类(配额上限10,000人,先到先得):获得全球百强大学的学士学位,并在申请前5年累积3年或以上工作经验(包括全职和自雇)。
c类(无配额限制):工作经验未足3年,但在申请前5年内获得百强大学学士学位。
续签条件:
根据「高才通计划」获准来港的人士,不论是a、b、c哪一类申请,一般首次入境均可获准在港逗留 24 个月,而且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申请人在获准逗留的期间可以在香港自由从事及转换工作,无须事先取得入境处批准。
高才计划划获批后,续签模式有两种,一种是2+3+3年,一种是2+6年,无论是哪种,首次签注都是2年,至于第二次续签是3年还是6年,取决于后面的薪资是否达到200万一年。
需要有工作才能续签。每次续签时,申请人必须受聘于香港地区的企业或自雇,并且申请人的薪资一般需要高于市场水平,需要提交雇主公司的资料(公司商业证明、经济状况的证明文件等)。
总的来说,高端人才计划是针对高薪、高学历、且有一定工作经验人才,目的是补足香港所缺乏的人才和专业人士,和优才、专才计划相比较,高端人才的门槛虽然更高,但流程会更简单,获批率也会更高。

香港进修移民
香港政府鼓励境外学生赴港留学,在毕业后继续留港工作、生活,因此制定了这一套完备的政策。通过赴港入读大学(包括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从而获得学生签证, 并在毕业后受雇于香港企业或自主创业,在港工作生活达到一定时间,为自己和家人申请香港永久居留权或护照。
项目优势:
申请条件:
自塞浦路斯推出投资入籍计划之后,共有3000多名公民获得了该投资计划的批准,创造了不少收益,但一系列负面的媒体报道以及欧盟委员会的批评,迫使政府对该计划开始修订标准,以缓解他们的担忧。细数各欧盟移民国家,能够真正做到一步到位拿欧盟护照的国家,当然要首推塞浦路斯!对于移民朋友们来说,时间成本、国家政策以及后续所能享受的各项福利等成为首要考虑因素,如果有这样一个能够一步到位拿到欧盟护照的国家,试问,谁不会心动?所以塞浦路斯必然成为移民热门。
港府自从拉开了“抢人才”的序幕,也放宽了许多人才政策,调整过后,2023年香港身份将迎来全新的红利期!为了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采取了一系列的利好措施。不仅推出了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还调整了香港优才、专才等计划的申请要求,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获得香港身份常见的六种方式。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是香港入境处最新推出的人才引进政策,是为了吸引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来港探索机遇。
国家移民管理局11日发布公告自2023年5月15日起进一步调整优化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海报:新华社公告具体内容:一、全面恢复实行内地居民赴港澳团队旅游签注“全国通办”。内地居民可向全国任一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赴香港、澳门团队旅游签注申请,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二、实施内地居民申办赴港澳地区探亲、工作、学习证件“全国通办”。
对澳洲移民感兴趣的朋友们,都对“绿卡”和“永居”这两个词非常熟悉。到了移民后期的“入籍”让很多人认为获得绿卡就是澳洲公民了,但是并非如此,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今天我们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几者的区别!含义不同绿卡,最早是出现在美国,是源于美国给移民到当地的永久居留者发放的证件,因为颜色是绿色的,因此被称为“绿卡”。
中国侨网4月15日电 题:放宽永居、享受国民待遇还送钱!这些地方为海外人才准备了政策大礼包,请查收!最近,中国20多个城市纷纷出台新政,掀起“人才争夺战”,部分城市还把目光瞄向海外人才。“签证永居”“真金白银”等招才引智利好频出。亲爱的华侨华人朋友,您如果回国发展,会选择哪座城市?在此番人才大战中将获得怎样的机会?
出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少优秀人士都渴望到香港去进一步发展。而香港身份不仅仅有利于自身事业的发展,还能为子女教育带来独一无二的优势。是以,很多人都通过优才计划/专才计划/留学等方式来获得香港身份,进而拿到香港永居身份。香港身份证类型香港身份证共分为两类,分别为“香港居民身份证”及“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香港永久居留的续签存在七个陷阱,需要特别注意。虽然看了很多香港永久居留的视频,也做了很多申请攻略,但是只要没有人告诉你真相,你还是会被坑。在身份规划方面,我已经有将近十年的经验,今天我整理出了续签到香港永久居留的七个陷阱,希望对申请香港身份的人有所帮助。第一个陷阱是,受养人签证非常重要,不要以为自己是申请人就可以放松续签规划。
近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8)》显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深入实施,当前,中国已开始由国际移民来源国成长为国际移民目的国,海外人员“赴华逐梦”趋势持续上升。在此背景下,华侨想返华定居该做哪些事?外籍华人可通过何种途径享受在华永久居留?华侨应办理《华侨回国定居证》中新社2日报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的规定,“华侨”指定居在海外的中国公民。
最近,有很多朋友都在咨询香港永居申请相关的问题。归类整理了下相关问题,其中被问次数最多的2个问题就是:1、香港永居申请需要什么条件?2、香港永居申请的流程针对这2个问题,今天就来帮助大家解答疑惑。香港永居申请需要什么条件对内地人来说,移居香港拿香港永居居民身份证的方式有4种:1、单程证(一)在香港或者澳门定居人员的内地配偶及其偕行的未满18周岁的子女,需要前往香港或者澳门家庭团聚的;
看到这么一句话:中国人移民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吗?2022年,全球移民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国家收紧,有的涨价,有的甚至直接关停,如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暂停接受新的申请、英国直接关停tier1投资移民通道,美国eb5投资要求从100万提高到180万美元……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教育全球化,身份全球化,企业全球化,资产全球化也日益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