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马来西亚新增5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5742例;死亡病例2例,累计98例;治愈99例,累计3762例。该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超过一周维持在两位数。
马来西亚卫生部总监努尔表示,马来西亚疫情已经渡过高峰期,但抗疫“尚未胜利”,呼吁民众继续严守“行动管制令”。
疫情之下,马来西亚的华侨华人都怎么样了?
“行动管制令”初见效 民众生活受影响
2020年,本该是马来西亚红红火火的一年。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曾表示,希望“2020中马旅游年”能为马来西亚带来3000万人次的国际游客,以及1000亿林吉特旅游收入。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为应对疫情,3月18日起,马来西亚全国开始实施封闭式管制措施,一切几乎完全停摆。
马来西亚民众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张义鸿在马来西亚经营果园。每年的三、四月是菠萝蜜需求旺季,但因为疫情,工人无法正常工作,销售途径受限,许多水果成熟了却卖不出去,只能被迫销毁。
出于公共安全和自身安全考虑,2020年清明节,马来西亚众多华侨华人在家祭祖。“相信祖先能够理解和体谅,也一样能收到我们的心意。”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吴恒灿说。
实施“行动管制令”一个月,马来西亚的抗疫成效已逐渐显现。4月20日,马来西亚一个月来首次单日无新增死亡病例。
4月23日,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表示,政府决定第三次延长现阶段实施的“行动管制令”至5月12日,以争取早日完全控制疫情,并且不排除再次延长“行动管制令”的可能。
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生活是艰难的。然而,有多方的相互理解与帮助,难关也能过去。
华校:同舟共济 疫情期间减免学费
受疫情影响,马来西亚众多行业受到冲击。为了给学生家长减轻负担,马来西亚多所独中出台了学杂费、寄宿费和膳食费减免措施。
惠阳区侨联供图
“‘行动管制令’的落实,会影响大部分人的生活及收入。董事部决定减半各项费用,希望帮家长渡过难关。”霹雳州曼绒南华独中董事长颜登逸说。
马来西亚的独中由华社承办,资金并不算充裕。以曼绒南华独中为例,该校有280名学生,在减半各项收费的情况下,董事部需要补贴近7万林吉特。
而在怡保育才独中,学校的筹款活动已因疫情取消,加上学生全年只需交11个月的学杂费,资金缺口达到了几十万林吉特。
但董事长黄亚珠表示,大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受到了影响,因此董事会决定拨款援助学生。
“华教能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华社及家长长期的支持与资助,在困难时期,学校应予以华社正面的回应。”颜登逸表示,这也凸显了一种“同舟共济”的理念。
华社:打满全场 投桃报李铭记于心
在这场战“疫”中,马来西亚华社“打满全场”,和民众互帮互助的行为令人十分暖心。
3月,马来西亚中资企业总商会发出倡议,号召在马中资企业及员工、家属踊跃捐款,帮助马来西亚抗击疫情。此外,也有很多在马中资企业积极采购医疗物资组织捐赠。
会长张敏表示,在中国疫情最严峻的时刻,马来西亚各界曾伸出援助之手,这份善心他们铭记于心。
中国国内疫情暴发后,马来西亚中国餐饮业协会发起了“吃中餐、助武汉”活动。如今中国疫情已趋于缓解,而马来西亚确诊病例却在上升。于是,协会决定将筹到的、尚未送往国内的款项用于协助马来西亚抗疫。
向马来西亚捐赠呼吸机等医疗物资。贾放 摄
“相信春天一定会到来。”会长高浩云说,疫情给在马中餐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许多人依然选择坚持,而中国对马来西亚的抗疫支持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
侨胞:尽己所能 全力帮助当地抗疫
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专业人士,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尽己所能,为当地抗疫出力。
从分派饼干到炒饭炒面,华人吴秀金一手包办了购买食材到烹煮、打包及派送的全过程。疫情期间,她一直牵挂着弱势群体,坚持每天为他们分派食物。友人知道她的善举后,也尽力帮助她。
虽然家境不富有,但吴秀金并不曾有过放弃的念头。她表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行动管制令”不解除,就会一直做下去。
“每天最期待的时刻,就是卸下装备,把汗流浃背的身躯洗一洗,再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原来那么简单的动作,也成了一种奢望。”马来西亚华裔医生黄文秀(译音)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原本计划去欧洲度蜜月的她,疫情暴发后上了抗疫一线。每天穿着严密的防护服坚守在医院里,因为怕浪费防护服,常常忍着不上厕所。丈夫不断地跟她视频,确认她健康平安,但对话总是被医院的电话打断。
使馆:多管齐下 各方联动关爱同胞
疫情期间,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用行动关心同胞,是在马中国公民的坚强后盾。
使馆通过多个平台,及时发布疫情相关通知和提醒;积极与马来西亚教育部门沟通,保障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
受疫情影响,留学生在获取防护物资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对此,大使馆准备了“健康包”。
马来亚大学博士生苏龙表示,使馆发放的“健康包”对留学生们防控疫情很有帮助。“我们在自己家里隔离,有序开展学习。请国内的亲人朋友和祖国放心,我们在这边一切都很好。”
驻马来西亚使馆文化处张振参赞看望中国留学生,并发放健康包。(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网站)
使馆还动员当地华侨华人社团,结对帮扶中国留学生。
在马隔离期间,中国留学生郑翔鹏在就餐上遇到了不便。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总会长林秋雅每天开车为他送饭,让郑翔鹏十分感动。
在随“健康包”一起发放的信上,有一句“同气连枝,花开可期”。这不仅是使馆对留学生的殷切叮嘱,更是所有侨胞、留学生互帮互助的信念。
如今,在“行动管制令”的作用下,马来西亚的疫情已经逐渐转好,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艰难的日子即将过去。
马来西亚是东南亚风景绝佳的宜居国家之一。海洋,沙滩,美味的热带水果,每年吸引着无数中国游客前往。很多国人都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国家,更有朋友希望长期定居马来西亚。这就不得不提马来西亚发放给外国人的长期居住签证“第二家园”签证了。9 月 1 日,大马宣布将在今年十月开放 “升级版第二家园签证”,观察君赶紧为小伙伴们搜集了最新消息,之前给观察君留言想了解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签证的小伙伴一定不能错过这篇哦~快来了解下最新政策吧!
2023年华侨生联考刚刚结束,今年共有7238人报考(因为前今年“双非港宝”的增加临时导致今年联考人数激增,详情见这篇2023年华侨生联考报名数据及考试难度);据教育部6月1日消息,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华侨生联考相比内地高考具有竞争人数少、考试难度低、录取分数线低等优势,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916位真人的故事我叫小荔枝@liikey小荔枝,1999年出生在马来西亚,父亲是移民哥,母亲是印尼华裔,祖籍福建晋江。2018年8月,我以留学生身份就读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工程专业。(嗨,我是移民哥,今年我应该是本科毕业。但我特别眷恋在中国的校园时光,为了弥补异国网课留下的遗憾,我决定休学延期一年毕业。
移居马来西亚并不困难。随着疫情的开放,马来西亚的mm2h第二家园计划重新启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通过该计划移居马来西亚。申请mm2h第二家园计划非常简单,只需经过6个步骤。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首先,您需要向授权代理咨询并准备申请文件。申请文件清单可以在这里找到。文件齐全后,代理会将整套文件提交给第二家园当局进行申请和审核。
缅甸护照简介缅甸,东南亚的小国,近年来政治稳定,越来越受到中国商人的青睐,各国商业人士纷纷接踵而来,在缅甸成立公司、工厂、企业、 买地买房也是有远见的投资客的一个选择,而拥有一个缅甸身份对在缅甸开拓市场是非常重要的。缅甸护照优势1、缅甸入籍申请办理周期短,只需30天;2、移民护照费用相比发达国家低;
众所周知,华侨生联考已有近30年历史,是中国教育部专门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一种“高考”,为这些学生提供回归祖国大陆就读大学的机会。它与高校普通高考招生指标分开,没有任何竞争关系。每年报考的人数只有几千人。而高考生每年报名人数是一千多万。一直以来,国内高校针对华侨学生的招生入学只到本科阶段,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为子女提前规划海外身份,除了海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外,即便选择回国深造,华侨生身份的学生也可以享受低分录读国内知名名校的福利。
马来西亚是一个相对开放的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经济体系,现已成为亚洲地区引人注目的多元化新兴工业国家和世界新兴市场经济体。一直是很多人移民留学的首选。马来西亚被称为“亚洲四小虎”之一。 那么移民到马来西亚需要多少钱呢?马来西亚以其多元的文化,美丽的风景,低廉的物价,良好的华人基础,被誉为移民置业者的天堂。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题:讨论的是香港人是否歧视内地人,这个问题有7000多的关注,500多万的浏览量。与之类似的问题,还有这么多在这些问题下,有很多网友都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出了高赞回答。有内地网友写出自己在香港遭遇的白眼,也有香港网友解释为什么会出现歧视状况,更有新加坡、台湾、马来西亚的网友站在第三方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马来西亚是一个新兴的多元化经济国家。经济在1990年代突飞猛进,为“亚洲四小虎”国家之一,是资本主义国家。旅游业是马来西亚的第三大外汇收入来源,知识经济服务业也在同步扩张。外国人在大马生活大多是要租房子的,以生活的serdang区域为例,中国人在这边租公寓比较多,通常租一间三室两厅,一套房子的月租金2000马币(3500人民币左右)平摊到每位租客就是一千多的房租钱。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中国南海,西濒马六甲海峡。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4192公里。首都位于吉隆坡,是马来西亚人口最密集和最繁荣的地区,联邦政府所在地则位于布城。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除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马来西亚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吗(马来西亚600万华人“人走楼空”现象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