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马来西亚新增5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5742例;死亡病例2例,累计98例;治愈99例,累计3762例。该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超过一周维持在两位数。
马来西亚卫生部总监努尔表示,马来西亚疫情已经渡过高峰期,但抗疫“尚未胜利”,呼吁民众继续严守“行动管制令”。
疫情之下,马来西亚的华侨华人都怎么样了?
“行动管制令”初见效 民众生活受影响
2020年,本该是马来西亚红红火火的一年。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曾表示,希望“2020中马旅游年”能为马来西亚带来3000万人次的国际游客,以及1000亿林吉特旅游收入。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为应对疫情,3月18日起,马来西亚全国开始实施封闭式管制措施,一切几乎完全停摆。
马来西亚民众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张义鸿在马来西亚经营果园。每年的三、四月是菠萝蜜需求旺季,但因为疫情,工人无法正常工作,销售途径受限,许多水果成熟了却卖不出去,只能被迫销毁。
出于公共安全和自身安全考虑,2020年清明节,马来西亚众多华侨华人在家祭祖。“相信祖先能够理解和体谅,也一样能收到我们的心意。”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吴恒灿说。
实施“行动管制令”一个月,马来西亚的抗疫成效已逐渐显现。4月20日,马来西亚一个月来首次单日无新增死亡病例。
4月23日,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表示,政府决定第三次延长现阶段实施的“行动管制令”至5月12日,以争取早日完全控制疫情,并且不排除再次延长“行动管制令”的可能。
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生活是艰难的。然而,有多方的相互理解与帮助,难关也能过去。
华校:同舟共济 疫情期间减免学费
受疫情影响,马来西亚众多行业受到冲击。为了给学生家长减轻负担,马来西亚多所独中出台了学杂费、寄宿费和膳食费减免措施。
惠阳区侨联供图
“‘行动管制令’的落实,会影响大部分人的生活及收入。董事部决定减半各项费用,希望帮家长渡过难关。”霹雳州曼绒南华独中董事长颜登逸说。
马来西亚的独中由华社承办,资金并不算充裕。以曼绒南华独中为例,该校有280名学生,在减半各项收费的情况下,董事部需要补贴近7万林吉特。
而在怡保育才独中,学校的筹款活动已因疫情取消,加上学生全年只需交11个月的学杂费,资金缺口达到了几十万林吉特。
但董事长黄亚珠表示,大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受到了影响,因此董事会决定拨款援助学生。
“华教能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华社及家长长期的支持与资助,在困难时期,学校应予以华社正面的回应。”颜登逸表示,这也凸显了一种“同舟共济”的理念。
华社:打满全场 投桃报李铭记于心
在这场战“疫”中,马来西亚华社“打满全场”,和民众互帮互助的行为令人十分暖心。
3月,马来西亚中资企业总商会发出倡议,号召在马中资企业及员工、家属踊跃捐款,帮助马来西亚抗击疫情。此外,也有很多在马中资企业积极采购医疗物资组织捐赠。
会长张敏表示,在中国疫情最严峻的时刻,马来西亚各界曾伸出援助之手,这份善心他们铭记于心。
中国国内疫情暴发后,马来西亚中国餐饮业协会发起了“吃中餐、助武汉”活动。如今中国疫情已趋于缓解,而马来西亚确诊病例却在上升。于是,协会决定将筹到的、尚未送往国内的款项用于协助马来西亚抗疫。
向马来西亚捐赠呼吸机等医疗物资。贾放 摄
“相信春天一定会到来。”会长高浩云说,疫情给在马中餐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许多人依然选择坚持,而中国对马来西亚的抗疫支持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
侨胞:尽己所能 全力帮助当地抗疫
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专业人士,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尽己所能,为当地抗疫出力。
从分派饼干到炒饭炒面,华人吴秀金一手包办了购买食材到烹煮、打包及派送的全过程。疫情期间,她一直牵挂着弱势群体,坚持每天为他们分派食物。友人知道她的善举后,也尽力帮助她。
虽然家境不富有,但吴秀金并不曾有过放弃的念头。她表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行动管制令”不解除,就会一直做下去。
“每天最期待的时刻,就是卸下装备,把汗流浃背的身躯洗一洗,再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原来那么简单的动作,也成了一种奢望。”马来西亚华裔医生黄文秀(译音)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原本计划去欧洲度蜜月的她,疫情暴发后上了抗疫一线。每天穿着严密的防护服坚守在医院里,因为怕浪费防护服,常常忍着不上厕所。丈夫不断地跟她视频,确认她健康平安,但对话总是被医院的电话打断。
使馆:多管齐下 各方联动关爱同胞
疫情期间,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用行动关心同胞,是在马中国公民的坚强后盾。
使馆通过多个平台,及时发布疫情相关通知和提醒;积极与马来西亚教育部门沟通,保障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
受疫情影响,留学生在获取防护物资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对此,大使馆准备了“健康包”。
马来亚大学博士生苏龙表示,使馆发放的“健康包”对留学生们防控疫情很有帮助。“我们在自己家里隔离,有序开展学习。请国内的亲人朋友和祖国放心,我们在这边一切都很好。”
驻马来西亚使馆文化处张振参赞看望中国留学生,并发放健康包。(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网站)
使馆还动员当地华侨华人社团,结对帮扶中国留学生。
在马隔离期间,中国留学生郑翔鹏在就餐上遇到了不便。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总会长林秋雅每天开车为他送饭,让郑翔鹏十分感动。
在随“健康包”一起发放的信上,有一句“同气连枝,花开可期”。这不仅是使馆对留学生的殷切叮嘱,更是所有侨胞、留学生互帮互助的信念。
如今,在“行动管制令”的作用下,马来西亚的疫情已经逐渐转好,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艰难的日子即将过去。
2023年5月27日,中国·马来西亚精品图书版权合作签约仪式在吉隆坡国际书展期间顺利举办,来自中国的海燕出版社等多家出版单位与马来西亚科利提出版社等6家出版社达成版贸合作,签署了多种图书的版权输出协议。中宣部进出口管理局副局长赵海云,马来西亚国家语文局董事部主席、上议员阿旺·沙利延先生,马来西亚出版协会主席谢赫·费萨尔先生及中马出版机构代表出席签约仪式。
随着全国各地高考分数的陆续公布,朋友圈持续被“高考”霸屏!分数出来后,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首先,恭喜所有金榜提名得学子,同样没有实现心中所想的学子,也无需气馁,高考只是人生的关口之一,未来还有很多关口,还有很多抉择,来帮你实现人生理想。据教育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夏季高考人数共1291万考生,这一数据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2022年1193万人数增加了98万人,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我国的华侨生联考是指为华侨(指在海外有中华血统的人)和归侨子女(指曾经在国外居住并迁回中国的人)设立的特殊招生渠道,让他们有机会在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华侨生联考有许多优势和要求优势: 招生政策优惠:华侨生联考通常有额外的招生名额和相对宽松的录取政策,为华侨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上大学机会。
签之家分享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现在最新的移民政策是什么?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移民好办吗?马来西亚主要是由亚裔、华裔以及印裔三大种族组成的,拥有比较多元的文化结构以及氛围。这样的交汇融合也造就了马来西亚热情的民风,当地人民对于外国人士非常友好,也使得不少外国朋友纷至沓来。接下来就由拥有多年资深签证经验的签之家胡老师整理
在刚公布不久的软科2023全国大学排名中,福建有22所大学进入大学排名前600强,比2022年增加了3所。厦门大学毋庸置疑排名福建省第1,全国第24,还有福州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也进入了全国大学排名前100。福建农林大学排第4,全国第116,华侨大学排第5,全国第134。排名第5的华侨大学到底实力如何?
一个网友分享了自己参加华侨生考试的经历。小林同学家在广州,初三时跟随父母一起移民到了加拿大温哥华,就读于当地一所私立学校。在加拿大读书多年,小林希望报考美国的高校,以后能够留在美国发展。可这期间家里发生了变故,使得他的想法发生了很大改变,毅然决定回国读书。原来,小林从小是被爷爷奶奶带大的,与两位老人感情颇深,在加拿大读书期间,爷爷因为脑溢血不幸去世,只留下了奶奶一人。
m女士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年龄分别10、8、3.因为一直在深圳从事线上中学教育行业,对华侨生联考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因为她很多的客户,都是在海外接受中学教育,在当地没办法找到优质的考试培训机构,为了参加华侨生联考,不得不在国内寻找线上培训。通过长期观察,她发现很多只有中等水平的孩子,成绩非常普通,最后通过华侨生联考都能入读前20的985高校。
1月10日,前tvb男星李家声久违更新社交账号的动态,曝光了自己的近况。最近,许绍雄到马来西亚拍戏,他刚好遇到了已移居当地的李家声。难得相聚,彼此心情大好,脸上挂满笑容。许绍雄穿着白色polo衫,脸上戴着标志性的眼镜,造型简约。即将嫁女的他,状态相当不错,十分老当益壮。罕见露面的李家声,穿着黑色t恤,头戴帽子,打扮休闲。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北与泰国接壤,南与新加坡隔柔佛海峡相望,东临中国南海,西濒马六甲海峡。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4192公里。首都位于吉隆坡,是马来西亚人口最密集和最繁荣的地区,联邦政府所在地则位于布城。属热带雨林气候。内地山区年均气温22-28℃,沿海平原为25-30℃。除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2022年,香港又流失6万人!从2020年开始,香港人口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了。更为严峻的是,香港去年劳动人口减少了高达9.4万人,跌幅创近40年来的新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离开香港呢?难道曾经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的香港已经衰落了吗?很明显,并非如此,香港现在的辉煌程度,依然有目共睹。尽管香港移民潮仍在继续,但却有大量的内地人才流入香港。
马来西亚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吗(马来西亚600万华人“人走楼空”现象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