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马来西亚新增5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5742例;死亡病例2例,累计98例;治愈99例,累计3762例。该国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已连续超过一周维持在两位数。
马来西亚卫生部总监努尔表示,马来西亚疫情已经渡过高峰期,但抗疫“尚未胜利”,呼吁民众继续严守“行动管制令”。
疫情之下,马来西亚的华侨华人都怎么样了?
“行动管制令”初见效 民众生活受影响
2020年,本该是马来西亚红红火火的一年。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曾表示,希望“2020中马旅游年”能为马来西亚带来3000万人次的国际游客,以及1000亿林吉特旅游收入。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为应对疫情,3月18日起,马来西亚全国开始实施封闭式管制措施,一切几乎完全停摆。

马来西亚民众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
张义鸿在马来西亚经营果园。每年的三、四月是菠萝蜜需求旺季,但因为疫情,工人无法正常工作,销售途径受限,许多水果成熟了却卖不出去,只能被迫销毁。
出于公共安全和自身安全考虑,2020年清明节,马来西亚众多华侨华人在家祭祖。“相信祖先能够理解和体谅,也一样能收到我们的心意。”马来西亚汉文化中心主席吴恒灿说。
实施“行动管制令”一个月,马来西亚的抗疫成效已逐渐显现。4月20日,马来西亚一个月来首次单日无新增死亡病例。
4月23日,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表示,政府决定第三次延长现阶段实施的“行动管制令”至5月12日,以争取早日完全控制疫情,并且不排除再次延长“行动管制令”的可能。
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生活是艰难的。然而,有多方的相互理解与帮助,难关也能过去。
华校:同舟共济 疫情期间减免学费
受疫情影响,马来西亚众多行业受到冲击。为了给学生家长减轻负担,马来西亚多所独中出台了学杂费、寄宿费和膳食费减免措施。

惠阳区侨联供图
“‘行动管制令’的落实,会影响大部分人的生活及收入。董事部决定减半各项费用,希望帮家长渡过难关。”霹雳州曼绒南华独中董事长颜登逸说。
马来西亚的独中由华社承办,资金并不算充裕。以曼绒南华独中为例,该校有280名学生,在减半各项收费的情况下,董事部需要补贴近7万林吉特。
而在怡保育才独中,学校的筹款活动已因疫情取消,加上学生全年只需交11个月的学杂费,资金缺口达到了几十万林吉特。
但董事长黄亚珠表示,大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受到了影响,因此董事会决定拨款援助学生。
“华教能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华社及家长长期的支持与资助,在困难时期,学校应予以华社正面的回应。”颜登逸表示,这也凸显了一种“同舟共济”的理念。
华社:打满全场 投桃报李铭记于心
在这场战“疫”中,马来西亚华社“打满全场”,和民众互帮互助的行为令人十分暖心。
3月,马来西亚中资企业总商会发出倡议,号召在马中资企业及员工、家属踊跃捐款,帮助马来西亚抗击疫情。此外,也有很多在马中资企业积极采购医疗物资组织捐赠。
会长张敏表示,在中国疫情最严峻的时刻,马来西亚各界曾伸出援助之手,这份善心他们铭记于心。
中国国内疫情暴发后,马来西亚中国餐饮业协会发起了“吃中餐、助武汉”活动。如今中国疫情已趋于缓解,而马来西亚确诊病例却在上升。于是,协会决定将筹到的、尚未送往国内的款项用于协助马来西亚抗疫。

向马来西亚捐赠呼吸机等医疗物资。贾放 摄
“相信春天一定会到来。”会长高浩云说,疫情给在马中餐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但许多人依然选择坚持,而中国对马来西亚的抗疫支持也给他们带来了信心。
侨胞:尽己所能 全力帮助当地抗疫
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专业人士,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尽己所能,为当地抗疫出力。
从分派饼干到炒饭炒面,华人吴秀金一手包办了购买食材到烹煮、打包及派送的全过程。疫情期间,她一直牵挂着弱势群体,坚持每天为他们分派食物。友人知道她的善举后,也尽力帮助她。
虽然家境不富有,但吴秀金并不曾有过放弃的念头。她表示,只要经济条件允许,“行动管制令”不解除,就会一直做下去。
“每天最期待的时刻,就是卸下装备,把汗流浃背的身躯洗一洗,再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原来那么简单的动作,也成了一种奢望。”马来西亚华裔医生黄文秀(译音)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原本计划去欧洲度蜜月的她,疫情暴发后上了抗疫一线。每天穿着严密的防护服坚守在医院里,因为怕浪费防护服,常常忍着不上厕所。丈夫不断地跟她视频,确认她健康平安,但对话总是被医院的电话打断。
使馆:多管齐下 各方联动关爱同胞
疫情期间,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用行动关心同胞,是在马中国公民的坚强后盾。
使馆通过多个平台,及时发布疫情相关通知和提醒;积极与马来西亚教育部门沟通,保障中国留学生的合法权益。
受疫情影响,留学生在获取防护物资上遇到了一些困难。对此,大使馆准备了“健康包”。
马来亚大学博士生苏龙表示,使馆发放的“健康包”对留学生们防控疫情很有帮助。“我们在自己家里隔离,有序开展学习。请国内的亲人朋友和祖国放心,我们在这边一切都很好。”

驻马来西亚使馆文化处张振参赞看望中国留学生,并发放健康包。(中国驻马来西亚使馆网站)
使馆还动员当地华侨华人社团,结对帮扶中国留学生。
在马隔离期间,中国留学生郑翔鹏在就餐上遇到了不便。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马来西亚海南会馆联合会总会长林秋雅每天开车为他送饭,让郑翔鹏十分感动。
在随“健康包”一起发放的信上,有一句“同气连枝,花开可期”。这不仅是使馆对留学生的殷切叮嘱,更是所有侨胞、留学生互帮互助的信念。
如今,在“行动管制令”的作用下,马来西亚的疫情已经逐渐转好,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艰难的日子即将过去。

内比都消息,3月11日,移民监管与人力资源部就外籍人士永久居留权相关召开了一个会议,移民永久居留制度(prs)监管央委员会主席联邦部长吴钦依出席参加,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从会议上得知,2015年~2022年3月10日,共有717名外籍人士提交了永久居留申请,其中,已有617名外籍人士获得了在缅永久居留许可。
真正的富豪移民大潮席卷而来根据亨利环球发布的一份私人财富迁移报告,高净值人士在过去十年中继续选择移民到其他国家的趋势。 2023预测净流出情况这份报告指出,今年中国大陆预计有1.35万名富豪移民,比去年增加了2700人,成为净流出排名的第一名;相比之下,中国香港地区的高净值人士流出数量有所减少...
2022年,香港又流失6万人!从2020年开始,香港人口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了。更为严峻的是,香港去年劳动人口减少了高达9.4万人,跌幅创近40年来的新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离开香港呢?难道曾经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的香港已经衰落了吗?很明显,并非如此,香港现在的辉煌程度,依然有目共睹。尽管香港移民潮仍在继续,但却有大量的内地人才流入香港。
由于covid19大流行导致全球边境关闭,自2020年7月13日以来,马来西亚移民局一直在处理国际学生的eval延期申请。此次公告的目的是通知所有高校,马来西亚移民局将从2022年12月31日起停止接受 eval延期请求。因此,各高校必须确保在2022年12月16日之前,通过emgs stars 系统提交所有国际生必要的eval延期申请。
△图片来自当地媒体当地时间21日,马来西亚移民局宣布破获2019年以来国内最大宗的网络诈骗案,涉案团伙是一个由中国人主导、面向中国的网络诈骗集团,共逮捕680名中国籍人员协助调查。△图片来自当地媒体马来西亚移民局总监拿督凯鲁说,该局是在20日上午11时展开大规模行动,动员150名官员突击检查一间位于赛城的6层大楼,逮捕了680名年龄介于19至35岁的中国人,其中603人为男性,77人为女性。行动中共缴获8230部手机、174部手提电脑,以及787部个人电脑。
2023年的华侨生联考招生简章出来了!2023年度的“华侨生联考”报名时间仍从3月1日开始至3月31日。其中3月1日至15日为网上报名时间,3月16日至31日为报名确认时间。关于华侨生联考,相信格外关注子女教育的家长们都非常熟悉,哪怕是不太了解的朋友,应该也听说过“低分进985、211名校”的华侨生联考传闻。
2020年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75年前的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2020年8月15日凌晨3点,缅甸最后一位远征军宣威籍老兵李光钿与世长辞,享年100岁。李光钿的老家宣威,距离密支那1000多公里。因心向祖国,李光钿一辈子不愿加入缅甸国籍。“我要回家!
马来西亚地处东南亚,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和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沙巴 组成。马来西亚国土总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其中,西马13.2万平方公里,东马19.8万平方公 里。海岸线长4192公里。马来西亚属东8时区,与北京无时差,无夏令时。全境被南中国海分成东马来西亚(简称东马)和西马来西亚(简称西马)两部分。
很多人都想知道移民马来西亚之后的真实生活,有的人说移民马来西亚后我后悔了,但有的人说移民马来西亚之后在那里生活的很好。生活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自主选择,过得好不好,完全是由个人来决定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文化,只要自己能够快速的适应该国家的生活习惯,在哪里都可以过得很好。在马来西亚生活到底怎么样呢?
随着全国各地高考分数的陆续公布,朋友圈持续被“高考”霸屏!分数出来后,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首先,恭喜所有金榜提名得学子,同样没有实现心中所想的学子,也无需气馁,高考只是人生的关口之一,未来还有很多关口,还有很多抉择,来帮你实现人生理想。据教育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夏季高考人数共1291万考生,这一数据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2022年1193万人数增加了98万人,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马来西亚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吗(马来西亚600万华人“人走楼空”现象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