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在过去一年,加拿大的父母为了子女买房一共资助了$100亿,在温哥华、多伦多等房价较高的城市,年轻人买房更是大部分需要父母提供的首付资助。
说来也巧,加拿大知名华人论坛刚好有人发帖《我好奇问问 现在的80后是怎样在这边起家的 买房做生意的》,问大家“没有父母帮助下你们是怎样买房的?”
楼主表示,自己88年生人,来加拿大12年多,结婚5年,有一个娃,从来不吸烟、喝酒,也是一个很省的人。楼主在餐馆工作,一个星期税后收入1100多加币,目前全家租住一个地下室,租金1100多一个月。
因为没有老人家帮忙,楼主老婆在家全职带娃。全家人一个月开销好几千,一个月就算很省,才省下一千几百。
楼主感慨:房价涨得这么快,自己看到很多人买好几套房出租,觉得自己根本跟不上。他终于忍不住发出灵魂一问:没有父母的帮助,你们都是怎么能做到买房、做生意的?
楼主的困扰估计引起了不小的共鸣,网友们纷纷讨论起来:
“这边好多人是省吃俭用不结婚,去餐馆打累脖(labour,体力工作)一些年,攒点钱再盘下生意(不少是几个朋友合伙盘下生意)赚钱。至于房子,贷款。”
“你12年前来加拿大,当时中国人均gdp估计3000多美金。去年2020年中国人均gdp已经是1万多美金了。所以时代变了,你当时出国身边也许最多拿个几千刀都觉得紧巴巴的来加拿大,现在国内出来的身边没个几万刀加币都不好意思出国。”
“80后是辛苦的一代。我现在也为房子的事发愁”
“一个星期税后的的工资是1100…等于一个月4400…而房租一个月已经花了1100了..再养一个娃 老婆没上班..所以其实真的很难存下钱”
还有人劝楼主“借钱,靠杠杆”或者贷款,楼主回复“没人能借钱 也不想借”。
但在一众“愁云惨雾”的网友留言中,有一个名为“leonlee8192”的网友却励志得“别具一格”:
“跟楼主情况差不多,过来时间早3年。起步的头几年,一个月1100的收入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我那会也是从洗碗送餐卖vcd起步,工资也很低,只能靠多打几份工来提高收入。我起步那会是三份工,一周7天工作,一周工作100-120小时,每个小时平均也就12-15左右。吃的餐馆包了,我记得那会租个单间每个月320,一个月能攒下来至少5000,多的时候有到8000。坚持了半年就买了第一个condo楼花。之后半年就是两份工,再后来就一份正式工。现在干脆自己干地产经纪,一起(直)都保持每两年买一个房子的节奏。
第一桶金一定是很辛苦的,越早赚到后面越轻松。”
一个月工作500小时,只有睡觉和打工,这绝对是常人所不能及的。
当然也有网友对此提出质疑:“一周工作100-120 小时,月剩5k-8k,两年一套房、痴人说梦罢了!”
“我才不信你有孩子的话你可以这样工作,十年前的事说来干嘛!你现在做三份工作十几万,缴税都要交掉一半,这样还能存的到钱?主要就是你没有妻小,就不能拿来相比!不是谁都能三份工作,有孩子的哪个能做那么多工作!尤其没有家人帮忙的,做梦”
但不论“leonlee8192”的经历可不可复制、有没有借鉴意义,另一位网友的留言似乎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lz情况具有普遍性。也是大多数人总感到艰辛的原因。
每个自我成功的人都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超乎常人的奋斗。不是富二代没有天上掉馅饼,就只有努力。尽最大力气掘第一桶金。第二是牺牲。在积累过程失去常人正常的生活。家庭缺少生活,孩子疏于照顾。lz在一个特殊时期过着稳定无缺的生活,想有物质飞跃的改变,只有靠运气天掉馅饼中大奖了。所以说lz没大富大贵、踩上节奏搭上楼市顺风车。但也好在生活顺心,家庭美满。也没啥抱怨的。正常人生活都这样。”
这一番话引起一众网友拍手叫好。人生的第一桶金的确不容易,但总有人可以靠自己的双手先团起第一个小雪球,然后越滚越大。
来自多伦多的男子sahil jaggi是一位房地产经纪人,今年才36岁,已经坐拥17套房产,资产超过$2300万!
在instagram上的一段视频中,jaggi站在他拥有的一间砖墙房屋前,大谈他的生意经。他在这套房屋上每月花费3000元,但是租金收入有7000元。
jaggi在18岁时从印度到加拿大留学,被劳里埃大学录取,学习金融和经济学。完成学位后,他去了一家纽约投行工作,并存了80000加币的存款。在他搬回多伦多时,就开始找房子。
jaggi说道,“早在2010年,公寓和独立屋之间的差距就很小……两居室公寓的售价为 380000加币,而独立式住宅,例如大片土地上的小型破旧平房,售价约为500000加币。”
他购买了一间独立屋,自己住在地下室,同时将主层房间出租。这种做法大约分担了80%的贷款。
这种模式让jaggi尝到了甜头,并开始继续买房之路。jaggi回顾自己的发家之路,并没有依靠父母,而是全部来自于自己房产方面的投资。
他曾经以70万元买下一套独立屋,投入了大约80万元,最后以260万元卖出。
jaggi说,他在多伦多投资房地产已经十多年,现在拥有17间房屋,其中16间在多伦多市内,多数都是独立屋。
他看中的都是年久的小屋子,一般是建在大地块上的平房。一些房屋翻修,另一些扩建,并将房屋分成多个租赁单元。他告诉记者,只有在确信自己“榨出”了房产的最大经济价值时才会转售。
对于由此造成的市场供需失衡,jaggi坦言,像他这样的投资者再买一套房子,要比第一次买房的人更容易。他指出,通过房地产积累净值意味着他的钱比简单的储蓄增长得更快。
1.注册护士 (RN) 在加拿大许多省份,医疗保健行业的工作仍然供不应求。由于 Covid-19大流行,护士特别短缺,许多省份都针对注册护士进行了 PNP抽签。由于对护士的需求量很大,因此有多种移民选择可供具有护理经验的海外候选人选择,以鼓励他们考虑将加拿大作为移民的选择。
一、Swarochish Goswam 8岁的时候来到加拿大,我抓住每一个机会 1997年4月14日,我出生在新加坡。成长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让我大多数的童年都是在室内的学习中度过。我那时很少暴露在自然的世界中,直到8岁,我的爸爸得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我们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名字叫做卡尔加里。
萨省企业家移民项目优势 1:申请门槛低,没有语言、年龄和学历的限制; 2:EOI评分标准对中国企业家有很大的优势; 3:先获得企业家工签,申请人及家人可提前登陆并享受免费教育及医疗福利; 4:仅需经营6个月即可提交省移民提名;:
掐指一算,从2015年3月下旬我们一家三口拿着Landing Paper、带着大包小包走进温哥华机场的移民登记处至今,已经差不多八年了。又掐指一算,从2015年4月1日把当时7岁的儿子送进附近小学的教室、我和妻子两人回到住处拿起笔记本电脑和报纸着手找工作开始,八年过去了,我俩做过的各种兼职、全职、零工、业余等等工作全都加起来,正好是一个整数——十份工作。
接下来,我将举出一些基本例子供各位参考,从而帮助各位更详细地了解加拿大的生活支出情况,帮助大家更好地判断在加拿大的生活细节以及前期需要筹备的款项。基本生活用品与食品支出 食物和基本生活用品费用一般是生活中占比最大的开销之一。
早在一九七四年,我们以家庭团聚为由,向加拿大政府申请移民入境,很快就获得批准。但随后却用了近六年的时间才迈出国门。当时文革尚未结束,百废待兴,要离开中国大陆谈何容易。当时有海外关系的侨眷侨属,大部分都被视为异类,甚至是反革命分子。我们要入境的加拿大刚好与美国相邻。
L同学,初中生,北方人,2010年出生。2020年底,全家一起办理加拿大某省雇主担保移民。2021年初,在拿到工签的情况下,联邦阶段被拒签(雇主受疫情影响,被调查,导致拒签)。2022年底,继续找我们办理孩子学签和父母探亲陪读签证。
最近很多人都被骗了,所以你也要敲响警钟。市面上有这么一波人,以所谓rinp试点项目,诱人去加拿大偏远小镇里买房,但那只是打分表上的一个加分项而已。而且只在某些镇里可用,跟真正的购房一步到位移民,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些不良商家就是为了卖房,而非移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小心,要小心,要小心!更何况,现在加拿大根本不允许外国人买房!
关于加拿大对外籍人士政策的友好大家听说的也不在少数了,其中对于本地大学或者college毕业的学生发放毕业工签算是非常诱人的一个政策了,这在几个欧美移民国家是完全找不到的,也是留学生毕业必申的一个签证,不需要找到工作,没有任何额外条件就可以申请三年开放式工签。但因为最近审理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要将近六个月的时间,所以有些毕业生们就会选择去边境换取毕业工签,因为边境是当天出工签,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加拿大一直以优美的居住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完善的福利制度等诸多优势,吸引着全球的人才移民到加拿大。加拿大移民局十分欢迎商业人才和技术人才,为了给这些人才提供方便,颁布了许多移民政策,其中,最受大家欢迎的便是加拿大自雇移民。加拿大自雇移民是加拿大联邦移民项目,也是一个历史相对悠久的项目。该项目门槛最低、无投资/创业要求、无居住地限制、审理时间短、可以一步到位获取枫叶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