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去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玩了一周。说说我的感受吧。
先说说新加坡。
首先,新加坡是英语国家,我丝毫不觉得新加坡是传统意义上的华人社会。走在新加坡的大街上或大学里,就跟走在英国大街上的感觉是一样的。无非就是东亚人面孔的比例大而已,整个社会的氛围绝不是中国式的。相比之下,走在日本街头的感觉要比新加坡亲切的多:满眼的汉字、东方的建筑、东方的饮食,以及东方气质的人群。
新加坡的社会体系。新加坡是“华人国家”吗?no!就我的感觉而言,新加坡是没有“主体民族”的。如果一定要说一个“主体民族”,我认为是虚拟的anglo-saxon。新加坡实际上依然是英国殖民社会的延续,华人、马来人、泰米尔人这三大主要民族,共同生活在英国(或英美)殖民体系构架之下。新加坡的社会制度、法律体系,乃至语言,都是沿用的英国殖民体系。在我看来,新加坡与澳大利亚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各民族人口比例不同。
新加坡的语言。英语绝对是新加坡的第一语言。华人、马来人、泰米尔人这三大民族,在英语之外又会学习自己本民族的语言。就拿上海做比方吧,上海好比新加坡,上海的普通话好比新加坡的英语,上海话好比新加坡的华语。普通话是上海的第一语言,上海所有的共同场所都是使用普通话。而部分上海人则会在家中与父母用上海话沟通。上海人与新上海人、新上海人之间、上海人与外地人之间,均使用普通话沟通。新一代上海人的母语已经是普通话了,同样,新加坡新一代华人的母语也已是英语。所以,正如上海话在上海无可避免的消亡趋势一样,华语在新加坡必然会消亡。
新加坡曾经有过海外唯一的华文大学——南洋大学。南洋大学,由无数南洋华人踊跃捐资兴建,是老一代华侨希望在新加坡构建华人社会的一个重要举措。然而,南洋大学最终被李光耀政府关闭,这也早已预示了华语在新加坡无可避免的消亡的命运,同样,也明确无误的表明了新加坡政府与社会是英国殖民政府的延续,而不是福建华人社会的延续。
新加坡的处境。新加坡是被周边国家包围的弹丸之地,其实处境很不佳。这个华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却不得不去讨好马来西亚。比如,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新加坡要供个马来人做总统。新加坡似乎不得不刻意的与中国拉开距离,这不但是融入马来、印尼和东盟地缘的诉求,也是缴给英美的投名状。只有缓解马来人的敌视、抱紧英美的大腿,新加坡才能在这样的夹缝中生存。
新加坡的饮食。总体上,新加坡的饮食是比较糟糕的。我摸着我那标准的中国人的胃讲,香港、日本的饮食是完胜新加坡的。究其原因,恐怕也有上面已讲过的几点因素。在新加坡我唯一吃了之后觉得还不错的,只有肉骨茶。
下面再谈谈马来西亚。
我从新加坡驱车入境马来西亚柔佛州,去了新山,然后再驱车去马六甲。新山的乐高度假酒店,早餐是没有猪肉的。此处就不多谈了。
重点说说马六甲。在马六甲,我意外的找到了三宝山(中国山)、宝山亭。宝山亭是纪念郑和的。旁边的中国山上都是华人的坟墓。据说政府多次想要征用这块地,但每次都被华人设法保护住了。一方面,可见华人在马来生存恐怕不易;另一方面,又可见马来华人的团结和坚持。
更让我惊喜的是,在宝山亭的旁边,我发现了马六甲侨胞殉难纪念碑。碑上有蒋介石所题写的四个大字“忠贞足式”,碑后有“浩气长存”四字,碑的两侧分别写了“国英”和“族魂”。碑文我通读了一遍,读毕感慨万分,几乎热泪盈眶。“炎云叠叠,山传中国之名;瘴海悠悠,庙肃郑君之像。虽异邦犹吾土,骨有攸归;配后烈于先勋,魂非孑立。而况锺浩气、播义声,为民族争光,与海天共寿”。
马来的华人,比新加坡华人更像中国人,心理上也更亲近中国,华语也讲的更好。我觉得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华人在马来西亚人口比例也较低,从政治上相对边缘化,所以有很强的危机感,必须要维持本民族的传统与特点。第二,马来华人社会并未像新加坡那样被李光耀政府强制性的打击过,所以保留了很多华人传统。
如果说新加坡华人是香蕉人,他们热衷于抱英美的大腿,那么马来华人更像是我们的同胞,他们认同中国,对中国的感情更深。
最后的结论。我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的未来是看淡的。或许,他们作为独立的民族最终会消失在马来半岛上,融入马来人之中。所谓“南洋中华”,恐怕最终只能是国人的意淫。作为中国人,我们能做的也只能是多关心关心他们的处境。
坐船游览马六甲河时,同船有一个华人小姑娘,我问她是哪里的,她说来自槟城。小姑娘是休年假来马六甲游玩,看上去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就像中国的很多小姑娘一样。但隐隐的我却心忧她的未来,乃至马来半岛上所有华人的未来。
马六甲华侨抗日殉难义士碑文
【附:马六甲华侨抗日殉难义士碑文】
七七事变后,我海外侨民莫不以输财救国相号召,迨日寇南侵南洋各地,且有武装配合盟军抗敌者,以是寇兵所至,我侨民遂以抗日就罪,备受荼毒矣。
马六甲古城以民国三十一年一月十五日陷于敌,侨民受荼毒尤甚,初则侨领王得义等全家各若干口皆被杀,继则逐户搜索,稍涉嫌疑者三百余人又被杀;其后亚沙汉锯木厂工友五十六人、马接区村农约三百人、德兴胶园锄草者十有七人、热水湖野新区及各乡村民二百余人且复被杀,计先后死者千数百人。其死也,或刃,或刺,或碎脑,或洞腹,或掘土成窟、集体屠埋,或幽闭一室、纵火骈毁。呜呼!惨矣!然其就死也,或笑傲示不屈,或慷慨詈敌不绝口,或始终默不一语,盖绝鲜悔吝求幸免者。呜呼!又何其壮也!
今寇氛既戢,世难已平,死事者咸一一为当代所旌表。侨居马六甲同人,则集死者残骸,瘗之于古城中国山之麓,既封之,复立石为文,以纪其事。呜呼!炎云叠叠,山传中国之名;瘴海悠悠,庙肃郑君之像。虽异邦犹吾土,骨有攸归;配后烈于先勋,魂非孑立。而况锺浩气、播义声,为民族争光,与海天共寿。
仁即成矣 目其瞑诸
中华民国三十六年月日 南安戴愧生撰文并书
马六甲全体华侨敬立
华侨大学自考学位证书领取华侨大学继续教育华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关于发放2023届夏季学士学位证书的通知一、领证对象:2023年3月申请学士学位的自考(面向社会开考)学生二、发放时间:2023年7月9日(周日)上午9﹕00-11﹕30三、发证地点:因学校校门目前还处于管控中,故本次证书发放地点设于校外,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一场疫情,让越来越多人对于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规划,意识到安全和有保障未来的重要性;据悉,百度、谷歌等各大平台的移民相关关键词搜索量飙升,这无疑不意味着又一移民热潮的到来。多一个身份,给人生多一个planb,早已是高净值人士的刚需。而东南亚国家对于中国来说,首先在距离上就略胜一筹,国内去东南亚国家也就是2-3个小时的飞机。
中国人移民主要目的仍是为子女教育、留学相关考虑。中国经济发展迅猛,由于中国国内发展机会多、获利较快,但考虑到生活习惯以及融入当地社会等问题,很多夫妇不打算长期在国外生活,许多移民主申请人仍旧愿意居住在中国,将度假及子女教育安排在海外进行,“移民不移居”的方式就这样兴起,而马来西亚优越的环境、位置、投资和教育,自然成为亚洲移民的最佳选择了。
7月16日,除南宁二中、三中(含青山校区和五象校区)外的公办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和民办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报名录取工作已结束。截至当日19时, 除市二中、市三中外的公办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和民办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共录取10736人,比原计划多录取35人。实际录取人数凡是超过计划招生人数的均属最后一名成绩有并列所致。
签之家分享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现在最新的移民政策是什么?马来西亚第二家园移民好办吗?马来西亚主要是由亚裔、华裔以及印裔三大种族组成的,拥有比较多元的文化结构以及氛围。这样的交汇融合也造就了马来西亚热情的民风,当地人民对于外国人士非常友好,也使得不少外国朋友纷至沓来。接下来就由拥有多年资深签证经验的签之家胡老师整理
随着全国各地高考分数的陆续公布,朋友圈持续被“高考”霸屏!分数出来后,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首先,恭喜所有金榜提名得学子,同样没有实现心中所想的学子,也无需气馁,高考只是人生的关口之一,未来还有很多关口,还有很多抉择,来帮你实现人生理想。据教育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夏季高考人数共1291万考生,这一数据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2022年1193万人数增加了98万人,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2023年华侨生联考刚刚结束,今年共有7238人报考(因为前今年“双非港宝”的增加临时导致今年联考人数激增,详情见这篇2023年华侨生联考报名数据及考试难度);据教育部6月1日消息,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291万人,比去年增加98万人。华侨生联考相比内地高考具有竞争人数少、考试难度低、录取分数线低等优势,
马来西亚是君主立宪联邦制国家,首都吉隆坡,联邦政府行政中心布城。全国分为13个州和3个联邦直辖区,全国面积共33万平方公里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国土被南中国海分隔成东、西两部分,即马来半岛(西马)和加里曼丹岛北部(东马)。马来西亚人口3268万,其中马来人69.1%,华人23%。 语言沟通无障碍,除英语和普通话外,福建话,广东话,客家话也是遍使用的交流语言。
马来西亚被认为是政治相对稳定的国家之一,是亚洲生活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也是亚洲最宜居的国家之一。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马来西亚群岛拥有自然的环境。最重要的是,华人很多,同声同气可以用普通话顺利交流。马来西亚也传承了许多中国传统美食。食物相对安全,物价不高,非常适合居住生活。
真正的富豪移民大潮席卷而来根据亨利环球发布的一份私人财富迁移报告,高净值人士在过去十年中继续选择移民到其他国家的趋势。 2023预测净流出情况这份报告指出,今年中国大陆预计有1.35万名富豪移民,比去年增加了2700人,成为净流出排名的第一名;相比之下,中国香港地区的高净值人士流出数量有所减少...
马来西亚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吗(马来西亚600万华人“人走楼空”现象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