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新西兰技术移民160分,最后一次的抽选就将开始。这次160分在很多人眼里,就如同“放水”一般,争先恐后来赶末班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或许可以理解这次的160分的抽选是带有“水分”的。这个主要是基于,移民局号称这次会“一网打尽”在9号之前递交的eoi。
从政策公布,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这次的eoi前前后后吸引了查过3500个eoi申请(不完全统计)。尤其,在11月初的时候,递交eoi的2个硬性条件被临时放开,之前那些来不及考雅思和做学历公证的人,突然一下子都能递交了。
今天,我们这篇文章就来谈谈,这次的“放水”的水分有多大,移民局未来会在哪些地方来挤出这些水分。最后,我们来谈一下,没有赶上这次160的人,未来有什么方向。
1. 雅思水分
首当其冲就是主申请人的语言要求。这次的政策放松,在这点上首当其冲。如果申请人之前的雅思成绩达到标准,但是又过了2年的有效期。这次在申请eoi的时候,可以被认可为满足语言。其次呢,针对还没有考雅思的人,如果你在递交eoi之前就已经成功预约了雅思考试。那么,在这次eoi申请时候,你可以先申明自己已经达到了语言标准。
对于通过上面第二种方式的人来说,比较大的挑战就是要在未来考到雅思成绩。这有两个点。先要有考试考,其次还得考到。
目前,并不清楚,移民局在邀请信中将会要求申请人在多久的时间范围内提供雅思成绩。那么,如果这个时间也是正常情况4个月的话,那么对于国内部分的确的申请人,可能接下来的预约雅思和参加考试,将成为一个挑战。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地区的雅思考试将有可能随着所在地的疫情情况而随时取消。
并且,临近明年年初的春节和春运,考试场次的缩减,导致剩余的次数并不多了。
解决方式:现在看来,可能的解决方式有几个:
l 去疫情较轻的地方考试
l 多报名几场考试,以防万一
2. 学历公证
学历的公证也在这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放宽。如果你的学历是做公证的,那么就需要在递交eoi前,先递交学历的认证申请。目前,从新西兰学历认证局(nzqa)的信息来看,一般学历公证的时间将会达到5个月的时间。那么,如果获得iqa后的准备时间,只有4个月的话,很有可能是赶不上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大可能这次的ita将不会那么快的发到各位申请人手中。这样的话,在准备材料的时间方面,将会更加充裕。
我们认为这个很有可能,因为本次涉及的申请数量庞大。
3. 技能工作被夸大
一个错误的理解就是,申请人有了一个工作邀约就满足申请的要求。
技术移民之所以叫技术移民,其根本就是技能性的工作。对于审核是否是技能性工作,移民局是有很多的角度来一一审核的。
而我觉得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真实性。如何理解这个要求呢?
简单直白一点就是,这个工作是真实的工作吗?是不是一个为了让申请人申请身份,而虚构或者夸大的工作呢?
我们举个例子,一个从来没有来过新西兰的人,突然之间就拿到了一个新西兰工作邀约,然后就递交了申请。换你是移民官,你会觉得这个合乎情理吗?
所以,在未来的审理过程中,这个部分将刷去一部分投机的人。
针对工作这块,有很多部分可以聊。这里我们就不做过多的解释。如果各位碰到实际情况了,我们可以针对性探讨。
4. 审理时长
按照现在移民局的审理效率,这几千个申请到底能在多久审理完,这个是很大的悬念。
其次,据称移民局对于这次的技术移民申请,将会采用一个新的在线递交系统。有别于现在正在使用的,全新的一个系统。到底新的系统在未来能不能发挥出其功能,我们保留自己的观点。
未来政策
不得不提的两个主要变化,就是eoi变为180分和6分制系统。
从明年起,eoi就变成180分了。而且明年的eoi抽选的频率和以前的也不一样了,将从每2周选一次,变成1个月选1次了。可以说分数提高了,几率降低。
180分的构成将更多的需要申请有高学历和过硬的工作经验,或者有个高学历的配偶了。可以理解为,对申请人的综合能力的要求,更加高了。
值得一提的是,从新西兰商业创新部(移民局的上级机构)发布的信息来看,6分系统将取代现在的eoi打分系统,并且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执行。作为未来重要的技能评分系统,如果你计划未来来新西兰,那么这个系统的机制,值得提前了解下。
作为一个更加简易的打分系统,6分系统的要求,简单明了。
从这个打分机制来看,申请需要满足2块。申请人可以从左侧选项中,通过满足一个标准来获得分数,以及右侧的新西兰工作经验。
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到,如果申请人拥有新西兰的硕士学历(level 9)的话,在学历这个选项中就有5分。那么,在毕业后工作1年,就满足了6分的要求。
当然,如果你想一步到位直接去上一个博士学位的话,那么毕业后你就直接有了6分。
然而,如果是选择博士学位的话,你需要考虑的是:
1. 博士的学时长达4年
2. 右侧表格是否会是必要条件。如果是的话,意味着,你4年的博士毕业后,还得工作至少1年。那前后也就是至少5年。
3. 相对于硕士1-1.5年的时间加上1年的工作时间,博士需要额外多花1倍的时间。
其他考虑
如果选择全家一同前往,硕士学位也是值得选择的方向。除了上述探讨的外,配偶还可以申请配偶工作签证,基于配偶签证,你的孩子还能免费上学(公立小初高中)。你花费一个人的学费,全家同行,孩子上学还是免费。
当然,如果你是一个人的话,除了硕士,你还可以选择绿色紧缺名单上的专业。这个在我们之前的内容中已经分享过,这里就不多赘述。
中国侨网4月26日电 据新西兰天维网援引stuff消息,对于生活在新西兰的千禧一代(1981-2000年生人)来说,拥有自己的房产依旧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其中的原因与在中国买房的理由不尽相同。近日,汇丰银行开展一项关于全球房屋所有权的研究,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阿联酋在内的九个国家的9000余人参与了这项调查。研究显示全球拥有自己房产人数的平均值为40%,在19至36岁的中国人中,有70%的人拥有自己的房产,这一数据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哪种签证申请难度最大?就我所了解的,申请prv是最为困难的。投资移民获得s49居民签证后,申请prv是最为困难的。由于各种时间节点错综复杂,很容易出错。例如入境时间、投资时间、居住时间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将申请交给移民律师或中介后就放手不管。例如,有一个案例中,投资移民获得了原则性批准信,但他忘记了投资期限,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投资,最终原则性批准信失效了。另一个案例中,移民中介忘记递交申请,导致申请人无法在现有的移民法规下获得居民签证。
新西兰公民或居民的配偶,可以通过办理配偶移民类别partnership category申请新西兰的居民签证,即我们俗称的家庭团聚。配偶移民类别的申请标准是比较直观的,总结来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同居生活至少12个月配偶关系是真实和稳定的配偶关系是排他的,如果前配偶,配偶关系没有重叠非近亲,满18岁申请人满足健康和品格要求
在全球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国际交流状况远不如2020年之前。无法随心所欲的回国探亲,或让家人来新西兰拜访团聚,成为身处异国他乡留学移民的朋友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新西兰的家庭类别移民,看看如何才能在新西兰实现全家团聚。家庭类移民 家庭类移民顾名思义是和家庭相关,通过父母、子女或配偶关系达到移民目的的一类移民方式。新西兰的家庭类移民有四个主要方式: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华舆讯 据新西兰中文先驱报道,啥?新西兰投资移民要大变动?1000万要提高到2500万?还要引进语言要求?总理7月12日回应了1000万新西兰元要涨到2500万?众所周知,目前新西兰投资移民政策是一类投资1000万新西兰元,投资期3年。二类投资300万新西兰元,投资期4年。在2021年4月,我们报道了新西兰移民顾问的一条传闻:投资移民政策即将收紧,文件都起草好了,只待部长何时发布。
新西兰皇家移民(best royal)是一家跨国移民服务集团公司,公司主要服务项目是移民,即为中国公民赴新西兰定居、工作提供服务。新西兰皇家移民公司主营业务有:新西兰技术移民、新西兰厨师移民、新西兰创业移民、新西兰投资移民等项目。新西兰皇家移民(best royal)有专业的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的文案团队以及资深的律师团队,是您值得信赖的移民机构。
在新西兰生活的人,一般都是亚裔居多,新西兰华裔也不例外。我也不例外,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是我也有一个新西兰妻子。我们因中国结缘,在中国生活了将近20年,如今已经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在我的妻子身上,可以看到中新两国人民的友谊与爱情。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是在大学毕业后,通过中介找到了一份工作。当时我只有20岁,但我被公司安排到了北京工作。
新西兰移民政策的改革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改革的核心是吸引高学历、高薪资和高技能的人才,这将使得移民变得更加容易。然而,对于那些不符合条件的人来说,移民将变得更加困难。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因为一些低技能的从业者无法通过学历或技能来移民,只能寄希望于时薪。但是,根据新政策,移民时薪必须达到每小时中位数工资的1.5倍。
本月初,新西兰移民社区发起一项请愿——呼吁为移民父母发放“无限制旅游签”。这项请愿于8月1日发起,截至发稿前已获得3053个签名。一、呼吁政府为移民父母提供“无限制旅游签”the indian weekender在报道中称,许多新西兰移民都希望可以与父母在这里团聚,然而想要父母长时间在新西兰居住,就得申请父母团聚移民类别的签证,并且这个签证审批流程非常复杂。
新西兰以完善的福利、高质量的教育、热情友善的国民以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丽自然环境吸引着众多新移民涌入这个国度,也是“澳新加美”四大热门移民国家之一。新西兰每年约提供4.5万~5万个移民配额,新移民占新西兰总人口的1%左右,其中60%来自新西兰技术移民。其希望通过吸收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人才以填补国内的一些职位空缺,提高新西兰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促进全球化,创造出一个繁荣、多民族多文化包容性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