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外交部长维文日前表示,新加坡与中国的免签安排还在讨论之中。
4月12日,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孙海燕首先在社交媒体“脸书”上透露:“中方已向新方提出愿就互免签证等便利双方人员往来措施进行商谈,希望双方主管部门尽快谈出成果!”
在2020年3月28日前,中国对新加坡、文莱、日本三国持普通护照的公民实施15天的单方面免签,这一政策至今尚未恢复。因为中新两国交往密切,为了获得中国签证,不少新加坡民众在中国签证申请中心外排起长队,或者在网上“刷号”,才能抢得一个申请的受理号。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士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互免签证涉及相互的安排,而非一方向另一方做出的让步。他进一步表示,中方提出互免签证,希望能够借此进一步推动双方的密切交流。
新加坡与中国经济联系十分紧密。图为新加坡中心区域。第一财经摄影记者任玉明/摄
中国提出互免签证
中国此前对新加坡公民单方面免除签证已经近20年的历史。2003年6月,中国外交部宣布自2003年7月1日起,对持普通护照短期来华的新加坡公民、文莱公民实行免办签证待遇。
外交部当时表示,这一决定是为适应中国经济建设和对外开放不断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促进中国与新加坡、文莱人员往来而做出的。这一政策在疫情前,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暂停过两个月。
今年以来,随着国际疫情形势的好转和中国防疫政策的调整,新加坡人在疫情期间积压已久的出行需求开始释放,特别是随着往返中国和新加坡的航班陆续恢复,有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准备来华出差和旅游。
没有了免签,新加坡人办理中国签证的需求“井喷”式上升。起初,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上午9时开门,但新加坡的申请者从8时就开始在门外排队,有时会达数百人。
为了解决民众在酷暑下排队的问题,5月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取消了现场排队领号,而增加网上预约号的发放。但由于申请人的数量和需求太大,网上又出现了抢号黄牛,抢号成功收取50至80新加坡元(约合269元至430元人民币)。
所以何时能够恢复免签成为了新加坡民众的重大关切,而维文最近的表态,就是在答复新加坡国会议员蔡庆威的询问时做出的。蔡庆威向新加坡外交部询问,能否透露双边免签旅行的讨论进展,以及免签旅行何时能够恢复。
为省下办理签证的时间,有紧急商务出差需求的新加坡人,不惜在回程经转第三地,以通过“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入境中国。这一政策允许包括新加坡在内的53国公民,持有144小时内已确定日期及座位的前往第三国(地区)联程机票,自中国部分口岸过境前往第三国(地区),可免签停留144小时(6天)。
签证难的问题也引起了新加坡政府的关注。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5月17日访华期间表示,目前有一些关于推进中新两国相互签证安排的提议,新加坡乐意收到中国的任何建议方案,并会研究和进一步商讨。
7月3日,孙海燕在社交媒体脸书上透露,上半年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迎来了赴华签证“爆发式”增长,共办理近9万份签证。
新加坡民众反映,如今签证的申办时间一般在四到五天左右。一家新加坡当地旅行社表示,前往中国的旅游团需求稳健增长,年底前已安排了超过150个相关旅游团,疫情前热门的目的地如北京、上海、福建等,依旧受到新加坡民众的欢迎。
周士新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免签暂未恢复造成了一些不便,但从总体上来看,并没有对两国商贸和人员交往造成实质性阻碍,未来期待两国会在互免签证问题上做出过渡性的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中国对日本和文莱的单方面免签政策均尚未恢复。据日前访华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人士透露,在与中方的会谈中,中方也已向日本方面提出了互免签证。
据央视新闻报道,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6月21日在出席北京举办的“临甲7号沙龙”专题吹风会时表示,目前,我们还在跟一些国家进行协商,希望有更多的互免签证或签证便利化安排,以便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员往来。
中国曾是新加坡海外游客的第一大来源国。第一财经摄影记者任玉明/摄
中新交往密切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是中国的常客。今年3月27日至4月1日,他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是疫情后的首次。在访华的行程中,李显龙表示,他通常设法每年都访问中国一次,过去四年中国有了许多新发展,很高兴有机会再到中国与老朋友见面,结交新朋友,了解中国最新的发展。
李显龙此次访问期间,中新关系从“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提升为“全方位高质量的前瞻性伙伴关系”,两国各领域务实合作、人文交流必将朝着更高质量不断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更多获得感。
周士新向第一财经表示,对比此前的两国关系,此次对于两国关系的描述主要增加了“高质量”和“前瞻性”这两个词,新加坡方面希望进一步加深与中国的经贸关系,未来中新还可以增加在战略上的合作。
多年来,中新务实合作与时俱进,经贸联系不断深化。2013年起,中国已连续9年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新加坡则连续9年成为中国最大新增投资来源国。
目前,中国公民赴新仍需要提前申请签证,而全世界有约80%的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可以免签证进入新加坡,大多数可以享受免签30天的待遇,而美国和欧盟等国家或地区的公民免签入境的时间更达到了90天。
目前只有36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众需要申请签证进入新加坡,这些国家又进一步细分成两个层次,层次一的国家公民可以申请电子签证,层次二的国家公民申请新加坡签证流程更为复杂,需要申请传统的贴纸签证。
中国属于层次一目录内的国家,据第一财经记者自己申请的经验来看,申请新加坡电子签证的手续并不复杂。根据新加坡驻华大使馆官网信息,通常受理时间为3~5个工作日,并且无需提供往来机票和酒店订单,避免了因签证延误或拒签造成损失。
根据新加坡旅游局7月公布的最新数据,今年上半年到访新加坡的中国旅客为42.4万人,在访客来源国中排名第五,前四位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印度和澳大利亚。
访问新加坡的中国旅客数量虽然同比大幅增长,但远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在疫情前,中国是新加坡的最大旅客来源地。2019年,到访新加坡的中国旅客超360万人次,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新加坡旅游局今年1月预测,2023年到访新加坡的国际旅客可达1200万至1400万人次,估计带来约180亿至210亿新元的旅游收益。如果下半年访新旅客数量维持上半年趋势,全年入境旅客有望突破1200万人次,相当于疫情前约三分之二的水平。
中国从古时候到现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幅员非常辽阔,人口数量排在世界的前列的国家,近些年来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每个人的收入都提高了很多,手上有闲钱了。中国的国民也不再仅仅只关注自己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更多地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旅游也越来越热衷。不同的人对于为什么要旅游有着不一样地看法,有一些人是为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获得可以喘息的时间与空间,有一些人是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有一些人则是为了探索世界,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这是真实存在的吗!”围观外国友人看到中国美景的真实反应。中国搜索“中国好故事”数据库联合腾讯音乐娱乐集团,策划推出中英双语系列片《老外看中国10年》(英文译名welcome to c),近日在国内外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老外看中国10年》英译片名中的“c”是china首字母,同时与英文单词“see”同音,既代表中国,也寓意“眼见为实”。
去年,这个“荣誉”还属于俄罗斯。报告给出了今年预估的全球富豪移民最多的10个国家和接收富豪移民最多的10个国家。而接收富豪最多的10个国家中,澳大利亚排名榜首,紧随其后的是阿联酋、新加坡、美国、瑞士、加拿大、希腊、法国、葡萄牙、新西兰。对于富豪们,也就是高净值人士移民的定义,指的是拥有100万美元可以用来投资的净资产,并且在海外居住半年以上的人。
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国内赚钱国外花,明星,富豪捞完就想跑,弃籍税到底该不该收?明星、富豪移民海外的新闻备受关注,我们国家每年超过万人移民海外,累计移民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富豪,这些人在国内捞金,却跑到国外去当公民,用国内赚的钱向海外国家缴税,让国人心里不是个滋味,总想问一句:这些放弃中国国籍的人,走的时候缴税了吗?
新加坡留学备受热捧,但也有很多人都质疑“大学文凭不值钱”。不过在2022年新加坡一项四所高校学生接受调查的研究发现,新加坡毕业生的每月平均工资真的不低!新加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及薪酬整体情况2021年应届毕业生找到全职工作的比例从2020年的69.8%上升到达到84%。毕业的六个月内,有94.4%的毕业生找到了工作,比起2019年的整体就业率提高了近3%。
这个暑假,有群静安的孩子静宝带你去看看市西初级中学管乐队2019年暑期欧洲之旅 go!12019年7月,市西初级中学管乐队作为来自上海市静安区的文化小使者,应邀参加意大利瓦拉诺艺术节和第八届维也纳夏季国际音乐节的演出。行程中孩子们访问了米兰音乐学院,参加了2天的帕尔马音乐学院的大师班学习,欣赏了高雅的美泉宫室内音乐会,探访了莫扎特故居。
综合爱尔兰政府官网和美国“商业内幕”网报道,为了鼓励国民前往人口稀少的岛屿定居,爱尔兰推出了一个移居奖励计划,在满足一系列条件后选择定居指定小岛后,移居者最高可获得8.4万欧元(约合人民币65万元)的奖金。据这项名为“我们充满生机的岛屿”的计划介绍,这些被鼓励移居的岛屿大约有30余个,位于爱尔兰的西部海域,岛屿没有桥梁与爱尔兰本土相连,相互之间也被潮汐阻隔,交通非常不便。
中国食品终害人害己!国外商品“歧视”明显:不买来自中国的食材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中国食品的质量问题不仅对国内消费者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对中国的国际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国外对中国食材的“歧视”现象也日益明显,许多国家都不愿购买来自中国的食品原料。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是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也是对中国食品行业整体水平的质疑。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当每个中国人听到这个歌声都会不约而同的唱起来,用歌声来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2017年的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全国各地张灯结彩迎接祖国母亲68华诞!在浙江象山影视城,几位抗战老兵、少先队员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正在广场上一起唱国歌,给祖国献礼!
中国同巴基斯坦的关系引发了西方网友的好奇,在他们眼中,国家关系一切基于利益需求。那么,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为什么这么好呢? 巴基斯坦是首批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在中国经历任何一个困难时期,巴基斯坦都坚定的站在了中国这边。中国同样如此。因此,中巴双方都有一种超越军事,经济、文化和信仰的真正情感。这是一段经历了艰辛考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