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有35万朝鲜族人,历经数代繁衍生息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错把他乡当故乡,都已经不会说朝鲜语。
众所周知,朝鲜是中国的一个友好邻邦,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生活在中国的朝鲜族就有192万。
而且在中国还有个专门的朝鲜自治州,叫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该州位于吉林省东部的中朝边境,首府为延吉市,辖区面积4.2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14.6万人(2015年7月),其中,朝鲜族人口77.8万,占总人口的36.3%,
中国跟朝鲜接壤,历史上往来密切,我们境内有朝鲜后裔、半岛也有中国后裔,这都很正常,但很多人都不会想到,在今天的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还生活着几十万朝鲜人。
朝鲜跟乌兹别克斯坦中间相隔几个国家,他们是怎样越过万水千山到了那里的呢?历经沧桑之后,那些朝鲜族人会是什么状态呢?
乌兹别克斯坦有民族大家庭之称,一个44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竟然有130个民族,比我们中国还多了一倍。
其中乌兹别克族占80%,俄罗斯族占5.5%,塔吉克族占4%,哈萨克族占3%,卡拉卡尔帕克族占2.5%,鞑靼族占1.5%,吉尔吉斯族占1%,朝鲜族占0.7%。
此外,还有土库曼、乌克兰、维吾尔、亚美尼亚、土耳其、白俄罗斯族等。
乌兹别克斯坦三千多万人口,朝鲜族竟然有23万人,在中亚各国一共有35万朝鲜族裔居民,六成居住在乌兹别克斯坦。
这么多的朝鲜人怎么会出现在中亚?
说起闯关东和走西口,大家都不陌生,从清朝到民国的几个世纪里,成千上万的内地民众,背井离乡、拖儿带女涌向关外,开始浩浩荡荡闯关东。
关东山海关、长城以北地区,是内地和东北的分水岭。
内地人闯关东,有两个原因:一是内地遇到灾荒,民不聊生,流离失所、忍饥挨饿,在老家实在是混不下去了,就到关外去冒险。
其次,东北地区是清朝统治者的"龙兴之地",开始的时候不让人进去,后来满族人都跑到北京享受荣华富贵了,关东人口急剧减少,大量黑土地被撂荒,成为名副其实的荒凉之地。
后来在沙俄和日本的蚕食与觊觎下,清朝政府也怕这块龙兴之地落入外敌之手,就改变主意先是默认,后来直接鼓励中原的百姓去那里开荒。
走西口则是以山西人为主,他们跟随着晋商的脚步,也形成了一股移居蒙古草原的热潮。
哪里是远东呢?欧洲人把东南欧、非洲东北称为"近东",把西亚附近叫做"中东",把再远的东方统一称为"远东"。
"远东"泛指东亚和东南亚,即阿富汗、哈萨克以东、澳洲以北、北冰洋以南、太平洋西侧的广大地区。
对沙俄和苏俄来说,远东这个词其实指的就是他们的远东经济区,也就是他们领土中的亚洲部分。
俗话说,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一般情况下,人们是不会背井离乡的,离开养育自己的故土的,穷家难舍。
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被迫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没过多久,朝鲜半岛北部连年灾荒,民不聊生,百姓啼饥号寒,无家可归,山东半岛的灾害在朝鲜重演。
走投无路的朝鲜百姓一咬牙,一跺脚,拖家带口,携妻带子开始了闯远东的悲壮历程。
当时的远东地区跟中国东北一样,人口稀少,土地肥沃,只要勤奋,能吃苦,就能在那里站稳脚跟,得到温饱,所以大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爱国不爱国不管了,没有家哪有国啊;能不能致富也先不说了,活命要紧呢。
于是成千上万朝鲜人潮水般涌向"远东"(对朝鲜人来说那里其实不一股叫做远东,而是北部)。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在1905年出兵占领朝鲜全境,朝鲜从主人翁变成亡国奴。
不愿意看日本人脸色,当亡国奴的血性朝鲜人就涌向境外,逃离苦海。
朝鲜人太遵纪守法,也吃苦耐劳,俄国人要的就是这类人;因此他们不但不排斥这些外来者,反而比较乐意接受。
俄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科尔萨科夫在给沙皇的奏折中说:
高丽人遵纪守法,能吃苦,还非常勤劳,一年到晚不停垦荒,获得大丰收之后,我们就不愁吃喝了。
沙皇看了奏折非常高兴,于是就颁布了法令,对前来开荒的朝鲜人免征三年税赋,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
这样一来,朝鲜人受到鼓舞,纷纷向国内同胞喊话,更多的朝鲜人来到"远东"开荒种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联面临随时跟德国开战的风险,适龄男子要征召入伍开往前线,国内劳动力短缺,朝鲜移民的命运跟着发生变化。
从1936年下半年开始,苏联政府陆续强迫那些朝鲜人到中亚地区开荒种地,先后有20万人被迫“走西口”,被驱赶到那里。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朝鲜人并不是被安置到一个地方,而是沿途被分散开了。也就是每隔一段距离,就强制一批人下车落地生根。
列车从哈萨克加盟共和国阿尔马林州的乌什托别开始,陆续让朝鲜人下车。
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就是在那个时候成为无数朝鲜人的新家的。
乔迁新家一般来说都是好事,主人喜气洋洋跟过年一样。
但是这些朝鲜人却满脸悲愤,一肚子心酸,因为苏联政府没有尊重他们,只是把他们当做随意支配的奴隶。
新到一个地方,大家两手空空,一穷二白,气候寒冷、水土不服,一切要从头再来。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时间过去了一个多世纪,当年的老开荒者已经作古,年轻人已经不会讲朝鲜话,生活习惯也有了不小改变,祖国认知也没有了东北亚半岛。绝大多数人把这里当成自己的祖国,深爱着这片土地。
遥远的朝鲜,似乎跟自己无关,只是一个"外国",一个适合有钱人去旅行的无数个旅游胜地之一。
近日,继美国出台中国半导体市场禁令,以此限制中国科技发展以来,美国就房地产领域再度重演霸权歧视行径。据相关媒体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目前以95:7的投票占比通过了一则具有此歧视性的法案,现在此则法案将提交至州参议员进行审议,一旦通过将予以实行。法案在一审投票的过程中,便引发多方众怒,数十名华裔美国人更是当场在佛罗里达州议会大厦举牌反抗...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任沁沁)国家移民管理局27日发布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包括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恢复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恢复签发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等。这是国家移民管理局积极适应疫情防控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障促进中外人员交流交往的举措。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富人们比之前越加富有了,社会名流也随着地位的增高,开始有一部分人选择移民或者加入外国国籍。这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内地的子孙加入外籍获得亲属的遗产,社会精英为了获得外国的某种奖项。有的是自愿加入外国国籍,有的也是迫于某种无奈。现如今的娱乐圈作为暴利的捞金行业,很多明星成名后也选择加入外国国籍。
小伙伴们一定经常看小编安利给大家的韩国美食~各种参鸡汤、泡菜饼、芝士排骨等韩国特色美食真的让人垂涎欲滴!可是你知道在韩国学生的眼中,最美味的中国美食是什么吗?而韩国人又是怎么评价我们大中华料理的呢?下面一起看看,来中国的韩国留学生是如何评价我们的美食的吧~no.10 回锅肉把五花肉的肥肉部分辣炒的料理,和韩国的炒猪肉有点像,但肥肉比重更高,口感也更加柔软肥腻,香辛料的香味也很明显。
近期,一位韩国游客思密达来到中国旅游,他踏遍了中国的多个城市,亲身体验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感震撼。然而,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探索引发了中国网友的争议,被质疑为文化小偷。尽管他是一位真正热爱中国文化的韩国人,他对于中国网友的质疑感到非常委屈和伤心,他希望中国网友能够正确看待他的行为。
去年,这个“荣誉”还属于俄罗斯。报告给出了今年预估的全球富豪移民最多的10个国家和接收富豪移民最多的10个国家。而接收富豪最多的10个国家中,澳大利亚排名榜首,紧随其后的是阿联酋、新加坡、美国、瑞士、加拿大、希腊、法国、葡萄牙、新西兰。对于富豪们,也就是高净值人士移民的定义,指的是拥有100万美元可以用来投资的净资产,并且在海外居住半年以上的人。
导语:带上心灵去旅游,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文画音,看似耳目所为,其实是内心世界的感受。从弱到强,中国跃居第二大经济体。从“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好日子,到几乎人人都有智能手机、家家配备优质家电;从靠劳动力成本低赚取微薄利润,到高铁、核电、飞机、轮船等高附加值的中国制造受到世界赞誉;从基本生产生活物资自给自足,到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优质中国商品供应世界,进口商品涌入中国……40年来,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经济及人们生活的变化无处不在。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2022年联合国移民署(iom)发布了《世界移民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世界移民人数就达到了2.8亿左右。在疫情流行之际,移民人数确实有在减少,但2023年宣布疫情基本结束后,人们对移民的意愿又高了起来。
5万块钱起家,胆大包天敢状告发改委,身家20分钟缩水近千亿,一方面是全球技术领先者,另一方面又造假。水电大王,中国首富,能源大王等等的,这些都是媒体,曾经给辉煌一时的汉能创始人李河君的标签。2021在碳中和的风口上,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新能源,而曾经是全球最大的民营水电,中国最大的太阳能薄膜发电公司汉能集团,却没能成为受益者,最后因为付不起房租,北京的办公楼被强制拆除,
随着时代的发展,相信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如今发展得非常好,中国的基础设施发达、各式各样的美食、支付方式便利、交通便捷等,也导致了很多美国人喜欢到中国工作和生活。特别是和中国的伴侣结婚之后,除了不想和自己的爱人分开之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适应了目前在中国的生活,所以迟迟没有回去美国定居。针对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美国公民,如何为自己的配偶递交移民美国移民申请,应该要注意哪些点呢?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