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恒星通讯社”,作者守常授权推送
同志们,今天我们来谈谈法国最近的大规模骚乱事件,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和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目前存在着一种普遍的误会,那就是认为法国政府对移民过于宽容,从而造成今天的矛盾激化。
事实上,这是把问题的结果当成了原因来分析。
这种看表象的分析方法不利于我们得出真正有借鉴意义的结论,因此我们还是要沉下心来认真梳理。
那么,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咱们从头讲起。
01
“法兰西其实强势得很”
1893年8月16日的上午,法国南部城市艾格莫尔特,一场法国盐工和意大利盐工的冲突正在迅速蔓延。
艾市的居民们一听说有意大利人可以揍,纷纷从家中抄上趁手的家伙,热情高涨地加入围殴的队伍。
艾格莫尔特冲突画报
事情的起因是法国盐工觉得意大利同事来了之后疯狂内卷,并且把工钱压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让他们本来就困难的日子变得更加拮据。
而市民们加入骚乱,是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连晒盐的工作都找不到,本着打跑一个就多一个岗位的精神,他们冲得比盐工们还靠前,发誓要叫外国人见识一下正宗法棍的威力。
到了当天下午,随着各种传言的扩散,整个城市的局势完全失控。
18个小时之后,等法国政府紧急调集的军队赶到现场时,已经有至少8名意大利人被打死、100多人躺在血泊中奄奄一息,一部分失去理智的市民甚至准备放火烧毁意大利人最后的藏身处——一家面包店,所幸被军警合力拦了下来,这才避免了一场更惨烈的灾难。
艾格莫尔特事件传到意大利之后,整个亚平宁半岛顿时炸锅,人们掀起了声势浩大反法浪潮和报复行动,导致民间冲突直接升级为重大外交事故,法意关系一落千丈。
1893年8月21日《纽约时报》甚至
提到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准备趁机介入
事件最终以法方对意大利工人进行象征性补偿、煽动民族主义的艾格莫尔特市长辞职下台而草草结束。
然后重点来了:
1893年12月30日,在法国巡回法院审判挑事的16名本籍工人时,由当地居民组成陪审团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以缺乏证据为由一致裁决被告人无罪,迫使法院不得不将这些工人全部释放。
判决结果出来之后,庭外等候的市民们欢呼雀跃,为敢于睁着眼睛说瞎话的陪审团点赞喝彩,这让在场的多国记者目瞪口呆,纷纷夹着尾巴溜回旅馆写报道,和读者们分享自己三观受到的法式洗礼。
法兰西主打一个叛逆精神
“你来我的地盘可以,但得按我的规矩办事”。
“你不按我的规矩办事,我就按我的规矩来办你”。
强势同化、以我为主,这就是法国社会对待移民和入境者的态度,这在当时普遍限制外来者的欧洲已经算是相当宽容的了。
即便是到经济萧条的十九世纪末期,法国政府也没有完全封闭移民大门,只是把“入籍实习期”调高到十年,而到了一战后急需劳动力的20世纪20年代,这个时限又缩短为三年,年龄门槛也降低到18岁。
与此同时,关于强制入籍者必须学习法国的语言、历史、文化,遵守法国的共和制度和法统,接受法国的传统价值观的要求却一点都没降低,仍然保持着高门槛。
用我们的话说,叫入乡就得随俗。
而用学术语言说,这个原则叫做。
这个政策的含义是:
在自由、平等、博爱的法兰西精神指引下,法国政府坚持平等和世俗化政策,对所有外来移民和定居者进行本土化改造,使之由内到外成为法国人,最终获得正式的法国国籍。
“自由、平等、博爱”,大革命座右铭墙
而一切拒绝接受法国社会规则、只想过来薅一把共和国羊毛就跑的行为,都会被视为与法国为敌,要么自己主动体面走人,要么法国人民帮你体面,只能二选一。
这就叫强势,绝不妥协。
作为旁观者,我们没有立场去评判这种强势政策的对错,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我们就只说结果:
法国人这种强势同化的姿态始终贯穿第一波移民浪潮,也就是1850年到一战之前的1914年,整整六十多年,取得了辉煌的成果。
据统计,这段时期约有430万外国劳工进入法国,占法国总人口比例长期高于5%,如果只计算劳动力人口,那么这个比例甚至可以去到15%,相当于七分之一的劳动力来源于外国。
这些移民不仅为法国崛起为世界强国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他们的后代也为法兰西的强盛添砖加瓦。
举个例子,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就是波兰移民,她1891年到巴黎求学,本想学成之后归国,顺便帮波兰拐带一个正在追她的物理学家,也就是后来成为她丈夫的皮埃尔·居里,结果祖国由于性别歧视拒绝给她职位,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却敞开怀抱欢迎她,于是她干脆留在法国,开启了自己传奇的科学生涯。
居里夫妇的诺贝尔奖证书
而她的女儿,伊雷娜·约里奥-居里,未来的人类原子能时代开创者之一,将在数十年后因为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和中子裂变现象而与女婿一起获得家族第三个诺贝尔奖,并于1948年领导建设法国第一个核反应堆,一举奠定法国核大国的地位。
放眼世界,这都是史诗级的移民同化政策成果,成就相当炸裂。
稳坐c位的小居里夫人正在验收成果
而其他各行各业,像居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20世纪最伟大作曲家之一的莫里斯·拉威尔,他爸爸是出生于瑞士的内燃机工程师,1868年定居巴黎并于1875年生下他;而金融数学鼻祖巴舍利耶的爸爸则是委内瑞拉驻法国勒阿弗尔的副领事,在驻地遇到他妈妈后坠入情网,于1870年把这位划时代的数学家带到了人间。
可以说,没有移民的助力,就没有法国在工业革命后发和地缘形势更复杂的情况下迎头赶上英国,成为旧世界的列强。
而一战之后到二战前后,急需大量劳动力的法国在第二波移民潮中继续沿用共和同化政策,同样取得良好的效果。
比如后来成为法国总统的萨科齐,就拥有匈牙利和希腊犹太人复杂血统,他的爸爸加入法国外籍军团时还是一名赤贫的新兵,在为法国贡献了数十年青春之后于1970年获得法国国籍,而此时小萨已经在巴黎度过了15年无国籍生活,这并没有妨碍他融入法国主流社会,最终成为国家元首。
因此,移民并不是造成法国社会问题的根源,由于强势同化政策的存在,法国实际上充分运用了移民的力量,最大程度增强了他们稳定性和贡献度,从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那么,如今法国的移民为什么又会成为问题呢?
很多人说是因为第一二波移民潮来源以欧洲大陆为主,相对好管理,现在大量接收了非洲裔移民和阿拉伯地区难民,同时又未能为这部分人口增量提供优质的教育机会和足够的工作岗位,就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出现。
这个结论不能说错,但却不完整,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近几年法国的骚乱其实不止非阿族裔参与,比如前些年的黄马甲燃油税示威和今年三月份的养老金抗议,参与者主要就是法国本土中产阶级,也就是所谓的“夹心层”。
前两天就不有个新闻,说一个白人父亲连夜驱车找到自己的儿子,揪着耳朵一把将他塞入后备箱带离骚乱现场。
这位老父亲连鞋都来不及换
可见现在法国社会之所以一点就着,问题并非出在移民政策上。
并且,跟我们的感觉恰好相反,现代法国其实在移民问题上要比历史上严格和谨慎很多。
事实上,从第三波移民潮开始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特别是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之后,法国政府就准确预判到移民的就业问题必然会加剧法国社会矛盾,因此本着“以我为主”的精神有意识地限制入籍人口——
1974年7月,法国政府颁布法令,取消在法国受雇的外国人都可获得合法居留权的规定,除欧共体成员国侨民外不再允许外籍工人进入。
这是法国历史上首次全面关紧国门。
1977年,法国政府又出台计划,积极鼓励外籍工人返回来源国,并停止发放打工证和批准家庭团聚。
到了1980年,法国政府仍然觉得就业压力巨大,因此于1月份颁布《驱逐非法移民》法案,也就是著名的“博内法”,开始强势驱逐非法移民。
是的,法国政府并不是现在有些人指责的“圣母心泛滥”或者“被忽悠瘸了”,大家都是从欧洲的黑暗丛林厮杀出来的,没有人真会这么天真。
那种脱离事实随意评价前人、站在事后指责别人愚蠢的做法,只会误了我们自己,真的不可取。
从国民利益的角度来讲,强势移民政策虽然有损法国的名声,也有违法国的博爱精神,但确实维护了本国国民的就业岗位和社会稳定。
当然,在法国政坛的左派政党看来,“有损法国名声”和“有违法国精神”恰恰就是最不能容忍的地方。
他们坚信一个道理:
既然法国在过去一百多年间能够接纳数以百万计的移民,就一定能在经济更加富裕、生产力更加发达的今天继续这个政策。
此后数十年间,法国政坛左右两翼就在这个问题上激烈交锋,反复死磕。
但是,即便如此,在左派执政周期内的短暂放松也是基于对自己经济政策前景的判断而做出的,并不是无原则的开闸放水。
因此,从总的趋势看,法国的移民政策其实是日渐收紧的。
那么,为什么政策收紧了,移民问题却越来越大呢?
还是那句话,并非移民问题大,而是整个法国的问题都大。
02
“大小蓄水池都在干涸”
导致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法国的去工业化进程走得太快。
上世纪70年代初,法国工业增加值仍稳居欧洲首位,但是,在此后全球发达国家产业迁移浪潮中,法国一马当先,成为去工业化最彻底的主要国家。
据经合组织统计,法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70年的23.6%一路降至疫情前2019年的8%,而即便是在去工业化同样迅猛的美国,到2019年至少也还有12%。
伴随着去工业化进程,法国的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74年548万人的二战后高点,一路跌到如今的不足300万人。
而同期法国人口从5342万上升到如今的6775万。
这就是说,法国在人口增加1400万的同时,制造业岗位减少了250万。
这一正一负相叠加,就产生了惊人的长期冲击力:
首先,对于移民来说,在过去一百多年里,制造业都是法国吸纳他们的绝对主力,而现在,这个蓄水池正在迅速干涸。
这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移民被排挤在正常的社会秩序之外。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难民和非法移民的不断增加,原本就短缺的工作岗位更加捉襟见肘,导致整个边缘群体的不满和怨气急剧积累。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风吹草动,都有可能成为引爆这股边缘压力的导火索。
其次,对于本土居民来说,虽然制造业并非吸纳他们就业的主体,但却是增加国家财富的源头,现在源头疲弱,整个国家的财富就只能源源不断外流,国民财富的大蓄水池也在干涸。
这最终必然影响绝大多数不掌握生产资料的人的收入和支出。
自从去工业化进程完成之后,法国的对外贸易就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而且这二十多年来情况愈演愈烈。
2022年,法国外贸差额为-535亿欧元,其中货物贸易差额达到惊人的-1640亿欧元,平均到每个法国人头上将近2500欧元,而去年法国家庭人均年收入约为23560欧元,相当于一年要流失一个来月财富。
长此以往,中下层家庭肯定是无法忍受的。
移民找不到工作,本土中下层日子过得紧巴巴,这就是法国社会近年来社会问题频发的根源。
这中间能带给我们的启示实在很多,最起码的一点,就是我们一定要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确保任何时候发展和就业都能处在健康区间。
看懂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开篇第一段是: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
我们继续说回法国。
面对去工业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法国政府前期的对策是:通过财政手段保就业。
我做了上面这张图,大家可以看出,法国的失业率从七十年代其工业最辉煌时期的3%出头,一路震荡向上走到2015前后的10%,而近年来的失业率下降“基本是靠政府财政补贴和就业保障措施在抑制”。
后面这句不是我说的,而是前年时任法国劳工与社会事务部部长的博尔内说的,去年5月份她成为法国第二位女总理。
为了减少事业,法国政府规定只要企业承诺不解雇、不裁员和保留工作岗位,就可以申请补偿救助,同时还削减企业的应缴增值税、应纳土地税、企业生产税等多项税收,全力保障工作岗位不流失。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就业是保住了,但法国的公共债务却在数年间急剧上升。
前几天的最新统计是,法国公共债务历史上首次突破三万亿欧元,占gdp比重上升到112.5%,比金融危机前2007年时的64.5%将近翻了一倍。
可以说,现在的法国实际上走的就是通过扩大政府公共支出,增加财政赤字、降低税收等手段刺激国内消费需求,以达到振兴经济、增加就业目的的扩张性财政道路。
可问题是,这条路四十年前左翼社会党上台初期就尝试走过,而且走得更为激进,结果不但没把法国从七十年代的滞胀中拉出来,还导致法国陷入空前的经济困难,仅用两年时间就不得不宣告政策失败。
究其根源,就在于生产不足,仅靠消费根本无法长期维持财政刺激政策。
这就是马克龙去年要宣布削减赤字的原因。
但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要削减赤字就势必动到社会福利,这无异于又是在危险的边缘火上浇油。
于是,摆在法国面前的道路,实际上就只有一条:
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03
“向东看”
要实施再工业化,与中国携手就成为法国必然的选择。
关于欧洲的再工业化问题,我们在去年10月份的《为什么欧洲最后必然选择中国》中已经简要分析过。
简单来讲,就是欧美之间由于发展阶段相近、优势产业重叠、保护政策冲突,因此未来的产业竞争会大于合作;而中欧之间发展阶段不同、优势产业互补、市场需求巨大,因此未来合作空间大于竞争需求。
后来美欧之间围绕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激烈交锋和博弈,就是这个这个判断的初步验证。
而今年6月份,我们到欧洲和德法谈的是什么呢?
主要就是经贸合作。
看看博尔内的表态:
“法方赞赏中方持续传递扩大开放的积极信号,不会采取针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措施,愿深化双边贸易、投资、航空、农食、绿色发展、医疗健康等领域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法方欢迎中国企业投资。欧盟坚持战略自主,不支持‘脱钩断链’”。
而德国的意见也同样如此,朔尔茨说:
“德方反对任何形式的脱钩,去风险不是“去中国化”。德方致力于同中方发展稳定的关系,愿进一步加强双方交往,深化互利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领域达成更多合作共识。德方支持双向投资,将为中国企业赴德投资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究其根本,就是欧洲主要国家都认识到这一基本事实。
(关于我们和美国对欧政策的差异和前景分析,我们在星球中做过详细分析,简而言之就是美国搞合纵,主抓欧盟,我们搞连横,主抓主要国家)
具体来讲,法国要实现再工业化,就必须和中国团结起来,积极参与中国推动的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组和升级,在新兴产业领域加强合作,共同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
例如,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法国有着优秀的科研人才和先进的设备设施,而中国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丰富的数据资源,两国可以通过合资、合作、交流等方式,实现技术转移和市场拓展,提升双方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则不但法国政府面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无法持续的难题能得到缓解,法国社会面临的结构性难题也能获得逐步修正的空间。
而中国也将在这一轮新技术产业革命中建立稳固的前线。
这就是双赢。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分享内容,我们从1893年的一场工人纠纷入手,就移民是不是法国社会问题的根源进行了讨论,深入剖析了真正造成法国社会稳定性缺失的深层次原因。
而在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更深入的结论,吸收了经验也吸取了教训,从而形成对我们有益的启示。
这就是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因。
不管是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还是对于我们个人的进步,这一点都非常重要。
最近很多人都被骗了,所以你也要敲响警钟。市面上有这么一波人,以所谓rinp试点项目,诱人去加拿大偏远小镇里买房,但那只是打分表上的一个加分项而已。而且只在某些镇里可用,跟真正的购房一步到位移民,差了十万八千里。这些不良商家就是为了卖房,而非移民,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要小心,要小心,要小心!更何况,现在加拿大根本不允许外国人买房!
8月5日,云南省移民产业投融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作恒一行到盐津考察,就盐津县温泉酒店及配套建设、高铁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合作进行座谈。县委书记杨仕翰,县委副书记,县长宋廷柱参加座谈会。座谈会上,双方就盐津县温泉酒店及配套建设、高铁站站前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项目合作的背景、项目概况、项目合作模式等相关事宜深入交换了意见。
随着澳洲技术移民的政策持续放宽,咨询问题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尤其是很多工程相关的朋友在技术评估初期总把握不好方向。很多朋友在实际工作中,其内容其实并没有太细节化,甚至经常游走于几个岗位之间因此,澳洲移民律师来和大家分享下几种在澳洲移民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工程岗位,以及各个职位之间的不同点和优劣势。anzsco133211工程经理engineeringmanagerea评估--工程经理负责企划、组织、指导、控制并协调公司的工程和技术作业;anzsco133111施工项目经理constructionprojectm
大家平时谈论美国很多,关于美国的新闻也很多,下面这些关于美国的十五个冷知识,你知道吗?美国国旗的设计师贝奇·罗丝betsyross可能根本没有设计第一面美国官方国旗,没有任何证据支撑,这个故事可能是一个传说。没有证据证明美国第一面国旗出自贝奇·罗丝之手美国国歌《星条旗thestar-spangledbanner》的旋律原本是一首英国酒吧歌曲。
法国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也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国以其风光秀丽、文化优雅、精神自由而闻名于世。但是,法国也是一个移民大国,有着庞大的移民群体和复杂的移民问题。移民问题给法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和困难?法国又如何应对移民问题呢?<h2class="pgc-h-arrow-right"data-track="3">一、经济方面:就业竞争、福利滥用和财政压力</h2>法国经济在欧洲和世界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但近年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历史上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依然屹立于民族之林,作为中国人,怎能不骄傲自豪。现代化文明发展迅猛,互联网技术让全球都变成了地球村,很多人都选择到海外求学和发展,我国海外移民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073万人,位列世界移民人数的第三名,最讲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走出国门,移民潮又为何盛行?
关于加拿大对外籍人士政策的友好大家听说的也不在少数了,其中对于本地大学或者college毕业的学生发放毕业工签算是非常诱人的一个政策了,这在几个欧美移民国家是完全找不到的,也是留学生毕业必申的一个签证,不需要找到工作,没有任何额外条件就可以申请三年开放式工签。但因为最近审理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要将近六个月的时间,所以有些毕业生们就会选择去边境换取毕业工签,因为边境是当天出工签,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
近年来,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而移民海外。新加坡距离中国近,治安稳定,教育实力在全球名列前茅,受到很多家长的欢迎。更重要的是,拿到新加坡身份后,无论是在学习、考试方面,孩子都能拥有更多的机会和选择。一、为何让孩子移民新加坡读书1.分流教育体系新加坡吸收了东西方教育的优势,在沿袭英式精英教育的基础上,提倡因材施教。
近年来,随着日本对外来人口的开放,日本成为亚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日本生活了几十年的黑人数量也越来越多。那么,日本人是怎么对待黑人的呢?对于日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那么,日本政府是如何处理黑人问题的?这个问题为什么这么难解决呢?日本人不欢迎黑人日本人的排外心理非常严重,对外来人口的排斥更是非常明显。
2023年6月份美国移民排期更新!非技术劳工类别表a前进139天,表b前进61天,其他类别原地踏步。值得注意的是,eb-5签证预留项目仍处于无排期的状态,现在仍是走eb-5无排期通道快速拿身份的黄金窗口期!2023年6月职业移民排期表a–最终裁定日(fad)?eb1(杰出人才)排期为2022年2月1日,无变化;?eb2(高等学位专业人才)排期为2019年6月8日,无变化;?eb3(技术类专业劳工)排期为2019年4月1日,无变化;?非技术劳工排期为2015年9月1日,前进4.5个月;?eb4(特殊人员)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