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施越 整理:吴越 所在地:意大利米兰
带着压力,也要认真生活
今年3月研究生毕业之后,我留在了意大利,目前在米兰的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米兰位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而这个大区是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最为严重的区域。回顾这几个月的工作与生活,我并不觉得有多么令人恐慌的时刻。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遵守规则、过好自己的日子,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即使带着压力,也要认真生活。
3月10日到5月3日,为应对疫情,意大利处于全国“封城”状态。管控最严格的时候,所有人员不能随意出门,如果一定要出门,必须带上一张填好正当出门理由的单子,以应对警察的抽检,同时必须戴好口罩。所有餐厅关闭,只能送外卖。开放的超市必须控制入场人数,避免室内人员过于密集,购物者要保持1米间距,在超市外排队等候。
那段时间,去大型超市购物,排队1小时入场是“家常便饭”。好在意大利本国的物产丰富,并且以自产自销为主、不太依赖进口,超市里水果、蔬菜等食品的供应一直非常充足,价格也比较稳定。疫情期间,为了减少出门的次数,大家都习惯多买些东西。每次去超市,我会买很多蔬菜,储存在冰箱。对于一周内吃不完、可能会变质的食材,大家也想着法子处理,避免浪费。我的方法是包饺子,这样就能把所有蔬菜一次性“消灭”。饺子便于储存,随吃随煮,很是方便。
米兰街头,政府通过招贴画的形式提醒民众保持卫生习惯,戴好口罩。
意大利的独居老人数量不少。疫情期间,人们考虑到老人出门不便,无法承受较长的排队时间,身边的口罩数量可能也不充裕,便组织了社区志愿者为老人代买物品、送货上门。
和世界各地一样,外送服务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餐馆关闭堂食之后,外卖成了它们唯一的收入来源。除了送餐,有些餐馆还提供肉类半成品的配送。他们把处理好的肉类直接卖给顾客,既消耗了库存,又为顾客后续烹饪提供了方便。和国内情况不同的是,这里虽然也有购物配送平台,可人力并不足够。仅有的外送人员整日在街头奔走,为人们提供方便,但他们自身的健康和利益却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
比萨配送员自带小椅子,进行无接触式配送。
做配送员,为同学发放健康包
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我也当过几次配送员。当时,大使馆给在意留学生发放健康包,大家都很期盼拿到这份含有口罩、消毒湿巾等物品的健康包。可是,如何将物资发放给租住在不同地点的留学生,成了棘手的问题。后来,我报名成为志愿者,负责给我们学校的留学生们派发健康包。
大使馆派发的健康包内的防疫物品。
住得近的同学,我直接把健康包送到他们手里。住得远一些的同学,我只能事先和他们沟通,商量到底是利用跑腿软件配送,还是选一个中间地带交接。鉴于当时的情况,不少同学在征询了家长的意见后,都选择了不出门。对于愿意出门交接的同学,我会安排好时间,乘坐公交车前往目的地。当时,米兰的公共交通班次大大减少。上车之后,乘客与司机之间有栏杆拦住,给司机划出了一片安全空间。公交车的部分椅背上贴了禁坐标识,提醒乘客之间也要保持距离。
公交车椅背上的标识,提醒人们保持距离。
疫情无疑给大家的学业和毕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今年3月,我的研究生毕业答辩就改到了线上举行,原先答辩当天会有的头戴橄榄枝、开酒庆祝等仪式都无法进行。庆幸的是,我在本科毕业时已经体验过这个过程,因此没有留下遗憾。由于学校没有重新开放,学弟、学妹们至今还在上网课,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也会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考核。
美术馆里,限流观展更细心
毕业后,我入职一家广告公司,从事美术方面的工作。居家办公省去了我每日的通勤时间,与同事的线上沟通也都能顺利进行。现在意大利处于抗疫和恢复经济并行的阶段,企业可以在遵循卫生规定的情况下逐渐复工。原本我们一个楼层有100多名员工,但根据规定,办公场所人员不能过于密集,每层楼只能有25名员工办公。因此,只有在申请被批准后,相关人员才可以进入办公室。
对广告行业来说,无法外出进行广告拍摄等工作,还是给公司业务造成了一些损失。为了缓解财务压力,我们公司在4月时给中高层都放了一个为期1个月的无薪假。公司还面向所有员工实行了部分无薪日,并要求大家提前把假期休完。
民众在阳台上挂出自己创作的作品,写上了“一切都会好的”字样,为抗击疫情中的人们加油鼓劲。
现在,我的生活比较规律。工作日居家办公,天气晴好时出门跑步,周末逛一次街。近来商铺和餐馆恢复开放后,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餐厅实行预约制就餐,爱喝酒的食客可以坐在露天座。付款时,收银台处还放置了透明隔板,避免了顾客和收银员直接接触,移动支付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各个品牌都在打折,希望本地消费者能够前来“买买买”。商场内依然对人员密度有所控制,人们需要排队进场。在专柜选购时,要喷消毒液、戴上手套之后才能接触商品。
前不久,我还去恢复开放的美术馆参观了一次。和很多室内场所一样,美术馆也采取了预约制,严格控制馆内的人数。人们必须戴口罩进行参观,进馆前还要用免洗消毒液洗手。虽然现在展厅内的参观者少了很多,但看得出来,大家都很享受与艺术作品近距离接触的时光,看得比以前更加仔细了。
图片均受访者提供
国家对娱乐圈的整治一直没有间断,为什么还有些演员反向行走呢?先是吴某某出事,又是小燕子被全网封杀,高晓松的作品被下架了,某爽妹子被罚2.9个亿,并且再无登台的机会,这些大咖的查处透露出一个消息,这次整顿可不是闹着玩的。所以娱乐圈要想真正根本性的面貌改造,更新换代,就得严惩那些劣级明星,杀鸡儆猴。最引人注目的是广电总局颁布了新的限籍令,就是那些已经加入外国国籍的明星,将很难再回到中国国籍。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欢迎移民,有些国家拒绝移民?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隐藏着很多真相,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等。我会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揭露这些真相,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视角和启发。移民是什么?我们要明确一下什么是移民。
面对国际上的难民潮,中国显得相对封闭和保守。虽然中国是联合国难民署的正式成员国,但是在难民人道主义援助方面,中国的政策与西方国家有着明显的差异。为什么中国不能接收难民?难民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能简单化处理 难民问题是当前全球性问题之一,自叙利亚化武事件后,难民潮不断涌现,在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都存在着许多难民营。
中国日报网7月27日电 据《纽约邮报》24日报道,纽约的移民危机已经失控!市中心庇护所外人行道上的一个又一个临时搭建的“家庭”、各式各样的争吵不绝于耳、“移民”们懒洋洋地坐在人行道的椅子上抽烟吃饭、他们的小孩肆意走动奔跑、迷你帐篷的出现更是令现状雪上加霜……《纽约邮报》报道截图纽约居民沮丧不已,纷纷表示现在“移民危机”所造成的混乱已经变成一场真正的瘟疫,而且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
2019年,140万中国游客在澳消费了122亿澳元,超过了所有国际游客消费总数的1/4。中国人,是澳洲旅游的绝对核心支撑,也是澳洲旅游的大金主。疫情期间,多家运营中澳旅游的旅行社濒临倒闭,原因就是中国人不来了,财源断了。中国放松后,澳洲旅游局局长韩斐励开启密集访华节奏,目的很直接:中国人,快来澳洲吧!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为什么有些人一边在国内反美,一边却想着移民美国?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我们都知道,美国是一个强大而自由的国家,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多元的文化,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和移民。美国也是一个充满矛盾和问题的国家,有着深刻的社会分裂和政治冲突,引发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批评和反对。
为什么全世界有钱和有能力的人都流向了美国?美国的强盛还能维持多久?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美国现在已然成为中国复兴之路上的最大对手,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一个称霸世界一百多年的超级大国。央视拍摄的大国崛起中,对美国和苏联着墨最多。美国因何而兴,又将因何而亡呢?美国的兴盛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才。
口述:施越 整理:吴越 所在地:意大利米兰带着压力,也要认真生活今年3月研究生毕业之后,我留在了意大利,目前在米兰的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米兰位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而这个大区是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最为严重的区域。回顾这几个月的工作与生活,我并不觉得有多么令人恐慌的时刻。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遵守规则、过好自己的日子,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美国都这么乱了,怎么还有那么多人想移民美国?你们可能都知道,最近美国的局势非常动荡,新冠疫情、种族冲突、枪击事件、政治分裂、经济危机……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让人觉得美国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美国了。很多人都在质疑美国的领导地位和未来前景,甚至有人说美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2023第一季度旅行社入境旅游接待人次仅为5.2万人次,2019年第一季度则为370万人次,呈断崖式下跌。这点在京沪等特大型城市显得尤为明显,今年上半年,这些城市接待的海外旅客人数,还不到2019年疫情前的四分之一。为啥老外不再对来华旅游感兴趣了?不妨从实际出发分析一下客观原因:1、不方便租车自驾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