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施越 整理:吴越 所在地:意大利米兰
带着压力,也要认真生活
今年3月研究生毕业之后,我留在了意大利,目前在米兰的一家广告公司工作。米兰位于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大区,而这个大区是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最为严重的区域。回顾这几个月的工作与生活,我并不觉得有多么令人恐慌的时刻。对我们普通人来说,遵守规则、过好自己的日子,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即使带着压力,也要认真生活。
3月10日到5月3日,为应对疫情,意大利处于全国“封城”状态。管控最严格的时候,所有人员不能随意出门,如果一定要出门,必须带上一张填好正当出门理由的单子,以应对警察的抽检,同时必须戴好口罩。所有餐厅关闭,只能送外卖。开放的超市必须控制入场人数,避免室内人员过于密集,购物者要保持1米间距,在超市外排队等候。
那段时间,去大型超市购物,排队1小时入场是“家常便饭”。好在意大利本国的物产丰富,并且以自产自销为主、不太依赖进口,超市里水果、蔬菜等食品的供应一直非常充足,价格也比较稳定。疫情期间,为了减少出门的次数,大家都习惯多买些东西。每次去超市,我会买很多蔬菜,储存在冰箱。对于一周内吃不完、可能会变质的食材,大家也想着法子处理,避免浪费。我的方法是包饺子,这样就能把所有蔬菜一次性“消灭”。饺子便于储存,随吃随煮,很是方便。

米兰街头,政府通过招贴画的形式提醒民众保持卫生习惯,戴好口罩。
意大利的独居老人数量不少。疫情期间,人们考虑到老人出门不便,无法承受较长的排队时间,身边的口罩数量可能也不充裕,便组织了社区志愿者为老人代买物品、送货上门。
和世界各地一样,外送服务在疫情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餐馆关闭堂食之后,外卖成了它们唯一的收入来源。除了送餐,有些餐馆还提供肉类半成品的配送。他们把处理好的肉类直接卖给顾客,既消耗了库存,又为顾客后续烹饪提供了方便。和国内情况不同的是,这里虽然也有购物配送平台,可人力并不足够。仅有的外送人员整日在街头奔走,为人们提供方便,但他们自身的健康和利益却没有得到足够的保障。

比萨配送员自带小椅子,进行无接触式配送。
做配送员,为同学发放健康包
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我也当过几次配送员。当时,大使馆给在意留学生发放健康包,大家都很期盼拿到这份含有口罩、消毒湿巾等物品的健康包。可是,如何将物资发放给租住在不同地点的留学生,成了棘手的问题。后来,我报名成为志愿者,负责给我们学校的留学生们派发健康包。

大使馆派发的健康包内的防疫物品。
住得近的同学,我直接把健康包送到他们手里。住得远一些的同学,我只能事先和他们沟通,商量到底是利用跑腿软件配送,还是选一个中间地带交接。鉴于当时的情况,不少同学在征询了家长的意见后,都选择了不出门。对于愿意出门交接的同学,我会安排好时间,乘坐公交车前往目的地。当时,米兰的公共交通班次大大减少。上车之后,乘客与司机之间有栏杆拦住,给司机划出了一片安全空间。公交车的部分椅背上贴了禁坐标识,提醒乘客之间也要保持距离。

公交车椅背上的标识,提醒人们保持距离。
疫情无疑给大家的学业和毕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今年3月,我的研究生毕业答辩就改到了线上举行,原先答辩当天会有的头戴橄榄枝、开酒庆祝等仪式都无法进行。庆幸的是,我在本科毕业时已经体验过这个过程,因此没有留下遗憾。由于学校没有重新开放,学弟、学妹们至今还在上网课,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也会通过视频的形式进行考核。
美术馆里,限流观展更细心
毕业后,我入职一家广告公司,从事美术方面的工作。居家办公省去了我每日的通勤时间,与同事的线上沟通也都能顺利进行。现在意大利处于抗疫和恢复经济并行的阶段,企业可以在遵循卫生规定的情况下逐渐复工。原本我们一个楼层有100多名员工,但根据规定,办公场所人员不能过于密集,每层楼只能有25名员工办公。因此,只有在申请被批准后,相关人员才可以进入办公室。
对广告行业来说,无法外出进行广告拍摄等工作,还是给公司业务造成了一些损失。为了缓解财务压力,我们公司在4月时给中高层都放了一个为期1个月的无薪假。公司还面向所有员工实行了部分无薪日,并要求大家提前把假期休完。

民众在阳台上挂出自己创作的作品,写上了“一切都会好的”字样,为抗击疫情中的人们加油鼓劲。
现在,我的生活比较规律。工作日居家办公,天气晴好时出门跑步,周末逛一次街。近来商铺和餐馆恢复开放后,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餐厅实行预约制就餐,爱喝酒的食客可以坐在露天座。付款时,收银台处还放置了透明隔板,避免了顾客和收银员直接接触,移动支付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各个品牌都在打折,希望本地消费者能够前来“买买买”。商场内依然对人员密度有所控制,人们需要排队进场。在专柜选购时,要喷消毒液、戴上手套之后才能接触商品。
前不久,我还去恢复开放的美术馆参观了一次。和很多室内场所一样,美术馆也采取了预约制,严格控制馆内的人数。人们必须戴口罩进行参观,进馆前还要用免洗消毒液洗手。虽然现在展厅内的参观者少了很多,但看得出来,大家都很享受与艺术作品近距离接触的时光,看得比以前更加仔细了。
图片均受访者提供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广东人选择移居香港?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毕竟广东和香港是一衣带水,文化、语言、风俗都很相近,为什么还要移居呢?难道是因为香港有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吗?
综合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国会山报》报道,美国最高法院当地时间27日投票裁定暂时保留“第42条边境条款”。就此,美国总统拜登回应称,美国政府“将不得不继续执行”该政策。nbc称,“第42条边境条款”是特朗普政府于2020年新冠疫情时期实施的政策。报道称,此举表面上是为了防止新冠病毒传播,实际上则是为了更迅速地驱逐移民,从而不需要考虑为他们提供庇护。
冯小刚回应移民传闻,说是送孩子上学,误将矛头引向改国籍的明星——引言。前几天,“冯小刚移民”的话题引起了热议,网友们通过各种蛛丝马迹,推测出冯小刚移民的结论,而后不少网友对他进行了痛批。对此,冯小刚立马回应称自己并没有移民的打算,网友们拍到的图片,只是他在送女儿上学。说起移民国外,网友们似乎对这类人非常排斥,他们总会把移民与爱国挂钩,认为国籍是一个人爱国的象征。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移民哥”,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国是一个受到几千年传统文化影响的大国,一直以来推崇的是儒家的思想文化,可以说,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体里面,都能找到儒家传统文化的因子。儒家思想理念有一个这样的说法,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资源,针对人才资源,各大城市陆续出台了人才政策,抢人大战火热上演。人口有流入,自然也就有流出,那么我国有哪些人口外流大省呢?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外流人口排名前五名分别是河南、贵州、安徽、广西和四川。前四名人口外流原因很容易分析,河南工业并不发达,缺少就业岗位,所以河南人只能外出打工,贵州是因为地形地貌,而安徽和广西的本地人则是被周边大城市吸引走了。
为什么全世界有钱和有能力的人都流向了美国?美国的强盛还能维持多久?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美国现在已然成为中国复兴之路上的最大对手,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一个称霸世界一百多年的超级大国。央视拍摄的大国崛起中,对美国和苏联着墨最多。美国因何而兴,又将因何而亡呢?美国的兴盛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才。
金星,人类梦破碎的地方金星几乎没有任何价值开发,这是人类经历了幻想、探测和失望的真实体验。金星在各个文化里被人类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中国很早便叫它启明、太白星,西方也用爱与美丽的女神维纳斯来命名。上世纪的科幻小说里,但凡是关于星际移民和星球殖民的,有一半都把金星选择了目的地。因为从表面看来,金星的情况的确非常合适:
大家平时谈论美国很多,关于美国的新闻也很多,下面这些关于美国的十五个冷知识,你知道吗?美国国旗的设计师贝奇·罗丝betsyross可能根本没有设计第一面美国官方国旗,没有任何证据支撑,这个故事可能是一个传说。没有证据证明美国第一面国旗出自贝奇·罗丝之手美国国歌《星条旗thestar-spangledbanner》的旋律原本是一首英国酒吧歌曲。
第一波移民潮基本上都是劳力,第二波移民潮可以说没有人移民。第三波移民潮也就是1980年至今移民潮经历了什么?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当时的时候,咱们开始逐步的恢复了出国留学。所以当时想很多的知识分子都选择了留学。大批的大学生开始走向美国,直到第三波移民潮基本上中国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留学的高学历知识分子进行移民,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就是中国的真正的第三波移民潮。
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的时候有些国家国力衰微,抵挡不住一些强国的入侵,殖民地一词就这样诞生,它是指遭受宗主国经济剥削与政治奴役的国家与地区。可在美国却有这样一个州,它并不属于殖民地的范畴,距离美国本土远达3900公里,其中却遍地都是日本人口。这个州就是位于太平洋的夏威夷州,在美国50个州之中,它是最为年轻的一个,也是组成形状最为狭长的一个,人口具体大约在120万左右,最具特点的是洲上的人口大部分为日本人,在距离美国本土如此遥远的情况下,为何会这样呢?
唐朝人口变化趋势原因(清朝人口为啥从1400万飙升长到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