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被誉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也曾被中国亲切地称为“老朋友”,近日,这位经历过二战和冷战的“活化石”重新来访,激起了无数的讨论和热议。很多人都在思考,年逾百旬,早已功成名就,本可以在家中安享晚年的基辛格博士,为何要“重出江湖”?今天咱们不谈国事,来看看这位“老朋友”是如何描述中国的。
其实在基辛格心中,中国从来就不只是对手或者朋友这么简单。这点在他2014年出版的《世界秩序》中,早就有所体现了。基辛格花了整整一个章节的篇幅,去描述他心目中的中国——这个历经千年、起起落落的神秘东方大国。
而他的观点,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美国人眼中的中国。
这种包容,既包括了领土面积的包容,人口数量,更包含了文化意义上的包容。什么意思呢?与中国相比,欧洲总面积1016万平方公里,却由四十多个国家组成,其中如英、法、德等主流国家,他们不仅语言不同、风俗不同,甚至相邻的两个国家,思维方式都截然不同。美国看上去是一个统一的大国,国土面积跟我们相仿,但实际上美国五十个州,几乎每个州都有自己的风土人情,只是名义上围绕在“美利坚”这面大旗下面。实则各行其是,一个州的法律和道德,放到另一个州可能就是完全无法接受的。
但中国不一样,这么大的面积,960万平方公里,30多个省份和地方自治区,但是却能够近乎完美地构成一个整体。南北东西之间,地理位置上相距千里,风土人情上差异巨大,但却能够用一种文字,信仰相似的道德价值观,这种文化上的包容,基辛格最开始觉得不可思议,也很难理解。在他眼里,中国随便拿出来一个省份,都可以在欧洲当成一个小国,完全有能力自行其是。可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省份,还是会选择归属到中华文明的羽翼之下呢?并且为自己是中华文明的一份子感到无比骄傲,而不是想要自立门户呢?
最终基辛格得出的结果,就是包容,他认为在中华文明的内核中,有一种独特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这种力量能够化解一些原本很尖锐的矛盾,让原本针锋相对、水火不容的文化冲突,同时进入自己的文明躯体,进而同化他们,把它们转化为中华文明的一部分。例如最早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跟中国本土的道教对立,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接受了中国化的改造,最终成为了华夏色彩浓郁的“禅宗”。这种包容,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智慧。欧洲的相互对立,迟迟无法统一,可能正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因子是“你死我亡”的极端争夺,而缺乏了这种理解他人的“包容之心”。
稳定对中国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思想内核的组成部分。欧洲是不稳定的,自从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大陆的霸权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同民族和不同国家间相互对立厮杀,从汪达尔人、哥特人到法兰克王国,再到后来的英法百年战争、反法同盟,最后一战、二战,欧洲也好美国也罢,永远都是在动乱中走向下一个时代。也正因如此,在谁也无法对其他人造成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欧洲国家建立了一套国际秩序,利用这套国际秩序组成框架,进行妥协和对抗。
但中国恰恰相反,在这里经常会出现一个王朝崩溃后,国家动乱了很久,然后被另一个王朝统一的事情,而这种统一后,又会开启新的盛世。基辛格能感受到,中国人的天性厌恶混乱,更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中国人热爱大一统,因为只有大一统,才会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一个强而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安定全国的百姓和普通人,让他们过上安宁的生活。这跟欧美的历史发展轨迹截然不同,中国人不想去掠夺,也不愿意掠夺,他们不需要为了争夺生存空间而烦恼。因为中国足够大,容纳得下足够多的人安居乐业。
中国庞大吗?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认同,但是如果问你中国到底哪里庞大,可能答案就不一样了。而基辛格给出的答案,是心态上的庞大。他觉得中国人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展现出的心态,跟欧美人截然相反。欧美崇尚个人主义,相对自由和开放,但这种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会转变为一种自私,只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和感受,忽略自己身处一个集体中要负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欧美善于创新,开拓新的领域,但是往往无法把自己的创造转化为更强大的力量去带动国家和民族前进。
但中国人不同,可能相对欧美会保守,但是中国人有一种很特殊的“家国情怀”,他们思考的境界和体验,是庞大到囊括了一个民族和社会的理念,在这种理念下,中国人做事情从来不只考虑自己,而是有一种“我身为华夏民族一员”的责任感,也因为这种责任感,历史上尽管经历过各种动乱和打击,但是却始终能够重新崛起,在几千年后还能跟新的国家和民族同台竞技,这种庞大的格局和气魄,是世界上其他民族很难具备的一种大局观。
“改变”与“稳定”似乎是一组对立的名词,但是却矛盾又统一地出现在了中国身上。中国人很喜欢稳定,但是却又很善于改变,在不同的年代,会根据不同的生存环境,做出最有利于适应这种环境的决策。
春秋战国时代,最后的赢家是秦国,而秦国所做的就是在东方六国墨守成规,裹足不前之际,积极变法改革,最后成为了统一中国的秦朝。汉朝和唐朝面临秦末和隋末的乱世,都选择了积极顺应民心,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把前朝延续下来几十甚至上百年,可能会影响到国家安定的政策大刀阔斧地修改,终于造就盛世。
这些例子都足以说明,中国人喜爱稳定,但从不害怕和拒绝改变,只要是有利于民族和国家的理念和事物,中国人总是会大胆采用,而非盲目拒绝。而在基辛格眼中,将这点体现的最淋漓尽致的,莫过于改革开放。以灵活的手腕和无与伦比的勇气,毅然决然地开启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实现了“中国奇迹”的创举。
基辛格总结的四点,是他自己的看法,同样也是对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启迪,或许真的“旁观者清”,作为一个美国人,基辛格反倒更能看清我们身上的一些独一无二的优点,也正是这些优点,帮助我们能够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生生不息,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奇迹。所以,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呢?
华中师范大学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国务院侨办侨务理论研究武汉基地主任、教授李其荣在作学术讲座。 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供图第五届“比较视野下的侨乡研究”学术会议近日在广西举行。3月26日晚,李其荣在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作题为《华侨华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优势与作用》的学术讲座。李其荣称,近年来...
中国有多少人移居美国?据美国移民局数据,2022财年共有102.3万人获得了美国合法永久居民身份,其中包括5万至6万名来自中国的移民。也就是说,几乎每30秒就有一名新移民踏上这片土地。在定居美国的550万华人中,一半以上拥有大学文凭。这表明,高学历人群在移民群体中的普遍性。中国是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即使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也代表着庞大的数字。
当时售楼处的那个小姐姐一说起美国来,整个人嘴角不自觉的微笑,好像美国人就是她家主子一样。这句话就跟踩到了她的尾巴一样,她当即指着我的鼻子说,你胡说、你放屁,在美国买的房子,房子是自己的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谁敢把我的房子拿走?他们不是买不起房,是因为买了房之后交不起税,你知道吗?就这几个你知道吗?我可不是说见不得其他国家好,我也不是说非得在背后去说美国坏话。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移民哥”。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一个瞩目双方的人口流动现象正日益成为现实,那就是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与人口流动。日本,作为离我国最近的发达国家,吸引了大批国人前往留学和务工,而与此同时,也有不少日本人选择在我国工作和生活。然而,这其中的真实情况或许会让你大吃一惊。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移民目的地之一。无论是中产阶级、明星还是有钱人,他们都被美国所吸引,追求更好的生活和无限的机会。根据美国移民局资料显示,2018年我国就已经接近20万人移民美国,现在这个数字还在逐年攀升。确实,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和创业环境。对于中产阶级来说,美国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潜力,可以享受高收入和良好的福利待遇。
泰国政府发言人阿努查(anucha burapachaisri )表示,泰国菜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正在飙升,泰国餐馆的数量在过去三年里在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的首都几乎翻了两倍。泰菜现在是中国第四大最受欢迎的外国美食,阿努查补充引用了中国最受欢迎的美食应用程序之一大众点评的数据。该应用程序拥有5亿注册用户,是中国现代生活方式信息和交易平台。
导语:过年还早,有三类人提前返乡,这种怪象释放了啥信号?在往年,很多人外出务工人员为了多挣点钱,过年都是到腊月二十几才回家,有的还不回家,留在工厂里加班,因为节假日加班可以拿到更多的加班费,2021年与往年不同,距离过年还有三个月,很多人已经提前返乡了,而且有很多人表示,过完年就不会回去了,难道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吗?
众所周知,香港是一座国际金融大都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背靠祖国,面向世界。其教育资源丰富、税率低、医疗水平高、居民福利政策好。种种原因呢,让很多人对香港身份十分向往。不过啊,在提到香港身份的时候,小编发现,许多人都对“香港永居”和“非永居”的身份概念不大了解,也不清楚相同点和区别在哪?甚至有些人办了移民才知道,原来在香港是有两种身份类型的:“香港居民身份证”和“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在生活中,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都会去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通过努力给自己带来一些收益,在早期,一些人在发现了其他国家的商机以后,会不惜路途遥远去到当地谋生,而这其他就包括了许多的中国华人。说起朝鲜这个国家,相信很多人并不陌生,由于朝鲜是我国的邻国,所以当年很多华人来到了朝鲜打工,一些华人还在朝鲜生活了一段时间以后,选择了在朝鲜定居。
你帮过我我记得最近,看到一条暖心的新闻。意大利医疗系统崩溃后,外长迪马约拨通了给王毅部长的紧急求援电话。迪马约首先代表意大利对中国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然后话锋一转,鉴于目前意大利面临医疗物资和设备短缺的困难,他希望能更多得到中国帮助,解决燃眉之急。随即,中国政府派遣的专家组一行9人,从上海飞赴罗马,支援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