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是一段充满了混乱与屈辱的历史时期,当时有一位著名诗人曾经发声:“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以此来表现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导致了清朝人们苦不堪言何以为家的现状。
这令人非常动容,看到同胞们受苦受难我们难免也会感到悲痛。但是其中的细节也让人深思,在我国古代,人口普遍是比较少的,在清初时期,人也不过1400万。那么清朝人口为何从清初的1400万迅速长到4亿?呈现爆发式增长,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虽然我们国家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多子多福”、人们都希望家里能够添丁进口、人丁兴旺,这样才能够保证家里的劳动力足够多,促进经济事业的发展。但其实古代的人口并不多,这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古代的生产力不足,这也就导致了无法养育那么多的人口。哪怕是到了现代社会,早期的时候我们的种植技术并不发达,还出现过饥荒。更别说古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了,那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了有人会问如果,人多的话,农业水平不就自然也就上去了吗?其实古人不是没有想过这一点。他们不是不生,而是生下来能存活的实在不多。
这就是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古代的医疗水平并不发达。一方面体现在接生技术不够成熟,基本上接生婆起不到什么作用,完全就看孕妇能不能坚持下来。体力好的,一般还能够母子平安,但是有不少时候都不得不只保住一个。

另一方面,古时候的医疗技术也比较落后。就算是孩子生下来了,新生儿的存活几率也比较低。古代的成年人都很可能因为一场感冒发烧就导致去世了,更别说体弱多病的小孩子了。所以孩子夭折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
此外,古时候人口比较少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绵延的战争。那时并不像现代是和平的年代,战争频发的时候,就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资源了。

现代的战争一般是用的都是无人驾驶、无人航行的技术,但是古时候没有先进的军事武器,基本上都是冷兵器、贴身的肉搏战,所以一次战争就会损失惨重无数。这也就导致了古代的人口比较少。就算是统治者有意鼓励人们生育,但是也无可避免的会造成人口的伤亡。
受到以上这几个因素的影响,古时候的人口始终比较少。在唐朝时期,人口比较多,达到了7000多万,汉武帝时期则有5000多万。

在清朝初期的时候,经历了清军入关的战争纷乱,人口已经大幅度的减少了,当时的人口大约在1400万左右。而后就是我们熟知的康乾盛世了,这盛世过后,清朝竟然有了4亿人口,这增长不可谓不迅速。
按理来说,就算是经过了雍正、康熙、乾隆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我们国家的社会状况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也不至于一下子出现这么爆炸式的增长,那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其实这和清朝实行的新的税收政策有关。我们知道,古时候种地的农民是需要按时、按人口缴纳税款的。在清朝之前,各朝各代实行的税收政策都是按照家里的人口来计算的,也就是丁税。
换言之,就是家里人口多的,缴纳的税收自然也就更多。这样一来,就算是人们想生孩子也会被税收影响到,不能随心所欲的生孩子。

不过在康熙时期,就推行了新的摊丁入亩政策,也就是说不管家里新生几个孩子,税收都按照田地的亩数来收。这就直接给人们生孩子带来了保障,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生育了。
于是在清朝盛世过了之后,人口才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达到了四亿多人。这占据了世界人口的40%,可不是个小数目了。遗憾的是,往后就是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了我们国家人口增长也就缓慢了下来。

虽说历朝历代都鼓励生育,但其实清朝人口的增长带来的也不全是我们国家的繁盛发展,反而很大程度上带来了麻烦。
这是因为在那个阶段,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了人们流离失所。本身人口带来的巨大压力就导致人们入不敷出,没有口粮了。结果战争的到来更加导致了人们失去住所、成为无业游民。如此一来,就没有人去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了,也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而且当时的战争并不是人数多久能够取胜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是清朝时期再多的人口都无法避免的。因为当时拼的是科技、军事技术等等,而不是人口。这也就导致了人们的生活更加困苦。
再加上后来人口过多,我们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由此可见,清朝时期的人口增长带来的虽然有一部分生产力的增长,但是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通过分析那一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在什么朝代,人口的迅速增长和迅速减少都不是好事,最好的情况就是人口的数量和生产力的状况相互匹配,能够达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地步。这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当然了,在清朝盛世时期所实行的促进人口增长的政策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实打实的为老百姓们减轻了负担,让人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生孩子,也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所以说,以史为鉴,我们能够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同时也能够规避一些风险。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面积只有700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560多万,而移民和居住在新加坡的外国人占到200多万,可以说新加坡是一个最国际化的小国。 我们知道华裔明星如李连杰、赵薇、巩俐,到后来的徐若瑄、梁洛施等,都移民到了新加坡。为什么这些人都喜欢选择新加坡呢?我总结了五点。 第一,环境好。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岛国,面积小,但有近25%的国土都是森林和自然保护区,新加坡的植被覆盖率超过55%,而且新加坡的城市非常的干净卫生,有“花园城市”的美名,大量的植被覆盖全国,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天然大氧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大槐树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在很多北方人的记忆里,多多少少都会有着关于洪洞县的回忆,只要向老人问起,就很少有不知道洪洞县大槐树的。更有一些关于这段历史的传说在民间口口相传,比如用镰刀将小脚趾的指甲劈成两瓣,以证是大槐树后裔,以便后人寻祖。
它不是历史,是一个传说;它不是骗局,是一个故事;山西人、洪洞人从来没有骗过谁。故事往往是人造的。我们都知道“故事”二字的含义,但其字面意思是:过去的往事。六百年前的往事,轰轰烈烈地集体出现在一二百年前的家谱中,被写到了纸上,而以前却没有书面记载,无疑它只能是个传说或故事。不仅仅是正史没有记载这一事件,就连移民的发生地洪洞,在从明至清所修的六个版本的县志中,也都对大槐树只字未提。
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有的时候有些国家国力衰微,抵挡不住一些强国的入侵,殖民地一词就这样诞生,它是指遭受宗主国经济剥削与政治奴役的国家与地区。可在美国却有这样一个州,它并不属于殖民地的范畴,距离美国本土远达3900公里,其中却遍地都是日本人口。这个州就是位于太平洋的夏威夷州,在美国50个州之中,它是最为年轻的一个,也是组成形状最为狭长的一个,人口具体大约在120万左右,最具特点的是洲上的人口大部分为日本人,在距离美国本土如此遥远的情况下,为何会这样呢?
纵观中国古代史,如果要评选出一个最开放的王朝,那么必然非唐莫属。唐朝时期,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全世界,不说广为人知的安禄山、史思明、哥舒翰等外族名将,就说广州、扬州等地数十万外国人就让人震撼,历朝历代绝无仅有。加入唐朝官员系统的外族人,自然属于唐朝自己人了,但到唐朝经商、定居的外国人,唐朝如何管理对待他们呢?
中国日报网7月27日电 据《纽约邮报》24日报道,纽约的移民危机已经失控!市中心庇护所外人行道上的一个又一个临时搭建的“家庭”、各式各样的争吵不绝于耳、“移民”们懒洋洋地坐在人行道的椅子上抽烟吃饭、他们的小孩肆意走动奔跑、迷你帐篷的出现更是令现状雪上加霜……《纽约邮报》报道截图纽约居民沮丧不已,纷纷表示现在“移民危机”所造成的混乱已经变成一场真正的瘟疫,而且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
第一波移民潮基本上都是劳力,第二波移民潮可以说没有人移民。第三波移民潮也就是1980年至今移民潮经历了什么?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当时的时候,咱们开始逐步的恢复了出国留学。所以当时想很多的知识分子都选择了留学。大批的大学生开始走向美国,直到第三波移民潮基本上中国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留学的高学历知识分子进行移民,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就是中国的真正的第三波移民潮。
1986年9月2日上午,紫光阁里的工作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几个外国人的到来显得格外突出。他们有人拿着录音机、录像机,有人扛着聚光灯,领头的是一个60多岁的美国人,他就是美国著名记者迈克·华莱士。今天他就要采访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上午10点钟,邓小平身穿黑色中山装神采奕奕地走进了紫光阁。
编者按:自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试点后,就有台湾媒体预测,下一步大陆还将减少团体赴台旅游配额。据台湾“交通部”观光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7月底,大陆赴台游客近200万人次;并预计,到2019年年底,赴台大陆游客将减少约40万人,旅游业收入将损失168亿元新台币。那么,中国大陆叫停大陆居民赴台个人游,背后究竟有何考量?
花那么多钱,选择新西兰投资移民,究竟为了啥?很多人都在感慨,新西兰那么小个国家,为啥我要投资那么多资金去移民?下面,听听大家的理由!理由之一:便利的营商环境根据世界银行《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新西兰在营商环境便利度排名中位居榜首。同时新西兰也在《全球繁荣指数》以及《全球清廉指数》中位列第一。新西兰也是一个拥有创新人才的国家,科技是新西兰增长最快的行业。
唐朝人口变化趋势原因(清朝人口为啥从1400万飙升长到4亿)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