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是一段充满了混乱与屈辱的历史时期,当时有一位著名诗人曾经发声:“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以此来表现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导致了清朝人们苦不堪言何以为家的现状。
这令人非常动容,看到同胞们受苦受难我们难免也会感到悲痛。但是其中的细节也让人深思,在我国古代,人口普遍是比较少的,在清初时期,人也不过1400万。那么清朝人口为何从清初的1400万迅速长到4亿?呈现爆发式增长,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

虽然我们国家自古以来讲究的就是“多子多福”、人们都希望家里能够添丁进口、人丁兴旺,这样才能够保证家里的劳动力足够多,促进经济事业的发展。但其实古代的人口并不多,这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古代的生产力不足,这也就导致了无法养育那么多的人口。哪怕是到了现代社会,早期的时候我们的种植技术并不发达,还出现过饥荒。更别说古代农业的发展水平了,那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了有人会问如果,人多的话,农业水平不就自然也就上去了吗?其实古人不是没有想过这一点。他们不是不生,而是生下来能存活的实在不多。
这就是第二个原因,那就是古代的医疗水平并不发达。一方面体现在接生技术不够成熟,基本上接生婆起不到什么作用,完全就看孕妇能不能坚持下来。体力好的,一般还能够母子平安,但是有不少时候都不得不只保住一个。

另一方面,古时候的医疗技术也比较落后。就算是孩子生下来了,新生儿的存活几率也比较低。古代的成年人都很可能因为一场感冒发烧就导致去世了,更别说体弱多病的小孩子了。所以孩子夭折的情况也是很常见的。
此外,古时候人口比较少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绵延的战争。那时并不像现代是和平的年代,战争频发的时候,就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资源了。

现代的战争一般是用的都是无人驾驶、无人航行的技术,但是古时候没有先进的军事武器,基本上都是冷兵器、贴身的肉搏战,所以一次战争就会损失惨重无数。这也就导致了古代的人口比较少。就算是统治者有意鼓励人们生育,但是也无可避免的会造成人口的伤亡。
受到以上这几个因素的影响,古时候的人口始终比较少。在唐朝时期,人口比较多,达到了7000多万,汉武帝时期则有5000多万。

在清朝初期的时候,经历了清军入关的战争纷乱,人口已经大幅度的减少了,当时的人口大约在1400万左右。而后就是我们熟知的康乾盛世了,这盛世过后,清朝竟然有了4亿人口,这增长不可谓不迅速。
按理来说,就算是经过了雍正、康熙、乾隆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我们国家的社会状况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也不至于一下子出现这么爆炸式的增长,那么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其实这和清朝实行的新的税收政策有关。我们知道,古时候种地的农民是需要按时、按人口缴纳税款的。在清朝之前,各朝各代实行的税收政策都是按照家里的人口来计算的,也就是丁税。
换言之,就是家里人口多的,缴纳的税收自然也就更多。这样一来,就算是人们想生孩子也会被税收影响到,不能随心所欲的生孩子。

不过在康熙时期,就推行了新的摊丁入亩政策,也就是说不管家里新生几个孩子,税收都按照田地的亩数来收。这就直接给人们生孩子带来了保障,人们可以放心大胆地生育了。
于是在清朝盛世过了之后,人口才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达到了四亿多人。这占据了世界人口的40%,可不是个小数目了。遗憾的是,往后就是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了我们国家人口增长也就缓慢了下来。

虽说历朝历代都鼓励生育,但其实清朝人口的增长带来的也不全是我们国家的繁盛发展,反而很大程度上带来了麻烦。
这是因为在那个阶段,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了人们流离失所。本身人口带来的巨大压力就导致人们入不敷出,没有口粮了。结果战争的到来更加导致了人们失去住所、成为无业游民。如此一来,就没有人去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了,也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而且当时的战争并不是人数多久能够取胜了,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是清朝时期再多的人口都无法避免的。因为当时拼的是科技、军事技术等等,而不是人口。这也就导致了人们的生活更加困苦。
再加上后来人口过多,我们也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由此可见,清朝时期的人口增长带来的虽然有一部分生产力的增长,但是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通过分析那一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在什么朝代,人口的迅速增长和迅速减少都不是好事,最好的情况就是人口的数量和生产力的状况相互匹配,能够达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地步。这才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当然了,在清朝盛世时期所实行的促进人口增长的政策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实打实的为老百姓们减轻了负担,让人们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生孩子,也促进了当时社会的进步。所以说,以史为鉴,我们能够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同时也能够规避一些风险。
大河网讯 “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中秋节期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淅川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青海、湖北、河南三省20多个县市的50多位丹江口水库新老移民共同返乡,齐聚老家淅川,看山品水、回忆乡愁,对家乡的变化赞不绝口。“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移民10周年,我们举办‘移民十周年 中秋话团圆’活动,邀请移民返乡参观座谈,共谋合作之路、共襄发展盛举,赋能乡村振兴,助推淅川各项事业发展。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国家欢迎移民,有些国家拒绝移民?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背后隐藏着很多真相,比如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等。我会用最简单的语言来揭露这些真相,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视角和启发。移民是什么?我们要明确一下什么是移民。
昨天有感而发,写了一篇小文《我国48万“小留学生的问题,我们该不该担忧?》,引起了朋友们的热烈讨论。大多数人还是对留学生低龄化表达了忧虑之情。当然也有个别网友有不一样的观点。我再次重申,我不反对留学,留学也是一个取长补短的学习过程。但是留学低龄化趋势确实应该引起重视。在众多网友的讨论中,有一个网友的留言比较有意思,她在讨论到移民话题的时候是这样说的:
上周末,加拿大的本地媒体采访了一对新移民夫妇。他们在多伦多刚生活一年,平均每个月开销接近6000美元,而在他们自己的国家,这6000美元足够维持9个月。面对这样的高消费水平,这对夫妇已经开始动摇,甚至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其实加拿大的生活成本并不低。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很难保证自己的日常生活。今天我们借着这篇采访,帮助大家看清楚:
法国lvmh集团近日公布2023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6个月内,lvmh集团销售收入相较2022年增长15%至422.4亿欧元,净利润增长30%至84.8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340.98亿元和670.81亿元)。财报会上有分析师指出,在总销售额中占比极大的中国市场在2022上半年受到疫情冲击,这让lvmh集团能够在相对较低的基数对比下录得高销售增幅。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波兰人移民美国的历程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现象,这一时期,波兰作为一个独立国家的存在被剥夺,沦为列强分割的牺牲品。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使得波兰人民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苦难,他们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和自由,踏上了穿越大洋的漫漫征程。
第一波移民潮基本上都是劳力,第二波移民潮可以说没有人移民。第三波移民潮也就是1980年至今移民潮经历了什么?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当时的时候,咱们开始逐步的恢复了出国留学。所以当时想很多的知识分子都选择了留学。大批的大学生开始走向美国,直到第三波移民潮基本上中国绝大部分都是通过留学的高学历知识分子进行移民,一直延续到现在,这就是中国的真正的第三波移民潮。
近日马云回国消息网上议论纷纷。大家都以为他移民了,而这次回国,资本市场立刻给出了回应,阿里股价直线拉升!有网友表示商人嗅觉是最灵敏的。先回顾下马云近几年经历:2019年马云从阿里巴巴离职,当时马云55岁。后面陆续卸任浙商总会会长,并不再是蚂蚁集团实控人。而这一切是由于马云在某峰会上说错了话,“对银行体系的抨击、对金融监管体系的抨击
晚清时期是一段充满了混乱与屈辱的历史时期,当时有一位著名诗人曾经发声:“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以此来表现因为西方列强的入侵而导致了清朝人们苦不堪言何以为家的现状。这令人非常动容,看到同胞们受苦受难我们难免也会感到悲痛。但是其中的细节也让人深思,在我国古代,人口普遍是比较少的,在清初时期,人也不过1400万。
“少子化”叠加“老龄化”的问题使得日本企业招工难的问题愈发突出,媒体称,上周五日本政府决定更新移民规则,以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才。媒体称,日本目前根据积分制向海外人才发放签证,综合其学术经历、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等因素,该类人才可在工作3年后获得永久居留权。而现在日本政府希望在4月实施新的移民政策,将年收入超2000万日元(约149000 美元)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年收入超4000万日元且有五年经验的企业经理、取得研究生学位或超工作经验10年的的海外人才在日本获得永居的期限缩短至一年。
唐朝人口变化趋势原因(清朝人口为啥从1400万飙升长到4亿)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