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我们发了一篇《在海外,50万留学生假装在生活》,一条来自网友“蜥蜴王”的留言引起了小编的注意,也获得了大家的点赞▼
远离家乡,千里迢迢来到新西兰打拼,初来乍到,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肯定会让移民们不适应。
发现君前两天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了两个帖子:
“为什么新西兰物价高,工资低,很多人还想移民新西兰?”
“移民新西兰的你,现在过得怎么样?”
在这两个问题里,有来自中国的超过数百位移民的回答,他们目前生活在新西兰的各地,有各种不同的工作,对自己在新西兰的生活状态也是褒贬不一。
发现君精选了一些回答,在他们的答案里,或许能找到你自己的影子。对于好奇的你来说,或许能让你了解到一个更加真实全面的新西兰。
01
@守村悠季 程序员
我大约是六年前折腾着移民的。
在移民的时候属于程序员+小愤青,可能是受美剧+微博的影响,觉得天朝什么都差,充斥着各种腐败和阴谋。西方发达国家什么都好,花香草绿人民有礼貌好欺负,孩子快乐成长。
当时移民还不算难,加上程序员属于热门职业,轻松就拿到了身份,在新西兰生活了五年。期间做生意、工作、购置地产,也算是摸到了当地主流生活的边。
接下来先谈谈我的负面感想。
中国一线城市,在制度设计和社会公正方面并不比西方差很多。最大的差别是,中国社会的不公平之处在于欺骗和作假,西方社会很少作假,但是社会上的普通人依然玩不过律师等熟悉游戏规则的人。而且往往输的更惨且无处申冤,因为打官司的成本不是普通人能承受的,而且当个人面对有法律顾问团队的企业往往也是个输。
西方人的素质比我想象的糟。素质极好的只有少部分有钱人,至于经济条件普通的洋人,有教养的其实并不特别多。特别是最近几年华人在洋人中形象不佳,你和有些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能鲜明地感觉到他们的冷漠和粗鲁。
新西兰人并没有服务意识。我们每年回国和去热带岛屿享受“服务”这件事情。
生活成本真的很高,特别是当有自己的房子。普通中产家庭,两个娃,两辆车,不太拮据也不铺张的话,一年开销八万刀比较正常。在新西兰,一年收入5-6万刀左右是毕业五-十年左右比较平均的薪资水平,去掉赋税正好月光。
买房子和中国一样,都是坑,甚至比中国更多坑。
孩子上学确实省心,但是绝大部分华人都不甘于这样的“省心”,结局还是和国内一样操心。
当然也有正面的感想。
不加班。普通的行业真的不加班,也许会计师事务所除外。
空气好,食物好,这种公认的事情不需要说。重要的是天气好。我们从上海搬到了基督城。从此再也受不了上海的冬天和夏天。没错,在人们印象中寒冷的基督城,冬天白天的阳光也温暖而舒适。而即使是夏天最热的时候,也很少出汗。只要有树荫,都是舒适而凉爽的。
企业税务比中国更公平,所以中小企业更容易开始。企业亏损的话不用交一分钱赋税,哪怕开始盈利,前几年亏掉的部分也能抵税。
尽管移民前我们一直以为两地居留的权利是移民的目的。但是移民并在新西兰定居五年,我们发现移民这件事,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一纸签证。
我们收获了在西方国家定居的自信。经历了一次后发现移民并没想象的难。移民和永居其实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一种选择。
我们收获了理解政府的平常心。移民前把中国的任何问题都归结于政府。移民后才发现中国政府并不太差。最重要的是,意识到政府的能力也有极限,政府的政令都需要成本和周期。所以对中国政府多了许多理解。
收获了诡异的动手能力。在中国,diy家具意味着准备好了所有的螺丝和工具以及详细的说明书,只要和搭乐高一样搭起来就可享用。新西兰的产品,easy diy通常说明你不需要水管工或电工,但是除此之外不担保任何东西。
你可能面临着需要自配螺丝,自备电钻,自购白胶的窘境。产品说明还常常模糊不清,拼接需要想象力。一个朋友买了一个书柜,到货拆卸之后发现木板上没有一个螺丝孔。
所以一个合格的新西兰主妇,通常具备使用电钻,电锯,刷漆补墙的能力。
02
@lucy gan 生活在小镇
新西兰就是一个大农村,而我还在这个大农村的很小城市生活,对比国内来说算是小镇吧,人口也就10万多点的地方。
因为不像奥克兰一样繁华热闹,在小地方的生活更显得boring。下午6点,所有商场就已经打烊了,大街上面也很少看到人影。
基本没有什么夜生活,没有太复杂的交友圈,没有交通拥堵的情况。开车15分钟就能穿梭整座城市。
在这种小城市里生活,你会拥有更多的时间去花在自己身上。心也会静下来去思考,不会为有太多事烦恼。
生活很简单,压力也不大。因为是小城市,房价都是在20w到30w纽币之间,首付20%,也就5、6万左右,基本两夫妻存一到两年的钱就可以买一套合适的两房的房子。而且还款压力也不大,30年贷款,每周也就还款250纽币左右,相当于租金价格。
以上是我在新西兰的生活,但是并不是我留在这里不回国的原因。
真正原因是,我想在这里学到更多关于我专业的知识,不断的探索,充实自己,开阔自己的眼界。我在这个国家不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来,而是为了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学习来体现自己的价值。
不管生活在哪里,我都希望我的每一步都朝着我设定的下一个目标前行,而不是让我的生活停止不前或者倒退。
我也并不保证,我以后会一辈子待在这里。或许有一天会选择去另一个国家,或许会选择回国。但我选择离开的愿意绝非是因为物价高,工资低之类的原因。而是因为我找到了一个更好的发展平台去体现我的价值,去实现我的下一个目标。
03
@曹睿 前一线城市公务员
到本月本人算是呆两年了,太太早我一年来读书,所以占她的光,我来的第一年持配偶工签。
因为是工签,也就是说还没有正式拿到身份,所以找工作只能找一些低端的工作。收入大概是每周六百刀,刚刚够一周的菜钱。对于前一线城市的公务员来说,这个收入还是很可笑的。到第一年年底的时候,终于拿到了身份,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现在半工半读。
对于新西兰的教育,特别是早期教育和基础教育,见仁见智。
从我儿子角度来说,确实比较快活。每天三点放学,偶尔有几篇弱智的作业。最大的苦恼就是没有人陪他玩儿。他的同学要不就是有哥哥姐姐带着,要不就是送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他出国前读小学四年级,现在单从学习内容上看,肯定是比国内的同学落下一大截,即便是英语也未见得就能比他的国内同学考得分高。
好在这儿笨蛋有笨蛋的发展方向,精英有精英的发展方向,即便是笨蛋也能过得马马虎虎,不会太差。所以我也就是偶尔逼他拿国内的教材学习。
经常看到一些留学生,从初中高中甚至小学就来读书的,多半是有妈妈陪着。来了以后才发现,这其实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除非最后能留在新西兰,否则回到国内,竞争力一定不如国内的学生!
从我自己来看,如果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新西兰不失是一个好地方。
04
@sky liu 移民13年
今年是来新西兰的第13个年头。 过来读的预科,大学,专业短缺移民,研究生,工作。至今工作6年。读研的时候遇到女友,相处7年结婚已一年。还没有孩子,有一只2岁的德国牧羊犬。
幸运的是在auckland房价飚升之前买的房,首付靠自己和老婆家人帮忙,房贷自己供。之前折腾过一套投资房,去年已出售。我喜欢车所以在这方面的投入稍微大一点。
我想说的是,我过得挺开心。
这不仅仅是因为好山好水好风光或者是我一年5周的年假,而是因为我觉得我现在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的爱好目前在新西兰都可以极大的被满足。 我有自己爱的家人,爱的朋友,爱的工作,还有每天在家等我的小狗。知足常乐。
当然,我觉着我要是在美国,应该也挺开心。我要是在国内,应该也挺开心。开心的人在哪都开心,不爽的人在哪都不爽。
高票答案@守村悠季特别中肯,中肯中透出一丝丝对平庸生活的不满之意。我觉得答主的主题思想就是说,生活的琐碎不是由身处的国家决定的。
我完全同意。
新西兰不是一个你来了就没有烦恼的乌托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新西兰也不是一个只有高物价不安全充满种族歧视的无聊地狱,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
05
@just jump 程序员
幸福感明显上升的地方:
1.作为程序员,不加班(国内无法想象)
2.上下班开车只需十五分钟
3.住花园别墅
4.风景宜人,空气清新
5.小孩教育花费很少
6.没有应酬
7.出门停车不要钱
8.网络无墙
以上是个人体验,不代表大多数。因为除了第四点之外,其他的不一定所有移民新西兰的人都能享受到。
幸福感严重下降的地方: 和父母分离。上周年迈的母亲回国时,没忍住哭了一场。几十年没哭过了。
中国侨网4月26日电 据新西兰天维网援引stuff消息,对于生活在新西兰的千禧一代(1981-2000年生人)来说,拥有自己的房产依旧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其中的原因与在中国买房的理由不尽相同。近日,汇丰银行开展一项关于全球房屋所有权的研究,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阿联酋在内的九个国家的9000余人参与了这项调查。研究显示全球拥有自己房产人数的平均值为40%,在19至36岁的中国人中,有70%的人拥有自己的房产,这一数据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哪种签证申请难度最大?就我所了解的,申请prv是最为困难的。投资移民获得s49居民签证后,申请prv是最为困难的。由于各种时间节点错综复杂,很容易出错。例如入境时间、投资时间、居住时间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千万不要将申请交给移民律师或中介后就放手不管。例如,有一个案例中,投资移民获得了原则性批准信,但他忘记了投资期限,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投资,最终原则性批准信失效了。另一个案例中,移民中介忘记递交申请,导致申请人无法在现有的移民法规下获得居民签证。
新西兰公民或居民的配偶,可以通过办理配偶移民类别partnership category申请新西兰的居民签证,即我们俗称的家庭团聚。配偶移民类别的申请标准是比较直观的,总结来说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同居生活至少12个月配偶关系是真实和稳定的配偶关系是排他的,如果前配偶,配偶关系没有重叠非近亲,满18岁申请人满足健康和品格要求
在全球疫情严重的情况下,国际交流状况远不如2020年之前。无法随心所欲的回国探亲,或让家人来新西兰拜访团聚,成为身处异国他乡留学移民的朋友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聊聊新西兰的家庭类别移民,看看如何才能在新西兰实现全家团聚。家庭类移民 家庭类移民顾名思义是和家庭相关,通过父母、子女或配偶关系达到移民目的的一类移民方式。新西兰的家庭类移民有四个主要方式: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华舆讯 据新西兰中文先驱报道,啥?新西兰投资移民要大变动?1000万要提高到2500万?还要引进语言要求?总理7月12日回应了1000万新西兰元要涨到2500万?众所周知,目前新西兰投资移民政策是一类投资1000万新西兰元,投资期3年。二类投资300万新西兰元,投资期4年。在2021年4月,我们报道了新西兰移民顾问的一条传闻:投资移民政策即将收紧,文件都起草好了,只待部长何时发布。
新西兰皇家移民(best royal)是一家跨国移民服务集团公司,公司主要服务项目是移民,即为中国公民赴新西兰定居、工作提供服务。新西兰皇家移民公司主营业务有:新西兰技术移民、新西兰厨师移民、新西兰创业移民、新西兰投资移民等项目。新西兰皇家移民(best royal)有专业的管理团队、经验丰富的文案团队以及资深的律师团队,是您值得信赖的移民机构。
在新西兰生活的人,一般都是亚裔居多,新西兰华裔也不例外。我也不例外,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但是我也有一个新西兰妻子。我们因中国结缘,在中国生活了将近20年,如今已经拥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在我的妻子身上,可以看到中新两国人民的友谊与爱情。我第一次来到中国,是在大学毕业后,通过中介找到了一份工作。当时我只有20岁,但我被公司安排到了北京工作。
新西兰移民政策的改革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改革的核心是吸引高学历、高薪资和高技能的人才,这将使得移民变得更加容易。然而,对于那些不符合条件的人来说,移民将变得更加困难。这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因为一些低技能的从业者无法通过学历或技能来移民,只能寄希望于时薪。但是,根据新政策,移民时薪必须达到每小时中位数工资的1.5倍。
本月初,新西兰移民社区发起一项请愿——呼吁为移民父母发放“无限制旅游签”。这项请愿于8月1日发起,截至发稿前已获得3053个签名。一、呼吁政府为移民父母提供“无限制旅游签”the indian weekender在报道中称,许多新西兰移民都希望可以与父母在这里团聚,然而想要父母长时间在新西兰居住,就得申请父母团聚移民类别的签证,并且这个签证审批流程非常复杂。
新西兰以完善的福利、高质量的教育、热情友善的国民以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美丽自然环境吸引着众多新移民涌入这个国度,也是“澳新加美”四大热门移民国家之一。新西兰每年约提供4.5万~5万个移民配额,新移民占新西兰总人口的1%左右,其中60%来自新西兰技术移民。其希望通过吸收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人才以填补国内的一些职位空缺,提高新西兰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促进全球化,创造出一个繁荣、多民族多文化包容性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