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香港跌出全球十大最富城市
中国香港跌出了全球十大最富城市。
最近,在英国亨氏咨询(henley partners)与新世界财富(new world wealth)联合发布的《全球公民报告》中,列出了全球前20名百万富翁人数最多的城市。
2022年,香港拥有100万美元净资产的人数为12万5100,相比去年减少了14%,排名下滑了4位跌至全球第12名。
香港在整个榜单上的下滑是最大的。
而香港在亚洲的竞争对手新加坡,以24万9800名百万富豪排名第5,较年初增长1%。
在这份榜单上,美国纽约位居榜首,日本东京居次。英国伦敦排名第4,是欧洲排名最高的城市,中国的北京和上海分别排名第9和第10。
香港的百万富豪数量在一年之内减少了这么多,肯定是遇到了大事发生。
分析显示,在今年年初香港疫情最严重期间,有大量的香港人出境。
大概越有钱的人,越无法忍受疫情带来的种种不便。而中国香港护照可以免签的地方非常多,说走就能走。既然又有条件又有钱,那为啥还要被疫情折磨呢?
所以疫情就是今年香港百万富豪们减少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富人的减少,并不是啥大事。
毕竟香港是一个创造财富的地方,旧富豪走了,又会有新的富豪诞生,并且香港到目前还是大中华区的金融中心,对富豪们的吸引力依然强大。
更加需要关注的,是大量移民出去的香港人口。
2、
香港移民潮
香港最近几年的移民潮,我们是不能视而不见的。
根据香港教育局的数据统计,2021到2022学年,香港的幼儿园学位空缺达到4.2万人。另外小学的学位空缺达到25376人,中学的学位空缺达到14627人,合计25376人。如果以香港中学平均有约640名学生、小学平均约590名学生来计算,相当于约40间中学或43间小学本年度没有招到学生。
孩子没来上学,那肯定是被父母带着一起出国了。
根据中国香港特区的统计处公布的年中人口数据,截至2022年6月30日,也就是在香港疫情最严重的上半年,全港共有729万人,相比去年减少了12万,去年同期人口总数为741万。这12万人里面,有11.3万人移民,也就是移民到他国居住。
这也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移民纪录,过去三年一共共有24.5万港人净移出。外移者中,“后生仔”居多,20至24岁人口在过去三年减少逾两成。
而根据google关键字的搜寻热度现实,由2004年至今,“移民”这个词在中国香港区的搜寻数一直平稳,去到2019年4月突然大幅上升,到2019年8月登顶。至今港人对“移民”的兴趣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也就是说,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这波移民潮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很多人不愿意去谈论这个,但这种状况就是“房间里的大象”,装作看不见是不行的。
为什么不愿意谈论移民潮呢?是因为觉得这个事情有些敏感。
新任的港府行政长官李家超在被问及到移民潮问题的时候就说:不会用“移民潮”字眼讨论目前的现象。
他认为这么多人离开香港的原因各有不同,学业、个人发展、家庭背景都是港人离港的原因。香港长久以来也有人口出入的现象,回归前后也经常有人“出出入入”,这源于“香港开放”,近年的出入数字较以往明显上升,这与全球正在“抢人才”相关,因此数字波幅较大和离港原因也是可以理解。
李家超说对了一部分,那就是香港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国际都市,人来人往都是正常的。但他的另一部分表述我就不敢认同,那就是对移民潮的刻意忽视。
以李家超的身份,我们也可以理解他的“遣词用句”,毕竟他想传达出来的意思,是大家不要对移民潮大惊小怪。
因为很多人会认为,这么多香港人都移民了,是不是对香港失去了信心呢?香港是不是留不住人了,没有吸引力了呢?承认香港有移民潮会不会引发社会的悲观情绪呢?
其实真不一定。我们不要把群众想得太脆弱了,尤其是香港的群众,大城市的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呢?
3、
请直面这波移民潮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香港的移民潮,也没有什么不敢直面的。
香港除了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国际都市,它在历史上还一直承担着华人“中转站”的角色,它本质上就是一个移民城市。
自从香港开埠以来,就是铁打的港岛,流水的华人。
香港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移民潮,每一次都弥漫着悲观的情绪。看着这么多人拖家带口地离开,多少都会有些焦虑和伤感。
但作为一个移民城市,移民的来来往往本来就很正常。很多人觉得有人移民出去了,就是这个地方不好,但其实在欧美很多发达国家,一样存在着移民流出的现象。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都有人移民。
移民是一种国际交流行为,是全球化必然会产生的现象。没有什么可怕的。
有人移民出去,就有人移民进来。香港目前正在修改自己的移民法案,吸引更多的国际人才来港定居。香港有一个“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专门吸引国际上的优秀人才,这两年的名额翻倍到了每年4000个,从申请的数量来看,也大大超过往年。
而且每次移民潮之后,随着高级人员离去,下级抓住机会升职填补空缺,创造了强大的向上社会流动性。
而且历史一次次地证明,香港“恢复元气”的速度要比大家想象中得快。
97年之前的那波移民潮,比现在的还要凶猛。
中英谈判后,确定了香港主权的回归,离开祖国大半个世纪的香港民众,不了解大陆的国情,有一些对于香港的前途缺乏信心,开始形成了又一波的移民潮。
在移民潮最高峰的时候,各种听都没听过的小国都争抢着香港人移民过去,连佛得角这样的国家,都把移民广告打到了香港的杂志上。仿佛只要能移民,港人都不在乎是去什么地方。
但后来的结果怎样呢?
香港在“一国两制”的体制下,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很多曾经移民到加拿大、英国等地的香港人大多数人还是都回来了。
作为中国的特区,香港今天依然承担着独特的重要角色。
香港依然是亚洲金融中心,尽管有新加坡这个强劲的对手,但香港的背后,有着强大的中国大陆的支持。
今年9月14日,加拿大智库弗雷泽研究所发表《世界经济自由度2022年度报告》,香港在165个经济体中再度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2022年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中,香港排名第三,冠绝亚洲。
可见虽然有着移民潮的影响,但香港的元气没有受到大的伤害。
疫情和混乱都是暂时的,“一国两制”的政策没有变,内地对于香港的支持没有变,保持香港稳定繁荣的决心没有变。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直面这次的香港移民潮。
我相信,当香港渡过了这次难关,离开的人或许会再回来,还有更多优秀的人才会聚集在港岛,它依然是那颗璀璨的“东方之珠”。
澳大利亚移民局更新了移民数据分析报告的财务报告,让我们来看看移民的财务报告!2021-22财政年永久移民概述在2021-22财政年度,移民局共采用了143556个永久性移民投资配额制技术移民-89063个家庭移民-51288个特别资质-199个儿童分支-3006个一般来说,技术移民占2/3,家庭移民占1/3。
香港移民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过去3年,已经有19万劳动力离开香港。摆在眼前的事实是:一方面是越来越多港人离开,另一方面则是,全世界都在疯狂抢人。比如说,澳门前段时间突然公布要启动人才引进项目,加入人才争夺战。据了解,澳门计划围绕四大优先发展的新产业所需,引进高级专业人才、优秀人才和高端人才三类人才,对标香港。
“仅需20万!不用投资,不用学历,轻轻松松移民加拿大!”近些年来,“润”出国的朋友越来越多,移民国外的门槛似乎也不那么高。但离开故土,前往异国他乡的生活真的就那么好吗?接下来这对来自香港的夫妇,也曾在当地有体面的工作和生活。但为心中梦想,他们毅然抛弃一切,选择移民。国外生活究竟如何?他们将用亲身经历真实展示移民海外所要经历的感悟与坎坷。
前几天我们成功帮客户拿到自雇专才的签证,客户公司有2个香港雇员,且公司的业务线、产品等都非常成熟。客户当时找到我们的时候很坦诚的说,问过很多公司,优才不合适,客户就想走自雇的方式,但是其它公司都不建议他走自雇专才,觉得他的公司规模小,而且学历不高,建议客户走进修。客户觉得进修需要1年的时间去香港读书,不管是自己还是太太都没有这样的时间,因为事业很繁忙,去香港读书意味着没有办法灵活的处理工作上的问题,内地的公司运转也不放心全权交给别人。
这几天被香港“抢人”的新闻刷屏了。经历了19年的动荡,以及近三年的疫情,港府总算是支棱起来了。各种利好政策估计都会慢慢实行。而我也算是赶上了这波特殊时期,两年没常住香港,也顺利拿到了永久居民身份。原本换永居是要求每年在港时间的,疫情原因,入境处也人性化了许多。当然,要不是疫情,也不会出现长期不在港的情况,仿佛是个莫比乌斯环。
分析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前言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国人的消费方式,将电商平台彻底带入人们的生活当中,缔造了一个商业传奇的马云,如今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远走日本”,走上了另一条人生大道。可当时马云已经闻名全国,做生意也风生水起,为何会突然远走日本呢?
之前跟大家分享了内地居民和香港居民缔结婚姻的规定,后台有朋友留言对结婚后如何获得香港居留权感兴趣。以下几期将会分别从结婚、读书、工作、优才引进等几个方面跟大家分享前往港澳地区定居的条件。一、内地居民前往港澳定居的申请条件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或者澳门定居实行定额审批。国家移民管理局制定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或者澳门定居打分标准...
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繁荣稳定的城市,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人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办理香港身份,以此为跳板申请其他国家签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个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能让企业受益于全球化的人才流动。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香港身份作为跳板呢?主要还是因为在各大移居热门国家有针对香港身份人士的宽松政策,比起内地户籍直接申请具有更大优势。
据港府统计处数据,2018年至2022年,香港的人口流失情况已达到令人担忧的地步。仅5年时间,香港就流失了高达19万人才,面临着建市60年来从未有过的严重挑战。这一统计数字彰显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香港正面临空前的人才危机。原本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港,一度被视为最适宜居住和就业的城市,对内地民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2日)发表了新一份财政预算案。让人惊喜的是,除了继续给全民派发电子消费券→《香港再派5000元消费券!港漂也有份! 》,特区政府还打算推出新版投资移民计划!投资移民计划重启!投资移民计划(即“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简单来讲,就是吸纳人才通过投资的方式移居香港!过往,香港也曾推出类似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