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国人的消费方式,将电商平台彻底带入人们的生活当中,缔造了一个商业传奇的马云,如今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远走日本”,走上了另一条人生大道。
可当时马云已经闻名全国,做生意也风生水起,为何会突然远走日本呢?这一切还要从2019年的一天说起。
“从今天晚上12点以后,我将不是ceo,从明天开始,商业就是我的票友。”
2019年9月10日,马云做出了他的卸任演讲,表示自己不会再回到“阿里巴巴”出任ceo,一度哽咽难忍着说出“要回我也不回来”,“将会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发言终了一个抱拳礼和单膝跪地,也是十分令人动容。
马云甚至放出豪言壮语,要与大家一起努力完善我国的环境,“让水清澈、让天空湛蓝、让粮食安全。”并表示自己卸任ceo后,会将精力放在自己更感兴趣的环保与教育事业之上。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马云的卸任并不等同于其完全退出了自己亲手缔造的商业帝国,他仍然可以凭借手中股权大分“阿里集团”一杯羹。
也就是说,尽管马云对于“阿里集团”的实际掌控权在缩减,但仍然会保有相当可观的收入,相反的,马云需要承担的商业风险却在大幅度降低。
有人说,难怪马云可以在当年与“十八罗汉”缔造“阿里帝国”,成为乘着时代与互联网东风崛起的商业巨子,正是来源于其识时务和敏锐度。
但事实上,这种“识时务”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被逼无奈。
早在2014年,马云就已经退出了阿里旗下5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一职,2019年的卸任不过是为这长久的伏笔画上一个暂停键罢了。
要知道,借助资本的力量,巅峰时期的“阿里帝国”旗下不仅有淘宝、天猫、速卖通、菜鸟、飞猪、高德、钉钉、闲鱼、盒马鲜生、饿了么、优酷、口碑、虾米、阿里影业、阿里云、且入股苏宁、银泰、居然之家等上市公司。
而且其金融板块“蚂蚁集团”旗下,更是打造了网商银行、入股天弘基金、投资邮储银行、登榜证券、国泰产险、恒生电子、众安保险等等。
就连财新、第一财经、南华早报、华数传媒、虎啸、36kr等媒体,也全部是马云与“阿里集团”构建的“阿里系媒体图谱”。
其旗下支付宝业务,更是改变了大众的消费方式,成为了大众最常选择使用的金融app之一。
可以说,“阿里集团”与“蚂蚁集团”已经在无形中,全面影响和参与着绝大多数人的生活。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随着商业版图越扩越大,商业灰色地带也是越来越多,马云对此早有警觉,却也明白迟早会有一场必须要进行的改革发生。
凡是改革必有钝刀割肉之痛,想要最大程度降低对自身影响,“阿里集团”的“去马化”便势在必行。
于是,马云退了,在巨雷将爆之时。
果不其然,马云逐步退至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他的商业帝国也在逐步显露出与主旋律相悖的弊端。
为此马云早有准备,在2000年时大举减持阿里股份,套现高达430亿元,并减持阿里健康1.54亿股,套现约35亿港币。
真正将巨雷引燃的,却是早已为自己做好万全准备的马云自己,2000年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大肆吐槽“中国金融基本上没有系统”。在政商界大佬云集的峰会上,这样的发言实在过于冒昧。
更何况,无论是蚂蚁金服不合规的“灵活借贷”,还是400亿市值撬动2万亿市场的危险操作,都是在万米高空的钢索上危险前行,也都是在做着“没有系统”的危险举动。
如此大肆扩张商业版图,罔顾社会与市场基本规则,吃到了肉却说碗很脏的行为,显然已经触及到了底线。
多米诺骨牌一旦推下便不会停止,第二天被约谈、第三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暂停蚂蚁集团ipo,“蚂蚁帝国”终于迎来了那悬而未下的刀,开启了全面整改。
而早在同年9月22日,笃信蚂蚁集团能够上市的众资本,易方达、汇添富、华夏、鹏华和中欧等5家公募基金,推出“战略配售蚂蚁股份”普惠理财。
1300万人面对这样的“重大利好”忍不住掏了腰包,平均每一秒就有8人参与认购,600亿基金霎时间被抢购一空。
多少人都在不约而同的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却在蚂蚁集团迎来全面整改后慌乱不已。谁也不知道这场整改要持续多久,但投入的资金却拿不回来了。
没有了“蚂蚁集团”上市做背书,所谓的“战略配售”不在有半分可信度。
一时间,各大网络平台上铺天盖地全是“基金公司退钱”的口号,有人甚至在如此情境之下调侃:“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但此时的马云却因为早已“急流勇退”,而免于卷入这场声势浩大的讨伐当中。不参与外面的血雨腥风,马云的名字在2021年悄悄消失在了阿里主要股东名单中消失。
不止如此,从前热衷开讲座、上综艺、拍电影,时常活跃在大众视野里的马云,也鲜少在出现在各种媒体之上,他成功将自己与阿里和蚂蚁彻底分割。
2022年,久久没有消息的马云甚至被传出了定居日本的传言,而这些都没有令马云正面做出过回应。
那1300万认购“战略配售”基金的网民,仍然在苦苦等待一个说法,盼望本金能够回到自己的荷包。只是,马云不会给他们一个交代,蚂蚁集团更是一直围绕着“钱不能退”的中心思想与众人斡旋。
蚂蚁集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各种“擦边球”违规金融行为,也在缓慢的整改着。
但这一切,却都与被骤然爆出马云彻底退出“实控人”位置,表决权由53%锐减至6%,就连其恒生集团实控人的标签,也被宣告更改为“无实际控制人”。
同时,曾经由马云深度参与的几大集团,股权划分也都将马云剔除在外。也就是说,无论有关阿里与蚂蚁的“风”刮的有多大,马云都依然可以独善其身。
毕竟,无论是阿里还是蚂蚁,“去马化”都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改弦易张,属于马云的风云时代彻底过去,同样,他也不用再承担这巨大商业帝国的风风雨雨。
有人说这是人走茶凉,但或许,对于马云而言,“去马化”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转眼3700多天过去,蚂蚁集团的处罚决定终于确定,71亿的巨额罚款宣告这场风波正式结束,蚂蚁市值仅当天便上涨6%。
此时,大家又想起了那个消失了许久,曾经蚂蚁的实控人马云。有网友称,蚂蚁风波已经结束,被“去马化”的马云怕是要偷偷躲在被子里哭了。
不过,这种说法显然更接近于一种荒诞的调侃。毕竟,即便手中股份骤减,马云每年所能分得的利润,依然是旁人望尘莫及的。与其说马云会偷偷的哭,莫不如说在风波中独善其身的马云会偷偷的笑才对。
毕竟,总是在公开场合称自己不喜欢钱、对当老师更感兴趣的马云,这次真的脱离了商界,成为了日本京都大学的客座讲师。
从媒体发布的图片可以看出,站在讲台上的马云并没有显露半分憔悴,反而精神状态良好,甚至可以说是意气风发。
不再西装革履的出席各种商业活动,没有了扛起商业帝国的高压,在课堂上随心随性的讲述自己的“成功哲学”,分享自己对如何在未来获得成功的简介,讲创新、讲创业,商业巨子重新做回了“马老师”。
尽管阿里巴巴现任ceo迈克尔·埃文斯称:“(马云)很有活力,他很好,他很开心。”但落在网络之上,却变了味道。
这是马云的人生选择,却在网络引发了强烈讨论。支持者和不支持者相互展开口诛笔伐,一顶顶大帽子纷纷落下。
相比于之前香港大学聘请其为“荣誉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正式聘请其为“客座教授”显然更令网友们无法接受。
有人称其“数典忘祖”,有人斥其为“卖国贼”,曾经的“国仇”成了马云如今日本任教被口诛笔伐的“原罪”。
但也有人指出,马云对于我国互联网与电商销售行业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即便他如今已经宣布退出商界,但他曾经的成就使得其不该遭受如此恶毒的指责。
支持者们表示,相较于国内严谨的教学环境而言,日本的教学环境或许更符合马云对重新站上讲台的憧憬,无论其在哪个国家任教,只要不动摇立场,都是无可厚非的。
也有人翻出了陈年旧事,说马云前往日本任教,或许是为了“报恩”。
毕竟,在马云创业之初各处融资碰壁,的确是日本“软银”对其进行了资金支持,为其日后建立商业帝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因此,在卸去商人身份重新站上讲台时,他站在日本京都大学的讲台上也是情理之中。
只不过,令人没有想通的是,马云为什么会选择“可持续农业和粮食生产”,作为其任课内容。毕竟,这与马云曾经涉猎的领域看起来并无关联,他是否能够胜任这一学科的教授仍是未知数。
当然,如果马云在此方面能够再次做出一定的成就,那么其研究成果无疑对于社会发展是有利好作用的。
正所谓:“半世功名一梦间,荣华富贵等闲看”,马云早已实现了物质与名声的巨大成就,哪怕时移世易,商业巨子光环不在,其之后无论选择哪一条道路,都有着随心随性的资本。
这条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未必就不是其人生的另一条康庄大道。当商业野心渐退,方可还原本真。
今年香港移民计划不断地改变,加上高才通计划的启动,越来越多内地人士移居香港,想拿香港身份,那么拿香港身份的途径有哪些,普通人又该如何顺利拿到签证拿香港身份?一、适合普通人的香港移民途径香港的所有移民计划中,最受内地普通人欢迎的移民计划是“香港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即优才计划)”、“香港进修移民(即留学进修)”以及“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即专才计划)”。
移居到港、澳后拿到永居身份,注销了内地户口,如今想要恢复内地的户口需要怎么做呢?原籍江苏的韦女士从小随父母移居到澳,获得永居身份后就将内地的户口注销了。现在她又回到了内地发展,但是没有内地户口十分不便,那么像这样拿了永居身份的人士,如何才能恢复内地户口呢?一、恢复内地户口——准备相关材料恢复内地户口,就要先放弃港、澳永居身份,因为我国不允许双重户籍身份。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22日)发表了新一份财政预算案。让人惊喜的是,除了继续给全民派发电子消费券→《香港再派5000元消费券!港漂也有份! 》,特区政府还打算推出新版投资移民计划!投资移民计划重启!投资移民计划(即“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简单来讲,就是吸纳人才通过投资的方式移居香港!过往,香港也曾推出类似的计划。
5月6日,由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6部门共同主办的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正式启动。千万别说扩招和我们无关,关系可大了!今天看到这里,或许会改变你和你孩子的命运!那么我们来看看扩招对我们有哪些影响。1、升学扩招吸纳行动,学历贬值下面提到的护照和数字清单是从网上的各种来源收集的,例如henley passport index,indepe教育部已经安排硕士研究生扩大招生规模18.9万、普通专升本扩招32.2万。
香港身份证换证须知——更换时间、地点及申办流程香港身份证更换须知据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日前公布消息,将于2018年12月27日期分阶段为全港市民更换新智慧身份证,预计本次换证将在4年之内完成。新的智能身份证是长这样子的信达国际为已取得香港身份证或者其他香港身份证持有人整理换证细节供大家参考:▲换证时间安排
港府自从拉开了“抢人才”的序幕,也放宽了许多人才政策,调整过后,2023年香港身份将迎来全新的红利期!为了引进人才、留住人才采取了一系列的利好措施。不仅推出了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还调整了香港优才、专才等计划的申请要求,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获得香港身份常见的六种方式。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香港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是香港入境处最新推出的人才引进政策,是为了吸引世界各地具备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来港探索机遇。
英国为香港人提供了bno移民政策,简单理解就是拥有bno护照的香港人及其亲属,可以申请bno签证。拿到签证后,申请人及其亲属可以共同到英国生活满5年后,即可申请永久居民身份,拥有永久居民身份满一年后,可以申请加入英国国籍。在这个政策“鼓励”下,很多香港人选择利用bno护照移民英国,觉得国外能拥有更好的生活。
文|马超港府引进人才和资金的方式有待商榷港府《2023/24财政预算案》发了不少钱,给了不少利企业利民生的好政策,但从这些政策中,我们也能明显感知到港府引进资金和人才的迫切心情。港府为抢人才制定了一个“高才通”计划,这个计划的本意是好的,只可惜行动上太过急切,对人才的筛选太过宽松,出现了大纰漏。入选的科学家贺建奎自曝拿到了香港的高端人才通行证后,被发现其曾因“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被判过三年刑。
不时有人利用假结婚手段来港居留,即香港一直存在非本港居民透过与香港居民假结婚以骗取香港居留的非法活动。香港保安局今日(7日)书面回复议员提问时表示,2022/23年度(截至今年2月底)入境事务处就有关假结婚而作出调查的案件有420宗,较2021/22年度的223宗,大升88%。同期,入境处就该420宗假结婚个案共拘捕506人,有59人被定罪,其中包括57名香港居民及2?名非香港居民。
对于同为英式教育的香港大学,香港名校在教学质量、学历认可度以及就业前景等多方面的优势,深深吸引着众多学子前去留学深造。那现在香港留学一年的费用是多少呢?香港八大名校的学费又是多少呢?下面留学监理网的小编为大家一一揭晓。与欧美其它国家相比,同为发达地区的香港,不仅在教学质量、科研成果,乃至世界声誉等多个方面均有盛誉,香港名校的留学费用,相比英美澳加四国更是存在很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