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国人的消费方式,将电商平台彻底带入人们的生活当中,缔造了一个商业传奇的马云,如今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远走日本”,走上了另一条人生大道。
可当时马云已经闻名全国,做生意也风生水起,为何会突然远走日本呢?这一切还要从2019年的一天说起。

“从今天晚上12点以后,我将不是ceo,从明天开始,商业就是我的票友。”
2019年9月10日,马云做出了他的卸任演讲,表示自己不会再回到“阿里巴巴”出任ceo,一度哽咽难忍着说出“要回我也不回来”,“将会从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发言终了一个抱拳礼和单膝跪地,也是十分令人动容。

马云甚至放出豪言壮语,要与大家一起努力完善我国的环境,“让水清澈、让天空湛蓝、让粮食安全。”并表示自己卸任ceo后,会将精力放在自己更感兴趣的环保与教育事业之上。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马云的卸任并不等同于其完全退出了自己亲手缔造的商业帝国,他仍然可以凭借手中股权大分“阿里集团”一杯羹。

也就是说,尽管马云对于“阿里集团”的实际掌控权在缩减,但仍然会保有相当可观的收入,相反的,马云需要承担的商业风险却在大幅度降低。
有人说,难怪马云可以在当年与“十八罗汉”缔造“阿里帝国”,成为乘着时代与互联网东风崛起的商业巨子,正是来源于其识时务和敏锐度。

但事实上,这种“识时务”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被逼无奈。
早在2014年,马云就已经退出了阿里旗下5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一职,2019年的卸任不过是为这长久的伏笔画上一个暂停键罢了。

要知道,借助资本的力量,巅峰时期的“阿里帝国”旗下不仅有淘宝、天猫、速卖通、菜鸟、飞猪、高德、钉钉、闲鱼、盒马鲜生、饿了么、优酷、口碑、虾米、阿里影业、阿里云、且入股苏宁、银泰、居然之家等上市公司。
而且其金融板块“蚂蚁集团”旗下,更是打造了网商银行、入股天弘基金、投资邮储银行、登榜证券、国泰产险、恒生电子、众安保险等等。

就连财新、第一财经、南华早报、华数传媒、虎啸、36kr等媒体,也全部是马云与“阿里集团”构建的“阿里系媒体图谱”。
其旗下支付宝业务,更是改变了大众的消费方式,成为了大众最常选择使用的金融app之一。
可以说,“阿里集团”与“蚂蚁集团”已经在无形中,全面影响和参与着绝大多数人的生活。

然而,成也萧何败萧何,随着商业版图越扩越大,商业灰色地带也是越来越多,马云对此早有警觉,却也明白迟早会有一场必须要进行的改革发生。
凡是改革必有钝刀割肉之痛,想要最大程度降低对自身影响,“阿里集团”的“去马化”便势在必行。
于是,马云退了,在巨雷将爆之时。
果不其然,马云逐步退至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他的商业帝国也在逐步显露出与主旋律相悖的弊端。

为此马云早有准备,在2000年时大举减持阿里股份,套现高达430亿元,并减持阿里健康1.54亿股,套现约35亿港币。
真正将巨雷引燃的,却是早已为自己做好万全准备的马云自己,2000年外滩金融峰会上,马云大肆吐槽“中国金融基本上没有系统”。在政商界大佬云集的峰会上,这样的发言实在过于冒昧。

更何况,无论是蚂蚁金服不合规的“灵活借贷”,还是400亿市值撬动2万亿市场的危险操作,都是在万米高空的钢索上危险前行,也都是在做着“没有系统”的危险举动。
如此大肆扩张商业版图,罔顾社会与市场基本规则,吃到了肉却说碗很脏的行为,显然已经触及到了底线。
多米诺骨牌一旦推下便不会停止,第二天被约谈、第三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暂停蚂蚁集团ipo,“蚂蚁帝国”终于迎来了那悬而未下的刀,开启了全面整改。

而早在同年9月22日,笃信蚂蚁集团能够上市的众资本,易方达、汇添富、华夏、鹏华和中欧等5家公募基金,推出“战略配售蚂蚁股份”普惠理财。
1300万人面对这样的“重大利好”忍不住掏了腰包,平均每一秒就有8人参与认购,600亿基金霎时间被抢购一空。

多少人都在不约而同的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却在蚂蚁集团迎来全面整改后慌乱不已。谁也不知道这场整改要持续多久,但投入的资金却拿不回来了。
没有了“蚂蚁集团”上市做背书,所谓的“战略配售”不在有半分可信度。

一时间,各大网络平台上铺天盖地全是“基金公司退钱”的口号,有人甚至在如此情境之下调侃:“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但此时的马云却因为早已“急流勇退”,而免于卷入这场声势浩大的讨伐当中。不参与外面的血雨腥风,马云的名字在2021年悄悄消失在了阿里主要股东名单中消失。

不止如此,从前热衷开讲座、上综艺、拍电影,时常活跃在大众视野里的马云,也鲜少在出现在各种媒体之上,他成功将自己与阿里和蚂蚁彻底分割。

2022年,久久没有消息的马云甚至被传出了定居日本的传言,而这些都没有令马云正面做出过回应。
那1300万认购“战略配售”基金的网民,仍然在苦苦等待一个说法,盼望本金能够回到自己的荷包。只是,马云不会给他们一个交代,蚂蚁集团更是一直围绕着“钱不能退”的中心思想与众人斡旋。
蚂蚁集团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各种“擦边球”违规金融行为,也在缓慢的整改着。
但这一切,却都与被骤然爆出马云彻底退出“实控人”位置,表决权由53%锐减至6%,就连其恒生集团实控人的标签,也被宣告更改为“无实际控制人”。

同时,曾经由马云深度参与的几大集团,股权划分也都将马云剔除在外。也就是说,无论有关阿里与蚂蚁的“风”刮的有多大,马云都依然可以独善其身。
毕竟,无论是阿里还是蚂蚁,“去马化”都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改弦易张,属于马云的风云时代彻底过去,同样,他也不用再承担这巨大商业帝国的风风雨雨。
有人说这是人走茶凉,但或许,对于马云而言,“去马化”才是他最好的选择。
转眼3700多天过去,蚂蚁集团的处罚决定终于确定,71亿的巨额罚款宣告这场风波正式结束,蚂蚁市值仅当天便上涨6%。

此时,大家又想起了那个消失了许久,曾经蚂蚁的实控人马云。有网友称,蚂蚁风波已经结束,被“去马化”的马云怕是要偷偷躲在被子里哭了。
不过,这种说法显然更接近于一种荒诞的调侃。毕竟,即便手中股份骤减,马云每年所能分得的利润,依然是旁人望尘莫及的。与其说马云会偷偷的哭,莫不如说在风波中独善其身的马云会偷偷的笑才对。

毕竟,总是在公开场合称自己不喜欢钱、对当老师更感兴趣的马云,这次真的脱离了商界,成为了日本京都大学的客座讲师。
从媒体发布的图片可以看出,站在讲台上的马云并没有显露半分憔悴,反而精神状态良好,甚至可以说是意气风发。

不再西装革履的出席各种商业活动,没有了扛起商业帝国的高压,在课堂上随心随性的讲述自己的“成功哲学”,分享自己对如何在未来获得成功的简介,讲创新、讲创业,商业巨子重新做回了“马老师”。
尽管阿里巴巴现任ceo迈克尔·埃文斯称:“(马云)很有活力,他很好,他很开心。”但落在网络之上,却变了味道。
这是马云的人生选择,却在网络引发了强烈讨论。支持者和不支持者相互展开口诛笔伐,一顶顶大帽子纷纷落下。

相比于之前香港大学聘请其为“荣誉教授”,日本京都大学正式聘请其为“客座教授”显然更令网友们无法接受。
有人称其“数典忘祖”,有人斥其为“卖国贼”,曾经的“国仇”成了马云如今日本任教被口诛笔伐的“原罪”。

但也有人指出,马云对于我国互联网与电商销售行业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即便他如今已经宣布退出商界,但他曾经的成就使得其不该遭受如此恶毒的指责。
支持者们表示,相较于国内严谨的教学环境而言,日本的教学环境或许更符合马云对重新站上讲台的憧憬,无论其在哪个国家任教,只要不动摇立场,都是无可厚非的。

也有人翻出了陈年旧事,说马云前往日本任教,或许是为了“报恩”。
毕竟,在马云创业之初各处融资碰壁,的确是日本“软银”对其进行了资金支持,为其日后建立商业帝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因此,在卸去商人身份重新站上讲台时,他站在日本京都大学的讲台上也是情理之中。

只不过,令人没有想通的是,马云为什么会选择“可持续农业和粮食生产”,作为其任课内容。毕竟,这与马云曾经涉猎的领域看起来并无关联,他是否能够胜任这一学科的教授仍是未知数。
当然,如果马云在此方面能够再次做出一定的成就,那么其研究成果无疑对于社会发展是有利好作用的。

正所谓:“半世功名一梦间,荣华富贵等闲看”,马云早已实现了物质与名声的巨大成就,哪怕时移世易,商业巨子光环不在,其之后无论选择哪一条道路,都有着随心随性的资本。
这条与过去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未必就不是其人生的另一条康庄大道。当商业野心渐退,方可还原本真。
香港已经连续12年成为全球楼价最难负担的城市,愈来愈多人蜗居在劏房等不宜居住所,去年市民轮候公屋的平均时间更创23年新高。香港房屋局局长何永贤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表示,未来十年公营房屋供应能完全满足需求,当局目前会加建简约公屋,在短期内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首份施政报告提出,未来五年会兴建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
想要拿香港护照,首先就要先拥有香港身份,然后在港7年后申请永居,再申领香港护照。如何拥有香港身份?目前可以通过优才、专才、留学进修等方式获得香港身份。优才申请利弊:1比较自由,在香港工作不受行业限制,也可以继续在内地生活和工作2、续签要点:要保持和香港的联系3、续签形式:2+3+3根据综合计分制标准,达到80分即可申请,但不是申请就能够获批
香港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繁荣稳定的城市,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资源和优秀的人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办理香港身份,以此为跳板申请其他国家签证。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个人获得更广阔的发展机会,同时也能让企业受益于全球化的人才流动。为什么这么多人选择香港身份作为跳板呢?主要还是因为在各大移居热门国家有针对香港身份人士的宽松政策,比起内地户籍直接申请具有更大优势。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2020年,我国主要城市群人口集聚度加大,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人口增长35%。10年间,广东人口密度增量达到100人/平方公里以上。另外三个同样达到该水平的地区分别是上海、北京和浙江。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为12483.7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3896万人。
香港是一个充满魅力,备受青睐的城市,经济繁荣的自由港和国际大都市都吸引了很多申请人,渴望移民到这个集贸易、金融、航运为一体的东方明珠上生活、工作、学习。每年都有很多份移民申请被递交到香港,那么内地移民香港需要什么条件呢?内地移民香港有什么好处吗?本文将详细介绍内地移民香港需要的条件和好处,帮助有意向的申请人充分了解,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增加申请人的移民成功率。
自全国人大通过“港版国安法”以来,不少媒体猜测英国是否会允许香港bno护照持有者赴英定居和工作。6月3日,英国首相约翰逊在《泰晤士报》、《南华早报》发表署名文章,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声明。图源:《泰晤士报》在该声明中,约翰逊称“如果中国将《国安法》强加给香港,英国将修改移民规定,给予bno护照持有者12个月的居英权,此外,英国还将考虑为他们提供就业许可及获得公民权的渠道。
香港通关以来,很多拿香港居民身份已经满7年可以转香港永居身份的朋友,纷纷回香港核实永居身份,那么核实香港永居身份申请流程是怎样呢?yq三年没回香港对永居申请有没有影响?今天hedy就来手把手教大家满7年后如何核实永居。香港永居申请流程1、 准备好申请永居所需的资料2、 提交永居申请3、 收到入境处第一封信,表示已经开始处理你的申请
英国又拿“护照”炒作:将向300万有资格申请bno香港人提供入籍途径《港区国安法》一过,英国又按耐不住了,决心就香港“护照问题”炒作到底。当地时间7月1日,英国下议院召开会议,期间就《港区国安法》刊宪生效一事大放厥词。英国首相约翰逊在会上表示,将向300万有资格申请bno(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的香港人提供入籍途径。
最近,一个香港女子哭英国女王的视频被骂上热搜!视频中,英国驻香港领事馆外,许多香港民众冒着高温排起长队,吊唁不久前去世的英国女王,地上摆满了鲜花、女王的照片和她的画。最扎眼的是一个年轻女人,怀抱英国女王的照片,瘫坐地上失声哭嚎。这个女人的行为让网友们很是费解。有人晒出英女王孙子和孙媳妇的照片跟她对比,嘲讽她比人家王室亲人哭得还伤心。
通过读书的方式移居香港,拿香港身份,逐渐成为当下年轻人非常流行的一直能够移民途径。很多不了解香港移民途径的以为读书移民只是一个噱头,申请人只能在香港读书,并不能移民香港更别说拿香港永居身份。其实别并不是这样的,香港政府早就提出香港留学生在香港毕业后可以申请iang签证“非本地毕业生就业计划”,在香港居住满7年时间就可以转香港永居身份或者直接申请香港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