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全称马来西亚联邦(malaysia,前身马来亚),简称大马。是马来西亚联邦被南中国海分为两个部分。由马来半岛南部的马来亚马来西亚国家地图和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沙巴组成。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项目是马来西亚政府为吸引外国资金、促进旅游、发展经济而出台的一项政策,目的是鼓励外籍人士在马来西亚较长时间居住。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项目自实施以来,以其较低的门槛、较简易的程序和较优惠的待遇吸引了大批国外人士到马定居,为马来西亚吸引外来投资开辟了一条蹊径,也成了马来西亚旅游业一道独有的风景线。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起源和发展
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项目起源于1996年马来西亚旅游部对外国退休老人实施的一项较长时间居住计划即“银发族项目”,鼓励外国的退休老人带着自己的退休金到马来西亚旅游并长期居留生活。
由于该项目实施后效果良好,2002年政府决定把“银发族项目”正式更名为“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项目”,申请对象不再局限于退休老人,而是扩大到21岁以上的外籍人士。第二家园项目一经实施就得到了申请者的热情响应,仅2003年一年,申请量就达到了1996~2002年的总和。截止2016年底,马政府累计批准32737个符合条件的外籍个人或家庭到马来西亚安家落户。
中国一直排在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项目10大来源地之首,累计达到了4111家,申请者主要来自沿海省份和东北三省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紧随其后的是孟加拉、英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马来西亚的移居优势
较为优越的生活环境是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项目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马来西亚政治经济环境稳定,基础设施完善,海陆空交通便利,气候常年温暖适中,多元种族,多元文化,多种语言,生活方式中西合璧,消费水平偏低。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项目对中国人最具吸引的地方有以下四个方面:
马来西亚美食
自郑和下西洋开始,中国人就开始在马繁衍生息。目前,马来西亚华人已占其总人口24%左右,繁华地区的华人比例更高。虽然马来语是其国语,但汉语(马来西亚习惯称华语)也被广泛使用,除普通话外,广东话、福建话、潮州话、海南话和客家话等是马来西亚华人普遍使用的语言,为中国人到此定居奠定了语言基础。马来西亚的中餐馆很多,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当地华人烹制的马来西亚风味中餐,还可享受中国厨师烹制的地道中餐,川菜、湘菜、广东菜等地方菜系随处可见,甚至还有小肥羊火锅、灌汤小笼包、手工拉面、东北大拉皮、烧烤羊肉串等颇具中国地方风味的食物,丝毫不逊色于中国国内。
教育体制
中国人对子女教育高度重视,送孩子到海外接受西方教育已经成为近几年的潮流。长期受英国殖民统治的马来西亚沿袭英联邦国家的教育体系,有国立、私立和其他各类国际学校。任何级别的文凭均被欧、美、澳州所承认,且学费却相当低廉,仅相当于英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在马来西亚就读的大专以上学历学生均可以选2+1、1+2等(即2年在马来西亚、1年在其他国家或1年在马来西亚、2年在其他国家)等课程转移的方式转赴美、加、澳、纽等国继续学业,而毕业文凭则由毕业学校发放,特别适合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而愿意让孩子拿到西方教育文凭的家庭。
别样的旅游资源
马来西亚拥有广阔的海滩、奇特的海岛、原始热带丛林、珍贵的动植物、千姿百态的洞穴、古老的民俗民风,别样的热带旅游资源,这些是马来西亚长期吸引中国游客的主要因素。马来西亚也是高尔夫爱好者的首选国度,全国有近200个由国际知名人士设计的高尔夫球场,城市内、海滩边均可洒脱挥杆;羽毛球是马来西亚最为普及的一项球类运动,无论是城市还是乡下,室内羽毛球场随处可见。定居者可以低廉价格尽情享受高品位运动带来的美好时光。
低廉的房屋价格
马来西亚有不同档次的各类住房,不仅有普通排屋、公寓、独立式楼房,更有建于海边、树林、园区和其他休闲地点以及城市中心等地带的高品位房屋。房屋价格相对低廉。以首都吉隆坡为例,黄金地段高层公寓价格大约为人民币1.5~2万/平方米。这样的房屋价格对于来自中国各大城市的定居者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惜2014年开始,外国人在马来西亚只能购买一百万马币以上的房产。
第二家园的优势
出入境的自由
居留证持有者可拥有马来西亚的身份证,可以进出马来西亚的国境,并不限在马来西亚逗留的期限;可随意居住在马来西亚。
教育
若申请者子女小于21周岁,便能经受抚养人的身份一同申请,并且可以享受到马来西亚优质的教学体系。
税务
居留证持有者个人所得源自外国的收入,都可享有免税优惠。
购置汽车
每位居留证持有者都可以把一辆私家车带进马来西亚使用,或可以购买一辆在马来西亚装配的汽车,并享有豁免入口税、地方消费税以及销售税等优惠。
购置房地产
申请者可以直接投资房地产,甚至获得永久地契的地产,无需经过fic外国人投资审查管理委员会的批准。在房地产销售后获得的资金免除增值税。而且第二家园申请者可以获得银行高达8成的房产按揭贷款,可贷款到70岁!
申请条件
主申请人:
50 岁以下的申请者:- 连续3 个月拥有50 万马币以上的流动资产; - 过去3 个月的月收入超过1 万马币; - 申请获批后,在马来西亚银行存入30 万马币定期存款,一年后可以取出一半用于购房、子女教育或医疗; 购买马来西亚100 万马币以上房产,存款只需15 万马币。在递交申请前需全款缴清,获得产证。
50 岁及以上的申请者: - 连续3 个月拥有35 万马币以上的流动资产; - 过去3 个月的月收入超过1 万马币; - 如果已经退休,则需要证明过去3 个月每月的退休金超过1 万马币; - 申请获批后,在马来西亚银行存入15 万马币定期存款,一年后可以取出1/3 用于购房、子女教育或医疗;
详情,请咨询“华侨移民”
马来西亚是仅次于新加坡的全球华人占比第二大的国家,几乎没有语言、文化、饮食和时差的障碍,成为了理想的华侨生跳板,因此大量华人家长争相移民。2020年8月受疫情影响,该国著名移民项目第二家园计划被叫停之后,马来西亚移民的大门被关闭。而8月11日马来西亚政府官宣,将在今年10月,重启该计划。本来是好事,但移民者却发现政府悄然对移民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
西方孩子的自信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当然有很多因素。除了家庭的教育,社会文化的熏陶,学校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欧美的早期教育中,教学大纲里有非常重要的一个课程安排:“show and tell”。这个课程在北美、英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幼儿园和小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必修课程,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和性格的培养功不可没。
#it##工程师收入##程序员收入##马来西亚工作##异国打拼##内卷#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283位真人故事我叫dawin,江苏南京人,今年35岁。2017年,我踏上马来西亚这片异国的土地,到现在已经6年多了。从国内到马来西亚,我一直从事it工程师的工作。工作之外,我喜欢尝试不同的事物,感受不一样的风俗文化。
2022年,香港又流失6万人!从2020年开始,香港人口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了。更为严峻的是,香港去年劳动人口减少了高达9.4万人,跌幅创近40年来的新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离开香港呢?难道曾经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的香港已经衰落了吗?很明显,并非如此,香港现在的辉煌程度,依然有目共睹。尽管香港移民潮仍在继续,但却有大量的内地人才流入香港。
香港入境处公布了“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旨在吸引世界各地具有丰富工作经验及高学历的高端人才到香港探索机遇。相比优才、专才、科才、留学要拿到获批至少都要经过2个多月,这种移居方式审批速度快的“前无古人”,后期获得香港永居身份的方式,也非常快。只要符合要求,你交齐资料后四周内就可以通过审批。据博途海外实际操作过程中,速度能更快,我们已有6天获批的真实情况。
说了很多次,出入境开放后,第一站要去日本,但很快被打脸了。一方面因为现在日签政策不太友好(但我还是拿到啦,过几天就更!),另一方面主要是个人原因(qiong),所以这次第一站选择了——马来西亚!为什么选择大马?1.物美价廉,性价比高;2.适合拖家带口,老少皆宜;3.手续简单,说走就走。 当然,以上几条(除第4条外),对于东南亚各国都适用,但因为其他国家都去过了,所以这次选择了大马。
新加坡是一个美丽、繁荣的国家,由于距离中国近,治安稳定,和国内文化相通,因此吸引很多华人移民移居。2023,新加坡移民有哪几种方式?一起来看看吧。一、新加坡移民有哪几种方式?1.创业自雇创业自雇是指申请人在新加坡注册并经营一家新企业,自雇为董事或高管,为自己申请自雇准证ep。持有自雇准证满2年后,在企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申请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
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被誉为“加拿大阳光之都”和“通往西方的门户”,位于三个草原省份的最东边,北面是努纳武特地区,东靠安大略省,南接美国,西临萨斯喀彻温省。由于位于加拿大的中心地带,曼尼托巴省也是全加拿大的交通枢纽。曼省人口约114万,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省内河湖纵横,生态环境优美,拥有蓬勃发展的服务业。
1月17日国家发布《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简章》,正式启动2023年华侨港澳台生招生报名工作。笔者整理了相关情况供参考。一、报读途径华侨港澳台学生报读大陆高校的途径主要有3种。第一种:全国港澳台联招有内地学习经验的港澳台生一般会选择全国港澳台联招,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考试”。
本人从事因公签证填表服务超过十年,有各国签证申请丰富经验,以下分享只作为同行间的经验分享和交流,不作为任何商业用途。如有因私签证类的问题还是建议咨询相关签证代理。护照种类一般分类因私护照(ordinary),因公普通护照(passport for public affairs)公务护照(service passport)外交护照(diplomatic passport)我一般做因公护照的出国签证申请。
马来西亚大部分都是中国人吗(马来西亚600万华人“人走楼空”现象背后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