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发布于天涯社区,
2021年11月23日,从北京途径深圳,然后辗转洛杉矶,最终来到休斯顿。开始了一家人的移民生活。今天是西方人的圣诞节假期,同时也是全家来到美国整整一个月的纪念日。疫情肆虐中,圣诞节的气氛大打折扣,可能远远赶不上国内一线城市的圣诞气氛。值得开心的是,今天也收到了10年有效期的驾照和绿卡。
一个月来,办了不少事情,租房,买车,考驾照,孩子入学,打疫苗等等。感谢论坛中先来者给予的帮助。同时也想借此平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亲身感受记录下来,给后来者或者有意愿来美的人一些帮助。
今天先开个头,从明天开始,陆续从来美准备,疫情防控,购车,租房,入学,驾照考试等各个方面分享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
本人声明,所有分享信息仅是个人实际体会,并不代表任何官方消息。
先说说来美之前的准备。真可谓一波三折。也是从小孩教育的角度出发,我们一家的移民之路是从2017年12月开始到2019年初收到美国移民局i797,2019年6月和到2020年元旦全家收到移民签证,前后经历了3年。3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总体上手续的办理还算顺利。
本来预定了2020年4月份到美国的机票,可人算不如天算,新冠病毒的肆虐改完了太多人的计划,任何人都难免收到影响和冲击,对我们一家来说,赴美之路可谓跌宕起伏,航班由于疫情原因先是取消,然后休斯顿到北京直飞航班完全停运。移民签证有效期是2020年6月初,经过再三考虑,还是想在签证到期之前登陆美国,激活绿卡的计划,并买好了2020年5月到洛杉矶,然后一周后返回北京的机票。但是当时美国的疫情从新闻上看已经处于失控状态,经过和家人商量,还是放弃在签证有效期之前前往美国的计划,等待疫情结束再做打算。
疫情的反反复复,让人心生倦意,签证能不能重新续签成了一个大大的问题。从微信,qq也进了不少的“美签重签”群,“签证过期群”,结果发现,类似的情况有数百人。群中也有群友在在签证过期前为了规避美国的限制入境总统令,从第三国停留14天,转道前往美国。也有个别过期的群友,重新在美国领事馆开门后,获得了新的签证。
我们本来也不抱太大希望,疫情之下,也重新认识了健康,安全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也逐渐从内心接受放弃移民的想法。意外的是,2021年7月份接到移民律师通知,广州领事馆通知面签。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完成体检,按期体检,按照预约去广州面签,结果竟意外的顺利,9月份就拿到了重新签发的移民签证(2022年2月份到期)。
由于2022年2月份签证到期,原计划春节后来美国。结果国内多地散发新冠,疫情防控的政策变化不一,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最后经过反复考虑,决定听从律师的建议,尽快赴美。
赴美的航班,只有国航,上航,南航和厦航。最后选择了当时性价比最高的北京-深圳-洛杉矶-休斯顿的飞行方案。最终22日北京出发,23号深圳飞洛杉矶,最终美国德州时间24日凌晨到达住地。
今天和其他华人家长聊天,了解了一些这边考大学的录取办法,简直晴天霹雳,差点误了孩子的大事。原来这边的大学录取要根据各科每一学期的排名,完全和国内的高考不一样。国内高考最终分数绝对决定了录取学校。
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发现我们自己家的孩子入学的选择是一个绝对的错误,原以为租一个好的学区房,进入一个最好的高中,终于了解一个心愿。仔细分析原来是一个天大的错误。
我们最终决定先退学,然后再选择别的学校。里面细节太多,又由于是圣诞假期,还无法操作。今天只有先收集如何退学,如何再次选校等细节问题。有些还不是很清楚,等我了解清楚,再一一道来。
如果有家长带高中的孩子近期来美,一定要在选择学校上下足功夫。等我最近了解到足够的关于择校,入学等问题,可以给有需求的家长提供意见。
发几张媳妇带孩子去学习网球的照片。这边的网球场地实在太多了,每个高中都有七八个网球场地,而且非上课时间,对任何人都是免费开放。因此这边的网球普及太高了,报个培训班,一对2的,每个人费用是30美元,还是很划算的,由于没有场地费,比国内比还是算便宜的,关键是其他时间,有太多可选的场地去打,去联系。倒是国内普及率很高的羽毛球,在这边几乎很少看到有人联系。
说说孩子上高中的事情,希望对有意愿让在国内读公立高中的孩子,转学来美国读高中的家长少走弯路,正确抉择。
上次简单说过,美国的高中录取要看平时的成绩(gpa,grade point avarage),就是说每个学期(这边的9到12年级,相当于国内初三到高三四年八个学期)的成绩最后要加权平均。换句话说,就是平时成绩是大学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有些美国的学校对于中国来的学生以往的成绩(从初三开始)比较苛刻,只给一个平均分,也就是c。加假如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都给一个c,那对后面的gpa影响巨大。如果从高一过来(相当于美国的是10年级),如果都给c的话,就相当于3个学期都是c。这个成绩,对于国内来的孩子,就会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甚至好大学之路已经基本无望了。
前几天在外面玩,就碰到一个中国妈妈,说有个国内来的学生,就是本来是学霸,结果由于这个原因,最后本科只能读社区大学。好在美国的求学之路有很大的可塑性。是金子总会发光,最后这个学生从社区大学考到了杜克大学的研究生。
但是避免这个现象的发生,就需要如下几个办法:
1、来美的时间尽量要在国内的初三之前来美国,这样所有美国高中四年的分数都是在美国学习时获得的,只要肯学习的孩子成绩肯定不会差;
2、如果初三之前不能来美国,来了美国最好还是从美国的9年级开始,不要提供国内十年级的成绩,如果提供了十年级的成绩,那就只有从10年级开始,美国一般不允许留级;
3、另外一种选择,就是来美国读国际高中。
总之,凡是来美的,孩子读书都是一个重要的事情。尤其是高中阶段,是一个不容有半点闪失的阶段。
(有网友问,美国教育好还是中国好?其实我觉得各有利弊,适合自己的最好)
1号去了一所私立高中咨询高中上学的事情,也算是涨了见识。
从家里开车过去需要20分钟的车程,由于是圣诞节,正常情况下还在假期状态,可能也是由于私人学校的原因,也需要创收,还同意加班来接待。
到了学校,一个看起来60多岁的女校长接待的。昨天电话中预约见面的时候,电话中学校的老师就告知学校很小,叫micro school。
接待的老师非常热情,准时按照预约时间到校,老师已经迎接在那里,见到我们也戴上了口罩。一阵寒暄,就开始讲解学校。
先是讲解学校的历史,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讲解的过程中,由于事先已经说明我们的英语不行,可以感觉到老师用的是那种容易接受的语速,和容易懂的词汇,平时我只能听懂一半的英语水平,竟然感觉基本都可以听懂。
讲的过程中,办公室的灯竟然忽明忽暗。老师马上解释说由于圣诞节,灯具要到节后才更换。并一再解释教室有点陈旧,明年3月份就要搬到新租的校址。 不等话落,另外一个灯也似乎故意和老师过不去,也开始罢工。老师也明显的不好意思,耸耸肩表示回应。
紧接着参观教室,整个学校只有三个教室,最大的教室最多容纳15个人。有点像国内规模不大的培训班,设施陈旧,但倒是挺干净的。
这么小的教室,顿时想放弃,尽快离开。但是老师的善意和解释还是让我们耐心的随老师再次到办公室,进行更充分的了解。因为老师说,他们学校非常小,但也是目前高中办校的一个趋势,适应不同的人群。第二,老师很坦率地说,我们不一定非要选择他们的学校,并愿意听听我们的意见,并愿意根据她的经验给我们提供一些信息。
几个数据让我很惊讶,第一就是四个年级只有20个学生,每个年级只有5个学生。总共有4个老师,两个管理人员。 当我们问道学校的学生都考得什么大学的时候,老师打印了一个近几年的录取清单,令人高兴的是,还有不少好大学。
第二学校没有活动的地方,需要活动只有自己到学校外面进行活动。
然后聊了一些学校如何选课,如何申请大学等事宜。学校的规模和师资力量,的确太出乎我们的意料。但是学费倒是和其他私立高中比,有很大的优势,每年学费14000美元。但无论如何,学校离我们心目中的学校差距太大,但看到这么大年级的老师,辛辛苦苦,假期期间还热情地接待我们,我们实在不好意思直接拒绝。最后告诉老师,我们再多了解一下其他学校,对比后再做决定。
老师表示非常了解,并真的提供了几个她认为比较好的学校,供我们选择。并告诉我们,美国的教育,有很多种选择,似乎有点“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意思,只要努力,最后都会有一个好的未来。
说实话,真的被老师的诚恳所感动。她应该可以能够觉察出我们对学校的失望,但是自始至终,都是认真的给讲解,并很耐心的回答所有问题。这也是一种师德。
我还是准备等最后做好决定,礼貌地给这个老师回个邮件,或者打个电话。
2022年的第一天,天气依然没有一点冬天的气息,早上的气温可以达到20度。可怕的气候变化,已经悄悄地在改变着这个社会。
但是无论气候怎么变化,小老百姓的日子还是要过。新年第一天,还是要有个新气象,必须要走动起来,活动起来。希望2022年有个好的开端,给自己立个2022年全年户外快步走1500公里的flag。今天完成4公里的快步走运动量。也祝愿坛子里的朋友们身体健康。
马上就开学了,除了担心疫情,重要的是还是希望争取孩子能够从9年级下学期开始。这是一个艰难的沟通,今天给学校的教导主任发了邮件,要求见面沟通。由于是4号开学,学校老师3号就开始上班了,希望3号能够面谈。希望能够一切顺利。
4号是圣诞后第一天开学,面对猛增的确诊病例,这个学是上还是不上,不去以什么理由不去?除了纠结还是纠结。
对于学生,新冠阳性,但无症状者检测后10天之内没有症状就可以去学校上课,太可怕了。
和学校沟通想让孩子留一级继续读9年级的事情,难度在逐渐加大。找了负责注册的老师,不行。继续找年级主任不行,今天又找了年级校长,还是不行。
孩子已经一个多月没有上学了,还是先上着学,然后再做打算。
早上第一天上学,开车送孩子,附上两张早上6点40分路上家长送学生的堵车情景。
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世界哪个角落,无论贫穷,还是富足,对孩子的爱都如滔滔江水。
说说上小学的事情
我家小小孩上小学四年级,昨天第一天开学,也是第一次正式进入这个学校的门。
由于已经约好到达时间,并说好要带孩子熟悉一下学校。8点钟准时到达学校,负责注册的老师已经在传达室等着。这边的学校,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基本都是进入校门就是一个大开间,大开间再往里走就是教学区。开间和教学区之间有一个有门禁的玻璃门。开间旁边是一个很大的传达室,除了学生和老师外,其余人员进入都需要出示证件登记,然后才可以进入教学区。
由于已经预约好,注册的老师直接带着参观图书馆,然后进入教室。正在上课(这里的小学基本就是玩)的老师马上停下来,然后就是将孩子介绍给其他同学,还有一个简单的欢迎仪式。本来孩子还有点紧张,看到这么好的氛围,能从脸色感觉到内心的放松。
随后我们留下孩子,走出教室,注册老师会告诉校车的接送地点,时间,等等一堆注意事项。并反复告诉,孩子会在这里非常开心,家长可以完全放心之类的话。
回到家里,心里还是有些担心。第一天去学校,英语基本不会,上厕所怎么办?吃饭怎么办?还有这么严重的疫情,教室还有不戴口罩的学生......
一天的等待,终于等到下午4点钟校车到达的地点。看着孩子一脸轻松的表情,我们家长心里也释然了,赶紧问情况,今天怎么样? 遇到什么新鲜事? 吃了什么?
孩子兴高采烈地讲了学校的一堆趣事,最让我吃惊的是,孩子说,专门有一个老师就坐在他旁边,来帮助他,遇到不懂的东西,会第一时间一对一的告诉他,尤其是英语。一天下来,竟然能蹦出来几个单词。看来小孩子的适应能力真是极快。也能感觉到这边小学放羊式教学的不同之处。
希望他们开心的同时,也能够学到东西吧。
(有网友说“一代哭二代笑,移民也像极了农民进城”,其实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和国内换个地方生活类似)
儿子所上小学的入口处的照片
聊聊学区对移民小孩进行英语测试的事情。
由于新移民的孩子,英语大都不是母语,为了孩子更容易的适应学校生活,美国的各个地方都要对孩子的英语进行测试,就是为了了解孩子的真实水平,以便在学校如何来帮助孩子进行英语的提高,从而更快的进步。
首先是提前预约,这个测试本该是圣诞节前就进行的,和国内一样,重大节日前后两天大家工作都会有些懒散,结果只能预约到开学后。
预约今天下午12点30测试。我提前到达,但只能等到时间到了12:30才可以进去。
进去后,首先是登记家长联系方式,测量体温,孩子贴个号码,大人给一张同样号码的a4,用于测试后进来领走孩子。
我家孩子,在国内上的是公立小学,英语只会认识一些单词以及简单的句子,听说读写基本功属于比较差的那种。测试过程中,又有不少家长带孩子来测试,有墨西哥裔的,有中东的,有亚裔的。纳闷的是,后来的很快就测试完走了,我们竟然整整测试了2个小时。我搞不明白,仅仅认识几个单词的小学生,怎么会测这么久。
后来才明白,时间长是因为英语差,他们需要严格的评估,来确定需要帮助的等级。好家伙,测试结束后,有个最后评价的老师,要跟家长交流,首先问孩子学英语的时间,再就是告诉我,孩子需要进行英语的强化提高。回到学校后,会给安排两个老师,专门一对一的重点关注,来提高英语,而安排的老师都是有针对英语esl培训的有资质的老师。说实话,真的被他们这种平等的学习机会感动。
更令人开心的是,测试中心的老师告知,每个学区都有针对家长的英语培训班,每天从上午九点到下午两点,有专门的地方,专职的教师对家长进行培训,而且所有培训全部是免费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还有这种服务。
但令我崩溃的是,孩子出来对我说测试大部分回答的都是i do no know,而没有任何不好意思,好像“不知道”是应该的,真是气煞我也。
但是相信这样的教育体系,孩子的英语会突飞猛进,希望他能够健康快乐吧。
测试中心
聊聊做核酸检查的经历。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已经来了一个多月。还记得10年前来美国,那时是有一年的时间限制,知道自己只是个过客,内心总想着回国,总盼着回国,感觉一年好漫长。
这次是以移民的身份来的,而且是一家人,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内心清楚就要以这里为长期根据地了,心也就静下来不想那么多了,第一个月没有什么感觉就过来了。
看着美国防疫的随意,以及不断传来有人确诊的消息,包括孩子学校的新冠疫情反馈等,根据国内经验,自己早就是次密接人员,早就全封闭隔离了,内心还是有些担心。
昨天预约cvs了去做个核酸。 cvs是美国全国连锁的日用品+药店超市,也是本次疫情核酸检测、打疫苗的主战场,另外的据点就是是每个大型超市内的药店,包括warlmar,sam,heb,等等地方。
昨天预约的时候,好多近处的cvs都预约满了,最后选了一个离家有15公里的一个cvs,开车不下车就可以检测。本想人会很多,结果到了那里,一个人也没有,排在前面的一个人,也仅仅是拿药的。
很快就轮到我了,问了预约号,登记驾照号,以及确认码,很快就从窗口递出一个袋子,包含一个湿纸巾,一个检测盒,一张打印的信息等。里面的人会告诉怎么拆开测试棒,然后自己取样,将取样后的测试棒放入试管,随袋子放到一个箱子里,就可以走了,整个过程五分钟,非常顺利,效率极高。这是他们预约系统完善的优点,很多工作都是预约的时候自己都填好了。给现场测试人员减少了大量工作量。
在这里除非确定是密接人员,一般情况是自愿核酸检测。
小孩子上学,没有一点压力,时间久了就有点太放松了,和国内学生相比,一个月下来,语文数学差了不是一丁半点。在家里也逐渐地放肆起来,孩子们之间互相打架,在院子里打闹,声音盖过了周围的邻居,我总觉得不是很合适。
他们玩得高兴,竟然把小树枝扔到隔壁院子里,这下简直让我忍无可忍,动手就揍。可能已经几个月没有动手敲打孩子了,搞得孩子一愣一愣的,可能不敢相信我会动手打他,更没有想到打得这么重,而且也不允许吃中午饭,面壁思过,什么时间想通了,说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了,再吃饭。委屈的泪水夺眶而出。
孩子妈最后看不过去,除了批评之外,还是给个台阶让孩子吃饭了。下午看我气消了,悄悄告诉我,不能这么打孩子了,如果孩子说给老师听,而且身上如果真有打的痕迹,老师会报警的。而且前段时间还真有附近的家长被警察敲门,说打孩子的事情,搞得家人和孩子不知所措。
哎,教育孩子咋就这么难呢。舍弃那么多的不舍,真希望孩子们能够享受学校乐趣的同时,也能养成好的习惯,有个好的成绩。
养儿不易呀。
女儿说学校吃饭就那些样,而且味道也不好吃,只能说营养是到位了,有肉,有菜,有水果,有酸奶等等。还说是美国人饮食太单一,太可怜。如果要是这些老美去了中国,饮食会让他们羡慕得不得了。我觉得这只是一种习惯吧,复杂的西餐也很美味,也很讲究。
今天去中国超市看到有金嗓子卖,刚好嗓子有些不舒服,一盒3美元,好像和国内也差不多。赶紧买一些,意外的收获。
以前很少听到周边的华人有谁感染新冠,最近的消息好像感染新冠的还真不少。还是不放心,上周六自己预约去做了一个核酸,5天才出结果,还好结果是阴性。
(哎,前2天早上一觉醒来,看新闻,北京也出现了新冠阳性。不知道有没有社区传播,影响范围有多大。鼠年不太平,牛年不牛,虎年也不虎啊。希望能够尽快过去。
看到帖子里有网友回复说控制住了。
政府精准防控,百姓觉悟高,定能很快扑灭疫情,过一个快乐的春节。)
来美后去了几次这里的图书馆,有一些感触,权且聊一聊读书的话题
据统计不同国家读书较多的国家,人均年读书超50本以上的国家有以色列,俄罗斯,而犹太人单独作为一个群体统计为超过60本。日本和法国40本以上,美国平均15本,中国仅仅为0.7本。 从读书数量和经济,文明的发展程度上,做个对比的话,二者应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美国现在人均读书量也不算高,只有15本左右。但仅从图书馆的设置看,还是有其很多的优点:
1、所有有证件的成年人都可以免费办理借书卡,每次可以借20本。
2、几乎每个图书馆都有儿童区,有玩游戏的地方,有手工的地方,这充分说明了美国重视儿童,重视年轻人教育的体制;
3、条件好的地方,图书馆还有小房间,可以预约,可以单独享受图书馆的宁静;
4、区域内的图书馆是共享的,可以互相借阅。我上周想给女儿借一本新概念英语,结果在附近的图书馆有,只用在系统内点击预约,图书馆之间会自动调过来,等到了会邮件通知,非常的方便;
5、我去借书本想多借一些英文书,结果意外发现还有几个暑假全部是中文书籍,以及中国电影,像甄嬛传等等,我也禁不住顺便借了一堆中文书籍;
也趁现在刚到美国,有个调整的时间,好好静下来看一些书,弥补一下以前老找借口不怎么看书的毛病。
(国内现在很多城市,包括经济好的县城,比如江浙一带的全国百强县,都有很好的图书馆,以及书城,这也是咱们国内经济发展的必然,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精神文明建设必然会提到一个层次。只是现代人很难慢下来了,有一个静下来的心,但是大环境已经逼着往前奔,很难有放松下来的心。去这种场合的大部分都是为了陪孩子而不得不腾出来的碎片时间,难以有连续效应。再就是退休以后的百姓,真正有时间可以享受现代社会带来的精神文明食量。)
学区esl中心打电话过来,说学区根据英语测试的成绩,会安排老师给予英语学习的支持,问家长同意不同意。
那还用说,肯定同意呀。这上了一周多的学,估计每天都在听天书,尽管没有学什么东西,但从每天回来脸上的笑容,可以发现每天的上学还是挺快乐的。
回到家,我问孩子,感觉学校怎么样?还想不想回国?
给我的回答是,学校很好,回国的事,是回不回都行。这个话题的回答和没有上学前完全不同。前段时间问这个问题,回复我是很想回,很想和以前的同学一起玩等等。
我接着问,这边的学校有什么好的方面,孩子没有经过思索,很快回答:
1、这边的学校自由。我问什么自由?回复我上课举手可以随时上厕所,上课可以去拿纸巾檫鼻涕;
2、上课可以随时喝水;
3、这边的操场玩具多,活动多;
孩子的回答还是很发人思考的,本是天真烂漫的年龄,本来就应该有释放童真,享受童年的快乐阶段。
来了一个多月,尽管还有诸多的不适应,但是看到孩子的进步和快乐,内心更加坚定了信心和决心。
人生下半场已经开启了,换换环境,清空自己,从新开始,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和进步是我的真实想法。儿子的英语特殊辅导课。
1月5日儿子参加完英语水平测试后,上周接到学校电话,本周开始加英语特殊辅导课,周一到周四每天早上需要早到校一个小时上课。
平常本来是8点钟的校车,今天是儿子第一次开始提前一个小时到学校参加英语特殊辅导课,2公里的距离也只有开车,开车的路上我就在想,为什么这边没有人骑电动自行车,方便环保经济。是不是把国内的小牛电动车弄到美国来,会是一个不错的业务?
不到5分钟就到了学校,离7点二十还是十分钟,校门口已经停了7,8辆车,我看学生都在车上没有下来,有点纳闷。我带孩子走到大门口,
结果发现大门还没有开,里面坐着值班的人,像国内的超市一样,不到点不开门。只有耐心等待,7点二十一到,准时开门,其他学生也都下车走了过来,看着大都是墨西科的小孩,应该都是要参加英语特殊辅导的小学生。
具体不知道怎么上课的,回到家就等着放学问问孩子,都学了什么。回到家,原来他们上的都是电脑课,有认单词的,有读的,需要戴上耳机和麦克风和电脑互动,同时有老师辅导。应该还是有效果,今天回来知道用英文怎么说去厕所了。英语的学习就是需要环境。除了学校学习,每天回到家,坚持让他们读英文书,同时写半个小时字帖,读十分钟中文小学语文书。
希望他们学习英文的同时,把中文的基础也要再加强一下。
女儿上学离家近,规定1mile(1.6公里)内不能坐校车,我们租的房子离学校只有1.5公里。我送了一周,现在已经不送了,早上自己6点40出发,十分钟就到了。也该锻炼一下,路上满是同学校的学生,有步行的,有骑自行车的,都是行色匆匆。有点我小时候赶学校的感觉。
今天早上7点16分(7点20开门)送儿子到学校,比昨天晚了10分钟,结果校门前的车已经排起了长队。估计应该是和国内一样,都是赶着送完孩子赶紧去上班,天下的父母看来都一样。
美国的疫情的确很厉害,今天女儿学校又发通知说班里有人新冠测试是阳性。但是只是要求其他学生多量提问,戴口罩,没有症状可以继续上学。
真是无处可逃,只能该干啥干啥,该上学上学。下面就是学校的邮件通知。这种通知每周都会有。
这两天准备写写孩子读高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案,这一直是我想重点记录的内容,可能会对一些人有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或者少走弯路。
内容较多,这几天我会尽量写一些,所写内容均为自己所经历的和感受到的,仅代表一家之言,难免有疏漏之处。
遇到的主要问题:
1、两边教学体制不同原因导致的学分和分数体系差异
2、严格根据所学的学分来划分年级,不能随便留级
3、考大学录取方式和国内的差异
今天先说一下我对小学的所见所闻
美国的学校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4年,高中就是9,10,11,12年级。
小学1到5年级,基本就是玩,尤其在数学方面,5年级结束,数学水平相当于国内的2,3年级。小学毕业了算一个简单乘法还需要掰指头。有人说,英语没有乘法口诀,因此他们就没有这个乘法口诀的概念,不像中文的一一得一,五五二十五等这种简单易记使用口诀。但是我看了小孩小学的家庭作业,基本都是在电脑上完成的。学校的网站做得非常完善,有很多的模块,每天的课和作业都在网上完全可以看到,数学作业基本就是通过游戏来做的,题很简单,但是游戏中都是在启发数学基础原理。可以看得出,这个系统绝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是由一个专业的团队来完成的。
一个学生一个系统账户,一个学生一张学生卡。
除了学习,整个学生的管理也都可以在网站完成,学生的分数,考勤,转学都在网上完成。
下图为小孩学校的班级课程网页,具体内容打开会有非常详细的1,2,3.。
尽管他们小学以玩为主,但是我发现他们小学阶段最大的特点就是兴趣的培养,阅读的培养,信心的培养等等。比如小学已经开设了很多科学课,很多实践的课,阅读量也非常的大。
学校的培养方式也都是拇指教育,可以说小学阶段,只有被学生气哭的老师,绝对没有被老师整哭的学生。难怪来美国之前,很多朋友说,美国是小学生的天堂。还不知道怎么个意思,现在有点感觉了。
但有点让我改变观点的是,绝非小学的学习不扎实或者说不学无术,而是美国小学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小学阶段,培养了自信心,培养了阅读的习惯,通过社会实践课,潜移默化的埋下了兴趣的种子,高了了自我能动性,独立自主的个性,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后面的学习阶段,就静等花开了。
当然美国小学教育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完全放羊式教育,会让个别小孩偏离主航道,会有校园欺凌现场,但毕竟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整体的大环境和结果是好的。
——未完——
原文发布于天涯社区,持续更新中,更多内容和讨论请查阅原贴:
纠结中一家五口人还是来了美国,记录各种经历,希望对后来者有些许参考_海外华人_论坛_天涯社区
拿旅游签证去美国能直接移民吗?我想办张美国旅游签证,然后在美国找工作。有没有这种可能?听说美国旅游签证可以换绿卡?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实际上,美国旅游签证不能在美国申请工作卡。如果你想在美国转换身份,最好的方法是通过婚姻或难民申请,但这两种方式并不推荐。如果你是it高手,英语流利,并且有雇主愿意担保,那么你可以申请工作签证。
美国一直是以自身多元文化和广阔的机遇吸引世界各地人移民的,移民热度只增不减。对于一个移民大国,美国提供了很多种途径让外国人员移民,从而追求新的生活和职业机遇。而近几年更是为了吸引人才,不断的完善移民的种类和政策,更多的人有机会移民到美国。既然有一个美国梦,还是需要尝试实现一下的。如果你在前几年错过了移民美国的红利期,那么在今天就不要错过这几种移民美国的方式。
美国国务院公布了2023年7月的绿卡移民排期。本次看点职业移民的审批、递件排期,均原地踏步。亲属移民方面,f3类美国公民的已婚子女和f4类兄弟姐妹的审批、递件排期都开始前进;f1类的表b递件排期大幅前进了8个月。下面是签证公告牌的具体内容。职业移民排期排期表a:最终裁定日(final action dates)
美国国务院公布了2023年7月的绿卡移民排期。本次看点职业移民的审批、递件排期,均原地踏步。亲属移民方面,f3类美国公民的已婚子女和f4类兄弟姐妹的审批、递件排期都开始前进;f1类的表b递件排期大幅前进了8个月。下面是签证公告牌的具体内容。职业移民排期排期表a:最终裁定日(final action dates)
最近,日本综艺《樱井有吉the夜会》深扒真正名媛的生活!其中,一位日本贵妇——晴代夫人的奢华程度震惊了众人!她年轻时嫁给了一名原新加坡籍的大亨,身价高达32.5亿新币!感受一下......这是她在东京著名的富人区——世田谷区拥有的宅邸!豪宅庭院中,有从意大利空运的喷泉、陶瓷狗。一进门,抬头便是价值超过40000新币的水晶吊灯。
当地时间2023年5月11日,墨西哥马塔莫罗斯,移民穿过格兰德河进入美国,民众援助传递婴儿。随着美政府终止名为“第42条”的公共卫生政策,预计移民人数将激增。在过去三年中,该政策允许快速驱逐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当地时间2023年5月11日,美国埃尔帕索,移民们穿过格兰德河从墨西哥进入美国。“第42条”边境条款于2020年3月特朗普任期内首次生效,旨在新冠疫情期间,美国边境执法部门可以快速驱赶非法移民。
自2010年起,每年大约有5-6万名中国公民获得美国永久居民身份。目前,在美国定居的华人总数大约是550万人。中国有14亿人口,虽然移民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但哪怕很小的比例也是很大的数据。而在美国定居的华人中,一半以上都拥有大学、甚至研究生、博士文凭,所以高学历在美国华人中非常普遍。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大多在美国定居的华人都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取的永居身份(即绿卡)。
2023年7月绿卡移民排期时间表已经公布。亲属移民方面,f3类美国公民的已婚子女和f4类兄弟姐妹的审批、递件排期都开始前进;f1类的表b递件排期大幅前进了8个月。但职业移民的审批、递件排期,均原地踏步。职业类别全面停滞,eb-5新政继续保持无排期 。具体情况如下:2023年7月职业移民排期表a:最终裁定日
我有30万人民币,想移民美国,有没有靠谱的方案?如果你想花30万人民币,全家拿到美国绿卡,佟叔强烈推荐你考虑美国eb1a移民!这个项目已经很火了,你不知道吗?如果不知道也没关系,听佟叔给你详细解释一下!美国eb1a移民的最大优势在于条件宽松、速度较快。它没有年龄、语言、学历、经验、资产等硬性要求的限制,这是它的另一个亮点!
大家好!之前总有申请人对美国eb1a&niw项目的排期表怎么看、为什么eb1a&niw项目会产生排期、排期到底会给申请人带来什么影响等产生不解,那么今天就给大家来个问题汇总,集中解答下关于以下几个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从什么是排期表、排期表适用对象、排期表怎么看、为什么会出现排期、排期的影响、排期表的公布几个方面来展开详细讲解。
美国移民新政策2023年(2023年美国移民政策大变革,您准备好了吗)
美国投资移民新政策美国移民条件(美国几类移民的申请条件你知道吗)
美国移民排期最新消息(【移民资讯】2023年8月美国移民排期表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