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西澳大利亚州的鲨鱼湾是一片广袤的焦红沙滩。
它是欧洲人登陆澳大利亚后首个正式记录的地方,也是首个与欧洲大陆建立联系的地方。
特殊的历史地位,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世界遗产。
但过去两年,鲨鱼湾中的一个意外发现,
让人们开始疑惑首批登陆澳洲的外来者到底是不是欧洲人。
也许……是一群中国水手呢?
这听上去有点疯狂,细究起来却挺有道理。
整件事的源头要从2018年,澳洲电影拍摄公司finn films接到法国的活说起。
那年,法国尼古拉斯博丁研究所想拍一部纪录片,讲述法国船队在1800年到1804年去澳洲探险的故事。
研究所找到finn films,让澳洲本土制片人莱昂·德尚(leon deschamps)和谢恩·汤姆森(shayne thomson)完成这个任务。
按照剧本构想,德尚和汤姆森应该沿着法国探险家的脚步,在澳洲海岸上寻找当年船队留下的古董。
这需要用到金属探测器。德尚和汤姆森对它不熟悉,所以想去附近的海滩上先练习一下。
他们随便选,就选到了鲨鱼湾的一角。
“我们去那里,不是因为我们相信自己会找到宝物。恰恰相反,我们是在法律允许、且法国船队大概率没去过的地方寻找。” 德尚事后告诉媒体。
“如果你想在澳洲寻宝,你必须接受很多法律监管。你不能在度假海滩、国家公园或私人领地上使用金属探测器,只能在完完全全的公共领土上探测。”
两人找了一整天,从红色的沙土中翻出数不清的啤酒瓶。
到快下班时,汤姆森的金属探测器突然发出“哔哔哔”的声音,显示在靠近地表处有一个大东西!
他们赶紧走过去挖沙子,渐渐的,一个长条形的金属块出现了。两人以为是复活节兔子玩偶,又或者是上世纪50年代的烛台。
“……直到,我们看到一个漂亮的臀部。”
他们把金属雕塑一点点挖出来,看到正面后,禁不住大喊“哇”。
这是一尊青铜佛像,高度为15厘米,重量刚刚超过1公斤。
从稚嫩的体态看,这是太子佛,也叫宝宝陀佛。它经常出现在庆祝佛诞的仪式上,象征刚刚出生的佛,虔诚的和尚会把水或茶倒在它的肩膀上。
说来也巧,德尚和汤姆森上过佛教速成班,知道它的价值。
他们把高清照片和视频发给西澳海事博物馆,询问它的历史,博物馆让他们去联系西澳华人协会,协会让他们通知驻华大使和澳洲华人历史博物馆。
最后,转来转去,德尚和汤姆森从古董专家那里听到准话:
这尊太子佛应该是明朝早期的雕塑,大约在1350年到1637年间。
随手寻宝,竟然真的找到宝贝,可把两位电影制片人高兴坏了。
他们把消息发到网上,却招来大量质疑声,人们怀疑太子佛是廉价的赝品,整件事是为法国纪录片炒作预热。
德尚和汤姆森很不服气,他们要证明宝贝的价值。之后四年,两人到处奔波,请各路科学家和文物学家研究,光是鉴定费和路费就花了5万美元。
最近,太子佛的价值终于被认定了,它确实是一尊明朝佛像。
在英国电视节目《古董路演》上,亚洲艺术专家兼dore&rees拍卖行老板李·杨(lee young)说,拍卖行确定这是中国15世纪的雕塑,是稀有的“世界瑰宝”。
“很偶然的,这么一件有着惊人故事的古董来到我们身边,它将是世界的宝物。我们可以清楚直白地说,是的,这就是明朝的,是的,它是太子佛。”
“皇家藏品里,也有一个类似的太子佛,它被宫廷收藏……所以,眼前这尊佛像很可能属于某个有地位的古代人。”
西澳博物馆的腐蚀学专家伊恩·麦克劳德(ian mcleod)曾经鉴定过35000件青铜器,他也同意太子佛绝不是赝品。
“即使你用最复杂的化学手段去伪造,你也造不出来鲨鱼湾的青铜器上那复杂的铜锈。”
麦克劳德还检测了太子佛发现地的沙土。他认为太子佛不可能是有钱的现代人搞恶作剧,它至少在沙子里原封不动地躺了100年。
“合理地推测,这个物体在那个环境里呆了很多很多年。也就是说,不是有人故意把它放哪里,让寻宝人误以为自己发现老古董。”
其他专家认为,太子佛埋在沙子的时间可能有好几百年。它呆的地方靠近沿海沙丘,很容易受强风和潮汐影响,这尊佛像很可能被埋了好几次,不断变换位置,最后一次持续了100多年。
德尚和汤姆森原本想把太子佛捐给西澳海事博物馆,但博物馆不收(这家博物馆主要展出从沉船里打捞上来的古董);
鲨鱼湾探索博物馆愿意收,可那里的条件太差,无法好好保管明朝太子佛。
两人在公开声明里写道,他们希望找到文化上更合适的人保管它,并且能在澳洲或中国公开展示它。
“神圣的物品属于神圣的社区。我们不认为自己是太子佛的主人,而是它的守护者。我们尽最大努力,让这个古老的物品得到它应有的尊重。”
拍卖行老板李·杨认为可以在公开市场上把它拍卖出去,最终价格到17.5万美元都不奇怪。
在古董专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历史学家们犯难了:
500年前的中国明朝古董出现在澳洲的海滩上,这是为什么呢?
想来想去,最直接的解释或许是郑和下西洋。
1406年到1433年,在明成祖朱棣的命令下,郑和率领240多条船和27400名船员,展开了七场大规模远洋航海行动。
他跨越了东亚、印度次大陆、阿拉伯半岛,最远到过非洲的肯尼亚。
历史没有记载他去过澳洲,虽然有些地方含糊不清地写道,他去过“一个南方大陆,那里到处都是蹦蹦跳跳的动物”。
20年,前英国潜艇指挥官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写了本书,想证明中国人比欧洲人先抵达澳洲。
他说郑和的船队兵分两路,在1422年抵达西澳和东澳,他们考察了几个月,登陆了多个地方。
孟席斯给的证据是悉尼附近发现的土著人壁画。它们似乎描绘了郑和船队抵达澳洲的样子,当地土著女子还和部分船员发生性关系。
欧洲古代绘图师做的海事图似乎也能佐证,郑和船队曾经南下澳洲,虽然这些图在地理上准确性较差。
孟席斯还从故纸堆中找到一个威尼斯人,他回威尼斯后说自己见过郑和去澳洲。
学术界对孟席斯的书嗤之以鼻,他的论据并不充分,充其量只是个历史学爱好者。
但明朝太子佛的存在,让人们再次怀疑郑和的船队是不是到过澳洲,某个倒霉的船员不小心掉了佛像?
澳洲华人历史博物馆的副馆长马克·王(mark wang)说,也许事情没那么戏剧性。
虽然太子佛的历史有500多年,但这不意味着它在澳洲呆了500多年。
“就算佛像被鉴定为明朝文物,没有证据证明它在明朝就来了。据历史记载,华人在1870年左右第一次抵达澳洲。那之后的150年,其他人都可能把明朝的东西带过来。”
有历史学家提到,发现太子佛的地方距离古代的采珠场很近。在那个采珠场里,曾经有很多华工,他们可能把家乡的佛像带过来。
对海员和海事工人们来说,拜佛是很重要的事,把这个传统带到澳洲很正常。
到现在,德尚和汤姆森还在找专家继续研究,希望能发现它背后的故事。
不管是在澳洲的沙滩里藏了100年,还是500年,这尊太子佛都是在澳洲发现的最古老的中国古董。
德尚和汤姆森真是幸运,随随便便就找到了古董,
古董本身亦是幸运,遇上了两个认真且聪明的人,没被随手丢进垃圾桶里……
星期五言:移民也好,逃亡、在异乡也罢,总带有浓浓的忧伤与悲剧色彩,那感觉就像一棵树没有了连接它根系和躯干的土壤。可即便如此,很多人还不得不选择离开,显然,那是因为滋养他们的土壤出了问题,危及到了其生存、理想与自由。如此,留下和离开就成了一件矛盾的事情。这也为电影人提供了无数戏剧创作的灵感。以下推荐10部电影,其情节有迫不得已的跨界大逃亡,有深思熟虑后的迁徙,也有随波逐流式的异乡寄居。
一、海外华人分布情况。印度尼西亚是海外华人最多的国家 ,印尼有近20oo万华侨,约占印尼总人口的8%左右,其中90%以上的华人都加入了印尼国籍。泰国有7160万人口,其中华人数量大概有1000万人,占总人口的14%左右。这些华人祖籍大多来自广东和福建地区,普遍是潮汕人和客家人,现在大部分的泰国华人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华人了,基本都已经归化泰国,很多华人甚至连汉语都不会说了。
帕劳是“人生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那么这里有什么特产呢?提起帕劳的特产纪念品,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这里的玳瑁饰品。所谓的玳瑁,其实就是海龟的一种,而据说这种海龟是有灵性的,所以用它的壳所做的饰品具有辟邪的功效,而这里的玳瑁饰品,都是当地人手工制作而成,非常的具有当地特色。而除了玳瑁饰品,贝壳、椰子壳饰品其实也很有特色,虽然很多地方都有椰子雕饰,但毕竟是不一样的文化,所以制成的产品自然是不一样的,具有当地的特色。
//前言//在所有西方移民国家中,澳洲竟是人口比例最高的。澳洲机构发出警告称,如果移民人数持续增加,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01:西方国家移民比例最高澳洲移民占人口30%一项数据分析显示,澳大利亚是西方国家中移民比例最高的国家,远高于美国和加拿大等类似的移民国家。随着关于即将到来的创纪录净移民人数的争论愈演愈烈,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占30%的国家,而未来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提高。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不知不觉又到一年吃蟹好时节,不少餐厅已经推出了各式各样的蟹菜式。大家都知道螃蟹好吃,但中国哪里的螃蟹最有名?又有哪些品种和吃法呢?陈兰王白石摄图网说到秋天的时令之物,螃蟹绝对是榜上有名。无论南北,不分雅俗,人人都爱吃蟹。文人徐悲鸿还曾发出过“鱼是我的命,螃蟹是我的冤家,见了冤家不要命”的感慨。
小伙伴们一定经常看小编安利给大家的韩国美食~各种参鸡汤、泡菜饼、芝士排骨等韩国特色美食真的让人垂涎欲滴!可是你知道在韩国学生的眼中,最美味的中国美食是什么吗?而韩国人又是怎么评价我们大中华料理的呢?下面一起看看,来中国的韩国留学生是如何评价我们的美食的吧~no.10 回锅肉把五花肉的肥肉部分辣炒的料理,和韩国的炒猪肉有点像,但肥肉比重更高,口感也更加柔软肥腻,香辛料的香味也很明显。
中国的教育一直都存在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出国留学的学生学成之后都不愿意回国,而是选择留在国外,为其他国家的建设发光发热。虽然对于个人选择而言,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所有人都像这样做的话,那么中国社会将失去未来。学成归国与学成不归之间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之间的的矛盾和冲突,本来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应该是统一的。
“刘腱子每个月的收入,除了生活费外全都打给家里。他基本不怎么乱花钱,唯独有一点,他每周都要找一两次小姐,每次120美元。”前言2015年初,老丁去了美国。五年间他前后辗转了芝加哥、洛杉矶、纽约等多个城市,期间一边打零工一边旅行。而他工作最久的地方就是位于芝加哥华人区一家名叫“李记”的中餐馆。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些有趣的同事,其中有华人,也有美国人。
经常有人问,美国到处枪击死人,又种族冲突,怎么还是有那么多富人死活就要移民美国?但大家有没有发现,走在路上被乱枪打死的,被警察压在膝盖下窒息而死的,被推下地铁碾死的生命,都有个共性特点,他们都不是富人。挑明了说,富人愿意去美国的原因就一个,美国对有钱人那是真的好!美国对有钱人,那可真是比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好,医疗、教育、生活、地位什么都有,开心的话还能选个总统玩玩。
本周英国首相苏纳克重拳出击,立法打击非法移民一事,大家都知道了。和不少国内读者一样,英国社会各界也在猜测,这一举动是否意味着英国政府会收紧移民政策?事实上,真实情况截然相反,身为移民之后的苏纳克,在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之后,下一步就准备放宽相关要求,通过正规合法渠道吸引更多海外劳工来英国工作。据《金融时报》3月9日最新消息,英国政府正计划向更多海外劳工敞开大门,以解决脱欧后劳动力市场长期短缺的问题,首先将放宽建筑行业的海外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