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国拍的抖音,又闹出事了。
7月25日,在泰的中国抖音博主“泰国小猪”,发布了一条《在泰国不会泰语,也可以无障碍生活》的视频。
这条视频,其实很正常。
说的就是一些在泰国的中国餐馆、中文外卖app、中国连锁火锅、中国超市什么的。
展现了一下中国人在泰国,“仿佛没出国”的方便生活。
这个视频,老实讲,确实反映了在泰华人的生活现状。
早上吃沙县,中午吃火锅,晚上撸烧烤。
无论服务员是不是中国人,肯定可以全中文点餐。
想吃外卖,打开悟空,从肉夹馍到螺蛳粉,上百家餐厅几千种菜色任君选择——而且连送外卖的骑手,都是讲中文的。
而且以上全部,都可以扫微信支付宝。
这位“泰国小猪”拍摄的场景,就在老汉我家门外(估计有可能是邻居),所以我特别有亲切感。
你要说“在泰国就像没出国”——那肯定是夸张了。
但是在局部地区,在华人聚居之地,确实可以做到几乎“全中文生活”。
这,其实是一切海外唐人街的普遍现象。
既是华人的骄傲,也是泰国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的标志。
不过,这条视频,小猪博主配上了泰文字幕,在海外版的tik tok发布了之后,发展就有点跑偏了。
泰国媒体的转载报道,网友的评论画风,多少有点阴阳怪气。
泰国媒体《3+新闻》的报道标题,直接就写成了《中国小伙说泰国太方便,泰国网友蜂拥留言恶评如潮》。
至于新闻图片的配字,就更是恶心,写成了“(泰国)真成了泰国省”。
甚至出现了——“泰国民众纷纷呼吁相关部门调查视频中出现的中国餐厅、中国超市、华人外卖平台是否合法经营”、“是否涉及境外灰产”这样的字句。
刚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老汉是很不高兴的。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老汉属于中泰友好派,一般很鄙视通过骂泰国,来博取中国读者的喝彩的行为。
但是这个报道,还是令我感到非常恶心。
查抄灰产、收紧签证,这些咱就不说了……但是一个中国葱油拌面、吃个海底捞、点个中文外卖,这招谁惹谁了?
开两家中国超市,就成了“泰国省”了?
泰国中东一条街、曼谷小印度、韩国城日本街啥的,海了去了。
远的不说,就说耀华力路老唐人街,不也是潮汕方言畅通无阻?
怎么到了现在,在超市买个营养快线,都成了“灰产”呢?
后来,我到tik tok上专门看了一下。
发现实际情况,并没有媒体转述的那么糟。
但也好不到哪儿去。
泰国网友,在泰国小猪视频下方的留言,确实有点阴阳怪气。
不过,其中很多并不是“恶评如潮”,而是调侃玩笑而已。
绝大部分留言,并无戾气,都是一些:“泰国真的成中国一个省了,哈哈哈……”、“不,应该叫辉煌省,哈哈哈……”之类。
一眼扫过去,满屏的“哈哈哈”(泰国人写作5555)
当然,确实有些泰国网友,留言中酸溜溜的。
有人问“你们这些店,交税了吗?”、“警察很快要去查了吧,小心啊……”
“警察要查”的留言下方,往往又会有不少泰国网友自我吐槽,说些“面对检查,记得把红包塞满”、“警车后备箱要塞满中国特产了……”之类的话。
吐槽警察的,好像比吐槽中国店铺的,还要多些。
到老汉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泰国小猪的视频,27600多个赞,1500+收藏,1500+转发。
算是挺火,但也没有火到轰动全国的地步。
泰国网友表达了感叹、调侃、质疑、抵触等等各种情绪,
有人看到了这种偏见,并刻意在激化“中国经济殖民”的民粹主义排外情绪。
虽然,还没有造成太大伤害,但是也确实让人感到不爽。
这个事情,其实很明确。
无论是站在中国人、还是泰国人的角度,对于合法经营的华人店铺的抵触和歧视,都是不可接受的。
首先,华人群里有灰产,不代表华人个个都是灰产。
你可以看不惯中国老板开的夜店,可以看不惯中国老板包的寺庙,但是我吃中餐,逛中国超市,点中国外卖,没人有资格说三道四。
生活在泰国的中国人,按照中国方式构建自己的生活圈,此乃理所当然,天赋人权。
你看不惯,那是你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
如果有人否认这些为中国侨民服务商店和app在泰国存在的价值,就是从根本上否认“在泰国的中国人有权享用中国产品”的基本权利。
假如这种权利是能够被否认的,那么泰国,就不再是泰国了。
即便从泰国人的角度来讲,对中国店铺的抵制,也不合情理。
这些东西,都是合法产业,合法经营,不对泰国社会构成治安和经济威胁,甚至不对泰国相关产业构成结构性的竞争。
还有人问,这些店没有交税?
简直是笑话。
这些店铺,顶多有点“代持”的争议,但是在照章纳税这个方面,绝不可能少泰国一分钱。
华人店铺,交给泰国执法机构和政府的钱,甚至只比泰国同行多,绝不比泰国同行少。
这些东西,不仅是旅泰华人的生活刚需,也是泰国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泰国社会发展做出了长足的贡献。
他们对泰国社保体系、民众就业、税务征收、甚至是慈善体系的贡献,与泰国同业相比,只多不少。
若有朝一日,这些东西消失无踪,泰国经济和就业必将遭遇沉重打击。
最关键的,这个事情,被恶意地引导向某种对中泰关系更为核心的否定——那就是中国经济殖民论。
你说,一个外卖,几家超市,一群餐馆——这就足以让泰国变成“中国一省”了?
“泰国小猪”的原视频里,甚至根本就没提到什么“泰国省”。
人家只是说,中国人在泰国,生活很方便。
而并没说,整个泰国,到处都是中国的店。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泰国早就已经是日本的自治区,韩国的海外省,甚至俄罗斯的远东殖民地。
就那几个店,能上纲上线成这样,实在是别有用心。
实质上,这就是泰中经济合作当中,泰国某些人(甚至可能都不是泰国人)恶意制造的对中国的不安全感。
一种将中国一带一路的合作行为视为大国势力扩张,所滋生的被害妄想症。
那些需要让泰国害怕中国、抵触中国的人,需要一个更为直观的象征,去营造“泰国已是中国一省”的恐慌。
通过这种潜移默化,他们驱使泰国民众排斥中国,厌拒中国侨民,并将这种无理的排斥,伪装成泰国自身受到威胁的自保。
假如有朝一日,泰国满城尽是中餐馆,以至于让泰国餐馆无路可活,或许可以唠叨几句“泰国省”。
至于现在,两条街,几排中国商铺,就让泰国成省了?
这个“归化”门槛,是不是也太低了点?
照此标准,世界各国,能够免于成为中国一省的,能有几家……
泰国,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国家,是一片包容宽厚的大地。
一个外国族裔,愿意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合法长居,建立自己的社区,引进自己的美食。
在泰国的都市里形成一个又一个独具特色的“小中华”、“小中东”、“小印度”。
那是泰国的骄傲,是泰国应该为之庆幸的优势。
总体而言,泰国数百年来,对华人移民,是友善而宽厚的。
整个东南亚,唯一没有出现排华浪潮的国家,就是泰国。
而中国人,也视泰国为兄弟,泰国人在华开设的泰餐厅,我老家南宁就有十几家。
而我个人,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中国人表示,这些泰餐厅有何不妥之处。
将心比心,对几家中国超市大发雷霆,实在太小家子气了。
好在时至今日,除了网上喷子们的牢骚,无良媒体的刻意放大,泰国社会大众也并没有呈现出对中国人的排斥和不友善。
我们坚决反对,对在泰华人,华人社会毫无理由的中伤,
但我们不会因为一条视频底下的几条留言,便判定一个国家 “排华”;
如果那样,我们和那些同样通过几家店铺,便妄言家园已是“邻国一省”的人,又有何区别?
至于泰国人自己?
相信泰国人民,能够想清楚,什么是值得高兴的,什么是值得担忧的。
什么是狭隘丑恶的,什么是宽广美好的。
想一想,如果一个韩国人,对泰国餐厅冠以“泰国殖民论”,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如果想不清楚,就去中国超市里买一瓶老干妈,帮助自己清醒一下。
很快,都能想明白的……
在保持一定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六个国家的长期居留或移民难度相对较小。 捷克捷克是德国附近较早提到的移民选择。与繁荣的西欧相比,捷克东欧确实不是太平繁荣时期华人宜居的首选。但捷克不仅拥有历史古都布拉格和境内无数的建筑古迹。除了卖感情,这个国家还被经济学智库定位为世界第八,最新的全球和平指数。捷克共和国常年保持在10名左右,与朋友相对熟悉的日本和新加坡处于同一水平,这对可能发生战争的人来说可能比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更重要。
国际消息,日前,缅甸驻泰国大使馆劳工局为家政女孩维权的消息,引发了国内外民众的关注及热议。消息显示,缅籍女孩在泰国做家政期间,不仅被雇主非法拘禁、13年工资也被恶意拖欠。从劳工局声明中得知,遭遇非人待遇的女孩名叫玛丁萨温,为德林达依省土瓦居民,父亲名叫吴瑞、母亲名叫杜木温。在遭遇了长期的非人待遇后,女孩出现了听力下降的症状,也记不清具体的家乡住址。
前言周恩来生前表示,如果中日之间能够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他愿意到日本进行访问。可惜周总理这一想法没能实现,1978年,邓小平却实现了这一想法,带着夫人卓琳正式访问日本。这可是国际上的大事件,中日两国的关系非常复杂,这还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一次访问日本。10月22日,北京是秋高气爽的天气,能见度非常高。
沉寂了3年的旅游市场,随着今年的全面放开,也开始变得活跃了,这点从各大景点涌入游客的数量就能看出来。而且这些游客中不仅只有中国人,还有很多外国人,笔者见过最多的就是意大利人,而且他们不光是游览我国的秀丽风景,每到一个地方,还会额外注意那里的美食和美酒。对美食感兴趣笔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东西方在食物的差别还是挺大的,但没想到的是,他们对我国的白酒竟然也这么感兴趣。
近日,很多驻华大使在直播带货时简直看懵了,中国消费者实在太牛了,大使们还没开口介绍,货就已经全部卖完了,离谱,真是离谱到家了......各路直播带货火热的背景下,多名外国驻华大使也是积极参与到了其中,但是在感受到中国消费者澎湃热情的同时,很多大使也是经历了人生中从未有过的体验,原来东西还能这样卖?原来卖货都不需要介绍?
你知道想要移民中国有多难吗?想要拥有一张中国绿卡可是难上加难的事不像美国来者不拒中国可是有严格要求的全球有900万人想要加入中国国籍可最后成功拿到中国绿卡的也只有1448个人每90万人里,才有一个外籍华人中国绿卡的申请成功率连0.5%都不到。我有钱,买还不行吗你有钱是吧?那你要么是在中国连续投资三年不少于50万美金
选择出国的第一要素一定是政治安全,可以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去泰国当老师,泰国老师的体验反馈还是很不错的。虽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泰国尊师重道,这是我们老师在学校真正能感受到不同的地方。来泰国当中文老师,收入也过得去,大概情况,工资是30000-50000泰铢,在学校吃饭,包括早餐、中餐和午餐。有些学校是免费包饭的,如果不包饭的话,费用也会在每月40-200泰铢之间。
乐活蒙城加拿大蒙特利尔8月17日报道:近几个月来,中国各大城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留学生回国落户福利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回国定居发展。今天又有超级好的消息发布! 上海人社局出台新政, 留学生回国可直接落户上海!而就在这两天,另外一则吸引海外人才的消息,再次在华人圈传开了!媒体爆料称,中国将出台新政,外籍华人博士,可以直接在中国申请永久居住权,也就是传说中的绿卡啦!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647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45岁,辽宁大连人,目前在泰国已生活了18年。我的一生可以用“传奇”二字来形容。大学毕业后,我一度很茫然,先后做过推销、干过集资、见过刀枪,机缘巧合下历经一年暴富。2004年,我选择到泰国留学,期间凭借自身敏锐观察力,一年也能挣20万。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留在泰国创办学校,巅峰时年入百万,并买了两栋楼。
众所周知,韩国不管从政府政策,企业态度,还是人民观念,都是相当针对中国的。比如,韩国将中国视作主要的竞争对手,研究导弹数量都以中国的土地面积做参考;某些韩国明星在中国巡演时不愿意摘下口罩,演出划水,在其它国家却打扮精致,尽心竭力地表演。在油管,脸书等软件上,输入关键词“中国”,呈出的几十万词条大部分都是韩国网友对中国的侮辱......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