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事记》是日本第一部文学作品,这其中,包含了日本古代神话、传说、歌谣、历史故事等。太安万侣于和铜五年编纂完成,由第四十代的天武天皇审定。从建国神话到推古天皇时代,被记载进去。全书用汉字写成,内容大略可分成:“本辞”、“帝纪”两个项目,以及“上卷”、“中卷”、“下卷”三个部份。
日本是岛国,狭义的日本列岛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岛,广义的指日本的领土范围。据记载,在先秦时期,有大量中原人士渡海前往日本列岛,最早有这方面记录的日本史籍就是《古事记》。日本人将这些外来移民称为:“汉人”、“新汉人”或“唐人”,这也是为了尊重中原文化。

这其中,大陆移民日本列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下面笔者将做详细说明。当然,有些移民是日本人主动邀请的,因为,日本需要中原的宗教、文化、技术,有了这方面人才,他们才能虚心请教。
第一次:秦汉时期:
秦朝时期,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就是徐福携童男童女数千人,渡海寻仙人。《史记》中,关于这一段是这样记录的:“齐人徐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但是,关于徐福的最终去处,《史记》只记载了少量信息,说他到了日本九州岛。而且,徐福不仅在日本学术界有着记载,还在日本相当受欢迎。其实,徐福并不是第一批到达日本列岛的汉人。早在秦朝横扫六国之时,就有燕国、齐国的国民为了摆脱战火,率先去了日本。
燕国人是途径朝鲜半岛渡海来到日本的,齐国人是直接从山东半岛坐船过去的。西汉元封三年,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北部设郡,很多中原人士移居至此,有的继续东迁,来到日本。并且,在东汉时期,中原朝廷与日本政府建立了外交。公元57年,倭奴国派使臣来到大汉朝,刘秀正式封他们的首领为国王。
不但如此,刘秀还送了一枚刻有“汉倭奴国王”五个大字的金印。1784年,这枚金印重见天日,足以印证该历史的真实性。

第二次: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四世纪末至五世纪初,中原战乱连连,很多人为了躲避战乱,举家迁徙到日本列岛,形成了两次迁徙高潮。
日本的早期史书对这些来自大陆的中原人有着详细的记载,他们将这些人称为“归化人”。在这些归化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弓月君、东汉直和西文首。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自称是秦始皇或汉高祖的后人。
据史料记载,弓月君一族是公元四世纪初来到日本,他们原本的姓氏是秦,来到日本后才改成弓月君。这一族人定居日本后,主要以养蚕、农田水利和土木工程为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财富,成为了当地的豪门望族。后来,族人不仅成为了倭王的左膀右臂,还成为了那时候的高级统治阶级。
此外,刘姓人也是这个时候来到日本的,他们是两汉皇族的后裔,也是汉族归化人的主力。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阿知王,他是东汉末代皇帝的玄孙。

当时,汉献帝被曹丕所废,贬为山阳公,奉命安居浊鹿城,阿知王也在其中。
但是,在司马氏建立西晋后,刘氏家族的地位越来越卑微。因此,阿知王跟大臣们商量,一起搬迁到日本去,免受敌人的迫害。随后,阿知王带着族人总共两千多人,乘船来到了日本岛。他们一行不仅受到了日本天皇的欢迎,而且,天皇还赐给阿知王“东汉使主”的称号。
之后,阿知王的儿子刘都贺被日本天皇赐姓为“直”,他的子孙一直都用这个姓氏,不再姓刘。因此,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叫:山木直,志努直,尔波伎直。后来,山木直在本土衍生出了二十五个姓氏,志努直在本土衍生出了几十个姓氏,尔波伎直衍生了出八个姓氏。
因为,阿知王一族靠手工业发家,所以,很多族人都当上了地方官员,变成了“官人豪族”,成为了日本古代社会一股强劲的力量。
这就是东汉直氏的由来。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西文首氏。
日本的倭王热衷于中土文化,于是,就有人向他推荐了王仁。之后,王仁带着《论语》、《千字文》等经典读本前来参见倭王。
所以,王仁为中日双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西文首的首领。其实,王仁跟乐浪郡的王氏一族还有一些渊源。公元313年,乐浪郡没有人居住,大部分人搬到了百济。乐浪郡的王氏一族因为躲避战乱从山东半岛迁徙至此,他们的后代中出现了很多知识分子,有的还担任了乐浪郡的地方官员。
而王氏的居住地靠近河道,他们开始做船运工作,并由此发家,成为了当地有名望的家族。因为,这些归化的汉人与东汉直归化汉人有区别,故将他们称为西文首氏。

第三次:隋唐时期:
隋朝结束了分裂状态,让中原重新回归统一,使封建社会进入了鼎盛时期。
此时的日本正向封建社会发展,内部经历了一段阵痛期。所以,中原人士看到这样的日本,便不想东渡了。然而,强大的唐王朝却吸引了许多日本学者,这些学者一头扎进了富饶的长安城,收集各行各业的信息,汇编成册,打算带回国内。
此时,就有一些高僧在日本僧院的邀请下,东渡传教,比较出名的是鉴真东渡。等到唐朝衰落后,各地藩镇割据情况严重,百姓民不聊生。因此,民众再次选择外逃,前往日本。
只是,这次东渡日本的规模已经无法与两晋时期相比了。

第四次:宋明时期:
公元895年,唐朝统治者鉴于日本谴唐使的不友好行为,宣布不再待见前来中原的日本人。此后,两国关系陷入冷淡,直至元朝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很少有中原人东渡到日本。
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派遣中国人到琉球王国,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而琉球国国王也主动向大明王朝要人,请求他们让一些中原百姓移民到琉球这里。之后,到了元末及明末时期,中原战乱,一些原先王朝的遗民不愿臣服于新王朝,于是,离开故乡,远赴日本。
但是,这两次的移民潮,规模都不大,主要在于大家对日本列岛没有那么向往。而且,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指南针的发明,他们可以到更远的地方,比如:南洋。所以,大陆上的难民、移民开始大规模的往南洋迁徙,使得人口密集的日本不再是移民的首选位置。

此外,在清朝的统治趋向于稳定后,国内大力发展经济,国家对民族政策也越来越宽松,百姓更愿意生活在这个环境之下,而不愿意移民日本。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当时两个国家都在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官方的交往被切断,民间的迁徙活动被停止。
所以,到了这个时期,不仅移民潮的动力没有了,连持续两千年的东方迁徙史都正式的画上了句号。
参考资料: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不少非洲黑人来到中国寻找工作,尤其是在广州,黑人遍布大街小巷。我们走在广州的街上,就仿佛身处非洲,面对如此多黑人在中国成家立业,我们该怎么解决呢?黑人并不是现代才来到中国的,他们在唐朝的时候就作为奴隶被大批量购买到中原。古代人对这些黑皮肤卷头发的人十分好奇,很多大户人家都以家里有“昆仑奴”为骄傲。
记者:潘美琪一直以来,中柬婚姻持续火爆,虽受疫情和政策影响,前两年办证人数相应减少,但近期却饶有上涨之势。这些中柬夫妻一般在柬埔寨相知相恋,还正规办理了结婚证。但中柬夫妻还有另一种情况,女方前往中国后,再与男方相识,生儿育女。是否有结婚证,不再重要。但是这样一来,因为女方长期在中国生活,失去亲人及朋友,生活重心有所偏移,只是单纯的为了家、为了孩子,是否能长久的坚持下来,成为难题。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前言: 十几年前,走在街上,几乎看不到黑面孔,偶然发现一个,也是惊喜好几天,像是看到了新鲜玩意 最近这几年,情况发生了变化,每逢出门坐公交、地铁,没有看到几个黑人朋友,也不习惯了,也就渐渐失掉好奇的感觉。
新加坡永久居民一直是很多在新加坡工作和留学的中国人想要拿到的,有了身份生活上会方便很多,还能享受到很多福利。近日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宣布了一条关于中国永久居留的消息也很吸引人。8月11日中国国家移民局宣布,具有博士学位、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华人都可以向中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在中国永久居留。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工作居留提供便利政策支持。
“哎你们相信吗?千万别让法国人吃上山西刀削面,否则你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这是一位网名为“巴黎小郭郭paris”的自媒体博主近期推出的系列视频《法国集市奇遇记》的开场白,也是他将中国特色美食带入巴黎街头的序幕曲。这位美食博主真名郭章龙。在现实生活中,他是一家贸易公司和媒体公司的老板;在网络世界里,他拥有抖音粉丝近350万。
贵州平塘,连绵群山似凝固的波涛。“海浪”中央,“中国天眼”遥望宇宙,永不停息。2016年9月,“中国天眼”落成启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称其“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高水平管理和运行好这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
在我们的印象里,女性在印度生活似乎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印度也被许多人认为是极具代表的落后国家。到底在印度国土上发生了什么事,才让英国教授罗思义在会议上公开表示:“如果印度女性被允许移民到中国,我保证数亿人渴望来中国。”印度女性的生存现状到底又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01 生存现状因为受到宗教和社会习俗的影响,印度女性几乎处于整个社会阶层中最低的位置,没有人权和尊严的生活在印度的女性更是数不胜数。
曾经日不落大英帝国如日中天之际,世界到处都是它的贸易中转站;美利坚合众国后来居上,其港口和基地同样遍布海外;如今中国要崛起,参与建设海外港口自然是必经之路,而事实上我们已经在巴基斯坦、缅甸和斯里兰卡等沿海国家参与建设六个这样的“支点”。接下来我们从东往西,来看一下分别是哪些港口?【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
以前,流行着这样一个局面:大部分中国人都移居到了美国,并且人们都认为美国是天堂,都梦想着自己能够去到美国。所以中国有多少人移民去了美国?统计后得出的数字,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而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去美国的原因是很简单的,现在我就一一说明。美国经济发达1960年,中国就有大约10万人移居到了美国,1970年,大约有17万中国人民移居,1980年,数字达到了130万,
2022年底,tiktok发了其第五份“year on tiktok”年度报告,概述了过去12个月tiktok平台上热度最高的创作者、视频内容,以及000000; ">与我们想象的或许有很大不同:赫然占据着“最热商品列表”榜首的,不是各种精致出彩的化妆品或电子设备,而恰恰是日常生活中占据着厨房一小块面积的“捣蒜器”“绞肉机”这类“食物切碎机”。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