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事记》是日本第一部文学作品,这其中,包含了日本古代神话、传说、歌谣、历史故事等。太安万侣于和铜五年编纂完成,由第四十代的天武天皇审定。从建国神话到推古天皇时代,被记载进去。全书用汉字写成,内容大略可分成:“本辞”、“帝纪”两个项目,以及“上卷”、“中卷”、“下卷”三个部份。
日本是岛国,狭义的日本列岛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岛,广义的指日本的领土范围。据记载,在先秦时期,有大量中原人士渡海前往日本列岛,最早有这方面记录的日本史籍就是《古事记》。日本人将这些外来移民称为:“汉人”、“新汉人”或“唐人”,这也是为了尊重中原文化。
这其中,大陆移民日本列岛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下面笔者将做详细说明。当然,有些移民是日本人主动邀请的,因为,日本需要中原的宗教、文化、技术,有了这方面人才,他们才能虚心请教。
第一次:秦汉时期:
秦朝时期,最让人耳熟能详的,就是徐福携童男童女数千人,渡海寻仙人。《史记》中,关于这一段是这样记录的:“齐人徐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但是,关于徐福的最终去处,《史记》只记载了少量信息,说他到了日本九州岛。而且,徐福不仅在日本学术界有着记载,还在日本相当受欢迎。其实,徐福并不是第一批到达日本列岛的汉人。早在秦朝横扫六国之时,就有燕国、齐国的国民为了摆脱战火,率先去了日本。
燕国人是途径朝鲜半岛渡海来到日本的,齐国人是直接从山东半岛坐船过去的。西汉元封三年,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北部设郡,很多中原人士移居至此,有的继续东迁,来到日本。并且,在东汉时期,中原朝廷与日本政府建立了外交。公元57年,倭奴国派使臣来到大汉朝,刘秀正式封他们的首领为国王。
不但如此,刘秀还送了一枚刻有“汉倭奴国王”五个大字的金印。1784年,这枚金印重见天日,足以印证该历史的真实性。
第二次:魏晋南北朝时期:
公元四世纪末至五世纪初,中原战乱连连,很多人为了躲避战乱,举家迁徙到日本列岛,形成了两次迁徙高潮。
日本的早期史书对这些来自大陆的中原人有着详细的记载,他们将这些人称为“归化人”。在这些归化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弓月君、东汉直和西文首。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自称是秦始皇或汉高祖的后人。
据史料记载,弓月君一族是公元四世纪初来到日本,他们原本的姓氏是秦,来到日本后才改成弓月君。这一族人定居日本后,主要以养蚕、农田水利和土木工程为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积累财富,成为了当地的豪门望族。后来,族人不仅成为了倭王的左膀右臂,还成为了那时候的高级统治阶级。
此外,刘姓人也是这个时候来到日本的,他们是两汉皇族的后裔,也是汉族归化人的主力。这里面最有名的就是阿知王,他是东汉末代皇帝的玄孙。
当时,汉献帝被曹丕所废,贬为山阳公,奉命安居浊鹿城,阿知王也在其中。
但是,在司马氏建立西晋后,刘氏家族的地位越来越卑微。因此,阿知王跟大臣们商量,一起搬迁到日本去,免受敌人的迫害。随后,阿知王带着族人总共两千多人,乘船来到了日本岛。他们一行不仅受到了日本天皇的欢迎,而且,天皇还赐给阿知王“东汉使主”的称号。
之后,阿知王的儿子刘都贺被日本天皇赐姓为“直”,他的子孙一直都用这个姓氏,不再姓刘。因此,他的三个儿子分别叫:山木直,志努直,尔波伎直。后来,山木直在本土衍生出了二十五个姓氏,志努直在本土衍生出了几十个姓氏,尔波伎直衍生了出八个姓氏。
因为,阿知王一族靠手工业发家,所以,很多族人都当上了地方官员,变成了“官人豪族”,成为了日本古代社会一股强劲的力量。
这就是东汉直氏的由来。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西文首氏。
日本的倭王热衷于中土文化,于是,就有人向他推荐了王仁。之后,王仁带着《论语》、《千字文》等经典读本前来参见倭王。
所以,王仁为中日双方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西文首的首领。其实,王仁跟乐浪郡的王氏一族还有一些渊源。公元313年,乐浪郡没有人居住,大部分人搬到了百济。乐浪郡的王氏一族因为躲避战乱从山东半岛迁徙至此,他们的后代中出现了很多知识分子,有的还担任了乐浪郡的地方官员。
而王氏的居住地靠近河道,他们开始做船运工作,并由此发家,成为了当地有名望的家族。因为,这些归化的汉人与东汉直归化汉人有区别,故将他们称为西文首氏。
第三次:隋唐时期:
隋朝结束了分裂状态,让中原重新回归统一,使封建社会进入了鼎盛时期。
此时的日本正向封建社会发展,内部经历了一段阵痛期。所以,中原人士看到这样的日本,便不想东渡了。然而,强大的唐王朝却吸引了许多日本学者,这些学者一头扎进了富饶的长安城,收集各行各业的信息,汇编成册,打算带回国内。
此时,就有一些高僧在日本僧院的邀请下,东渡传教,比较出名的是鉴真东渡。等到唐朝衰落后,各地藩镇割据情况严重,百姓民不聊生。因此,民众再次选择外逃,前往日本。
只是,这次东渡日本的规模已经无法与两晋时期相比了。
第四次:宋明时期:
公元895年,唐朝统治者鉴于日本谴唐使的不友好行为,宣布不再待见前来中原的日本人。此后,两国关系陷入冷淡,直至元朝时期。在这段时间里,很少有中原人东渡到日本。
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派遣中国人到琉球王国,给他们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而琉球国国王也主动向大明王朝要人,请求他们让一些中原百姓移民到琉球这里。之后,到了元末及明末时期,中原战乱,一些原先王朝的遗民不愿臣服于新王朝,于是,离开故乡,远赴日本。
但是,这两次的移民潮,规模都不大,主要在于大家对日本列岛没有那么向往。而且,随着造船技术的提高和指南针的发明,他们可以到更远的地方,比如:南洋。所以,大陆上的难民、移民开始大规模的往南洋迁徙,使得人口密集的日本不再是移民的首选位置。
此外,在清朝的统治趋向于稳定后,国内大力发展经济,国家对民族政策也越来越宽松,百姓更愿意生活在这个环境之下,而不愿意移民日本。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当时两个国家都在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官方的交往被切断,民间的迁徙活动被停止。
所以,到了这个时期,不仅移民潮的动力没有了,连持续两千年的东方迁徙史都正式的画上了句号。
参考资料:
**中国与巴基斯坦:亲密无间的巴铁关系**中国作为一个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认可度提高的国家,一直秉持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众多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中,巴基斯坦是中国最亲密、关系最紧密的合作伙伴,被中国网友亲切地称为"巴铁"。巴基斯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地区,总占地面积达到了796,090平方公里,拥有1.97亿的人口。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任沁沁)国家移民管理局27日发布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包括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因出国旅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恢复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恢复签发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等。这是国家移民管理局积极适应疫情防控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障促进中外人员交流交往的举措。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最害怕中国充当俄罗斯的“军火运输队长”,要知道,中国完善的工业制造链可满足俄罗斯任何军工需求,如果中国给俄罗斯提供武器支持,俄罗斯战胜乌克兰,并扭转战略被动的概率很大。美国当然不会允许中国给俄罗斯供应武器。据俄卫星通讯社29日消息称,布林肯表示,中国多次向美国承诺,不会给俄提供武器用于乌克兰境内的军事行动,我们“极其严肃”地对待中国的承诺。
红灯笼、旗袍、黄色的毛绒绒的中国龙、大铁盆装着的红烧鱼……1月21日,中国的除夕夜,湖南男子袁良带着俄罗斯妻子一家人走进了新西伯利亚的一家中国餐厅,共同欢聚中国新年。桌上那道香气扑鼻的红烧鱼,让第一次吃中餐的岳父赞不绝口。1月25日,袁良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与妻子计划在二十天之后回到中国。未来,他希望在俄罗斯开办一所中文培训学校,让更多的俄罗斯人了解中国文化。
从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上来说,似乎只要是靠近海边的城市或者地区,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都不会差到哪里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现象,让很多身居内陆的人们都赶往沿海发达城市去发展。一、富商移民热潮可能在生活当中比较关注金融以及经济新闻的人都知道,在我国的很多富商,他们在发家了以后,大部分都已经移居了海外。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4月13日首发在即需要准备哪些证件材料以便顺利出入境呢?小编为您准备了最全通关攻略▼出发前,您需要准备好“三证”:护照、签证、车票。首先是护照,这是您出入国境和到国外旅行或居留时,证明自己中国公民国籍和身份的合法证件。所以大家出国前请认真检查自己的证件有效期(确保半年以上),如已过期或即将过期,请及时更换。
原谅我的孤陋寡闻,一直以为移民仅限于个别富豪而已,毕竟我们国家最安全最稳定,也是普通老百姓幸福感最高的国家。没想到根据联合国移民署此前发布的《2022年世界移民报告》显示,中国移民人数已经超1046万人。移民流出国(单位:百万)我看了一下移民报告,统计显示各国移民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例如向往其他国更好的生活,逃离本国原有的生活,想获得更好的工作待遇和职业前景,为了避税,为了子女的教育等等。
死缠烂打把她追到手,坦言:日本女人真好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些故事甜蜜如诗,有些则曲折离奇。而今天,我将为您讲述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一位天津小伙邂逅了一位日本美女,经过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成功地将她追到手,并发现了日本女人独特的魅力。天津小伙阿龙(化名)是一个活泼开朗、充满阳光气息的年轻人。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中国人的喜庆节日里,总是少不了一盏灯笼。虽然灯笼只是一种装饰物,但是在中国人眼中,灯笼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红彤彤的大灯笼,看着就足够喜庆。灯笼的传说存在即合理,不少人会产生疑惑。从我们懂事以来,便习惯了有灯笼这种装饰物的存在,那灯笼是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呢?关于灯笼的传说,众说纷纭,相传灯笼最早被记录的时间是在西元八世纪。
图为外籍友人参访呼和浩特现场。 马丹妮 摄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21日电 (李爱平 马丹妮)“今年2月我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工作,当地民众的热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6月21日,来自韩国的朴讃浩不住地点赞这里民众的热情好客,并坦言,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朴讃浩是应呼和浩特市外事办邀请,参加“我爱你呼和浩特”外籍人士参访活动时说这番话的。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