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日本樱岛火山接连喷发,间接导致沉寂300年的富士山愈发活跃。据专家推测,富士山的喷发可能会导致数百万日本人失去家园。
网友们不禁好奇:日本作为一个岛国,面对天灾难道就没有什么后手吗?
此时,一条2020年的新闻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报告显示,如今日本人在巴西本土移民人数超过了140万人,总共拥有超过11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要知道,日本总共的国土面积还不到38万,在巴西拥有的土地竟是本国的3倍!
这样的结果自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而是日本将近百年的移民计划。
由于自身国土面积狭小,日本早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有计划的国策移民。
日本为何选择了巴西?移民过程又经历了何种曲折?巴西人民对此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国土狭小的岛国。
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说到底都与本国的地理条件息息相关。
以中国为代表的大陆文明依靠着广袤的土地,发展出了中央集权的农耕经济;以西欧为代表的海洋文明则凭借狭长的海岸线,形成了贸易发达的城邦政治。
日本建立在板块交界处,时常经历天灾,因此缺乏悠闲的气质,也对外来的刺激异常敏感。
本尼·迪克特曾在《菊与刀》中说日本的民族性格是“好斗又温和、倨傲又有礼、顺从又不愿被摆布、忠贞又善于背叛”,这些大多都是日本人的岛国心理决定的。
日本与英国都是岛国,骨子里都有向外扩张的冒险精神,但是又因为日本文化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故而骨子里又有深厚的农耕精神。
由于本国资源匮乏、人口密集,日本时常将目光投向海外,寻求机遇,从上个世纪开始,日本就不断购买他国土地,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巴西。
最让日本人心动的是,巴西的政策规定,非巴西人也有权利购买巴西的土地。
购买土地!日本人梦寐以求的就是拥有更大的土地,要不然当时也不会入侵中华大地。
得知了在巴西能够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土地,日本人在巴西各州建设了许多的农业拓植地。
日本的粮食主要靠进口,自给率不到四成,在巴西广阔的农田中,日本人种植了丰富的大豆等粮食作物用来供给本国,随着土地资源的增加,日本人的粮食自给率也在逐年上升。
再加上日本人口密集,产业结构的升级使得劳动力溢出,社会失业率上升,移民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事。
溢出的大多都是劳动人口,发达国家追求高素质人才,也没有那么多的劳动力缺口,日本移民海外的人口就去到了第三世界国家。
巴西,成为了大多数日本人的移民选择。
适时巴西也缺少劳动力建设国家和投入工业,两国政府一拍即合,开启了日本到巴西的人口输出政策。百年时间过去,在巴西的日本侨民占所有海外移民的半数之多。
因着岛国特征和文化心理,日本政府激励移民不足为奇。
1908年,日本开始向巴西输入移民,至今已有115年的历史了,而至今为止日本最大的海外侨民社区正是在巴西。
自1908年至1920年,为了补充劳动力,巴西向日本来的移民提供了补助金,日本的人口输出也主要以下层农民为主。
12年里,巴西一共接收了约2.8万的日本移民,他们大多被安排在种植园工作,从事最基础的体力劳动,日本也因此消化了国内多余的劳动力,算是达到了双赢。
1920年以后,受到美洲“排日运动”的影响,巴西停止对日本移民的经济援助,而日本国内通货紧缩,造成了失业率高的苦果。
于是,海外移民再次成为了解决日本国内人口问题和失业问题的良药。
1922年,内务省开始关注移民奖励议题,特别提到了巴西:
“巴西国土辽阔、物产丰盈,对海外移民也较为宽松,是我国进行移民输出的最优选。”
日本政府承诺为移民巴西的民众提供补助金,在法律的激励下,从1929年至1934年的六年时间,日本就向巴西移民了将近10万人。
后来,日本的移民暂时放缓,这是因为1936年以后日本的海外战略重心转向了中国东北。
日本内阁对中国制定了冠冕堂皇的《二十年百万户移民计划》,表面上是移民,实际上是针对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狼子野心。
当时日本人想得很好,要在20年之内向中国移民百万,实际上就是在对中国进行侵略、对中国人民进行杀戮,将东北国人清除以填补他们自己国家的人民,作恶多端罄竹难书。
总之,日本是将移民活动当做本国的国策来执行的,在国家的调控下,日本移民巴西的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在巴西的侨民也越来越多。
虽然在移民中途也发生了侨裔回流的状况,但移民计划总体还算顺利,经过了五代的繁衍之后,巴西的日裔也逐渐融入了巴西社会文化中。
在巴西的日裔也积极扩张自己的“移民地”,在这片区域内他们可以自主经营,不管是资金来源还是土地持有都具有较强的自主性,逐渐拥有了超越国土面积的海外移民地。
日本移民巴西的过程如此顺利,让人不禁有一个疑问:巴西本土人真的欢迎日本人到来吗?
事实并非如此,巴西甚至专门颁布了法案来制止日本移民。
20世纪20年代,巴西的民族主义开始萌发,寻求自己的身份认同、思考巴西的民族内涵。
但是由于近代巴西的身份认同是建立在欧洲文化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不可避免地形成了种族主义的思想,认为白人比其他有色人种更加高贵。
他们认为白人是世界的“优等生”,接纳白人移民可以有效改良巴西国民的基因,因此对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进行了移民限制。
摒弃了肤色因素,巴西政客对于本国的同化能力很有信心,认为只要通过教育就能够让移民逐渐融入巴西社会,但日本移民是个例外。
由于日本移民到了巴西后总是抱团取暖,在当地形成了庞大的日本社区,而社区内依旧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和风俗,因此巴西人对他们很是在意。
因此,当地人认为日裔不愿意被同化、具有扩张的野心,没有做好融入巴西的准备。
再加上当时美国的排日浪潮愈演愈烈,1923年,巴西也随之公布了充满种族主义气息的《雷斯法案》,其中对于移民种族问题的表述直指日本移民:
“禁止黑色人种入境,黄色人种移民数量必须限制在总移民人口的5%。”
那个时期,从海外来到巴西的黄色人种移民基本上只有日本人,因此驱逐意味明显。
《雷斯法案》颁布之后立刻遭到了日裔的强烈反对,他们走上街头,发起了抗议。
那时的日本移民大多数是第二代的日侨,当被问及“是日本人还是巴西人”的时候,他们道:“至少我们有一部分是巴西人”。
日本政府也在积极协调,试图从多角度分析这些日裔“不构成经济或文化威胁”。
最终,《雷斯法案》在通过三年后被废止,相比于美国的《1924年移民法》,巴西对日本移民依然抱有较为宽松的政策,因此也成为了战后日本的好选择。
日本政客因此说:巴西人包容且具有国际视野,与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自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实,这并非人种之间的个性差别,只是因为当时美国的工业化基本完成,接下来需要高素质人才;而巴西并未完成,仍然需要庞大的劳动力,日本移民才得以在巴西安居乐业。
所谓移民政策的调整,实质上离不开本国经济结构的特点,不过不能说得那么直白就是了。
中国是唯一流传下来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因此尽管历史上不乏外来文化入侵,但最后都融入了中华文化圈中。
但是对于那些文化底蕴较为浅薄的国家来说,外来文化或人口入侵往往代表着挤压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间。
如果不能同化,那么日本文化多占据一分,本土文化便少得到一分,这也是当时巴西人民不待见日本人的原因之一。
但巴西的日裔人数稀少,掀不起大风浪,有的国家却因为移民面临着种群结构被洗牌的危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美国和法国。
美国原本就是一个移民国家,来自欧洲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侵占了美洲原住民的领地,随后开启了白人统领北美洲的时代。
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人口部门发现,本国人口的种族结构发生了改变,拉丁美裔人口不断增长,各个城市中都出现了大量深皮肤的居民。
从2000年至2020年,美国的拉丁裔增加了2700万达到了62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8%,甚至在有些靠近中南美的南部州已经超过了30%。
这是因为拉丁裔们数十年如一日或移民或偷渡到美国,随后在美国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就成了纯粹的美国人。
拉丁美裔的生育率很高,人口结构也较为年轻,因此近些年来在美国政坛上也发出了愈发响亮的声音,想要参选的议员们不得不考虑大量的拉丁美人团体,争取他们的支持。
法国也面临一样的境遇,由于在战后劳动力紧缺,大量的非洲黑人涌入了法国境内,再加上双方生育率的差距,法国非裔的新生儿在近些年已经突破了半数。
官方数据显示,法国的黑人有800多万,占总人口的15%,但这只是平均值,在发达的大城市中黑人比例尤为明显。比如首都巴黎,黑人及非裔的比例已经突破了40%。
其实,按照西方人所谓“人人平等自由”的理论来说,外来人口应该得到欢迎才是,但大多时候只是嘴上说说的口号,实际上并非如此。
不同文化间的摩擦与碰撞,再加上根深蒂固的排外心理,种族问题已经成为了深藏在社会中的定时炸弹,只要一点小火苗就会被引爆。
美国的种族矛盾有多尖锐自不必多说,“黑命贵”“零元购”的事件已经可见一斑。
再加上近些日子法国再现了美国的“弗洛伊德案”,这些都是种族矛盾的体现。
也许西方世界的移民危机会在未来得到解决,但这必然会经历一段漫长的阵痛期。
日本的移民政策,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做出的选择。
岛国自古以来就对大陆有着深切的崇拜和敬畏,然而随着日本岛的武力值逐渐增强,原本的敬畏也变成了虎视眈眈的觊觎。
日本对于中华大地的侵犯,本质上就是因为自身生存空间容纳不了日渐增长的野心的结果。
日本移民巴西的百年历史,一开始是为了转移国内待业的农耕人口,后来又掺杂了政治因素,
无疑是“海外扩张”战略的体现。
260万海外日裔,仅是巴西就占据了140万、54%之多,可见日本对于巴西的看重。
外来人口对于当地人文化的冲击不必赘述,但就目前来说依旧不明显,因为在巴西的日裔仅占巴西人口的1%,暂时无法动摇本土民族的根基。
多于国土3倍的土地面积,乍听上去让人惊讶,但仔细想想便知,这并不代表日本在未来的某一天就会举国降临巴西,拥有的土地也不意味着日本“所有”。
再加上巴西文化对于数代日裔潜移默化的影响,未来呈现何种光景仍未可知。
日本文化对其战略扩张的影响 苏振华
战前日本对巴西的国策移民研究 吴占军 外国问题研究
从移民输出到侨裔回流,日本的巴西日裔政策历史演变和现状评估 陈梦莉 拉丁美洲研究
为什么巴西有大量的日本后裔?今天咱们来聊聊这段历史。可能很多在巴西的朋友都听说过,历史上巴西曾邀请中国移民到巴西,但被中国拒绝了。于是巴西转向日本,引入了大量日本移民。不过,很多人对这段历史的细节可能不是很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讲一讲这段历史。在19世纪60到70年代,巴西进行了一场是否引进华工的全国大讨论。
为什么要移民?一张绿卡可能像在大富翁游戏里面一样,在某些时候可以成为你的“免罪卡”。它可以为你提供更多的选择,以为你躲避赋税、雾霾甚至灾难。如果你决心一辈子待在一个国家,那么你是在把你所有的信心和风险放在这个国家,就像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一样。拥有一张绿卡意味着有更多的选择,更高的灵活度。意味着你可以在其他国家生活,在其他国家经商,意味着更多更多样化的机会。
新华财经圣保罗4月30日电(记者陈昊佺 罗婧婧)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科技企业开始发力拉美市场。记者近日走访联想集团在巴西的工厂发现,当“中国智造”遇上巴西再工业化,中巴合作擦出了不一样的火花。本土创新促进共同发展联想摩托罗拉工厂位于巴西圣保罗州雅瓜里乌纳,走进厂房,能看到众多电子元件在生产线上飞驰,在工人和机器人手下逐渐变成消费者熟悉的智能手机,而在这忙碌的生产线末端有一道特殊的工序。
作为享誉世界足坛的球王,贝利也跟中国足球有着不解之缘:作为现役球员的最后一场输球就是在中国;退役后,贝利也多次来到中国访问,留下了一些有趣的往事,与中国足球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贝利在纽约宇宙队。首次赴中国踢表演赛1977年,已经37岁的贝利迎来了在美国纽约宇宙队效力的最后一个赛季。随后,宇宙队老板安排贝利率队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全球巡游,并来到亚洲参加一系列表演赛,其中就包括中国。
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和海平面上升,日本这个位于大海之中的岛国也开始担心未来的情况。他们担心自己的国家可能会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最终被海水淹没。因此,很久以前,日本便开始考虑寻找适合的国家,以便进行移民活动。日本一、日本自身的国情:日本是一个人口密集、土地有限的岛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短缺等挑战。
巴西面积855万平方公里,比中国略小,但是资源丰富,原始森林和耕地面积庞大,跟中国相距半个地球,本来两个国家风马牛不相及,但是自从巴西移居了大量日本人之后,一切都变了。有些人也许还记得里约奥运会上,中国队所遭遇的种种不快,抛开比赛因素不说,从一百年前,日本人踏上巴西这块土地开始,巴西人受日本的文化、习俗、观念的影响日益加深,毕竟这里有三百多万的日本后裔,这几乎重塑了整个巴西对中国人的看法。
如果有喜欢爵士乐的朋友,对小野丽莎这个名字应该非常熟悉,尤其是她唱的《fly me to the moon》、《la vie en rose》、《夜来香》等歌曲被很多人奉为经典。由于她的唱法融合了巴西桑巴与爵士乐的bossa nova曲风,她也被日本誉为bossa nova女王。尽管小野丽莎有着一个很日本的名字,但是她却出生在巴西,是个货真价实的日裔巴西人。
2011年3月,就在日本的“311大地震”过去不久之后。路透社就发布了一则非常耐人寻味的消息:四家日本公司联手收购了巴西有色金属集团超过30%的股份。同时,这四家公司还在巴西管理着大量的私人土地。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资源匮乏、灾难频发的国家。为了摆脱笼罩在自己头顶上的阴影,日本人从来没有放弃过在他国开发土地的计划。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452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广东江门人。家庭原因从小想远走高飞,却没想到会在巴西安了家。初中辍学,我开始四处打工,从做厂妹开始艰难挣扎。25岁,我卖掉首饰艰难创业。然而,生活并没有将我打倒。在异国他乡多亏中国人鼎力相助,寻得良人一起打拼,在30岁时在巴西买了房,有了稳定的事业。然而,疫情袭来让一切清零,2次感染新冠只能自生自灭。
国外打工走丢,漂泊异国他乡2018年,一段中国小伙在巴西乞讨的视频火遍网络,引起了轩然大波。镜头前的小伙子,抱着一个破包,衣服又脏又旧,他介绍自己叫移民哥,已经流浪了将近一年,他不敢讲实话,也不敢把情况告诉家里人。得知这个消息的父母,在国内已经哭得肝肠寸断,他们就这么一个独生子,一走就是16年,中间只回过一次家,老两口做梦都想把孩子接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