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伊恩(ian)跟着父母和两个哥哥变卖所有家产来到了中国贵州,本以为会干出一番新事业,但没想到仅仅两年,他们便把变卖家产所得的两百多万全部花完了。
他们把钱都花在哪了?
本以为在钱花完后他们会立刻回到比利时,但没想到他们竟然在贵州一直生活到了现在。
2011年,几个人回到比利时探亲时还发出感慨:“我们在中国不是外国人,在比利时才是外国人。”他们为什么会这样说,他们在中国经历了什么呢?
如今伊恩一家已经在贵州生活了21年了,他们在中国的现状如何了呢?

伊恩全家来到贵州是受母亲海蒂(hetty)的影响。
那时候很流行外国人来中国做义工,海蒂的姐姐就是其中的一员,受她的影响,海蒂也对中国产生了向往。
2000年,海蒂听说姐姐又要去中国做义工,于是便加入进来和一堆外国人来到了中国贵州。
当时贵州发展很一般,没什么高大楼房,能看到的只有高大绵延的山脉,和一眼见底的清泉小溪。贵州对比与发达的比利时来说,可以称得上是“落后”。
然而,就是这样“落后”的生活深深地吸引到了母亲。

比利时多处平原,海蒂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山,比利时科技比较发达,这也就导致比利时的自然环境远没有贵州好。
贵州的山多是土路,一下雨就会坑坑洼洼,车不好过,这时候海蒂和姐姐就会步行进去,在进山的过程中,她领略了很多贵州的风俗人情。
海蒂只在贵州待了两个月,义工生活结束后她就回到了比利时。
对海蒂来说,她的身体回来了,但是她的心却被贵州紧紧地拴住了。

由于海蒂经常在家里谈到贵州,以至于丈夫帕特里克(patrick)也对贵州产生了好奇。
2001年,海蒂又报名做了义工,这次她和丈夫一起来到了贵州。
帕特里克当时的工作是货车司机,他经常一个人开着货车在比利时来回跑,帕特里克性格比较内向,对于他来说货车司机是一份很好的工作。
因为他不仅可以在开车的时候安静听歌,还可以顺带游山玩水。
在听到海蒂夸赞贵州的自然环境时,帕特里克对贵州产生了向往。从比利时来到贵州很不容易,期间要转机两三次,全程时长高达12个小时,这一路过来可把帕特里克的屁股坐疼了。
但当他落地贵州,看到贵州的风貌、看到他脚踏的土地时,帕特里克的疲劳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他在看到贵州的第一眼就爱上了这里。
这次的义工生活结束之后,海蒂和丈夫都有些不舍,回到比利时后做事情也有点心不在焉。

后来,两个人做了一个极为大胆的决定。
他们要变卖所有家产,然后来贵州生活!
海蒂和帕特里克的朋友们都觉得他们疯了,要知道,当时他们一家在比利时的生活十分优渥,光是父亲一个人就有一个月2500欧的工资,算换成人民币就是两万。
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夫妻俩要放弃这样富足的生活,然后去一个人不生地不熟的地方。
当时没有一个人支持他们,就连两个人的父母都不支持,但是海蒂和帕特里克十分坚持,知道劝不动,父母只能含泪送别。

于是,帕特里克带着妻子以及三个儿子,还有变卖家产所得的两百多万来到了贵州。
当时的他们并不知道,这一去就是21年。
但其实刚开始,帕特里克一家在贵州的处境能称得上是艰难。
首先第一大难题就是沟通问题。
据大儿子杰弗里(geoffrey)描述,当时父亲买一些生活用品,都要手足舞蹈的比划很久,因为交流多有不便,母亲还专门去学了中文。

其次就是居住和看病的问题,每次外出的时候,除了一些必备品外帕特里克还会额外提一个大包,里面装的各种证件。
还有就是三个小孩的学习问题,大哥杰弗里和二哥凯文(kevin)在比利时的时候就已经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小儿子伊恩也需要上幼儿园。
帕特里克忙前忙后跑了很久,才把三个儿子的上学手续办好,但这段学习并没有持续很久。
因为那个年代来中国的外国人都不是很多,更别提贵阳了,所以在学校的时候三个孩子走到哪都是万众瞩目的存在,甚至去动物园的时候,大家也不看动物而是看他们。

虽然知道本地人只是好奇,都没有恶意,但是这还是影响到了三个孩子的日常生活,于是在海蒂和帕特里克的商量下,决定让三个孩子在家自学。
海蒂先是托朋友从美国寄过来书,接着帕特里克又亲手做桌椅,以便孩子们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最后就是饮食问题,在比利时的时候,每天的饭都很单一,一家子人吃的最多的就是土豆泥和奶酪面包,而且大多都是甜口。
但是贵州不一样,这里什么吃的东西都有,每道菜几乎都放辣椒,最开始一家子特别不习惯,但是时间长了就逐渐领略到了贵州特色饮食的美味。
杰弗里和凯文第一次吃棉花糖的时候还很惊奇,他们无法理解棉花糖是怎么从一个类似盆子的东西里做出来的,而且口感很奇特。

除了这些,工作问题也让他们非常烦恼。
海蒂在比利时的时候做的是护工,但是因为公司倒闭了海蒂没有护理证明,所以就没有办法再从事相关工作,于是海蒂便留在家里做饭以及照顾三个儿子。
帕特里克依然从事义工工作,凭借丰富的开货车经验,帕特里克经常去贵州各个地方送物资,因此一路见证了很多风俗民情。
做义工虽然有收入,但是很少,没有办法支撑起全家五口人的生活。

就这样,仅仅两年时间,他们卖房子得到的两百万就花完了。
你可能会认为这两百万是他们自己花完的,其实并不是。
他们每天的花销只有一点,剩余的钱都被帕特里克一家子用来资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了。
2003年,帕特里克在做义工的时候偶遇了一个左腿坏死的妇女,如果不想威胁生命安全,她就必须马上做手术。当时整个贵州都很贫困,更别提这个妇女了,她根本没钱做手术。

帕特里克了解情况后便和妻子商量资助妇女,于是两个人拿出了十万块钱让她做手术,但是这个手术在贵州还没办法做,于是帕特里克又拿出了让妇女去大城市看病的车票钱。
这只是帕特里克一家做的好事当中很小的一件,两年来夫妻俩不求回报地做了无数好事,所以两百万才会那么快花完。
但是夫妻俩并没有认为不值,他们最开始来贵州也是希望自己可以帮助到这里的人们。
2007年的时候,贵州开始发展起来了,交通道路以及楼房都有了很大的变化,义工也渐渐减少了,这下子帕特里克也没了工作,日子开始拮据起来。

但是让帕特里克感动的是,在知道他有困难后,他曾经帮助过的那些人们并没有冷眼相看,而是纷纷伸出了援手。
2011年的时候,帕特里克带着孩子回家探望父母,本想着在这里多待几天,但没想到,一个星期后孩子们就对帕特里克说在比利时有些无聊。
帕特里克惊奇极了,他以为孩子们会很想念在比利时的生活,毕竟他们的家乡在这里。
在父亲问为什么会觉得无聊的时候,伊恩回答:
“爸爸,我在中国长大,我习惯了贵阳的风俗文化,所以在比利时我反而像一个外国人一样,而且我在中国有很多朋友,我很想他们。”

于是没过多久,帕特里克就带着孩子重新回到了贵州。
不止海蒂和帕特里克,在三个孩子长大之后,他们的工作也是一波三折。
杰弗里一直在贵州的幼儿园做外教,后来学校关门之后他就回到了比利时工作,经常去照看爷爷奶奶。

凯文和伊恩因为没在学校上过学,没有学历证明,所以找工作很难,他们平时便打一些零工,或者兼职当英语老师。
本以为日子会这样平淡过下去的时候,一切有了转机。
凯文从小就喜欢动物,在比利时的时候父亲和爷爷还专门给他弄了个小农场,小时候凯文最喜欢在里面玩耍,当时他的梦想是将来有一个大农场,到贵州之后,这个想法就被搁置了。

2017年,凯文看报纸的时候发现贵阳的一个山庄有地出租,他便有了将这片地改造成农场的想法。父亲听说后也很支持,于是凯文便去联系了发布广告的人。
但是他去晚了一步,地已经被租出去了。凯文失望极了,从那之后他便密切关注空地出租的信息,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凯文成功在下司镇租到了一块地。
于是一家人便从贵阳搬到了下司。
凯文和父亲对于将土地改造成农场这件事情很热衷,农场的规划以及牲畜的房子还有养什么动物,都是他们两个人主导完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没有正儿八经做农场的经验,一家子养动物的知识都是边做边学的。
刚开始怕亏本,凯文只买了一千只鸡苗以及六头羊,因为居住的地方离农场有点远,所以凯文和父亲每天轮流跑两趟,伊恩和母亲就留在家里做饭料理家务。
在一家人的努力下,农场越做越大,除了鸡羊外还额外养了兔子和黑猪,现如今不仅有人买鸡蛋,还有人专门收农场动物的粪便。

农场的收益不错,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可观起来,伊恩还说:“现在农场不仅是kevin和爸爸的梦想,我也很喜欢,每天看着动物的变化,心里很高兴。”
除此之外,凯文还在社交平台创立了一个账号,分享自己每天的农场生活,以及讲述一家人的故事。

凯文将一家人的事迹发到网上之后获得了很多关注,很多媒体也争相去采访他们。
面对“将来会回到比利时吗”这个问题,凯文不止一次在采访和视频中提到,他和家人会永远留在中国。

在他们看来,如今在中国不仅有家人陪伴,还认识了很多朋友,农场的工作也能维持一家子人的运转,闲来没事的时候他们还会在中国各地旅游。
或许事实真的如他们所说的一样,在中国生活了21年的他们早已经不是外国人了。
近年来,越来越多港星来内地发展甚至定居养老,但也有不少内地明星选择去国外生活,他们当中有人至今仍然在国外生活潇洒,有人年轻时出国,晚年还是回国。1,姜黎黎姜黎黎是80年代的当红女演员,出演过《红牡丹》,《赤橙黄绿青蓝紫》,《还珠格格3》等等。她的丈夫汪宝生也是一名演员,两人育有一个女儿,今年32岁,夫妻相爱45年令人羡慕。
2023开年的第一次消费大降级,是纽约时代广场的tsx广告大屏给的。40美元15秒,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人人都可以上传视频内容,甚至不需要等太久的审核,你就可以让自己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告屏上。电影《中国合伙人》里,孟晓骏为了让新梦想出现在时代广场的广告屏里,执意要求公司上市,不知他看到这个折合人民币275块钱左右的收费标准会作何感想。
联系中介、准备材料、筹集资金、模拟面试…..经过短则数月,长则一两年的移民申请,终于拿到枫叶卡,来到加拿大这号称“好山好水好快活”的国度,过上了另一种生活。然而,枫叶卡还没焐热,你却突然接到通知:由于你在办理移民过程中涉嫌欺诈,要剥夺你永久居民的身份并驱逐出境……你会不会突然有种从天堂跌落深渊的感觉?
我,60后,90年代来美国陪丈夫读书,来到这里才明白回不去了时光荏苒,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回首往事,我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风声,看见那时的笑颜,仿佛昨日的事情就发生在眼前。我是移民哥,90年代来到美国陪伴丈夫读书的女性,来到这个陌生的土地,才逐渐明白,原来回不去的,不仅仅是故乡,还有那段青涩年华的时光。
miyavi,日本摇滚歌手。miyavi是日本乐坛一位个性十足的摇滚创作歌手,出道20年来,从一个桀骜不驯的摇滚小子蜕变成为一位引领日本乐坛潮流的摇滚型男,因出众的吉他技巧被盛赞为"日本吉他武士"。曲风除了他擅长的硬式摇滚之外,更将触角伸及raprock,mixture,甚至是重拍极具律动感的club music。
曾经这样一档综艺节目《非诚勿扰》可谓是家喻户晓,其中的主持人乐嘉也凭借一针见血的犀利点评,乐嘉一时间风光无限。然后仅几年后,曾经火遍全网的乐嘉被曝在录制节目时满口爆粗触犯众怒,最终销声匿迹。可如今,乐嘉被远在美国的网友偶遇并拍下一张照片,让大家没想到如今的乐嘉已经离开中国,前往美国过上了如此奢靡的生活。
不可思议一幕!港媒:为申请赴华签证,新加坡人酷暑中排队16小时“不可思议”的一幕在新加坡上演:为申请紧俏的赴华签证,新加坡人在酷暑中排队16个小时。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在5月7日晚,大批新加坡人带着睡袋、纸板箱和折叠椅,在新加坡中国签证申请中心外排起长队。随着往返新加坡和中国的航班陆续恢复,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准备赴华出差、旅游。
1.《植根中华 融入当地——华文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颜海波 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22-01该书围绕“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课程设置-培养路径”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线,分析探讨如何改良华文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提出了具有启发意义的对策建议。2.《汕头开埠与华侨文化研究》林伦伦,陈景熙 主编
特朗普为了竞选总统,说出了一些真相,不愧为“懂王”。他公开宣称,他还说现在美国的繁荣富强是拜中国所赐,美国将来的衰败也会是拜中国所赐,他们会给美国带来灾难。此言一出,在美华人、华侨、留学生心里肯定会忐忑不安。那些资产来源不明的富豪们肯定也在想后路了吧?我们分析一下“懂王”结论的正确性吧。清华北大一直以来都是美国高层次留学生的主力军,这个已经是几十年来的事实,无需进一步展开讨论。
书接上回,老王又找到了一些外国网友的评论。信息来自网络这是一种可能妨碍公务执行或毁坏公文的情况。最后一个“回国”是个问题,但我觉得其他的反应还是比较冷静的。如果丢在家里,不管是谁,都只能自己找。相反,在有可能构成犯罪行为的情况下,未经许可撕毁他人重要文件的行为似乎是一个问题。这位网友认为,这名女性如果在自己家中丢失了护照,应该先在自己家中寻找。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