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追根溯源,礼崩乐坏无非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面对财富、权力等,变得自私而贪婪了起来。而哈萨克人却让自己的“礼乐”在中国北方的草原上生生不息地流传了下来,进而让“巴塔”的礼仪和祝福的美好成为了一种自觉地践行和坚守。

礼是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我国古代讲究“以礼为主”的法理念,比如“周礼”就是周朝建立的一种规范人们行为和行动的规范,主要作用是:区别血缘关系亲疏,确定社会等级关系;维护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教化民众遵守当时的社会秩序,遵守行为规范。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礼仪。
不同的地区可以有不同的风俗习惯,但礼对人们的教化功能应该是相同的。所以,流传下来的礼节往往可以说是人们曾经或者正在进行的一种信仰。哈萨克族先民虽然没有像中国内地先民一样,遵行过“周礼”的社会秩序和行为规范,但当他们被称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乞丐的民族”,完全可以说奉行的正是“礼”信仰。

“巴塔”是哈萨克人日常的祝福词,能渗透到哈萨克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从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乃至生老病死等等,哈萨克人都在“巴塔”的美好祝福里。在哈萨克人生活的草原上,无论是婴儿降生还是取名到婚嫁,或是宰畜、用饭还是出外办事、搬迁异地,抑或是生日、节庆等等,人们都自然而然地把致“巴塔”作为重要的礼仪,以此表达对人、对事物的良好祝愿。
不同的场合“巴塔”有着不同的内容,比如,到别人家做客,饭前饭后致“巴塔”,内容是:“愿你的锅里油水不断,求你的餐布(餐桌)美食常在,祝你的全家幸福美满。”因为无处不在并且深入内心,所以,哈萨克人坚信“巴塔”的力量是神秘而强大的,他们坚信雨水能够染绿大地、“巴塔”能够成就英雄,“美好的巴塔能让一个人走好运,没有了巴塔却使一个人遭遇厄运”。

“巴塔”的美好祝福如同音乐一样在草原上传唱,这也是哈萨克人“乐”,并不限于音乐、歌舞、艺术等,还包括了文化,可以调节人的性情的文化,成为社会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一如中国古人对“乐”的重视,将“乐”的作用提高到与伦理道德相并行的高度。在这一过程中,古人们不止一次地感叹过礼崩乐坏。
清章炳麟《与简竹居书》:“中唐以来,礼崩乐坏,狂狡有作,自己制则,而事不稽古。”还有孔子:“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论语·阳货》)意思是:周代封建制度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寓意社会制度和文化秩序遭遇重大变局,亟需内圣外王之人改进。
追根溯源,礼崩乐坏无非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面对财富、权力等,变得自私而贪婪了起来。而哈萨克人却让自己的“礼乐”在中国北方的草原上生生不息地流传了下来,进而让“巴塔”的礼仪和祝福的美好成为了一种自觉地践行和坚守。

权力是社会上层的角逐,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礼乐”对人的教化和影响莫过于对财富的态度。又因为普通百姓是社会生活中的绝大多数、是社会的基础,所以,“礼乐”的教化是否深远、影响是否持久,主要是要看其在这一群体中的作用,而不是社会上层的少数人群。面对财富,哈萨克人一直奉行着这样一句谚语:“祖先留下的财产,有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
这句谚语造就了哈萨克人的热情好客,在他们的风俗里“在太阳落山时放走客人,跳到水里也洗不掉这个耻辱”。所以,只要是在哈萨克人的生活区域,即使不带一分钱、一粒粮,也不会被饿死、冻死,主人不但会好吃好喝地招待你,还会在天黑时,将你留居于他们的帐房内。而且在当夜,主人还要为你精心喂马,第二天辞行时还得为你赠送一些礼物。
这句谚语也造就了哈萨克人的互助精神。可以想一想,一个对客人尚且如此的民族,对与自己生活在同一区域的本民族会怎么样呢?正如谚语所说“祖先留下的财产,有一部分是留给客人的”,在哈萨克人概念里,祖先留下的财产有一部分也是属于和自己共同生活在一个区域,有了困难的本民族的人们的。他们认为共同生活就一定要共同承受苦难,并且乐于互助,进而共同富裕。

如果热情好客能体现哈萨克人的包容,那么互助的风俗则是哈萨克人长期生活在草原,与大自然搏斗的结果,是一种集体意识的体现。所谓独柴难着、独人难活,哈萨克人认为在广袤的草原上,没有一个人能够独自活下来,而作为一个民族能够繁衍与发展下来,都是集体的力量。所以,如果有人遭到风雪灾害或生病、牲畜有了损失等等,周围的人都会送来吃穿、钱物甚至牲畜等等。在大家的概念里,帮助有困难的人是理所当然的,是一种礼俗,不帮助别人的人就会失去被人帮助的机会。同样,一个有困难却不愿意接受帮助的人,会被视为是破坏礼俗的人。
热情好客和互助精神的终极显现是哈萨克人社会生活的和谐。在这方面的最佳体现还有他们对老人的尊重——在哈萨克人聚居的地方,老年人不论男女与贫富,都非常受人尊重。晚辈们见到他们,要行礼问候,用“阿克萨哈勒”(老人家)、“阿帕”(大妈)等尊称代替其名。老人说话时,晚辈不可以打断插话,更不能在他们面前抽烟喝酒。老人下马时,晚辈要出来迎接,扶其下马,并把马拴好。进房时,要让老人先进,并坐在屋子的正中位置。吃肉时,要把羊头、羊腿端给老人享用。

《礼记·乐记》中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人们在“礼乐”里修身养性、体悟天道,使教化通行天下,才在和谐的人伦里创造了人类的辉煌。虽然现代工商业科技文明过分重视物质利益,使得传统的中国内地“礼乐文化”受到商业世俗文化的冲击,但生活在北方草原上的哈萨克人却一直沿用着自己的“礼乐”,并将其古老和朴素地保留了下来,毫无疑问,同样对提升人类道德,使人们达到自我完善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感谢原作者!
当前出国旅游、留学和工作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调查显示,很多人会选择去一些发达国家,而德国已经成为大家的新选择之一。据报道,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越来越受非欧盟地区的高尖端人才的喜爱。那大家可能就会好奇,一个普通人如果去德国工作,一年到底能赚多少钱?德国的工作体制德国的社会福利非常完善,很多大公司会和员工签订每周35小时的工作合同,通常情况下,约定员工每天只要工作7个小时,再加上午休时间的话,其实每天也就在在公司待8个小时,而且他们也很少加班。
跨国婚姻总是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尤其从中国嫁入非洲。不同的人种,不同的肤色,不同的生活习俗,饮食习惯总会让很多人望而生畏。可是所有的困难在爱情面前,似乎都不在是困难,总有人愿意为爱奉献,为爱不顾一切嫁到非洲,结局又如何呢?今天我们来看看一位中国女大学生嫁到非洲后的生活,也许会让你对远嫁非洲这件事有自己不一样的感悟。
新西兰政府规定,对于刚刚得到永久居民权的移民,两年内不可以享受失业救济金。我两年的留学生活已花费了我们很多的积蓄,我也渴望快点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我们还和弗雷德一家保持着友好的来往,弗雷迪的女儿翠西也从韩国回来,年龄不到三十,她曾经在韩国教英文。翠西这次回来是挺着大肚子,再过四个月就要生产,翠西决定把孩子生在新西兰,她也将会是一位单身母亲。
火星上到底有什么好的?让马斯克为之疯狂,并不惜斥巨资研究,要在火星上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并扬言要在火星上开创一个大市场,让地球上的人移民到火星上去;火星到底有什么好的?到了火星,人类真的能够生存吗?首先在火星上,虽然有稀薄的大气,但是并没有让人类赖以生存的氧气;火星和地球一样有着明显的四季气候;但是火星的冬季气温最低温度低至零下125摄氏度,在夏季最高温度达到22摄氏度,平均气温是零下六十多摄氏度,这也是人类难以忍受的;
中国“绿卡”,即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拿的绿卡”。由于门槛高、控制严,能获得“绿卡”的外国人少之又少。据新华社报道,2016年,公安部批准1576名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至此,中国“绿卡”持卡人数才过万。而在中国长期居住的外籍人口已有近百万人。宁波诺丁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张毓隆是马来西亚人,在宁波生活工作了近十年,去年拿到了中国绿卡,“很开心,以后坐飞机不用带护照了。
从1991年开始到现在,大约有200多万的海外哈萨克族人回到了哈萨克斯坦,其中外蒙古有将近19万人,中国有11万人之多。重点来了,我们本文主要想说的,就是这11万多来自中国的哈萨克族人。他们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叫“中哈人”,意思是来自中国的哈萨克人。生活在哈萨克斯坦的中哈们,他们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呢?
我们现在对种族、阶级、宗教和性别如何构建移民的经历,以及他们对英国文化、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有了很好的了解。但正如南希·格林(nancy green)近二十年前指出的那样,研究移民的学者必须关注移民哥了解?国家补贴的移民数量和程度对英国公民身份和国籍法的起草产生了公认的影响,以移民控制的悠久历史为中心可以帮助解决
移民一词,大家应该不会陌生了吧。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国外各种信息有了清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移民到国外,去体验国外的生活。在众多移民国家中,加拿大似乎成为了中国人首选的移民国家,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移民到加拿大?移民加拿大有什么好处呢?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感兴趣的朋友不妨了解看一看。
随着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国际移民的趋势日趋增强,数量也日益增加。导致国际移民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居住环境、收入、生活水平等诸多因素。移民在世界各国之间的流动,给当今国际政治、经济以及移民输入国和输出国都带了巨大影响。其中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层面的影响。以下就这一问题做一具体分析: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台湾省的故事,例如台湾省的区划、台湾省的工资水平、台湾省的房价等等。今天,我们聊聊台湾省的生育问题。近年来,台湾省的生育率一直偏低,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问题。为了弥补这个问题、提高生育率,台湾省提出了生育补贴。那么,一个月到底补贴多少钱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