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638位真人故事
我是移民哥,在日本生活16年。
17岁,初中学历的我一个人飞到陌生的日本,到面包店打工,一天工作16个小时,还只能勉强度日。
几年后,我跳到了餐饮行业,开了一家拉面馆,一个月挣7万人民币。
我出国的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风风光光地回家乡养老,因为国外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根永远在中国。
(一天工作16小时是常态)
1990年,我出生在“冰雪之城”哈尔滨,独生子。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我小时候成绩不好,经常和同学跑到外面滑雪,打架。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我,我基本属于“野蛮生长”。
小时候,姑姑家是做餐饮的,一放学我就去帮忙。每天可以吃到不同的美食,还跟姑父学了很多餐饮知识,比如如何炒菜,用哪些配料,如何火候掌握等。
初二那年,班上很多同学都辍学去打工了,大部分去了广东。后来很多人都赚了钱回家起房子,娶媳妇。
我也没心思读书,每天想着出去赚钱。父母也没要求我读下去,因为大环境就这样,大家都觉得没什么。
(业余时间喜欢到处走走)
2007年,我初中毕业,感觉无所事事,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可以像村里人一样到很远的地方打工挣钱了。
于是,跟家人商量后,我选择去日本打工。为什么选择出国?而且一出国就去日本?那时我压根没想那么多,也许是因为日本离东北比较近。
我当时对日语一窍不通,就一个人带一个背包登上了去日本的飞机。也许,这就是年轻的资本吧,说干就干,说走就走。
(日本常见的拉面馆)
之前,我对日本也不是很了解,那时候网络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我就随便挑了一个大点的城市——名古屋,落了脚。这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的中心城市,有220多万人,是日本人口第四大城市。
初来乍到,举目无亲,语言不通,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但是我不怕,生性就喜欢折腾。
刚来的时候,我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障碍。当时没有网络,没有翻译软件,后来实在没办法了,我就买了两本书自学日语。
学了一些基础的语法后,我开始找工作,边学边实践。
(横滨拉面博物馆模拟当年的拉面摊景象)
在日本,当地人不会跟你深交,有些事情也不会和你讲太多。日本人古训“不给人添麻烦,不要打扰别人。”这也使得他们有了烦恼,因怕给人添麻烦而无法对人倾诉。
日本人也不好相处,他们大部分都是各自生活,相安无事。所以,难怪有人会说,日本男人是世界上最孤独的族群。
刚开始,我通过朋友介绍来到一家面包厂打工,每小时50元人民币,工作很辛苦。从早忙到晚,一直团团转,连上厕所都是跑步,有时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不间断。
日本人很喜欢吃面包,在日本的便利店和超市看到的面包,基本上都是在面包工厂生产和加工的。到日本面包厂工作,也是中国人赴日打工的人气工作之一。
日本面包厂的规模各不相同。大型食品制造商的面包厂,不仅可以生产面包,还可以同时生产蛋糕和糖果。
(一碗精致的拉面承包了日本人的午餐)
在面包加工过程中,从辅助工作到分拣、包装、检查等一系列步骤,基本上是重复相同过程的简单任务。
工作虽然不复杂,但需要集中注意力,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能生产出自己满意的产品,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后来,我寻思着不能这样一辈子打工,要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后来,我了解了很多行业,做了很多的市场调研,最终选择了餐饮业。
(至今拉面都是日本宵夜的标配)
因为在国外做餐饮的门槛相对低一些,况且我从小喜欢美食,有一些餐饮基础。中餐不太适合我,因为我迟早有一天是回国的,回国之后中餐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做日本拉面,回国就是特色饮食,发展会好一些,所以我选择了做拉面。刚开始,我进了一家大型拉面公司,跟着师傅学了很多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我很爱吃面,特别是小时候去姑姑家,姑父都会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给我吃。热气的汤汁,上面点缀的肉和蔬菜,都是跟美好挂钩的。成年后,我也习惯在深夜去小店吃上一碗面。
(给学员做培训)
大部分人都知道,日本拉面其实是由中国流传过去的。
事实上,在日本的三大面,乌冬面、拉面、荞麦面中,只有荞麦面勉强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传统面食。在中华料理中,为人所熟知的拉面,正是现今日本拉面的原身。
在明治时代早期,拉面是横滨中华街常见的食品。1900年代,来自上海和广东的中国人在日本卖切面,配以简单的汤底和配料。在昭和年间,拉面在日本便开始流行。
大半个世纪前的日本,跟今天的中国很相似,经济超高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大厂加班996是常态,每个人都生活在超高压的节奏下,晚饭可能也就是在办公桌前随便抓个饭团,边工作边吃。
(天天吃拉面都不腻)
打工人下班已经是深夜,这时想来点好吃不贵的充饥,以面条、饺子为主的中华料理就成了首选。
这些散布在大城市小街周围的小店,价格不贵,温暖果腹,还开到很晚。所以那会儿日本都市打工人,都习惯下班去中华料理店坐一坐,来碗面充饥。
经过几年历练,我慢慢做到了企业中层领导,然后又去其它分店当店长,积累了不少做拉面的经验,还积累了开拉面店的原始资金。
(回国才是我出国的梦想)
我了解到,要煮成一碗拉面,并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汤料都是现成的,也不需要备各式各样的食材。一个20至30坐席的店,只需要2名左右的员工就可以,既可以在前台收银服务,也可以下厨煮面。
3分钟煮的一碗面,卖价却相当于中华料理店里的定食价格,但成本却很低。基于此,我坚定了开拉面馆的决心。
作家刘同在《一个人就一个人》里写道:“如果一定要和人比较,比成绩,比现状都是暂时的,要比就比谁更能沉得住气,更能在某件事情上沉下去。”
在日本这十几年,我几乎都是干同一件事,那就是做拉面,把一碗拉面做好,就是我最大的目标。用心用诚对待每一个客户,才会得到客户的回报和喜爱。
(在厨房忙了一天的我)
我记得有一次在视频上说,日本人吃饭特别慢,面条是一根一根吸的,又是周末,没有位置,很多人在后面排队等。然后就被网友骂说我没有格局,你这样的怎么能开饭店做生意呢?赶紧关门算了吧。
后面有很多粉丝朋友私信我说,你别往心里去,你就当没看见得了。看后,我内心感到非常温暖。
开拉面馆虽然很辛苦,每天一直在工作,没有停歇的时候,特别是天气热的时候,厨房里热得像蒸笼,非常遭罪。但是想想是自己为自己打工,月收入7万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
(火候和刀工同等重要)
这三年,疫情对日本的经济打击是很大的。日本主要靠生产制造、国际贸易和旅游来支撑经济,因为疫情进出口和旅游都已经全面禁止,老百姓工作量减了,收入少了,消费水平就下降了。
所以餐饮业跟前几年比较,差太多了。还好日本对餐饮行业的补贴还可以,一直在救济这个行业,不让餐饮业倒下。
在日本这边多年,我还是一直想回国发展,不仅因为想荣归故里,还因为我跟日本人的相处过程中,很难融入他们,有些日本人的思想特别古怪。
我的一个店长,今年46岁,平时我跟他接触比较多,什么话题都聊。以前他结过两次婚,两次婚姻里,都是在孩子1岁左右的时候离的。
(繁华的名古屋)
我就问他离婚的理由,他居然回答我说,养家养孩子压力太大了,他做不到。
原来结婚的时候,他每月工资要还车贷、房贷,还要养孩子,剩下的钱都给老婆。他几乎没钱花,被婚姻束缚,没什么自由。他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赚钱,怎么养家糊口。
他很认真地跟我说,那时候他每天的心情都很沉重,几乎都要崩溃了,所以他选择了离婚。他现在的生活就是自己挣钱自己花,放假的时候,想去哪玩就去哪玩,没人束缚。
他说,这就是他追求的理想生活,他最大的责任就是把在他字典里的“责任”这个词摘掉。从工作以外的角度来看他,就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
(随处可见的拉面馆)
我有时候感觉有些日本人太虚伪。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最不喜欢给人添麻烦,但是在日本跳火车道的人特别多,一旦有人跳火车道,地区就会停电禁止通行,这是不是给人添麻烦了。
这样的小事,在身边也很多。有一天,我在店里忙得特别累了,然后就跟日本店长说,咱们出去吃吧,我请你。我们就在附近随便找了一家拉面店,一人点了一碗面。
当时,我吃了两口觉得特别难吃,他却跟我说,你不能把面剩下,要不然你太失礼了。最后,他把面都吃了,汤剩下了,我剩了一些面。出了店后,他对我说,确实不怎么好吃,这家店早晚都得黄。
这就是日本人,无言以对,无法融入,很难成为知心朋友。
(各式各样的拉面)
2023年春节,我回东北老家过的年。年后,我就在老家开了拉面培训班,线上线下结合,视频播放量还挺可观,基本10万以上,很多还做到了100万。
边教学的同时,我还在物色国内一线城市的面门,打算在国内开拉面馆,将日本的拉面技术带回国内,实现自己出国就是为了回国的梦想。
留学一直都是热门话题。在选择留学的过程中,不少人选择到加拿大留学,但是有些人却会有所困惑,到底去加拿大留学好不好呢,前景怎么样呢?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聊一聊加拿大留学的那些事! 加拿大留学优势 1.世界级的名校 加拿大教育厉害的是整个体系,有多年排在世界前50的三大名校,多大、麦吉尔、ubc是多少留学生的梦想啊,还有多个排在世界前200的大学,多数公立水平均衡,没有野鸡大学生存的土壤。
对于想要移民到日本的人来说,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移民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移民都想要寻找一种快速的移民方式,下文星汉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移民日本最快的方式是什么。经营管理签证:对于有一定财务实力的人士来说,投资者或商务签证可以是快速移民的一种方式。这需要投资一定金额的资金或在日本开办自己的企业。
近年“移民”逐渐成为了国内的流行色,大多高净值人群因其育儿理念、养老观念等原因更愿意选择移居国外生活,在这么多移民国的选项中,大多数家庭选择了移居日本生活,这是为什么呢?出门在外,人身安全应该是第一位的吧?众所周知,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国家。可是却很少有人知道,日本也是世界上地震死亡率最低的国家。
最近不少朋友咨询日本人配偶在留资格更新问题,无一例外,都是或多或少触及一些底线,所以,今天我们就从实际问题出发,解答下。一般大管家在受理相关材料的时候,都会给申请人提一些问题,看他们是怎样回复的,从中先评估好申请人的条件和通过率。如果遇到能及时调整的问题项,那自然是最好的事情了,这些问题都是依据入管局调查角度总结的,希望可以帮助更多人。
提示:阅读本文约3分钟!最近,新加坡由于通胀的问题,似乎大家都呼喊着两个字:没钱!但是,出去消费的欲望却丝毫没有减弱,毕竟新元还是很坚挺,出去消费还是蛮划算!那下半年在新加坡干什么赚钱?先看一组数据!目前,亚洲多个地区接连宣布松绑边境管制,让旅游业突然又热炽起来。旅游预订网站也发现,亚洲地区也成了新加坡人年底假期的出游首选,十个最热搜城市,亚洲就占了七个。
涉外生育孩子,父亲是中国的,母亲是外国的,在国内出生上户口需要办理哪些手续你们知道吗?湖北省孝感市平先生就在广东和一外国姑娘生育了一个孩子,可双方还是因为文化差异太大分开了,现在女方已失联,涉外生育的孩子如何随父亲申请上户呢?一、涉外生育国内出生孩子上户口——鉴定证明存在血缘关系涉外生育孩子在生母失联的情况下随父亲申请上户就需要提供亲子鉴定报告证明存在血缘关系。
“爷爷,您还缺孙子吗?”- 生活 美学 -以前上youtube,都是看国外各种大神炫技但最近却被一位中国老大爷吸粉他凭借一手绝活,在youtube上吸引了累计1亿多的播放量单条视频最高达到1000多万播放随便一条视频都是几百万观看老外看了都目瞪口呆这位人称阿木爷爷的大爷可以算是咱难得的手艺人了他都展示啥绝活呢?
2019年2月20日,一场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例行答记者问活动正在有序进行,数位外国记者各自针对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提问,时任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也一一进行了回应和解答。就在发布会接近尾声的时候,一名外籍记者的提问却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只见这名外籍记者问到:“近日,一名中国籍商人被非洲坦桑尼亚法院判处了15年监禁,请问中国对此事如何处理?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用筷子来进餐,少说也有3000多年以上的历史了,而筷子并不是有什么特定的人发明的,而是人类慢慢进化演变出来的进食方法,根据考古资料显示在远古世代的汉族就已懂得用树枝夹取食物。筷子有许多种名称,在先秦时期称作“ 挟”, 也作“荚”,在商纣时期称筷子为“箸”。而在明代时期,“箸”与“滞”谐音,船家怕自己的船抛锚停住,因此改称“著”为“快儿”,意思是让船跑快一点,而流传久了,士大夫们也称之为“快儿”。
这波主要推荐航拍辅助app,绝大多数是你没听过但绝对好用的辅助app。一、litchi荔枝是最为推荐的辅助软件,尽管是付费软件,但非常值得拥有。目前荔枝可支持上至matrice 100、matrice 600、inspire 2 、inspire 1系列 、下至dji mavic pro、phantom 4系列、phantom 3系列 ,几乎涵盖了全线dji航拍无人机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