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638位真人故事
我是移民哥,在日本生活16年。
17岁,初中学历的我一个人飞到陌生的日本,到面包店打工,一天工作16个小时,还只能勉强度日。
几年后,我跳到了餐饮行业,开了一家拉面馆,一个月挣7万人民币。
我出国的目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风风光光地回家乡养老,因为国外再好,也是别人的,自己的根永远在中国。
(一天工作16小时是常态)
1990年,我出生在“冰雪之城”哈尔滨,独生子。父母都是普通工人。
我小时候成绩不好,经常和同学跑到外面滑雪,打架。父母工作忙,没时间管我,我基本属于“野蛮生长”。
小时候,姑姑家是做餐饮的,一放学我就去帮忙。每天可以吃到不同的美食,还跟姑父学了很多餐饮知识,比如如何炒菜,用哪些配料,如何火候掌握等。
初二那年,班上很多同学都辍学去打工了,大部分去了广东。后来很多人都赚了钱回家起房子,娶媳妇。
我也没心思读书,每天想着出去赚钱。父母也没要求我读下去,因为大环境就这样,大家都觉得没什么。
(业余时间喜欢到处走走)
2007年,我初中毕业,感觉无所事事,也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可以像村里人一样到很远的地方打工挣钱了。
于是,跟家人商量后,我选择去日本打工。为什么选择出国?而且一出国就去日本?那时我压根没想那么多,也许是因为日本离东北比较近。
我当时对日语一窍不通,就一个人带一个背包登上了去日本的飞机。也许,这就是年轻的资本吧,说干就干,说走就走。
(日本常见的拉面馆)
之前,我对日本也不是很了解,那时候网络也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我就随便挑了一个大点的城市——名古屋,落了脚。这是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的中心城市,有220多万人,是日本人口第四大城市。
初来乍到,举目无亲,语言不通,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但是我不怕,生性就喜欢折腾。
刚来的时候,我最大的困难是语言障碍。当时没有网络,没有翻译软件,后来实在没办法了,我就买了两本书自学日语。
学了一些基础的语法后,我开始找工作,边学边实践。
(横滨拉面博物馆模拟当年的拉面摊景象)
在日本,当地人不会跟你深交,有些事情也不会和你讲太多。日本人古训“不给人添麻烦,不要打扰别人。”这也使得他们有了烦恼,因怕给人添麻烦而无法对人倾诉。
日本人也不好相处,他们大部分都是各自生活,相安无事。所以,难怪有人会说,日本男人是世界上最孤独的族群。
刚开始,我通过朋友介绍来到一家面包厂打工,每小时50元人民币,工作很辛苦。从早忙到晚,一直团团转,连上厕所都是跑步,有时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不间断。
日本人很喜欢吃面包,在日本的便利店和超市看到的面包,基本上都是在面包工厂生产和加工的。到日本面包厂工作,也是中国人赴日打工的人气工作之一。
日本面包厂的规模各不相同。大型食品制造商的面包厂,不仅可以生产面包,还可以同时生产蛋糕和糖果。
(一碗精致的拉面承包了日本人的午餐)
在面包加工过程中,从辅助工作到分拣、包装、检查等一系列步骤,基本上是重复相同过程的简单任务。
工作虽然不复杂,但需要集中注意力,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能生产出自己满意的产品,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后来,我寻思着不能这样一辈子打工,要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后来,我了解了很多行业,做了很多的市场调研,最终选择了餐饮业。
(至今拉面都是日本宵夜的标配)
因为在国外做餐饮的门槛相对低一些,况且我从小喜欢美食,有一些餐饮基础。中餐不太适合我,因为我迟早有一天是回国的,回国之后中餐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做日本拉面,回国就是特色饮食,发展会好一些,所以我选择了做拉面。刚开始,我进了一家大型拉面公司,跟着师傅学了很多基础知识。
另一方面,我很爱吃面,特别是小时候去姑姑家,姑父都会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给我吃。热气的汤汁,上面点缀的肉和蔬菜,都是跟美好挂钩的。成年后,我也习惯在深夜去小店吃上一碗面。
(给学员做培训)
大部分人都知道,日本拉面其实是由中国流传过去的。
事实上,在日本的三大面,乌冬面、拉面、荞麦面中,只有荞麦面勉强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传统面食。在中华料理中,为人所熟知的拉面,正是现今日本拉面的原身。
在明治时代早期,拉面是横滨中华街常见的食品。1900年代,来自上海和广东的中国人在日本卖切面,配以简单的汤底和配料。在昭和年间,拉面在日本便开始流行。
大半个世纪前的日本,跟今天的中国很相似,经济超高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大厂加班996是常态,每个人都生活在超高压的节奏下,晚饭可能也就是在办公桌前随便抓个饭团,边工作边吃。
(天天吃拉面都不腻)
打工人下班已经是深夜,这时想来点好吃不贵的充饥,以面条、饺子为主的中华料理就成了首选。
这些散布在大城市小街周围的小店,价格不贵,温暖果腹,还开到很晚。所以那会儿日本都市打工人,都习惯下班去中华料理店坐一坐,来碗面充饥。
经过几年历练,我慢慢做到了企业中层领导,然后又去其它分店当店长,积累了不少做拉面的经验,还积累了开拉面店的原始资金。
(回国才是我出国的梦想)
我了解到,要煮成一碗拉面,并不需要多大的技术含量,汤料都是现成的,也不需要备各式各样的食材。一个20至30坐席的店,只需要2名左右的员工就可以,既可以在前台收银服务,也可以下厨煮面。
3分钟煮的一碗面,卖价却相当于中华料理店里的定食价格,但成本却很低。基于此,我坚定了开拉面馆的决心。
作家刘同在《一个人就一个人》里写道:“如果一定要和人比较,比成绩,比现状都是暂时的,要比就比谁更能沉得住气,更能在某件事情上沉下去。”
在日本这十几年,我几乎都是干同一件事,那就是做拉面,把一碗拉面做好,就是我最大的目标。用心用诚对待每一个客户,才会得到客户的回报和喜爱。
(在厨房忙了一天的我)
我记得有一次在视频上说,日本人吃饭特别慢,面条是一根一根吸的,又是周末,没有位置,很多人在后面排队等。然后就被网友骂说我没有格局,你这样的怎么能开饭店做生意呢?赶紧关门算了吧。
后面有很多粉丝朋友私信我说,你别往心里去,你就当没看见得了。看后,我内心感到非常温暖。
开拉面馆虽然很辛苦,每天一直在工作,没有停歇的时候,特别是天气热的时候,厨房里热得像蒸笼,非常遭罪。但是想想是自己为自己打工,月收入7万的时候,还是挺开心的。
(火候和刀工同等重要)
这三年,疫情对日本的经济打击是很大的。日本主要靠生产制造、国际贸易和旅游来支撑经济,因为疫情进出口和旅游都已经全面禁止,老百姓工作量减了,收入少了,消费水平就下降了。
所以餐饮业跟前几年比较,差太多了。还好日本对餐饮行业的补贴还可以,一直在救济这个行业,不让餐饮业倒下。
在日本这边多年,我还是一直想回国发展,不仅因为想荣归故里,还因为我跟日本人的相处过程中,很难融入他们,有些日本人的思想特别古怪。
我的一个店长,今年46岁,平时我跟他接触比较多,什么话题都聊。以前他结过两次婚,两次婚姻里,都是在孩子1岁左右的时候离的。
(繁华的名古屋)
我就问他离婚的理由,他居然回答我说,养家养孩子压力太大了,他做不到。
原来结婚的时候,他每月工资要还车贷、房贷,还要养孩子,剩下的钱都给老婆。他几乎没钱花,被婚姻束缚,没什么自由。他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赚钱,怎么养家糊口。
他很认真地跟我说,那时候他每天的心情都很沉重,几乎都要崩溃了,所以他选择了离婚。他现在的生活就是自己挣钱自己花,放假的时候,想去哪玩就去哪玩,没人束缚。
他说,这就是他追求的理想生活,他最大的责任就是把在他字典里的“责任”这个词摘掉。从工作以外的角度来看他,就是一个没有责任心的男人。
(随处可见的拉面馆)
我有时候感觉有些日本人太虚伪。大家都知道日本人最不喜欢给人添麻烦,但是在日本跳火车道的人特别多,一旦有人跳火车道,地区就会停电禁止通行,这是不是给人添麻烦了。
这样的小事,在身边也很多。有一天,我在店里忙得特别累了,然后就跟日本店长说,咱们出去吃吧,我请你。我们就在附近随便找了一家拉面店,一人点了一碗面。
当时,我吃了两口觉得特别难吃,他却跟我说,你不能把面剩下,要不然你太失礼了。最后,他把面都吃了,汤剩下了,我剩了一些面。出了店后,他对我说,确实不怎么好吃,这家店早晚都得黄。
这就是日本人,无言以对,无法融入,很难成为知心朋友。
(各式各样的拉面)
2023年春节,我回东北老家过的年。年后,我就在老家开了拉面培训班,线上线下结合,视频播放量还挺可观,基本10万以上,很多还做到了100万。
边教学的同时,我还在物色国内一线城市的面门,打算在国内开拉面馆,将日本的拉面技术带回国内,实现自己出国就是为了回国的梦想。
你好我是华人志的无忧君,今天要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个目前最快拿到日本绿卡的办法——“高度人才签证”。在介绍之前我要声明一点的是,本内容纯粹属于移民知识的科普,我只把真实的方法尽我最大努力讲明白,让大家看完之后至少知道这个移民方法是怎么回事,以后不会被人忽悠。至于到底该不该移民,尤其是该不该移民去日本,这个就不属于本内容要探讨的。
尼泊尔与中国仅一山之隔,他们婚姻制度却跟我们国内有着天壤之别。富人一个男子可以娶多个妻子,穷人几兄弟才娶一个老婆,尼泊尔法律规定最多不能超过5个。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尼泊尔农村地主和他三个老婆的日常生活。尼泊尔农村地主个子不高,三个老婆块头都比他大。别看他精瘦精瘦,但是干劲十足,穿衣打扮也很干净得体。和谐的地主一家
#美国打工##美国生活##出国务工##人物故事##开卡车#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43位真人故事“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命总吗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每当听到这首歌,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就会映入眼帘。我叫刘梓晖 ,1999年出生在茅台之乡贵州。但我对贵州的印象只留在3岁,因为它包容了各个民族的人,却是我童年时期的一块伤疤。
在瑞士(法语区的一个小镇)生活的最大感觉是寂静。我以前住在上海的临街公寓,晚上吵得我都不敢开窗。不在这里。除非有世界杯和欧洲杯,否则很少有人在大街上连汽车喇叭都按喇叭。我觉得住在这里,可以自由地做我自己。这不像在中国,总是有无数双眼睛盯着你,随时准备批评你。并不是瑞士人无动于衷。我们这里的中国人不多,我们的朋友都是当地人。
非洲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大陆在这里有许多神奇的植物和动物,而且在非洲的大地上,你能够看到很多奇观。这些景观在非洲之外是看不到的,这也表现的非洲大陆的狂野之处和其中的奥秘。非洲有着属于自己的魅力,而且在这里有很多非常神奇的场景。但是大家都知道非洲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大陆,虽然这里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但是非洲人民依然没有能够实现富强。
众所周知,中国援非力度很大。不仅在非洲援助修建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还给非洲提供贷款、赠款和投资,支持非洲国家发展经济;并且向非洲提供医疗援助,包括提供药品和医疗设备、派遣医疗专家等。这些援助加强中非友好关系,促进了双方的合作和交流。另一方面,这些援助也改善了非洲的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等,总之影响很大。
新加坡地处马来半岛南端,拥有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是著名的国际大洋航线的枢纽,连接着太平洋和印度洋,起着沟通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的海上交通的作用,交通便利。新加坡被称为是亚洲经济中心,那么如何注册新加坡公司呢?图|源于爱设计为什么要注册新加坡公司?1、经商环境好新加坡是亚洲的经济中心,注册一个新加坡公司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打造国际品牌,营造良好的经商范围。
中日“抢人”大战?日本人不欢迎外来移民,每年却大量接纳中国人导语: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趋势不断加剧,许多国家都面临着招揽人才和外来移民的挑战。在亚洲,中国和日本是两个经济实力强大且人口众多的国家,各自在人才争夺战中展现出不同的态度和政策。本文将探讨中日“抢人”大战的现状,以及日本人不欢迎外来移民,却大量接纳中国人的背后原因和影响。
欧洲国家,大部分是美国的盟友,在国际事务中经常和美国保持一致。近些年,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让美国有了危机感。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威胁其霸主地位,美国开始打压、制裁我国。美国的欧洲盟友,也跟随美国一直遏制我国,但是这6个欧洲国家,对中国却很友好。一、希腊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欧盟成员国和北约成员国,货真价实的美国盟友,但他对中国很友好。
2018年5月,首届ipsf中国钢管运动锦标赛在北京如期举行。轮到50岁以上年龄组的舞者们上台表演时,一位女性舞者的登场引起了观众们的注意。只见她用双腿把自己固定在4米高的钢管上,展示了难度极高的动作:“太空步”、“托胯一字马”、“二郎腿倒挂”……每一个动作都随手拈来。当主持人介绍这位舞者居然已经72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