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30年代起,谷物歉收和灾荒加剧了爱尔兰人的普遍贫困状态。同时,向海外移民的人数也普遍增加了,这使爱尔兰因此而丧失的人口比例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来得多。这种危机的高潮,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的大饥荒时期。国际范围的马铃薯歉收,于1845年波及爱尔兰,毁坏了当年及其后连续几年的谷物。由于爱尔兰1/4的可耕地用于种植马铃薯,这场灾荒对爱尔兰--尤其是对爱尔兰的穷人--的影响是毁灭性的。有100万人死于饥饿或由饥饿引发的其他疾病或时疫。更多的人逃离了。仅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的短短几年里,大约共有1/3的爱尔兰人消失了。到1914年,爱尔兰的人口只有19世纪40年代时的一半。

人口的大量流失和移民过程中的悲惨遭遇,是一棵藤上的两只苦瓜。赴美移民大多挤在货船的空舱里,而货船在建造时几乎或根本没有考虑到乘客的需要。譬如说,船上没有厕所,以致污秽遍地,臭气熏人,疾病盛行。他们睡的则是堆起来的架子铺,每个铺位是6英尺长、3英尺宽,而且两层架子铺之间只有2英尺的高度,“上次航班移民乘客留在铺架上的无法祛除的臭味扑鼻而来,令人恶心”。有半数货船所储备的饮水就是普通的河水,又浑又苦。有随船医生的货船不到2%。多数船主不想法子让男女分舱,妇女极易受到男子的猥亵,夜间根本不敢在铺架上躺下,只好坐在自己的包裹细软上打盹。 由于食品和饮水不足,卫生条件又差,横渡大西洋之旅极易危害健康,对生命来说是危险的。1847年是多灾多难的一年。那一年有大约20%因饥荒而移民美国的人,在途中或刚刚抵岸之际死去。这也就是说,死了4万人,而且多半是年富力强的壮汉。相比之下,19世纪英国船只运载非洲黑奴来美时,途中死亡率也只有9%。诚然其他年份不都像1847年那样糟糕,但斑疹、伤寒、霍乱和其他致命的疾病,不时流行开来,而且无法预测;翻船也属家常便饭,仅在19世纪50年代就发生过40多起。

迁徙到美国的爱尔兰人,来自一个有4/5的居民生活在农村的国度,在那里,甚至所谓“城区”也大多是一些巴掌大的村镇,大多数居民社区中只是“一簇簇散落在各处平原和山边的小土房子而已”。爱尔兰缺乏现代工业必不可少的炼铁矿藏,而英国政府在当地推行的经济政策,又抵制或摧毁了爱尔兰可能发展的其他工业。在19世纪40年代,当爱尔兰处于大饥荒时,其食品仍然被运往英格兰,英国对爱尔兰的大体态度,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搭乘货轮空舱去英国的单程旅费尚不足10英镑(按当时汇率不到50美元),最贫困的爱尔兰人连这个区区小数都掏不起,所以,占人口1/4的最贫困的爱尔兰人,移民的数量很少。在经济状况上比这些人要高出一个等级的人,常常变卖私产,耗尽积蓄,并借助已在北美的亲属寄回来的贴补,大量向外移民。19世纪三四十年代,有1/3~3/4的移民美国的爱尔兰人,曾受惠于从美国汇回来的资助款。

虽然按爱尔兰本国的标准来衡量,爱尔兰来美的移民不是最穷的,但按美国的标准来衡量,他们可谓是一贫如洗。一般来说,他们付过越洋旅费之后,身上一文不名,所以刚到美国时,就只好在抵达口岸(主要是波士顿和纽约)凑合着安顿下来,而且通常都住在码头附近。这些来自爱尔兰的乡巴佬,一般都缺乏在大城市谋生的任何有用技能,对于城市生存要素也是一窍不通。然而他们也有其长处:多数人操英语(爱尔兰方言盖尔语已在英国人统治之下消亡了),很可能又有过半数的人是识字的,而且北美那一套盎格鲁—撒克逊制度,与英国强加在他们的祖籍国爱尔兰的制度如出一辙,他们对此早有领教。他们还在政治上培养起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并形成了一个由他们的天主教神甫构成的可靠的社会和政治领导队伍。这些当初在祖籍国曾和爱尔兰民众同甘苦共患难的宗教领袖人物,由于受到迫害而被逼上梁山,获取了从事世俗组织工作的经验。更何况,在本土受到异族压迫的爱尔兰人,是一个具有认同感和凝聚力的民族。来美移民当中,有的人是试探性的,男的先到,然后视情况才把自己的妻子儿女接来。爱尔兰人却不是这样。他们在19世纪都是举家迁移,这表明从一开始就下定了一去不回的决心。当他们上船时,就已决意要变成美国人。
                            移民美国的步骤有哪些?e-3非技术移民是一种门槛相对较低的移民项目,不要求申请人具备语言、学历和资产等方面的条件。e-3非技术移民申请的第一步是申请劳工证,以确保美国雇主无法在本土招聘到所需人才,保障美国本土市场的稳定发展。接下来,申请人需要提交i-140表格,并经过移民局审批。移民局将对雇主资质进行审核,确保雇主有足够的财力支付海外员工的薪酬,同时审核雇主的营业额和税务记录是否符合标准。
                            美国职业移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移民方式,可以帮助那些具有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外国人赴美工作和生活。美国职业移民共有五种移民类型,对于在国内的华人来说拿绿卡最快的是第一优先eb1。美国职业移民eb1又细分成了eb-1a杰出人才移民、eb-1b杰出教授或研究员移民、eb-1c跨国公司经理移民三个类别。美国杰出人才移民eb-1a,是美国移民法规定的职业移民“第一优先”类的a级类别。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005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70后,山东潍坊人,目前在美国西雅图。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我在46岁时,会放弃国内的高管不做,跑来美国做月嫂?我没有所谓的“美国梦”,更没有“淘金”的想法。只因我女儿在美国留学,我想来美国陪伴她,却误打误撞进入到这个行业。我的人生,有两次重要转折。一次是2012年,我离婚带着女儿来到威海独自生活,为了给女儿好的生活,我从财务做到了高管。
                            从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上来说,似乎只要是靠近海边的城市或者地区,他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应该都不会差到哪里去,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现象,让很多身居内陆的人们都赶往沿海发达城市去发展。一、富商移民热潮可能在生活当中比较关注金融以及经济新闻的人都知道,在我国的很多富商,他们在发家了以后,大部分都已经移居了海外。
                            中国日报网10月17日电 美国乐施会(oxfam america)和塔希莉法律服务中心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寻求庇护的移民在等待进入美国的庇护程序时在墨西哥遭遇基于性别的暴力是非常普遍的。工人在位于美国纽约市兰德尔岛的移民救援中心建设工地工作。在《生存威慑:美国庇护威慑政策如何使基于性别的暴力正常化》的报告中,乐施会和塔希莉法律服务中心解释了包括“关闭边境”、“驱逐”在内的美国庇护威慑政策是如何加剧南部边界基于性别的暴力的。
                            我们经常看到的移民资讯或者移民广告里都会提到一个词“移民监”,那么”移民监“到底是指什么呢?其实“移民监”只是一个比喻,是指为了维持绿卡身份,绿卡持有人必须在美国境内居住满一定时间,如果违反了,很有可能会取消绿卡!相信还是有很多小伙伴对美国移民监心存疑虑。今天,我们邀请到移民顾问tracy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在美国,一场无数华人梦寐以求的旅程正在蓬勃展开,吸引着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更高层次物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长,而这片金光闪闪的国度,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镀金”圣地。奔向美国的潮水迈入21世纪,美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拥有着极具吸引力的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资源,这无疑成为无数华人心中的“热土”。
                            “什么时候可以收到移民面签信”“多久可以拿到绿卡?”…是每一位申请人都关心的问题。在侨梁团队看来,影响这个移民申请周期长短的关键要素不外乎两点:政策因素和人为因素。政策因素一般是指每一个移民申请的流程对应官方处理周期,或者某些移民类别的排期,还有的是像疫情下一些出现暂停某些类别的移民面签等临时政策。政策因素是很难人为控制的。
                            只要有钱就能移民吗?只是有钱,只是有财力能移民的国家有哪些?其实只要有钱就能移民是大家对移民的一个误解,很多国家对于英文水平是有要求的,这也就拦住了一大波想去移民,但是英文又不是很好的申请人,我们今天就是来罗列一下目前只要有钱就能移民的项目。·首先,像美国的投资移民目前是80万美金,新加坡加办2000万新加坡元,新西兰投资移民的第一类,1000万新西兰元。
                            英国和澳大利亚都是主流留学大国,有完整成熟的留学产业链,而且从中学、本科到硕士等不同层次都有相当规模的留学生源。以世界经济合组织(oecd)的全球留学生统计情况为依据,2000-2021整整20年间,英国和澳洲是全球接收留学生人数仅次美国的前三强,作为主流留学国家认可度毋庸置疑。相比之下,英国作为站在全球第一梯队的老牌发达国家,且作为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在学校平台实力、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基础科研积累等方面,其实要远胜于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