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刚独立时,华人占总人口的95%,今天华人仅占70%,而且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有新加坡华人担心说,长期以往,恐会国将不国。
新加坡华人占比下降有内外两大诱因:第一点是富裕国家的人都不怎么愿意生小孩,新加坡华人也如此,低生育率的问题难以解决;
第二点是主因,2005年新加坡和印度签订了一个人才引进协议,只要是高水平的印度精英均可来新加坡定居、移民。
这条政策一出,印度精英犹如潮水般涌入新加坡,印度人占比从原来不足2%蹿升到现在的10%。
这些印度人都是国内的学霸,不少还有欧美名校的留学经历,他们在印度找不到工作,欧美又留不下来,于是新加坡成了印度精英首选移民地。
印度人的到来,严重侵蚀了新加坡华人的就业。
与新加坡华人相比,印度人有两大优势:第一,工资便宜,给70%的钱干100%的活儿;第二,素质高,他们可是在13亿印度人中选出来的精英,素质完爆大部分新加坡华人。
如果你是新加坡的老板,你会雇佣华人还是印度人?
如今,新加坡著名的樟宜工业园已变成了“小印度”,工业园内没有华人居住,全是印度人。
街道也变成了印度风格,在这里你能吃到最地道的印度手抓饭、咖喱和小吃;体验到印度式理发,剪完头还帮你按摩一下;这里甚至建起了印度教的寺庙,方便信徒祈福。
一位留学生和我说,她在新加坡5年,只去过一次“小印度”就不敢去了,总感觉那里的人看她眼神怪怪的。
这些印度精英抢占了新加坡的高薪就业机会,比如金融、ai、软件、互联网等行业,基本是印度人的天下。
一般没什么学历、技能的华人沦为外卖员和出租车司机。一位华人自嘲说,别的发达国家的移民都是做本国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我们是倒过来了,本国人去做本国人不愿做的工作,好工作让给印度人。
这种失落感在老一代心中并不强烈,他们年轻时吃过苦,能有现在的生活感觉很幸福。
但年轻的华人则有深深的失落感,他们自小生活富裕,衣食无忧,长大后发现好工作全被印度人占了,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前几年,有个20多岁的无业青年在推特上发了几句攻击李显龙的话,说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全是李氏父子的责任。
李显龙看后很生气,以诽谤罪起诉无业青年,后者被判了好几年监禁。
为何李氏父子宁愿牺牲华人的利益,也要坚持引进印度人?
这与李光耀的治国理念有关。
作为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几乎是靠一己之力把新加坡打造成了一座花园城市。新加坡社会方方面面都留有李光耀的印记。
比如,对待印度移民问题上,华人不欢迎移民,认为他们抢走了高薪工作,但李光耀一意孤行坚持引进印度移民。
他的观点是,新加坡是一座毫无资源的小岛,唯一的财富是人才,仅仅靠新加坡本土的华人培养不出足够多的人才。
为了保持新加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从国外引进高级人才。换句话说,李光耀搞这么多印度移民进来,是为了保证新加坡的长期繁荣。
新加坡华人并不买账。他们反驳说,我们新加坡拥有全世界最重要的港口,欧洲、中东到东亚的航线全要路过新加坡,这些大船停靠,难道不赚钱吗?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加坡人靠海吃海,港口就是新加坡最大的资源。
新加坡仅600万人不到,一个全世界最优良的港口肯定足以养活全岛人。那为什么李光耀还要一意孤行引进移民?这跟他内心一个说不出口的担忧有关。
李光耀说不出口的担忧是“大中华思想”。新加坡是个华人社会,华人在李光耀眼里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时时刻刻想念自己的祖国。
中国经济落后时,他倒不是很担心,中国经济腾飞后,这种担忧与日俱增。他害怕华人激发出的“大中华热情”会让新加坡失去独立,重归中华大家庭。
为了抵消“大中华思想”,李光耀要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华人、印度人、马来人构成一种微妙的平衡,降低华人在社会事务中的发言权,形成一种新的“新加坡价值观”。
新加坡价值观要求华人忘掉自己的祖国,强调自力更生。
这或许是李光耀积极引进印度移民的根本原因。如果新加坡重归大中华,历史会如何评判李光耀呢?
他可能被描述成一位分离主义者,他一生的事业将被否定。这样的盖棺定论,李光耀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新加坡在国人眼中是个发达的国家,城市美丽如花园,人均收入是国内的五六倍,物价却和国内持平。
住房、医疗、教育,没有负担,人人可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享受高质量的医疗与教育。
国内买一套房子要掏空四个口袋,背上30年的房贷。但在新加坡,买房子很便宜,政府会提供低价的“组屋”。
普通年轻人买一套80平的组屋,首付仅需一成,20年的月供仅1000新元,占家庭月收入的10%,毫无还贷压力。医疗、教育自不必多说,政府包圆。
这么好的条件,新加坡人仍有很多怨言,除了抢工作的印度人外,即使华人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很可能要干一辈子。
新加坡人退休金与工资相比很少,少到仅够维持日常开销。普通人退休后,面临生活质量下降的危险,他们其中大部分人会重新找一份工作,发挥余热。
在新加坡,老年人打工是很普遍的现象。国内有些忽悠人移民公司会辩解说:新加坡人勤劳惯了,老了也闲不下来,他们上班不是为了钱,而是热爱。
一位新加坡朋友驳斥了这种说法,他说:“勤劳都是被逼的,如果不是生活压力大,哪个老人不想晚年能去国外旅游,在家带带孙子享享福?”
李光耀说过一句名言:有的做才有的吃。意思是,人必须劳动才有吃饭的资格。
李光耀似乎是故意不给新加坡人高福利,让整个社会无论何时都处于忙碌的状态,以避免养懒人,保持新加坡的竞争力。
相比于欧洲高福利国家,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全处于全民高度紧张的状态,他们要非常努力的工作才能维持高水准的生活。
反观欧洲人,每天慢慢悠悠,一周上四天班,生活质量却很高,毫无压力。
李光耀从不给民众过高的承诺,他每一步走得都非常务实,表面上看现在欧洲人过得很爽,但欧洲高福利是建立在债务之上的,换句话说是现在的人在用子孙的钱享福。
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迟早要爆炸,新加坡绝不能走这条路。
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生活非常舒适,工作非常内卷。一位留学新加坡的富二代待了十年后,不顾家人反对,坚决回国,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还是国内舒服,新加坡工作太累了。
当前出国旅游、留学和工作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调查显示,很多人会选择去一些发达国家,而德国已经成为大家的新选择之一。据报道,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越来越受非欧盟地区的高尖端人才的喜爱。那大家可能就会好奇,一个普通人如果去德国工作,一年到底能赚多少钱?德国的工作体制德国的社会福利非常完善,很多大公司会和员工签订每周35小时的工作合同,通常情况下,约定员工每天只要工作7个小时,再加上午休时间的话,其实每天也就在在公司待8个小时,而且他们也很少加班。
新加坡是全亚洲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多年来凭借其良好的治安、优美的环境、稳定的政治、健全的基础设施,一流的教育体系,先进的医疗水平等优势吸引了大量的移民。作为华人移民的首选国,新加坡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除了宜人居住的环境之外,新加坡的经济也处于世界前列,是继纽约、伦敦 之后的全球第三大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强劲的经济、丰富的资源、高水准的生活水平、高度完善的资本市场、极具吸引力的税收制度为企业提供了
瑞典在“优质生活指数”中各项指标都有很好的表现。瑞典在环境质量方面是表现最佳的国家,而且其公民参与、教育和技能、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健康状况、主观幸福感、就业和收入、住房、和社会关系的排名高于所有国家的平均水平。那么瑞典移民的真实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下面小编带你一起看看!瑞典生活的真实生活:虽然,光有钱是买不到幸福的,但是这仍然是衡量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
#美国打工##美国生活##出国务工##人物故事##开卡车#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43位真人故事“人生可比是海上的波浪,有时起有时落,好运歹命总吗要照起工来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每当听到这首歌,既熟悉又陌生的“家乡”就会映入眼帘。我叫刘梓晖 ,1999年出生在茅台之乡贵州。但我对贵州的印象只留在3岁,因为它包容了各个民族的人,却是我童年时期的一块伤疤。
生于中国,长于中国,此生无悔入华夏。在国内的居住环境还是挺好的,不过也是有人有时候因工作需求或者其他需求要到国外长期居住或者移民的人。那么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六个能保证一定的生活品质的较容易移民或长期居住的国家。一、捷克捷克位处欧洲东部,是个和平稳定的东欧小国。中美关系目前有点紧张,日韩在这次疫情先后作为美国的枪开始跳脚,台海局势也不是那么稳定。
1006字 | 4分钟阅读时间本文首发自移民观察(id:yiminguancha)圣卢西亚是加勒比海上邻近大西洋的主权岛国,境内多火山,银行业与观光业是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的数据,国土面积616平方公里,约相当于9/10个五环以内的北京大小,总人口16万5510,主要是非裔黑人,官方语言英语。圣卢西亚的投资移民政策(cip)发起于2015年10月份,从2018年开始,政策较为稳定,想要投资入籍该国有以下四种途径:
美国将迎来首位华裔总统,如果成功会偏袒中国吗?拜登这下或许是真该慌了,因为就在他刚刚宣布完连任的消息之后,就有一位华裔劲敌迎面袭来。要知道,拜登在当美国总统期间由于到处挑起战争,在国内的支持率一路狂降,如今也仅仅39%的支持率,甚至还没有特朗普的民众支持率高。而在这时,一位支持率极高的华裔总统人选,悄然出现在美国民众的视野当中,因此不少网友猜测,这位华裔总统人选很可能就是下届美国总统最大的竞争者,那他究竟是谁呢?
据新加坡最新的人口简报,在2022年共有2万1537人成为新加坡的新公民,新移民如何融入新加坡社会,也是政府十分在意的,甚至是申请pr和移民的条件之一。在昨天(6月26日)举行的新加坡政策研究所成立35周年庆祝晚宴上,担任主宾的哈莉玛总统说:并非所有新移民都觉得有必要融入新加坡人的圈子,因为他们在自己的社交圈里非常自在。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面积只有700多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560多万,而移民和居住在新加坡的外国人占到200多万,可以说新加坡是一个最国际化的小国。 我们知道华裔明星如李连杰、赵薇、巩俐,到后来的徐若瑄、梁洛施等,都移民到了新加坡。为什么这些人都喜欢选择新加坡呢?我总结了五点。 第一,环境好。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岛国,面积小,但有近25%的国土都是森林和自然保护区,新加坡的植被覆盖率超过55%,而且新加坡的城市非常的干净卫生,有“花园城市”的美名,大量的植被覆盖全国,整个城市就像一个天然大氧吧。
美国职业移民每年都有固定的名额和非固定名额,固定名额是每年14万,非固定名额要看其他移民渠道没有用完的名额。固定名额中分配给eb-1到eb-3的名额是每类别占28.6%,每一个国家的比例是不超过7%。 以eb-1为例,固定名额140000乘以eb-1类占28.6%约等于40000。然后用40000乘以7%约等于2800.也就是说每年分配给中国大陆地区申请人的eb-1固定名额约为2800个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