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455字,图片11张,预计阅读时间为7分钟。
文章首发于“有理儿有面”(youli-youmian),欢迎大家在朋友圈和微信群转发。
公众号及其他平台转载请在后台留言。
逃英港毒在英国生活得有多惨,相信不用有理哥赘述。有遭受种族歧视被暴揍的“揽炒巴”刘祖迪,有申请到政治庇护沦为难民的黑衣暴徒及“黄丝”,还有只能进饼厂打工的原香港教师、牙医、区议员。
不过说到底,他们如今的处境都是咎由自取,而且他们多数都因煽暴而违反香港法律。为躲避追责,他们不敢也不能再回到香港,只能打碎牙往肚里咽,要么迎合英国反华政客继续乱港生事以换取维持生计的“狗粮”,要么就老老实实的成为英国的“二等公民”在底层卖苦力谋生。

而今天有理哥要跟大家聊的是另外一群人,他们往往打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旗号,拿着中国政府已明确表示不承认的英国“bno护照”,在香港和英国之间“横跳”。
香港新闻网近日刊文称,香港纪惠集团副主席及行政总裁汤文亮在社交平台自曝,有朋友早前以“为了子女”为由举家移民英国,但近日又以同样的理由全家返港,并在其子女成功入读香港名牌中学后宴请宾客,以示庆祝。
席间,有人询问详细原因,此人坦言,英国的真实情况与自己想象中的差别太大。原以为子女在英国读书,其同学必然都是风度翩翩的英国人,但没想到,英国公立学校里的学生大多都是来自阿富汗及乌克兰的难民,所以又急匆匆地返港。

这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某些港人的“优越感”还真是盲目啊,英国人把你们当牌打,你们还就真以为自己是英国的一分子了?可以高高在上歧视阿富汗及乌克兰的难民了?
要知道,你们在英国人眼里也本就是难民,和其他难民没啥两样。
即便英国政府装模作样地推出所谓的“bno移民计划”,那也不过是政治博弈下的炒作素材。一颗棋子也想翻身当棋手了?自不量力。

其实这样的家长还有不少。受“修例风波”影响,一些港毒分子为求自保不断向美、英、加、澳等国摇尾乞怜,呼吁这些西方国家出于所谓“拯救港青”的“正义”向港人开放移民渠道。于是在2020年下半年,香港便出现了这样一股小规模的“移民潮”。
据港媒统计,2020-21学年,香港公立中小学共计收到了近8000名学生的退学申请。然而未到半年,香港于2021年4月就迎来了第一批“回流潮”,他们的理由基本上都是“孩子不能适应移民后的新生活”。

时间到了2021年8月,临近2021-22学年开学,香港各中小学又收到大量移英港人要带子女回港插班的申请。这次的理由稍微丰富一些,除了孩子不能适应外国生活之外,还提到了孩子在学校容易受欺负以及英国新冠疫情严重、变种病毒肆虐等原因。总之一句话,家长感到非常后悔。
再到如今这位带着孩子先移英再回流的家长,可见无论英国政府和港毒分子再如何渲染和包装,都无法掩盖这个老牌帝国日暮途穷的现状。与其把自己和孩子的未来交给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国度,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的故土。

值得注意的是,汤文亮的这位友人还提到,他的子女在学校上学期间,经常被同学问到“香港那么好,你为什么要来英国”。此话惊醒梦中人,促使朋友举家回流。
虽不知这位家长说这话有几分真心,但小朋友问出的这个问题的确很值得深思。

是啊,香港既没有战争,又经济发达,社会福利有保障,国际金融地位高,同时还背靠祖国这样强力的后盾,有14亿同胞的鼎力支持,如此美好,为什么他们还要移民英国?
在有理哥看来,还是源于某些香港人的国民认同感严重缺失。直白来说,他们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被英国“特殊照顾”的同类,而不是他们一直看不起的带着贫穷、落后等等标签的“中国人”。

对于大部分内地人来说,爱国,是刻进骨子里的情怀,在涉及国家的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不用任何形式上的约束,必然会从心底生出一股力量,一致对外。
而这一点,恰恰是受西方影响较深的某些香港人所缺少的。
例如在英国“bno移民计划”这件事上,凡是一个具有正常思维的人都知道,这是英国打着拉外国人头充本国劳力的小算盘而粗暴干涉我香港事务的一张“政治牌”,且中央政府以及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宣布不承认所谓“bno护照”,港人不能将其当作移民证件来使用,但还是有一些港人充耳不闻,一心只想去英国做所谓的“人上人”,呼吸幻想中的那种“自由的空气”。

这说明他们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乃至国家利益的选择中,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个人利益,甚至为了满足自己的私人需求,冠冕堂皇的说什么“为了孩子”,可以充当外国敌对势力打压自己祖国的“工具”。结果到头来大呼上当,又要打着“为了孩子”的旗号灰溜溜地回到香港,或真心或假意地投入祖国的怀抱。
如此极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一种悲哀。
有理哥希望,即将履新的新一届特区政府能够尽快解决“bno护照”这个历史遗留问题,莫再给英国借此煽炒所谓“香港问题”提供渠道。

众所周知,英国自脱欧以来劳动力流失严重,经济也随之发展缓慢,再加上新冠疫情与猴痘病毒互相叠加,以及强硬对俄政策所带来的反噬,英国显然已不再是人们印象中的“大英帝国”,而是沦为美国的小跟班。
英国政府之所以在近两年推出一系列表面上对港人十分“优惠”的移民政策,其实质就是为了吸引港人带钱移英。
如果没钱,那不好意思,无论你是教师、牙医还是曾经的“高考”状元,来了就得乖乖地在流水线上当个普通工人,以充实英国的底层劳动力需求。
若你是个既没钱又没工作能力的废青,那你只能睡大街了,英国不欢迎你。

但是在数据和宣传上,只要港人拿着“bno护照”赴英了,就值得炒作上一笔。要知道,英国政府和港毒分子曾经可是信心满满,扬言会有几十万港人移英的,不逮着这些人大炒特炒所谓“移民潮”,又怎么向中国施压呢?
有理哥认为,既然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已经宣布不承认“bno护照”,那就不能再任由某些港人继续以“bno护照”移英,然后又轻易返港了。

有理哥真心期望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选出的本届特区政府,在李家超先生的带领下,能够切实推动香港的教育改革,开展广泛持续的爱国主义教育,让香港的未来不再行走在西方的阴影之下,让香港的孩子们能够挺起胸膛,骄傲地说一声,我,是中国人!
图片源自网络
近日,英国政府针对严重工人短缺的行业,宣布放宽部分签证限制。“紧缺职业清单”中新增了瓦工和泥瓦工;屋顶工、屋顶瓦工和石板工;木工和细木工;抹灰工和其他建筑工人,以及渔业从业工人。从事紧缺职业的申请人只需达到该职业现行工资的 80% 即可取得技术工人签证,申请费也有所降低。申请人需要有雇主担保offer,且满足英语要求
英国是大部分移民申请者理想中的国家,英国移民的好处不仅仅在与移民好办理,还在于它优厚的福利,今天星汉留学移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英国移民的诸多好处,大家有想移民英国的,一定不能错过这篇文章。英国移民的好处:1:免费医疗英国的医保在欧洲是最好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相同的福利,英国的医疗体系享誉全球,是全球所有医疗保健中的佼佼者,其优势就是在英国生病看也不要担心,就算您没有参加医保您也可以免费就医,此举给了所有英国公民一个很大的保障。
初到职场,同事都是香港人。我作为新移民,在内地长大,还未完全适应香港的生活节奏和文化,不免显得格格不入。直到某一天,同事的一句话,奇迹般的拉近了我和他们的距离。那就是:你乡下是哪的?说起来很奇怪,我不再对他们感觉陌生,反而多了一份亲切感。而不问不知道,原来这些在本地生活了几十年的香港人,他们也不算是真正的香港人。
本周英国首相苏纳克重拳出击,立法打击非法移民一事,大家都知道了。和不少国内读者一样,英国社会各界也在猜测,这一举动是否意味着英国政府会收紧移民政策?事实上,真实情况截然相反,身为移民之后的苏纳克,在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之后,下一步就准备放宽相关要求,通过正规合法渠道吸引更多海外劳工来英国工作。据《金融时报》3月9日最新消息,英国政府正计划向更多海外劳工敞开大门,以解决脱欧后劳动力市场长期短缺的问题,首先将放宽建筑行业的海外招聘。
美国是一个国家意识淡薄的国家。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就是各州联合的一个共同体。从根本上,主权在州而不在国。州是第一位的,国是第二位的。有州方有国,而非有国才有州。所以了解了各州,也就深入了解了美国!美国50州美国自1776年建国,历经两个世纪的开疆扩土,领土由最初的北美十三州拓展成如今雄踞北美的“霸权”超级大国,傲视群雄。
在李湘和王岳伦离婚瓜过去没多久,就有八卦媒体在北京拍到了,李湘和小奶狗入住酒店的画面。在前台办入住手续时,李湘还十分体贴地给男生整理了围巾。按照王岳伦说的,俩人7月就已经和平分手,我翻了下李湘的微博。平时很少发微博的李湘,在7月份一共发了三条微博,12号这天,她一口气连更三条微博,开心快乐溢出屏幕,看得出来她心情很好。
“我的感觉是,当我毕业的那一刻,我就不再是一个国际学生了,而是一个争夺工作的外来移民。”正在英国曼彻斯特找工作的小柳给第一财经记者发来这条信息。小柳的感受可能代表了一部分英国国际学生的想法。唐宁街发言人近日表示,由于移民人数增多,英国首相苏纳克正考虑限制外国学生攻读“低质量”学位和携带家属的数量。不过,英国政府没有对“低质量”学位进行定义,也尚且没有推出任何相关政策。
我,00后,在英国生活4年,这里人确实很绅士,但工作中喜欢躺平在一个充满着古老与现代碰撞的国度,我作为一名00后,来到了英国,开始了一段与绅士文化相遇的旅程。生活在这里的四年,让我领略了英国人的绅士风度,也深刻感受到了“躺平”在工作中所带来的种种影响。初抵英国,面对陌生的环境和文化,我对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太多的期待。
英国政府公布2022年移民官方数据,2022年英国的净移民人口为60.6万人,创下有史以来最高的记录。这比2021年增加了约11.8万人,疫情前水平的两倍。英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无论是从子女教育、事业发展,还是生活环境、社会福利,都让人为之心动,成为众人眼中理想的移居地。有了英国永居身份,孩子就能免费接受纯正的英式教育,与本地孩子共享
后疫情时代,西方多国都在努力恢复经济建设,但在不同程度上都遭遇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无论是高级技术人才还是,基础技能人员都有较大的需求,这种问题对于英国尤其明显。数据统计,英国脱欧已经导致劳动力出现了33万人的缺口,因此英国政府大力发放工作签证,引入了新的积分移民制度,推出多项有利于工作签证和移民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