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吃出了中国胃。
东北姑娘晓辞大学毕业后,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选择去公司上班,而是直接创业,在沈阳开了家摄影工作室。
几年过去了,工作室虽然没有带来财务自由,但应付日常生活支出没有问题。在边拍摄边工作的日子里,她爱上了旅游,带着创业积攒下的钱,开启了“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生活。

结婚生娃后,她也没有停下“到处看看”的烂漫生活,和家人一起去了大理。她开网店,做直播,卖有机果蔬,吸引了一群喜欢有机产品的粉丝。有机生意虽然“难搞”,但她过上神仙般的生活,觉得一切都值得。
2014年圣诞节前夕,晓辞乘坐飞往菲律宾的航班,来到了宿务的一个冷门小岛,决定在这里考更高级的潜水证。
原始小岛上潜店不多,世界各地前来考证的年轻人们渐渐熟悉。她和隔壁英文潜店的瑞典小伙认识后,成为朋友,他们一起出海潜水、吃饭聊天。因为越聊越投机,后来成了恋人。
年轻的恋人无所畏惧。为了在一起,他们成功考出了潜水教练证,还在网上开了一家潜水店。逢年过年,潜水客户纷至沓来,俩人在菲律宾杜马盖地过着神仙般浪漫的海岛生活。
2019年,女儿麦芽出生后,晓辞带着丈夫、孩子回到了中国东北老家生活。从小吃瑞典土豆长大的丈夫,彻底被中餐俘获了心和胃,俩人开始了国内的美食之旅,从重庆火锅里的肥牛卷吃到广东早茶里的虾饺,吃完湘菜里的碟鱼头,再吃东北烧烤麻辣烫。但是经过两年的“胡吃海喝,肠胃彻底完蛋了”,于是他们打算开启养生模式。
加上孩子一天天长大,东北太冷,他们喜欢有山有水的自然环境,想远离被钢筋水泥困住的生活,辗转去了三亚、青岛,但都不满意。

之后他们来到云南大理,看到巍峨的苍山、碧绿的洱海,望着大片大片的高原生态农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他们决定“就是这里了”,接着租房,定居在大理,开始了新生活。
来大理之前,有段时间,因为肠胃消化不好,他们在生活中“能选择有机就选择有机”。
定居大理后,他们开始真正走进有机背后的故事。大理光热充足、雨热同季、春旱冬晚,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晓辞爱上了当地的有机农场。深入到产地了解有机种植后,她深受震撼:每个环节都是值得人类尊重和善待的。

为了保护土壤,有机农场不使用化肥、农药、催生剂;不用除草剂,通过人工除草;堆肥可以改善土壤的质量、结构和质地,使土壤能够保留更多营养;灌溉也是使用苍山泉水。
在有机的世界里,似乎一切都慢下来了。农业回到了自然种植的模样,靠阳光雨水和土壤,让果蔬“自然生长”。虽然有些果子看着并不“大而饱满,光滑整齐”,但因为没有使用激素和膨大剂,也没有用化学产品驱虫避害,洗洗就能直接吃,口感佳,让人吃得放心。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回归自然本源做的产品,才是大自然的恩赐。她脑海中有了一个想法,想让这片土地上的有机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向更多人的餐桌。

因为自己之前有开网店的经验,她在淘宝上开了“瑞典奶爸在大理”网店,将农场里的应季产品,都挂到了网店里。
为了便于运输,最初他们上架的多是土豆、胡萝卜、甜菜根等根茎类产品,不容易坏。但品种单一,销量也不大,一个月只有几百单。
盛夏七月,买家总是咨询有没有其他有机蔬菜,还想顺便买点水果,于是她又上架了应季水果、叶菜等。产品丰富了,订单也逐渐增长,一个月能收到几千个订单。一个人忙不过来,她招了客服、运营等,组建了团队。
在网上卖有机果蔬是个“很难搞”的生意,物流运输是个大挑战。很多客户希望越新鲜越好,最好今天拔,明天到。但小地方运输不便,发顺丰贵,加上包装和冰袋,一下子小几十块钱就没了。因为蔬菜不加保鲜剂,有时候买家收到货后,会抱怨“菜不好看,有虫眼”,要么就是对新鲜度不满意。

价格也是很多人关注的点,因为老被说贵。她无奈:“有机菜时间成本高,自然生产的作物偶尔也生病,所以产量低;遭虫害了,有时候没招儿,只能拿去做堆肥;人工除虫、除草都需要人,有人就得发工资;现摘现发,有时候摘多了放烂了,又浪费了一批……”
并且,很多人对有机有误解,觉得菜价贵,一定是品质好长得好看。“人们喜欢有机,但不是每个人都懂有机”,对此,团队除了销售产品,还开了直播,通过镜头展示有机农场的种植环境,介绍每种蔬菜、水果的营养成分。
瑞典奶爸的中文不好,但一直很努力地在学习,晓辞有时候会开玩笑让粉丝帮奶爸好好学学中文。看着青山绿水、辽阔的蓝天,粉丝们也希望自己能去大理生活,过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活;有的则计划去农场当一个快乐的农夫。

今年是晓辞第一次参加天猫双11,店里推出了满减等优惠活动。除了日常果蔬产品,他们还推出了蔬菜包,搭配好了5—8样能吃一周的蔬菜,买家也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产品进行随心搭配。
最近,不少人充满了对“科技与狠活”的担忧,在一日三餐吃什么上总是难以抉择。但晓辞在大理的日常生活很简单,在饮食上几乎不用讲究,“基本上都是摘到什么就吃什么,味道不要太刺激性的就行”。她分享早餐是清爽的蔬菜配米饭;午饭和家人们一起吃土豆也很美味。

她说不要小瞧土豆,这是店里最初的爆款产品。当地的紫皮有机土豆又面又沙,直接烤很香,炒了也好吃,百吃不厌。有人专门买去给孩子做辅食。
她说刚认识瑞典奶爸时,他是个专爱中国街边美食的人,走遍各种苍蝇馆子,高油重盐,加上吃得太杂,把胃吃坏了。但是久病成医,接触有机后,他们餐餐有机,对方如今差不多被带成了半个养生专家:早上冥想、太极,再来杯黄芪水,铁棍山药熬汤还要加一大把枸杞,中医推拿正骨一个都没落下……
如今看着家人在农场里肆意奔跑,吃得尽兴,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她觉得有机创业虽然“难搞”,但一切都值得。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吃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安安心心赚钱才能踏踏实实睡觉。
这是她简单而又满足的生活。
中国人在美国到底过得怎么样?一问都不好,一劝都不回国(本文探讨的是截至2021年的情况,未来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引言随着全球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前往美国寻求更好的生活和发展机会。然而,这种选择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中国人在美国面临着种种挑战和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人在美国的生活状况、困境以及他们对回国的态度。
近期,魁省移民部长克里斯蒂娜·弗雷谢特(christine fréchette)在国民议会提交提案,拟更新魁北克2024-2027年移民规划,魁省计划增加未来移民数量,即从今年到2027年,四年内把目前每年5万的新增移民数量逐步增加到每年6万,同时,还将对魁北克投资移民计划(qiip)实施改革,在语言、居住以及投资金额等方面进行调整。
加拿大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热门移民国家,很多移民申请人将加拿大作为自己的首选目标国。作为一个福利制度十分完善的传统移民国家,移民加拿大的好处自然是不用多说,不论从教育、医疗、经济还是养老等方面来看,加拿大的社会福利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不过,虽然移民加拿大的优势众多,但缺点也是不容忽视的。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291位真人故事我叫苏芹,今年34岁,生活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名全职妈妈。我是移民哥,偏偏被大10岁的加拿大男友追到家门口。为了娶到我,他舍命陪老爸喝酒喝到趴下。他花七八万买了一枚钻戒向我求婚,却“不舍得”给彩礼,和我有了分歧。婚后,我随他移居加拿大定居生活,深切体会到异国他乡的苦楚。
中国公民移民加拿大,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成为加拿大永久居民,获得加拿大永久居留身份(获得pr卡,又叫枫叶卡),二是正式加入加拿大籍。持有加拿大枫叶卡,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加拿大人,仍为中国公民,持有中国护照,享有加拿大除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之外的其他公民权。但枫叶卡有效期为5年,期满换卡,换新卡时须满足过去5年内在加拿大居住满2年(可累积)的条件。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移民加拿大生活,平心而论加拿大应该算是个好地方,环境好,教育好,福利好,生活质量也好。加拿大移民好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适应程度,而居住、语言和日常花费则能很好地反映出移民的真实生活。1语言是关键语言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快速融入加拿大社会的关键。一般来讲,中国人移民加拿大以后语言问题普遍非常突出,虽然在国内学了十几年英语,但是真的到了加拿大也只能说是poor。
这两周不少朋友和我们求证是否美国领事馆要全面开放移民和非移民签证了。自2020年2月开始至今,美国领事馆正常的签证业务一直没有全面开放,只开放少数的几个类别的移民面谈。拜登上台后,对移民和签证移好的消息一条接着一条。许多朋友盼着签证业务全面开放。我们先是回顾一下这方面的消息。1)美国时间2021年2月24日,美国国务院宣布拜登废除p10014总统令“rescission of presidential proclamation 10014”。
当我踏上了这个陌生国度的土地,背包里装满了对未知的憧憬,我却没有预见到那即将到来的挑战:独立生活。我的第一个挑战是做饭。在家时,我从未需要准备自己的饭菜,但现在,我必须自己动手。最初的几次尝试都是失败的,然而我没有放弃。我开始上网查找食谱,逐渐掌握了一些简单的烹饪技巧。现在,我已经能做出让朋友们赞不绝口的菜肴了。
用我在美国生活这些年的故事来给大家讲讲美国治安那些事儿最早到美国是在去正式学习之前到加州的欧文(irvine)uci参加了一个商业课程的program。在新生orientation上,我们的老师跟我们说了这样一句话“irvine是全美最安全的城市,你晚上是可以到处在街上走路的” 并且在说的时候倍感自豪
在美国移民项目中,eb3是一个很热门类别,动用资金少、语言门槛低、一步到位全家获得美国移民身份。不过在很多客户的咨询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普遍对eb3的整体概念比较模糊。按照美国移民局的定义, eb-3具体分为abc三类:a类:熟练技术工(skilled workers):要求申请人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相应的纳税证明以及一定的英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