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之旅|我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
在斯洛文尼亚,我见到了当地华人芳姐,她在这里待了20多年,经营一家中餐厅,她以她的生活经验,给我描述了斯洛文尼亚是这样的一个国家。
我问,芳姐,为什么斯洛文尼亚会成为整个东欧发展最好的国家?
芳姐说:“首先铁托(前南老大)虽然是克罗地亚人,但是妈妈是斯洛文尼亚人,所以前南时期斯洛文尼亚就受到了很大的照顾和偏爱,这是我身边很多斯洛文尼亚人的说法。”
“第二点,斯洛文尼亚人其实很严谨,做事特别认真。这里我说几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第一个故事是我来参观前,曾经做过翻译,当时我帮国内的一个医药公司到斯洛文尼亚一家研究所买医药专利,这家研究所就8个人,但是这个专利价格就有xx(总之,忘了价格,很多的数字)。”
“还有国内的海信(空调)公司,还跑到斯洛文尼亚收购这里的家电企业。”
我说,这里才200万人口,竟然有家电工厂?
芳姐说,而且不少,都是小规模的,但是质量都不差。
我们都知道斯洛文尼亚在历史上一直受到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达到五六百年之久。
虽然斯洛文尼亚是一个斯拉夫民族为底色的国家,但是由于文化交融,所以斯洛文尼亚人某种程度上很像德国人……
我问,你跟斯洛文尼亚人接触这么久,你觉得斯洛文尼亚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芳姐说,他们做事还是蛮认真的,一板一眼,而且做事情要做到极致。刚刚跟你说的斯洛文尼亚很多小型企业,还有科技研究所。
此外,我在具一个我做餐馆的经历,有时候经常会坏了水管啊,厨房的哪里坏了。然后找当地工人,当地工人都会很一板一眼,他觉得哪里坏了,就让你买新的。可是对于我们的角度,维修工不应该是每个月修修补补还能赚更多,他们会比较死板。
我说,斯洛文尼亚人给我的印象也是有点像德国人,就是比较冷,距离感比较强。(克罗地亚人就比斯洛文尼亚人热情很多)据说第一受日耳曼人影响,第二,斯洛文尼亚全都是高山,气候原因。
芳姐介绍这里的房价。
卢布尔雅那最贵的楼盘是8000~9000欧一平米,首都均价是4000~5000欧一平米,最低价的老房子是2000欧一平米。
最近房价一直在上涨,因为老龄化后,大量的中东人、波黑msl涌入这里,后期乌克兰难民也越来越多……而这里的人则是外流到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
市区一室一厅一卫出租价格是500~1000欧一个月。三室一厅要2500欧一个月。我们餐馆的员工的房子租金是1500欧一个月。
这里的法定工资是1200欧(税前),如果失业可以领救济金600欧元一个月。而且政府会给你培训,帮助你学习到技能,然后实现再就业。
我问芳姐,我在意大利遇到的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的情况,当地华人普遍反映不理想,这里如何?
芳姐说,可能是因为这里人少,一切的资源都相对比较充足。
比如说免费教育这事,我国内妹妹的小孩一个年级1000多人,我们这里一个年级才百来个人,我女儿班级30多人,教师资源分摊到人身上挺多的。
“我的小孩都是在公立学校上学,学费免费,伙食费的话是这样,学校里一天会提供四顿饭,其中多出的一顿是下午一些小点心,我儿子高中每天只要3欧元,也就是家长交10%的伙食费就行了。”
我说,斯洛文尼亚的学校压力大吗?
芳姐说,这里的学校更多的是教小孩“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
“比如说我女儿从小在学校,老师就会带所有的孩子去消防局、警察局等等一切的政府机构去认识这些地方,告诉小孩这是什么部门,我们在有什么问题的时候要去这里……”
“也会教你冬天的时候去滑雪,做饭……等等一切让你生存下来的技能……”
而且这里的老师做事很细,比如说,带孩子郊游,老师会列一个表格,把所有孩子的注意事项都备注下来,比如说谁谁谁对什么食物过敏……
因为斯洛文尼亚国家小,人少,所以人均医疗资源也是比较充裕的。
芳姐说,她两次生小孩完全免费,此外,她曾经在耳朵后面长了一个瘤,从发现到割掉,总过程不到两周时间。
总的来说,斯洛文尼亚因为经济发展很好(相对东欧是人均gdp最高的),人口少,所以人均资源丰富。这样达到了比较好的福利体系,包括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都实施的相对不错。
不过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反映到大的国家,就不难实现很理想的状态,越大的国家真实情况就越差。
第一印象:农村发达,空气好,人民友善,华人多。日落很美。太空蔬菜。很棒的牛肉。我觉得我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它。现在的印象:这里很容易适应,我喜欢这里。享受假期生活。人们很友好。我也开始完全忽视那些粗鲁的人。它非常免费,您不需要考虑很多事情。每个人都玩得很开心。其他印象:中国人的素质比中国高很多倍。遇到友好的人的机会很大。
你好我是华人志的无忧君,我找到了最适合中国人移民的10个“新家园”。子曾经曰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意思是,我这事业要是搞不成了,就坐个小木筏出海去。孔子说得很好,但什么样的小木筏可以经受大海的风浪?出海的目的地该怎么选?他老人家并没有说。不过还好有勇敢智慧的人民群众,千百年来,他们用自己的生命为赌注,以不输于哥伦布的冒险勇气,跳上舢板,扬帆出海,寻找新家园。
眼看着布林肯灰溜溜跑回美国,美国割不到中国的韭菜,开始对海外华人资产下手了!有消息称:美国财长耶伦牵头组建了一个专业小组,开始清查中国在美所有银行账户,无论这个人是不是拥有美国国籍;并且采取封控管理的方式,防止这些人将钱取走或转移岀美国。这一手段有点类似于对待俄罗斯人在美国的财产。此次清查行动,背后是美国在当前形势下...
长期以来,每当有中国人在国外受到欺负时,就有人说,哪一天中国强大了,看他们还敢欺负我们!然而,事实却是,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第二军事大国、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世界上唯一5000年文明不断绝的国家,如此强大的国家,为何还是会有很多中国人在国外受欺负?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够受到外国人的尊重?今天我们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作为受害者后人,魁北克省台山宁阳会馆主席钟启诚向与会者展示了家中先辈当年入境加拿大时缴付“人头税”的凭据,并忆述了其祖父早年赴北美谋生,加拿大限制华人入境的政策导致祖母与祖父未能再重聚的家庭悲剧。通过视频连线参会的加联邦参议员胡元豹表示,现在是加拿大华人在加拿大社会中找到自己应有位置的时候了。华人需要发声,确保不会让那段历史重现或类似情形发生。
中新网12月29日电 美国《侨报》日前刊出在美华人新闻年终盘点稿,文章称,在即将过去的2017年,美国华人社区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该报仔细梳理过去这1年全美各地记者有关华人社区的报道,从中精选出以下重大新闻:旧金山首位华裔市长李孟贤骤逝当地时间12月12日凌晨1时11分,旧金山华裔市长李孟贤因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5岁。
“东方日内瓦”“风花雪月城”“文献名邦”“五朵金花的故乡”……大理的别称有很多,最近的一个,是“有风的地方”。今年以来,随着电视剧《去有风的地方》热播,大理旅游持续升温,“跟着许红豆吃大理鲜花饼”“总要去一趟有风的地方”等相关话题席卷各大社交平台。而当不少游客将“有风的地方”作为心心念念的“打卡地”时,另一些人已经在这里扎下了根。
央广网北京8月6日消息(记者刘乐 潘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正午60分》报道,7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成都会见来华出席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并访华的圭亚那总统阿里。习近平指出,中国和圭亚那虽然相距遥远,但友谊源远流长。中圭两国要做彼此信赖、相互倚重的好朋友,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合作、共促发展,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圭命运共同体。
关于瑞士有太多错误的民间传说。例如,瑞士很富有。最尴尬的是,瑞士经常被视为北欧国家,而瑞典是北欧国家!瑞士人民真的很无助。事实上,瑞士是一个真正的西欧国家,被法国、德国、奥地利和意大利所包围。此外,对瑞士还有许多“幻想”瑞士人很富有,瑞士人很富有瑞士很富有。事实上,这与绝大多数普通人无关。此外,还有许多来自其他国家的富人。
自拜登担任美国总统以来,反华言行不但没有收敛,还比特朗普政府有过之无不及。一是挑唆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对中国实施围殴之势;二是由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抛出了“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声称要在各领域对中国了进行“强大而可行”的计划。中国政府自然有强有力的应对之策,也必然会粉碎美国的反华伎俩。笔者在这里讲一段中国与美国的历史故事,意在让美国的执政者冷静和理智,从中国人对美国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反思一番,重新回到罗斯福时代的理性与大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