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撰写:大华
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于我国人而言,既陌生又熟悉。
陌生的是,鲜少有人去过当地,在国际新闻上更是少有露面,然而你可知这竟是一个人口近三亿,领土面积近二百万的国度?
熟悉的是,曾几何时,那里发生了一件令华人悲愤的事件。在此不提,有兴趣的条友可自行网上查阅。
它是一个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首都雅加达。同时也是全世界不发达国家之一,主要经济依赖农业,工业化水平相对不高。
话休饶舌!
我上家公司是做国际贸易的,主打农产品加工。印尼的农业经济作物又是极其丰富,譬如那里的棕榈油和可可,颇受国内人士的青睐,市场可观,因此我司与那里来往频繁。
在“口罩”爆发之前,我去过几回印尼,负责处理公司与当地经销商的一些事务。
依稀记得首次去之前,对于这个国家了解甚少,印象之中,仍是个刀耕火种的原始国度,不免令我惴惴不安。于是乎,出发前在网上查阅了大量资料,这才渐渐安了心。并非传说中的饮毛茹血……
这是一个热带群岛国家,潮湿而闷热,桑拿天气。我方一出机场,一股股热浪袭来,夹带着几分海水的咸味。再往外多走出几步,背夹已萌汗液。
抵达时,已是临近正午时分。当地出口商安排了人来接机,并在饭店张席设宴管待。
中间的推杯换盏,过程就不细表了,总之这边的客户也深谙国内的酒桌文化,大抵相差无几。
酒酣饭饱,闲聊了一会,见时间尚早,又一时无所可为(与他们的老板约了明天上午洽谈),接机的两位朋友就提议说,不妨带我出去逛逛。
这倒是正合我意,来到陌生的国度,自然充满好奇,犹为是对当地的风俗人情。再者说,大老远,不辞辛苦跑来出差,不权作公费旅游的话,心里是很苦恼的。
于是,我毫不思索的,满口答应了。
两位接机的朋友中,一人能讲一口流利的中文,名叫“巴古”,负责他们公司的对外商务工作。
未曾想,巴古带我去逛的地方,简直令我瞠目结舌,大开眼界,彻底刷新了我对菜市场的认知。原来菜市场也可以这样“原始”!
事后我方知道,巴古为何首站便是带我去逛他们本土的菜市场了。因为但凡是中国来的客人,都很热衷于去到那里,恣心拣选食材。
对此,我心领神会。因为我太知道了,对于吃,全世界无人能及国人左右!
倘若按照我们对于菜市场的标准,更确切地来说,那么这里不能称之为菜市场了,更像是“野性大集市”。
离得三丈开外,就有一股腥臭扑鼻而来,直教人不禁掩鼻捂口。
好奇心唆使下,我仍是进入,一窥究竟。好家伙,放眼望去,偌大的菜市场,俱是各色奇珍异兽……
你见过的,没见过的;认识的,不认识的;叫得出名的,叫不出名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树上爬的,这里一应尽有。好似来到了丛林王国一般,教人好不惊奇!
先上一张,给列位看官提个神……
虚化是为了更好的通过展现
彼时,射入我眼帘的第一幅景象,正是上图这张。
一条足有碗口粗细的大蛇,被斩断成几截,短的铺摊桌上,长的则倒钩吊挂,论斤售卖。
诚然可见,这是条蟒蛇,没看错的话,是网纹蟒,目测长度不在四米以下,少说也得有个二三十斤吧。
下方被蛇身遮住的野味,我没看清,毕竟大半个身子被盖住了,又不敢掀开冰冷的蛇身一探究竟。问了巴古,他也难辨品种。仅从皮毛形态来看的话,应该系浣熊一类的动物。(不知哪位壮士眼尖,认得出吗?)
这位大哥见我拍照,极其愿意向我展示他的另一条活物,好似炫耀他的战利品似的,满面得意。不过不得不说,长虫是真大。
大蛇一侧悬吊着的,是一只肥大的豚鼠,少数有七八斤之重。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它们,伫足端相了好一阵子。后面越见越多,也就没那么少见多怪了。
再往里走,没两步路程,地上迎面躺着几只野味,胡乱地摆放在蛇皮袋上。其中一只,特别惹眼。因为我只一看便认得出来,那是一头山猫,虽然说不准确切的名字。
体型不算大,倒也膘肥,体格结实,看去怕是有个四五斤左右。(这玩意也有人吃吗?传闻猫肉苦酸,竟然也有人作为美味享用?)
旁边重伤而亡,白色的野物,我一时没认出,不过它前头的那只,是山麂子,半大不小的山麂子。
老板见我等而来,也没热情招呼,自顾自地把玩着手机。可能见了太多,只看不买的主了吧。
我未过度停留,看了两眼便一径往里走去,像寻宝似的,真真不知下一个你见到的会是什么珍奇怪异的野味。
越往里头走去,腥臭味愈发浓烈,直窜脑门。可能有的人喜欢这种味道,闻着使人亢奋,譬如巴古二人,看着就很享受的神色,反正我是难以接受。
越往里走,各样奇珍野味映入眼帘。譬如,各种鼠科,爬行类的,还有昆虫蚕蛹,鳄鱼啦,蜥蜴咧,山猪野猪了,山龟海龟王八鳖,甚至还有大蝙蝠………等等,不胜可记。总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见不到的。
有些看上去,真是让人头皮发麻,譬如一磊磊的虫卵,光看它们蠕动的样子,就够恶心的了,还有人当做美味食用,不堪设想。
在此我就不上图了,免得一些朋友看见,引起不适。
接着,我又看到地上几个铁笼子里困了几只陆龟。听巴古说,这都是当地人去山里捉来卖的,所以他们本地人称之为“山龟”。
这种龟在当地常见,数量颇多。我问过老板价格,换算成人民币的话,也就五十不到一只,坦诚说,相当实惠。个头很大的,从照片中相信各位也能窥知一二。最小只的,估摸着怕是也得有个七八斤重。
另外红色笼子里关着的两只,我不认识,像浣熊又不是;又感觉像是某种鼠类……
而最前面的笼子里关着的则是飞禽,猫头鹰;印尼本土的猫头鹰,长相与我国的品种略有差异。
其他挂在竹竿上的,就是一些鱼干和各种肉干……
角落一隅,一个不起眼的摊子上,吸引了我的眼球。只见一片芭蕉叶上,铺陈着若干只烤得焦黑的野味。
乍一眼看去,我自为是田鼠亦或是竹鼠之类的动物,然而我错了。问过老板,方知原来是水獭,剥皮碳烤过的水獭。
算作是当地特色野味,印尼本地人也很喜欢吃。它们不仅富有蛋白质,而且肉质紧嫩,味道绝美。况且数量又多,价格低廉,因而不失是印尼普通百姓的一道桌上菜。听巴古说,不仅我所在的菜市场有卖,其他大街小巷里,也时有兜售。
不知列位看官老爷们,怎么看?反正我是决然不敢下嘴的,黑黢黢的样子好生可怕。
可在当地人,甚至我们过去的许多游客眼里,可真是美食一道!
并肩靠着这家的,则是一辆小三轮式的摊位,上面放着各色处理过的野味,这些肉可以论斤散售。也有好些个完整的,则止论只售卖。种类很多,如下图所示。熟悉的就有豪猪、猪獾、狼獾和较大只的松鼠。坦诚说,个头这样大的松鼠我是少见的。
接着再往前,就是磊成一堆的各种飞禽,野鸡野鸭还有雁子,一些不认识得,就统称为野鸟吧。大多数都是死物,也有三两只奄奄一息,待死的活物。
这家笼子里面还关有几只小猴子,一种我从未见过的猴子。体只不大,甚至可以用瘦骨形容,重不过三斤,模样怪可怜的。
没拍到,因为这家女老板面色严肃,对我好似有些提防。故我仅拍此一张相片后,便匆匆收了手机。另外,就是左上角的笼子里头,关着的是只活体飞禽,个头肥大的野鸭子!
此处逗留时间很短,主要是老板娘不甚友好,双眉紧蹙地盯着我,生怕我打劫似的。
又在往前走了几米,一副惨烈景象印入眼帘。一条肥大的鳄鱼,被大剁八块,零散的摆在摊位前叫卖。
听巴古说这种半大不小的鳄鱼肉,肉质最嫩,烤着吃美味,煲汤鲜甜。他老家那里,就有吃鳄鱼的风俗。因此对于鳄鱼的了解,比较透测。
鳄鱼我倒是可以接受,毕竟在国内有许多养殖的鳄鱼可以售卖,也曾吃过两三回,味道神似鸡肉,略有嚼劲。
旁边地上卖的,就是各种鼠类。你也不能说它是老鼠,虽然长得简直一模一样。卖家说是田鼠,地鼠,竹鼠……以及蝙蝠。这些都是烘烤成肉干了的,说是可以直接吃,也可以蒸热吃。
剩下的就是一些小鱼小虾,以及一些叫不上名的虫子,看样子是简单料理过了。
所谓田鼠也好,竹鼠也罢,倒也勉强接受,可是吃这蝙蝠委实有点令人发怵了。
巴古告诉我说,他们当地人直接将蝙蝠投入火堆里烧烤,等到熟透了就扒拉出来,剥掉烧焦了的皮后,上嘴啃食里头的肉。
再然后就是一大盆,浅看,天知道是什么虫子,油炸的金黄,不过老远闻着的味,沁人心脾,很香。不看只闻的话,食欲油然而生。而后我细看了两眼,辨认出是蝗虫和蟋蟀的混合。
好像我国云南那边,也爱吃油炸的昆虫,据说很好吃,味道美。
上图的蝙蝠大也不大?还是只活物,长这么大都没见过体大如鹅的蝙蝠,这少说也有个八斤的体重!看到这里,我方明白为什么巴古说,当地人爱吃蝙蝠了,因为委实太为肥硕了。
走出这条巷,又入一条道,不变的仍是满地的野味。
这一次,又刷新了我对野味的见解。居然如下图笼子里关着的鬣蜥,也业已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美食。
这条鬣蜥体全长应该在两米左右(包括尾部),可是身上却看不到三两肉啊,不就是皮包骨么?可是我听巴古说,这玩意好吃,过来的国人很好这口,并对它有个别号称呼,我一时想不起来了,大概是“地龙骨”?确切地叫法我实在记不得了………
总之就是一种听着就很珍馐的野味!
最后直接上所存不多的几张图吧……
你看,那几位蹲在野味笼子旁端详着的。我想,八成是来上货的吧。
也有很多摊位或是店家,售卖干制品或是骨骼,龟甲的……
除此之外,也不尽是些奇珍异兽,怪异少见的野味,还是有正常的东西。譬如下图的熏制而成的鱼干……
最后走到下图这里,我停留的时间最为长久。因为俱是我认识却没见过或是极其罕见的野味。而且这个老板卖的不论数量还是种类上,都很繁多,照片仅是一角,全部的话,少说也有大几十个笼子,里头都关着活物。
长虫自是不必说了,不过真实见到这般粗大的长虫还是头一遭,关键是好几种长虫。其中之一,眼镜王蛇更是让我惊奇不已,我拍的这条少说也得有三米,盘缩笼中,竟没点子霸气。
还有我只在电视上见过的穿山甲……这在我国可是一级保护动物啊!在这里居然堂而皇之的售卖。你懂我的心情吗?
写在最后:
每个国家、地区都有各自的民俗文化,我不会以自身的价值观去评判,更不会妄自强加。
不过我仍然要说,保护动物人人有责!这颗星球之所以精彩,正是因为有了千万种生物。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同时也是它们的。设想一下,倘若有一天,只剩下我们人类了,那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中新网3月6日电 据中国驻印尼棉兰总领馆网站消息,近期,驻棉兰总领馆领区北苏门答腊省、南苏门达腊省和亚齐特区等地,发生数起中国公民因违反印尼签证规定、被移民部门遣返甚至拘押调查的案件。驻棉兰总领馆再次提醒赴印尼中国公民,严格遵守印尼签证规定和法律法规,文明合法出行。一、免签适用情形有限。根据印尼司法人权部2016年第17号条令,持有效期6个月以上的护照,能够出示离开印尼境内的机票,可免办签证入境。
你也许听过这样一种说法,“世界上每个角落都有中国人”,这可不是空穴来风。据相关数据统计,海外华侨华人的最新人数已达6000多万,分布在全球19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人民移居国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唐宋以前,移居国外的华人,没有固定的称谓。唐宋以后,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交流、对外贸易的扩大、交通的发达,移居国外的人数急剧增多,他们多被居住国的人民称为"唐人"。
本文老胡主要给大家介绍印尼的入境流程、签证动态,回国攻略,希望能给大家做一个参考。一、印尼最新的入境政策1、入境证件的规定:持有以下证件之一的外国旅客可以入境(商务访问、旅客为目的,包括持有访问签证或办理 落地签证的旅客,必须持有回程机票):1. 持印尼有效外交或公务签证的外国人;2. 持印尼有效外交或公务居留许可(kitas)的外国人;
2月12日中午,印尼移民局正式发布了最新的疫情期间入境政策通函penegasan surat edaran direktur jenderal imigrasi nomor imi-1555.gr.01.01 tahun 2020 tentang kebijakan visa dan izin tinggal dalam masa adaptasi kebiasaan baru,从2月12日起所有有效签证均可入境印尼,"南航印尼"的解读具体如下:
49岁的我,从2019年来印尼青山工业园区,到现在出来打工快5年了,挣了也有100w,但现在手里却凑不齐20w;挣得钱都去哪儿了?大海面前,人类如此渺小!首先我基本每月有1500元左右现金收入,零花钱足够!大龙虾头!我这个人不爱打扮,生活随意,所以化妆品啥的,买的也很少!就是爱吃爱玩儿,但在这又不让出园区,所以基本不花钱。
美国《福布斯》网站1月4日发表文章,对印尼渔民捕获的无人水下航行器是否是中国的间谍装置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这并不一定是中国的间谍装置。`印尼渔民捕获的无人水下航行器`在2020年12月2日,印度尼西亚渔民捕捞到一条不寻常的“鱼”:一条像鱼雷一样的潜水无人机,或称无人水下航行器(uuv),它的指示灯仍在闪烁。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移民哥了解,使印尼许多领导人对中国抱有好感。会议之后,周总理对印尼进行了国事访问,受到印尼政府隆重热烈的欢迎,两国并签署联合声明,重申友好合作的愿望。亚非会议的召开,标志中印关系发展到一个实质性友好的阶段。九·三〇事件在中印关系发展中,引人注目的是党与党的关系与国与国的关系是平等发展,互相影响的。
当年牛群和冯巩在相声《点子公司》里讲过一个老段子:怎么迅速让钱包鼓起来?答案是把兜里的钱都换成零钱;还可以补充一问:怎么迅速变成百万富翁?嗯,答案是把人民币换成印尼盾(音译卢比或卢比亚)……那怎么能变成亿亿万的富翁呢?兄弟,那你就只能考虑津巴布韦币了。言归正传,东南亚这几个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一般人不是那么熟悉...
努沙杜瓦路透6月5日电,印度尼西亚旅游名胜地巴厘岛海域近来出现了数千个星形“钢珊瑚”,这些直径约一米的六角形钢结构并不是污染环境的垃圾,而是支持珊瑚再生的特制装置。巴厘岛周边壮观的珊瑚礁多年来吸引了全球各地的潜水爱好者前来探索据悉,印尼是世界上珊瑚礁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约260万公顷珊瑚礁,占世界珊瑚礁的8%,且拥有多达全球75%的珊瑚品种。
当初印尼渔业部长签发禁令前,全球各地的海水爱好者都非常喜欢印尼进口的各种珊瑚,因为价格低廉、颜色鲜艳、饲养难度还不高。可如今印尼的珊瑚通过正规途径已经无法买到,转而求其次沙巴成了印尼的替代品,同时澳大利亚也是很重要的一条贸易线,但之前有人对国际珊瑚进口商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很大一部份人心里始终觉得澳大利亚当地的珊瑚品种过于单一,相比印尼珊瑚的多样性真是差太远了。
哪里能够直接购买印尼珊瑚(CoralGlobal珊瑚跨境上线印尼本地化结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