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讲述者-劳拉申、制作-赛安
电影《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讲述了美国华人在东南亚华人家庭,由被鄙视转为被接纳的过程。电影颠覆了观众的传统认知:最发达国家的美国人,竟反被第三世界鄙视。
电影原著作者关凯文曾在作品中阐述了他心目中亚洲人的等级:印尼华人置于顶端,新加坡人其次,美国华裔处下游。电影人物也按作者的认知设置,杨氏(young family)正是住在新加坡的印尼华人富豪,印尼华人这个久被遗忘的群体,也被推上舞台焦点。
《摘金奇缘》里的印尼华人家庭,祖辈讲华语,后辈讲英文,孙辈是留美混血,仆人是穿娘惹装的土生华人,建筑混合欧式、中式和南洋风。
?
按照现在的国家经济水平,将印尼人的地位置于美国人之上似乎是不可理喻的。今天中国人移民的首选仍然是美英加澳等西方发达国家,印尼根本不在考虑内,作者却偏偏将印尼华人置于等级最顶端,是否脱离实际呢?
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我询问了当地人对这部电影中“华人等级”的看法,被采访的华人大哥对人物安排格外认可。
“印尼华人,他们真的很有钱、很有钱、很有钱!”大哥连用三个“很有钱”描述,“比什么美国、英国、澳洲那些富得多,那些国家根本不算什么。当然,也比我们这些大马人有钱啦。他们太富了,是中国以外,全世界最富的华人。”
我意识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国人过去对印尼、西方、华人等概念的认知,都存在偏差和误解。电影中young family超乎想象的奢华生活,引起了我的疑问:为何最富有的华人,来自印尼这个相对落后的东南亚国家?中国人又为啥选择移民印尼,去印尼有前途吗?
为搞清这个问题,这一期就简单讲讲,印尼华人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早鸟效应
“个人只要不懈奋斗,就能获得更好生活”,1776年以来的“美国梦”蔓延全世界,成为当今许多人坚信不疑的成功秘笈,将成功归因于努力、上进等个人因素。人们普遍认为印尼华人富裕是因为勤奋、聪明,这尽管有理,却过分夸大了个人因素而忽视了更庞大的客观条件,比如:时间。有时,来得早,就是致富的秘密。
19世纪印尼三宝垄华人be biauw tjoan的豪宅。
?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鸟效应就是先到先得,先来者总比晚到者更早融入当地、摸索规则和建立秩序。华人到达印尼的时间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唐朝时,华人就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前往印尼群岛,一些唐人留在了当地。宋元时期,南宋皇室南逃,部分流亡爪哇,蒙元军队入侵爪哇时,又一批华人到达。
印尼华人主要成型于明朝,比美国华人早四百多年。
印尼华人与北美华人的时间轴
?
明朝及以前到达爪哇的华人与土著通婚,产生土生华人(peranakan),即岜岜娘惹,他们兼具中国宗教信仰和土著生活习惯,已进入爪哇主流社会。
荷属东印度时代的华人买办,图为印尼棉兰华人甲必丹张耀轩(tjong a fie)。
?
在荷兰殖民时期,荷属东印度华人受荷兰语教育,成为白人管理当地土著的中间人,被封甲必丹或贵族(sia),是地位仅次于白人的中上层群体。
印尼华人贵族(sia)子弟,图为1937年摄影师charles sayers为华人甲必丹许金安(khouw kim an)的孙子拍摄的照片。
?
19世纪中期,清末时期,前来荷属东印度的中国破产农民被称新客(totok),是社会底层的苦力。
印尼西爪哇土生华人(cina benteng)的婚礼习惯,今天仍保持中国清代南方的习俗。
?
北美最早的华人是于1820年前后来开矿和修铁路的苦力,美国华人的初始阶段相当于印尼华人的新客阶段。印尼已积累几个世纪的土生华人和甲必丹阶级,这在北美华人社会是不存在的。当美国华人以廉价劳动力为起点在异国谋生时,印尼华人已通过几百年的积累进入上层社会,成为经济上的统治阶级。
19世纪,华人以苦力、卖猪仔身份移民美国。
?
电影《摘金奇缘》中,女主角瑞秋虽生在发达的美国,但作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大陆移民第二代,从小在贫困中长大。而杨氏家族虽起源于落后的印尼,却已通过几代人的积累,成为名副其实的“老钱”(old money)。
鸡头与凤尾
尽管印尼是中低收入国家,远远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媲美,但印尼华人却是中国海外移民中经济上最“成功”的。依照“人往高处走”的移民逻辑,向已成型的现成发达国家移居,是大部分人笃信的稳妥致富办法。但这种稳妥保守,也是另一种桎梏,真正的机会也许就在落后地区,印尼华人致富的一大原因,就在于移民地的落后性。
学者萨义德·胡赛因·阿拉塔斯(syed hussien alatas)在《懒惰的本地人》中认为,东南亚的马来人、爪哇人和菲律宾土著生性懒惰,给勤奋聪明的外来人以可趁之机。
《懒惰的本地人》
?
华人来到印尼群岛时,这里仍是待开发的处女地。华人比荷兰人来得更早,只要勤奋努力,很容易就掌握当地经济,那些在中国穷苦落魄的人,在这里却成为了精英。而西方移民社会,虽整体经济富裕,但已被白人开发殆尽,作为外来者的华人无羹可分,只能处于被动从属的局外人地位。即使是受过很多教育的高素质华人,也只能徘徊于边缘。印尼华人就好比鸡头,西方发达国家的华人则好比凤尾。
西爪哇丹格朗(tangerang)华人甲必丹oey djie san与荷兰殖民者平起平坐。
?
印尼华人在印尼掌握极大的经济话语权,这是西方国家华人难以企及的。
与西方社会中作为客体的华人不同,印尼华人擅长和西方殖民者打交道,充当了白人在印尼的统治工具。荷属东印度时代,荷兰人看中华人精明勤奋又熟悉当地社会的特点,加以利用,催生甲必丹阶级(kapitan cina),进入甲必丹阶级的华人统称为cabang atas,马来语意为“最高层”,包括少校(majoor de chinezen) 、上校(kapitein de chinezen)、上尉(luitenant der chinezen)三个层级。
巴达维亚第五任华人少校(majoor der chinezen)许金安(khouw kim an)。
?
加入荷兰白人统治阶级的华人,掌握一言九鼎的大权。1619年被册封甲必丹的苏鸣岗(souw beng kong)除了获得封地和世袭贵族(sia)称号外,还参与了荷兰人抓捕爪哇奴隶的贸易活动,是仅次于荷兰人的统治者。
图为荷属东印度总督jan pieterszoon coen,他是华人甲必丹苏鸣岗的重要支持者。
?
位于雅加达的苏鸣岗之墓。
?
甲必丹阶级高度西化,是东印度群岛的种植园主,生活水平超过中国。耳熟能详的代表人物非印尼华人黄蕙兰(oei hui-lan)莫属,她是民国外交家顾维钧妻子,也是印尼糖王黄仲涵之女。黄蕙兰是印尼娘惹,甲必丹出身,在三宝珑接受荷兰语教育。顾维钧参加巴黎和会时,黄蕙兰已是欧洲资深名媛,并很快以家族财富,助力初出茅庐的顾维钧当选中国国务总理,足以显示印尼华人富可敌国的巨大影响力。
1921年,黄蕙兰为参加英国皇室晚宴而拍摄的定妆照。
?
印尼华人还与印尼土著交好,充当土著政权的左膀右臂。印尼独立后,华人成为印尼新政权的经济掌门人,尤以苏哈托时期最甚。
印尼首富林绍良的致富之路,与苏哈托的支持密不可分,图为林绍良(左)与苏哈托(右)在一起。
?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出版的书籍《林绍良的林氏集团:苏哈托时期的印尼经济支柱》
?
今天大多数印尼华人富豪,都是在苏哈托时期发家的。以军事政变上台的苏哈托急需通过发展经济来制造政权合法性,便扶植华人财团作为其金主和经济依托。
富可敌国的华人财团开始涌现,包括首富林绍良及其林氏集团(salim group)、李文正(mochtar riady)及其力宝集团(lippo group)等,都是苏哈托嫡系。1998年苏哈托垮台,印尼华人也受到巨大冲击。
李文正在苏哈托当政时组建泛印度尼西亚银行,该银行是印尼最大的民营银行。
?
李文正的饭局。与印尼本土势力紧密结合是华人致富的重要原因。
?
从下南洋到大迁徙:印尼华人的世界性离散
《摘金奇缘》讲的是印尼华人家庭,那为何young family会住在新加坡呢?电影中的杨氏家族成员还散居中国上海、深圳、台北、香港、美国、英国等地,四海为家,这与印尼华人的世界性迁徙有关。
《摘金奇缘》中的杨氏家族成员,散居中国香港、台北、上海、深圳。
?
印尼华人这个概念,不仅指定居在印尼的华人,还包括从印尼出发、离散在全世界的华人。明朝开始,华人从中国来到东印度群岛谋生,是第一次移民;20世纪中叶起再由印尼向全球再次迁徙,是第二次移民。
第一次移民阶段,华人南下印尼群岛,依族群抱团,地理上也各有各的地盘。
印尼华人的主要族群与地区分布图
?
印尼华人的第二次移民,主要因为印尼境内的三次政治动荡:1949年印尼独立,土生华人因曾充当荷兰殖民者的经济助手,为了自保离开印尼;1965年九三零事件,引起大规模华人离境潮; 1998年苏哈托政权垮台,华人因掌握印尼经济命脉引发土著不满,引起暴乱,华人再次外迁。21世纪后,印尼政局逐步稳定,政府废除针对华人的法律歧视,华人近年才陆续重返。
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的影片《杀戮演绎》(左)和《沉默之像》(右)追述了1965年的事情。
?
印尼华人已离散至世界各地。新加坡一度是印尼华人资本家的大本营,《摘金奇缘》里杨氏就是这个类型;马来西亚与印尼华人关系源远流长,大马华人许多也是印尼华人。
新加坡财团郭氏兄弟(kwee family)起家于印尼,由印尼华人郭贤良创建。图为evan kwee。
?
澳大利亚是印尼华人的第二大聚集地;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都市也吸引了不少印尼华人企业家来开拓对华贸易;在美国,南加州尤为受到印尼华人青睐;荷兰作为印尼群岛曾经的殖民宗主国,是受荷兰语教育的不少土生华人的聚居地。
1946年荷兰莱顿的印尼华人学生。
?
近年来,印尼华人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不少家庭让子女去中国受教育。
印尼华人已是名副其实的东方犹太人,由中国下印尼,再从印尼向全球离散,一个印尼华人家族出于分散风险和发财致富的目的,其成员往往分散于世界各地,就像《摘金奇缘》里的杨氏一样。虽有巨大的内部差异,却也打断骨头连着筋,保持着相当的组织活力。
印尼华人作家jesse q sutanto(左)的小说《dial a for aunties》(右)描写印尼华人奢华婚礼的故事,已被netflix买下版权,有望成为《摘金奇缘》后的下一部亚裔电影,让我们拭目以待!
?
end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419位真人故事我是移民哥,90后辽宁人,现居美国。20岁那年,我独自去美国,想要大展宏图,结果却在餐馆里切洋葱。5年沉闷的餐馆生活,让我下定决心改变自己。于是,我报考了警校,以倒数第二的成绩惊险考入。谁知却遭遇魔鬼般的考核,差点坚持不到毕业。如今,我靠着努力和坚持,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毕业,并
自拜登担任美国总统以来,反华言行不但没有收敛,还比特朗普政府有过之无不及。一是挑唆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对中国实施围殴之势;二是由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抛出了“2021年战略竞争法案”,声称要在各领域对中国了进行“强大而可行”的计划。中国政府自然有强有力的应对之策,也必然会粉碎美国的反华伎俩。笔者在这里讲一段中国与美国的历史故事,意在让美国的执政者冷静和理智,从中国人对美国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反思一番,重新回到罗斯福时代的理性与大局观。
全球之旅|我在吉尔吉斯斯坦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实地走访世界各地,关注全球华人的旅行者。今天我采访华人市场里的个体户小刘,来谈谈吉国的华人的地位如何?1,吉国华人数量庞大我问小刘,在吉国的华人人数有多少?小刘说,市区(比什凯克)就有上万了,最高峰时期,你在比什凯克坐一辆公交车,你都起码能碰上一个中国人。
拉脱维亚国土面积64589平方公里,总人口数量191.9万。位于欧洲东北部,是北约组织成员和欧盟成员国。拉脱维亚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均gdp15431欧元。里加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第一大城市。虽然官方语言为拉脱维亚语,但由于前苏联关系,95%以上的居民会说俄语,约10%居民会说德语和英语。
提示:阅读本文约3分钟!近期,新加坡旅游业迎来了一波大批外国游客的入境潮,其中中国游客更是暴增了30%。数据显示,仅3月份到访新加坡的中国旅客数量就达到了6万零890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一倍。而在七八月的中国学校假期和10月的国庆节期间,预计新加坡的旅游业还将迎来更多的中国游客。有网友不禁在网上吐槽,今天出门吓了,周围全是中国人,我以为我到中国啦!
山东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在美华人的数量却是不多的,总数也只是七万人不到,这跟孔夫子的故乡是有关系的,山东人讲究寻根问祖,移民的情况在山东并不是特别多。不过山东距离韩日较为近,确实有很多人迁到这两个地方的多。福建据统计有110万人赴美,根据生活中所得到的信息,福建确实是赴美人数最多的省,也见过很多河北人在美国留学的,确实有听说很多福建人在美发了财的
漳州市第一外国语学校与马来西亚廉律中学友好交流活动,在线上举行。 廖珍妹 摄中新网漳州2月4日电 (廖珍妹)“哇!好精彩!”4日,福建漳州市第一外国语学校与马来西亚廉律中学友好交流活动在线上举行。两校学生相聚云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们不时发出阵阵欢呼和掌声。两校还签署教育交流合作意向书,缔结为共建学校,建立教育合作关系。
根据美国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在美国的华裔已经超过了550万人。而在这550万人中,有近90%的中国籍博士会选择留在美国,很少有人会回到中国。然而在这背后却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近几年来,中国留学生的毕业率也在逐年增加,为何华裔们不愿意回到中国?华人留在美国其实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
新加坡是发达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高,同时对语言没有要求,许多人能够用中文、英文和马来语交流。在新加坡有些岗位只要你会中文就可以,语言环境对中国人来说很便利也很好适应。本人在新加坡打工有十年,无技术工普遍都是一万人民币左右,具体看你的能力和岗位,技术工种一般薪资要高很多。因为新加坡很小很发达,和中国的上海北京差不多,所以吃饭一个月花2000元人民币左右,住的好一些需要2000~3000人民币。
上海一名男子来到日本东京追寻发财梦,几经商海沉浮,竟成为东京火葬业的龙头老大。东京地区仅有的七家民营火葬场,其中六家都在该男子公司名下。由于客户群体基数大,加之经营得当,男子公司每年狂赚4.5亿人民币。这家火葬场开办了火化、殡葬一条龙服务,开日本殡葬业的先河,服务质量广受赞誉,连日本首相安倍的国葬仪式都是由该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