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讲述者-劳拉申、制作-赛安
电影《摘金奇缘》(crazy rich asians)讲述了美国华人在东南亚华人家庭,由被鄙视转为被接纳的过程。电影颠覆了观众的传统认知:最发达国家的美国人,竟反被第三世界鄙视。
电影原著作者关凯文曾在作品中阐述了他心目中亚洲人的等级:印尼华人置于顶端,新加坡人其次,美国华裔处下游。电影人物也按作者的认知设置,杨氏(young family)正是住在新加坡的印尼华人富豪,印尼华人这个久被遗忘的群体,也被推上舞台焦点。
《摘金奇缘》里的印尼华人家庭,祖辈讲华语,后辈讲英文,孙辈是留美混血,仆人是穿娘惹装的土生华人,建筑混合欧式、中式和南洋风。
?
按照现在的国家经济水平,将印尼人的地位置于美国人之上似乎是不可理喻的。今天中国人移民的首选仍然是美英加澳等西方发达国家,印尼根本不在考虑内,作者却偏偏将印尼华人置于等级最顶端,是否脱离实际呢?
在马来西亚马六甲,我询问了当地人对这部电影中“华人等级”的看法,被采访的华人大哥对人物安排格外认可。
“印尼华人,他们真的很有钱、很有钱、很有钱!”大哥连用三个“很有钱”描述,“比什么美国、英国、澳洲那些富得多,那些国家根本不算什么。当然,也比我们这些大马人有钱啦。他们太富了,是中国以外,全世界最富的华人。”
我意识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国人过去对印尼、西方、华人等概念的认知,都存在偏差和误解。电影中young family超乎想象的奢华生活,引起了我的疑问:为何最富有的华人,来自印尼这个相对落后的东南亚国家?中国人又为啥选择移民印尼,去印尼有前途吗?
为搞清这个问题,这一期就简单讲讲,印尼华人是如何发家致富的。
早鸟效应
“个人只要不懈奋斗,就能获得更好生活”,1776年以来的“美国梦”蔓延全世界,成为当今许多人坚信不疑的成功秘笈,将成功归因于努力、上进等个人因素。人们普遍认为印尼华人富裕是因为勤奋、聪明,这尽管有理,却过分夸大了个人因素而忽视了更庞大的客观条件,比如:时间。有时,来得早,就是致富的秘密。
19世纪印尼三宝垄华人be biauw tjoan的豪宅。
?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早鸟效应就是先到先得,先来者总比晚到者更早融入当地、摸索规则和建立秩序。华人到达印尼的时间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唐朝时,华人就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前往印尼群岛,一些唐人留在了当地。宋元时期,南宋皇室南逃,部分流亡爪哇,蒙元军队入侵爪哇时,又一批华人到达。
印尼华人主要成型于明朝,比美国华人早四百多年。
印尼华人与北美华人的时间轴
?
明朝及以前到达爪哇的华人与土著通婚,产生土生华人(peranakan),即岜岜娘惹,他们兼具中国宗教信仰和土著生活习惯,已进入爪哇主流社会。
荷属东印度时代的华人买办,图为印尼棉兰华人甲必丹张耀轩(tjong a fie)。
?
在荷兰殖民时期,荷属东印度华人受荷兰语教育,成为白人管理当地土著的中间人,被封甲必丹或贵族(sia),是地位仅次于白人的中上层群体。
印尼华人贵族(sia)子弟,图为1937年摄影师charles sayers为华人甲必丹许金安(khouw kim an)的孙子拍摄的照片。
?
19世纪中期,清末时期,前来荷属东印度的中国破产农民被称新客(totok),是社会底层的苦力。
印尼西爪哇土生华人(cina benteng)的婚礼习惯,今天仍保持中国清代南方的习俗。
?
北美最早的华人是于1820年前后来开矿和修铁路的苦力,美国华人的初始阶段相当于印尼华人的新客阶段。印尼已积累几个世纪的土生华人和甲必丹阶级,这在北美华人社会是不存在的。当美国华人以廉价劳动力为起点在异国谋生时,印尼华人已通过几百年的积累进入上层社会,成为经济上的统治阶级。
19世纪,华人以苦力、卖猪仔身份移民美国。
?
电影《摘金奇缘》中,女主角瑞秋虽生在发达的美国,但作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大陆移民第二代,从小在贫困中长大。而杨氏家族虽起源于落后的印尼,却已通过几代人的积累,成为名副其实的“老钱”(old money)。
鸡头与凤尾
尽管印尼是中低收入国家,远远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媲美,但印尼华人却是中国海外移民中经济上最“成功”的。依照“人往高处走”的移民逻辑,向已成型的现成发达国家移居,是大部分人笃信的稳妥致富办法。但这种稳妥保守,也是另一种桎梏,真正的机会也许就在落后地区,印尼华人致富的一大原因,就在于移民地的落后性。
学者萨义德·胡赛因·阿拉塔斯(syed hussien alatas)在《懒惰的本地人》中认为,东南亚的马来人、爪哇人和菲律宾土著生性懒惰,给勤奋聪明的外来人以可趁之机。
《懒惰的本地人》
?
华人来到印尼群岛时,这里仍是待开发的处女地。华人比荷兰人来得更早,只要勤奋努力,很容易就掌握当地经济,那些在中国穷苦落魄的人,在这里却成为了精英。而西方移民社会,虽整体经济富裕,但已被白人开发殆尽,作为外来者的华人无羹可分,只能处于被动从属的局外人地位。即使是受过很多教育的高素质华人,也只能徘徊于边缘。印尼华人就好比鸡头,西方发达国家的华人则好比凤尾。
西爪哇丹格朗(tangerang)华人甲必丹oey djie san与荷兰殖民者平起平坐。
?
印尼华人在印尼掌握极大的经济话语权,这是西方国家华人难以企及的。
与西方社会中作为客体的华人不同,印尼华人擅长和西方殖民者打交道,充当了白人在印尼的统治工具。荷属东印度时代,荷兰人看中华人精明勤奋又熟悉当地社会的特点,加以利用,催生甲必丹阶级(kapitan cina),进入甲必丹阶级的华人统称为cabang atas,马来语意为“最高层”,包括少校(majoor de chinezen) 、上校(kapitein de chinezen)、上尉(luitenant der chinezen)三个层级。
巴达维亚第五任华人少校(majoor der chinezen)许金安(khouw kim an)。
?
加入荷兰白人统治阶级的华人,掌握一言九鼎的大权。1619年被册封甲必丹的苏鸣岗(souw beng kong)除了获得封地和世袭贵族(sia)称号外,还参与了荷兰人抓捕爪哇奴隶的贸易活动,是仅次于荷兰人的统治者。
图为荷属东印度总督jan pieterszoon coen,他是华人甲必丹苏鸣岗的重要支持者。
?
位于雅加达的苏鸣岗之墓。
?
甲必丹阶级高度西化,是东印度群岛的种植园主,生活水平超过中国。耳熟能详的代表人物非印尼华人黄蕙兰(oei hui-lan)莫属,她是民国外交家顾维钧妻子,也是印尼糖王黄仲涵之女。黄蕙兰是印尼娘惹,甲必丹出身,在三宝珑接受荷兰语教育。顾维钧参加巴黎和会时,黄蕙兰已是欧洲资深名媛,并很快以家族财富,助力初出茅庐的顾维钧当选中国国务总理,足以显示印尼华人富可敌国的巨大影响力。
1921年,黄蕙兰为参加英国皇室晚宴而拍摄的定妆照。
?
印尼华人还与印尼土著交好,充当土著政权的左膀右臂。印尼独立后,华人成为印尼新政权的经济掌门人,尤以苏哈托时期最甚。
印尼首富林绍良的致富之路,与苏哈托的支持密不可分,图为林绍良(左)与苏哈托(右)在一起。
?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出版的书籍《林绍良的林氏集团:苏哈托时期的印尼经济支柱》
?
今天大多数印尼华人富豪,都是在苏哈托时期发家的。以军事政变上台的苏哈托急需通过发展经济来制造政权合法性,便扶植华人财团作为其金主和经济依托。
富可敌国的华人财团开始涌现,包括首富林绍良及其林氏集团(salim group)、李文正(mochtar riady)及其力宝集团(lippo group)等,都是苏哈托嫡系。1998年苏哈托垮台,印尼华人也受到巨大冲击。
李文正在苏哈托当政时组建泛印度尼西亚银行,该银行是印尼最大的民营银行。
?
李文正的饭局。与印尼本土势力紧密结合是华人致富的重要原因。
?
从下南洋到大迁徙:印尼华人的世界性离散
《摘金奇缘》讲的是印尼华人家庭,那为何young family会住在新加坡呢?电影中的杨氏家族成员还散居中国上海、深圳、台北、香港、美国、英国等地,四海为家,这与印尼华人的世界性迁徙有关。
《摘金奇缘》中的杨氏家族成员,散居中国香港、台北、上海、深圳。
?
印尼华人这个概念,不仅指定居在印尼的华人,还包括从印尼出发、离散在全世界的华人。明朝开始,华人从中国来到东印度群岛谋生,是第一次移民;20世纪中叶起再由印尼向全球再次迁徙,是第二次移民。
第一次移民阶段,华人南下印尼群岛,依族群抱团,地理上也各有各的地盘。
印尼华人的主要族群与地区分布图
?
印尼华人的第二次移民,主要因为印尼境内的三次政治动荡:1949年印尼独立,土生华人因曾充当荷兰殖民者的经济助手,为了自保离开印尼;1965年九三零事件,引起大规模华人离境潮; 1998年苏哈托政权垮台,华人因掌握印尼经济命脉引发土著不满,引起暴乱,华人再次外迁。21世纪后,印尼政局逐步稳定,政府废除针对华人的法律歧视,华人近年才陆续重返。
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的影片《杀戮演绎》(左)和《沉默之像》(右)追述了1965年的事情。
?
印尼华人已离散至世界各地。新加坡一度是印尼华人资本家的大本营,《摘金奇缘》里杨氏就是这个类型;马来西亚与印尼华人关系源远流长,大马华人许多也是印尼华人。
新加坡财团郭氏兄弟(kwee family)起家于印尼,由印尼华人郭贤良创建。图为evan kwee。
?
澳大利亚是印尼华人的第二大聚集地;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都市也吸引了不少印尼华人企业家来开拓对华贸易;在美国,南加州尤为受到印尼华人青睐;荷兰作为印尼群岛曾经的殖民宗主国,是受荷兰语教育的不少土生华人的聚居地。
1946年荷兰莱顿的印尼华人学生。
?
近年来,印尼华人普遍看好中国发展前景,不少家庭让子女去中国受教育。
印尼华人已是名副其实的东方犹太人,由中国下印尼,再从印尼向全球离散,一个印尼华人家族出于分散风险和发财致富的目的,其成员往往分散于世界各地,就像《摘金奇缘》里的杨氏一样。虽有巨大的内部差异,却也打断骨头连着筋,保持着相当的组织活力。
印尼华人作家jesse q sutanto(左)的小说《dial a for aunties》(右)描写印尼华人奢华婚礼的故事,已被netflix买下版权,有望成为《摘金奇缘》后的下一部亚裔电影,让我们拭目以待!
?
end
本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环行星球立场。
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约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在这些美丽富饶的美丽岛屿上,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铝土矿、镍矿、煤矿、铁矿沙、铜、锡、金、银、锌、水银、锰、铅等矿产,有橡胶、棕榈油、咖啡、椰子、豆蔻等农作物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以及森林资源。
据印尼新闻网7日报道,印尼移民部门开始在雅加达苏加诺-哈达国际机场试行电子落地签,抵达印尼的中国公民成为首批试用对象,该政策将于11月9日正式实行。 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26国公民可以提前通过移民局网站提交电子落地签申请,申请通过后可以使用visa、万事达和jcb信用卡在线付款,之后下载电子落地签就能入境印尼。
越南女性大家好,我是移民哥,在1975年之前,越南大概有超过200万华人生活在越南,主要是生活在南越,主要从事手工业以及商业。1975年越南全国统一后,虽然越南新的经济政策让不少在南越从事工商业的华人企业主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是对于在越南生活的普通华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而且由于中越两国的协定,越南华人自治社团以及华人的汉语教育发展得相当好。
一、在澳华人的生活工作状况19 世纪中期至 20 世纪初的澳洲华人一般被称为早期在澳华人。之所以称为早期在澳华人是因为该部分华人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这一时期在澳华人的职业比较集中,他们大多从事淘金业,之后随着淘金热的褪去,而转入蔬菜种植、家具制造等行业。其次,此时在澳华人多以广东为主,并且以男性居多,女性此时前往澳大利亚的人数极少,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1006字 | 4分钟阅读时间本文首发自移民观察(id:yiminguancha)圣卢西亚是加勒比海上邻近大西洋的主权岛国,境内多火山,银行业与观光业是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的数据,国土面积616平方公里,约相当于9/10个五环以内的北京大小,总人口16万5510,主要是非裔黑人,官方语言英语。圣卢西亚的投资移民政策(cip)发起于2015年10月份,从2018年开始,政策较为稳定,想要投资入籍该国有以下四种途径:
中国人组团在海外建国?面积远超20个宝岛,我们能去生活吗?一位古代的中国人,曾漂洋过海建立起一个共和国,甚至面积都有20个台湾省那么大,这个国家如今在哪,我们能去生活吗?其实这个国家叫做兰芳大统治共和国,而它的建立还伴随着一段传奇的故事。18世纪初,我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尴尬时期,我国人民备受战乱之苦,再加上多年的自然灾害,导致很多农民长期都颗粒无收,为了谋划生路,人们只好下海共谋生计。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移民哥”按钮。感谢您的鼓励和支持,希望您有一个愉快的阅读体验。我们中国人在任何方面历来都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领域,只要允许公平竞争,总会有很多优秀的中国人或者华人。
入籍美国的华人,为何去的多回的少?近600万美籍华人,究竟是不想回国还是无法回国?移民美国已经开始变得不香了?之前移民美国最主要的一大储备群体,在美留学生,如今8成以上都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根据教育部在2020年发布的2019年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显示:截止当时除去正在学习和研究的人员,已经完成学业并选择回国的人员比例已经达到86.28%,如今3年过去了,这一比例仍在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开始毫不犹豫的选择回流。
在美国,一场无数华人梦寐以求的旅程正在蓬勃展开,吸引着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和工作人员。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对更高层次物质生活的追求日益增长,而这片金光闪闪的国度,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镀金”圣地。奔向美国的潮水迈入21世纪,美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拥有着极具吸引力的经济、教育、科技和文化资源,这无疑成为无数华人心中的“热土”。
王光之/一个有腔调的人文类解读头条号末尾链接为(阿富汗简史)科普文章(1)菲律宾,东南亚的“倒数学生”菲律宾海军陆战队的女兵,全部要求和男兵一样剃成“锅盖头”,同时其训练强度也和男兵一致要说“世事无常”这四个字,放在一个国家的身上似乎也并无不妥。由于西班牙殖民历史,菲律宾以天主教为国教,约85%的人口为天主教徒,剩下为新教徒、佛教徒和穆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