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写了一篇《试着从另外的角度,分析一下国内高校给非洲留学生发钱这事》的小随笔,写完也没仔细进行检查和分析,随手就丢在头条里面,可能是文稿没有表达清楚,或者主题意思未分明,一下引来众多网友口诛笔伐,当然观点本来就是供人批判,如果人身攻击能怼就怼,没看见就直接略过。
还是就给非洲留学生发补贴这事,继续写一些不同的观点供大家打发时间。
国家对大学生活补贴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定,一般中央部属高校会给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发放“粮油副食品价格补贴”。地方高校学生的生活补贴,实行的属地化管理,由各地省级财政、教育部门制订具体的发放和管理办法。
发放大学生活补贴的初衷和目的,主要是学校通过经济资助的形式,适当减少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压力,以期更专注投入复杂、紧张的学业;其次应该是通过发放较高的生活补贴,吸引一些优秀生源报考,比如师范类公立院校等。
因此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面向高校学生发放生活补贴,并不违规。可能有些遗憾的是,因为获得财政支持的不平衡,造成有的学校发的多一些,有的学校发的少一些,甚至有些学校压根就没有。
山东某高校这次曝出来的一次性发了3万元的补贴,后来他自己出来解释说是1000元/月。实事求是的说,如果是给有卓越贡献、在学术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的研究生或博士生的话,无论国籍都不算特别高,应该予以支持。但如果这个补贴是给普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那么补贴数额明显就显得过高。又如果这个补贴只是发给留学生的,那这种做法就非常下作了。
或许不是现在的大学热衷于吸纳留学生,曾几何时我们也有过万邦来朝的耀眼时刻。只是近百余年来,我们打个盹的时候不小心睡过头了,然后就一下落后于当时的世界一大截,以至于一段时间我们看见外面的东西,什么都觉得稀奇和先进,一直到现在我们才渐渐又紧赶慢赶的赶了上来。
我们伟大的先辈为了救中国,曾经前仆后继的前往西方发达列强国家学习取经,那个时候的留学是我们去外面学习先进经验,以挽救和发展陷入困境的国家,在那些海内外有志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最终成就了我们现在的时代,中华文明重新绽放出绚丽的光芒,又开始吸引外国学子到我们国家来学习。
吸引外国留学生来华,能够快速提高学校国际知名度、增强内外文化交流融合、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创新学术研究能力等等,当然更重要的是获得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支持。国内高校众多,内部各种资源竞争非常激烈,外面竞争群狼环伺也是弱不禁风,加之外部负面舆论的宣传,我们吸引欧美留学生往往只有顺其自然的办法,但是对于亚非等不发达和发展中地区的学子,确是有着不小的吸引力。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前期,我们国内出台的一些政策或考评办法,可能考虑的并没有十分周全,导致一些学校吸引留学生的做法显得过于唐突和市侩,当一些事件经过舆论发酵后,最终“优待”留学生的做法多招人非议,大多数人应该还是会接受一视同仁的做法。当然,给点生活补贴说清楚了估计也还行,如某校出台的“陪读”政策那绝对就是犯了严重的原则错误!
非洲年轻人想要通过正式途径来华留学,难度是相当之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必须具备熟练的汉语水平,一些高水平学校是要求非汉语国家的学生通过汉语水平考试,而汉语是全球公认的最复杂和最难学习的语言;二是国内正规大学对录取非洲留学生的标准非常严格,通常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背景,并取得一定的学业成绩,有些大学甚至要求提供成绩单和推荐信等材料;三是要求财力证明和文化适应能力,留学中国的生活费用其实并不低,我们一些大学也是要求留学生有相应银行存款证明或担保人证明等材料。
如果严格按照以上程序申请来华留学的话,我们对非洲留学生的管控要容易实现得多。但是,往往堡垒都是从内部被攻破的,由于国内高校的相互竞争,一些低水平的高等院校为了吸引来留学生,往往会不择手段或自降身份,同时还催生了一些利益寻租方比如中介,导致非常多的学渣混子得以乘机进入,平白滋生出很多事端,最终引起各种各样的问题。
对于任何人种而言,其中都会有优秀分子和落后分子,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有真正本事和才干的非洲留学生,我们不应该去拒绝,而是应该在一定程度进行支持和帮助,比如“黑求恩”迪亚拉博士。对于那些借留学名义,来中国消磨时光或是惹是生非的家伙,学校要严格进行管理,待到他们签证到期一律不予续签。如若触犯了红线,该惩罚和驱离的应绝不姑息。
作为全球第二大洲,非洲大陆有50多个国家,接近20亿人口,并且还在以3%的年增长速度进行增长,可以想象如果他们都过上发达国家的生活,这将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消费市场,并且其中一个核心还在于他们没有工业化,对于已经完成产业化升级的我们而言,看着它就直流口水。
非洲现在发展落后的确也是事实,但是没有关系,我们来帮你修路架桥改善致富路。这些年,我们帮助非洲国家修了上万公里的公路、铁路,完成了数百个大型基建项目,包括港口、能源、医院、学校等等。在我们的大力帮助之下,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很多,为他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极大助力。同时,中国已经成为非洲第四大投资来源国,在非洲投资兴业的中国企业也有4000家左右(不包括一些个人私下的投资)。
我们知道,基础设施建设起来后,非洲的发展肯定会进入更快的车道,其中蕴藏的市场机会我们总不能拱手相让,该竞争的肯定要去竞争,该使的手段也绝不会有什么谦虚。那么,谁会主动去帮我们,这个时候曾经去过中国留学,并学有所成的人是不是更好的助力。
有些结果其实已经很明白地给出了答案,比如前阵子的苏丹内战,政府军和反政府军里面的军官都是曾经在中国留学过的人,而当我们国家的人经过他们的防区时,都获得了相对的便捷,这是不是有益事实?
我们国家这几年吸引了大量的非洲留学生来华留学,据说现在国内高校非洲留学生保守估计存量都有接近10万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非洲留学生来华,不可否则其中很多是钻了制度空子进来的混子,但肯定也有很多勤奋学习、家境不错的社会精英,这些人未来肯定会有一部分成为中非交流的极大助力,为我们国家一些具体战略落地非洲贡献力量。
最后,当然还是希望国家移民管理部门、外事警察等机构加大对非法偷渡、行为不端的非法移民加大打击力度,绝不姑息非洲混子在华夏大地胡作非为。
加拿大移民部ircc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月接待了24665名新永久居民,这意味着接近大流行之前的月度摄入量了。(大流行前每月接纳25000至35000名新移民)实际上,这也是自2020年2月以来加拿大移民最强劲的移民表现。值得期待的是,据cic新闻预计,到夏天的时候加拿大将每月有超过35000个新移民登陆
最新消息11月16日伴随着加拿大职位代码(2021)的启用,自bcpnp开启评分邀请系统以来,技术类提名项目迎接第一次评分体系大变动:那么加华小编就从职位、学历、语言、薪资、区域五大方面带大家有逻辑性的分析变化。职位首先是职位:原先的重头得分项被取消了,现在新系统里不再参与评分!(敲重点)总分恢复到200分满分。
很多人都不知道,内地大学生是可以转学去香港读本科的!香港的大学,每年都会在大三的时候,迎来一批新入学的学生。这一批学生,一开始主要是通过香港副学士升学转入的。香港副学士转入香港本科,是指参加香港dse考试(相当于香港高考)后,没有直接考上本科的同学,通过2年的副学士课程,再次考试,转入香港本科攻读2年学士,拿到本科学士学位的过程。
//前言//澳洲移民又传重大利好,这个可以加5分的项目,有了修改,大批留学生受益!#01:py有效期翻倍大批留学生受益对于想要移民澳洲的留学而言py大家都不陌生,py也就是professional year,读完以后可以为留学生增加宝贵的5分移民分。经历了之前澳洲移民最严格时期,相信留学生一定能够明白,5分移民分的重要性。
这是我见过最崇洋媚外的海归男,仗着自己喝过两年洋墨水,就大肆内涵国内交通太落后,罔顾实际情况 跪舔外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奇葩,才能说出如此一番令人作呕的话?在某当求职类节目上,一位名叫赵小军的人自信登场。25岁,外国名校毕业海归男,听起来像是一个年轻有能力的求职者,结果上来就暴露自己的狂妄自大,为彰显自己海归身份的优越性,在介绍完自己后,还不断多次强调自己是毕业于英国商科排名前30的名校高材生,哪料节目组的人生规划师,一下就戳破他的虚荣心。
前几日,写了一篇《试着从另外的角度,分析一下国内高校给非洲留学生发钱这事》的小随笔,写完也没仔细进行检查和分析,随手就丢在头条里面,可能是文稿没有表达清楚,或者主题意思未分明,一下引来众多网友口诛笔伐,当然观点本来就是供人批判,如果人身攻击能怼就怼,没看见就直接略过。还是就给非洲留学生发补贴这事,继续写一些不同的观点供大家打发时间。
澳大利亚大学联盟警告称,澳大利亚的移民制度在鼓励国际学生留在该国工作方面,完全不达标!该机构在向政府高等教育系统审议委员会提交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澳大利亚留住国际学生的情况已经落后于竞争对手,仅有16%的国际学生能够留下来成为永久居民。报告里是这样写的:“我们需要更多的留学生毕业后留在澳大利亚,以补充我们本土劳动力的技能和才华。
9月6日,清华大学举行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全校研究生开学第一课。校长邱勇发表谈话,他重点强调“大学不能脱离她所在的土壤而发展,大学是国家的大学”,并期盼清华学子能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据了解,过去10年,清华毕业生出国深造占比约14.2%,而2002-2011级这十年期间,出国(境)清华校友中已有超半数回国工作,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扩大中。
越来越多人看重海外教育,他们想去澳大利亚留学,那么需要满足什么要求才能过去读书?学历不同,可以申请的学校不同,需要准备的东西也不一样。星汉澳大利亚留学移民顾问总结了不同学历留学澳大利亚的具体要求,看看你符合哪一种情况吧。1、中专/高中学历申请澳大利亚本科准备课程本科预科课程对高考成绩有规定,不同学校要求不同,八大校要求成绩在一线以上,其他学校要求低一些。
自从加拿大政府在10月初撤销了所有的入境限制《加拿大官宣:彻底撤销所有covid-19疫情以来的所有入境限制措施》,对入境加拿大的国际学生指引也相应做出了更新,以下是我整理的来自加拿大边境局官方内容,后面也附上我对此的一些提醒,供大家参考:——————国际学生入境加拿大的指引——来加拿大前国际学生需要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