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讲述的第1318位真人故事
我是移民哥,00后,来自山西太原。
我的人生追求之一,就是行万里路。所以,我在今年9月来到英国留学。可是没想到,刚要出发,一个意外消息把我打得措手不及。
好不容易到英国后,发现这里和国内大不一样。不到两个月,我哭过、笑过、无助过、也看到了很多不同的人和事。
我一直觉得,每一个今天都会成为回不去的昨天。所以,无论遇到什么,我都会积极地看到好的一面,热爱每一个今天。
(我特别喜欢荡秋千,头上戴着小花环嘻嘻)
我出生于山西太原一个普通的小康家庭,是个00后,哥哥比我大13岁。
妈妈对我的性格影响非常大。她小时候受了很多苦,有时连饭都吃不饱,却一直很乐观。现在,她替家里管着房子的出租事宜。
这听起来爽,但实际上工作量相当大。除了收房租,半夜暖气管崩裂跑水了、电闸跳了,妈妈都得连夜抢修,还得处理租客纠纷。
虽然很辛苦,但她始终充满能量。受她感染,我也变得很热爱生活、积极乐观。
(我从小爱臭美,这是我4岁时穿着公主裙)
家人给了我满满的爱。家庭聚餐时,最后一根鸡腿一定是我的。我哥看起来很严肃,却特别护着我。
一次,在回家路上,有位男同学和我开玩笑,轻轻从背后拽了一下我的书包。哥哥误以为对方欺负我,上来就把他凶了一顿。
因有家人的爱与支持,让我有了追逐梦想的勇气。
从小学到高中,我上的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妈妈希望我在学习上得第一,但爸爸比较佛系,只要我健康快乐、正直善良就行。
(2019年,我在台东伯朗大道)
我没辜负他们的期望,从小我就是别人口中的好学生、乖乖女。但只有我自己清楚,我才不是什么乖乖女,我很有主见,特别希望能独立自由的生活。
因此2018年,我选择到离家一千八百多公里的福建上大学。我大学成绩非常优秀,不但每年都有奖学金,还公费去了台湾交流学习。
一次,我在阿里山游玩时,意外丢了钱包。幸运的是,一位不认识的当地阿姨替我买了门票,还请我吃了饭。后来,她成了我的干妈,至今我们都保持着密切联系,成了没有血缘的家人。
我始终记得这份善意,想继续传递下去,并坚持每天做一件好事。
(2018年,我在宜兴看竹海与日落)
我觉得人生在世,就要行万里路,多经历多体验。于是,在学习之余,我经常去祖国的大江南北旅行。
我还想看看不一样的世界,再加上自己是英语专业,所以就想去英国留学。
英国的硕士学制一般是一年,留学费用大概要40万人民币。我们家觉得这不是个小数目,可仔细考虑后,觉得性价比还可以。
男孩结婚要买房买车就理所当然,女孩去读书怎么就贵了呢?这和买房的费用相比,读书才花40万,太值了。能有这样开明的爸妈,我感到很幸运。
大二暑假,我开始备考雅思,经常在图书馆学到深夜,最终拿到了7.5的高分。
(我克服高反,登顶玉龙雪山,冻僵了呜呜)
2021年9月,我给6所学校递交了申请,11月就收到了伯明翰大学的offer。谁知,在去英国的路上,却把我折腾得要命。
我买的是今年9月21日从香港起飞,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中转,然后到英国伯明翰的国际航班。我本打算在9月20日,从太原飞到深圳,再坐半小时船到香港。
(2020年夏天,我桂林的游船上)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9月18日,我和朋友开心地玩了一天,晚上却突然收到提醒:从太原到深圳的航班取消了。
当时,我整个人都不好了。这种串起来的行程就像多米诺骨牌似的,如果一张票没了,后边的行程全会受到影响。
为了不耽误事,我只能连夜收拾行李,第二天一早就从太原出发。让我意外的是,我在机场看到了闺蜜。她一向爱迟到,还在备战考研,这次竟然5点就到了,替我排队值机。
(烧烤店,我和闺蜜深夜畅谈)
我特别感动,心情一下子明媚起来。我和妈妈、闺蜜紧紧拥抱,非常认真地说了再见。虽然我很舍不得,但想到现在科技这么发达,随时可以视频通话,感觉就好了一些。
走过安检门后,这漫漫求学路就只剩自己一个人了。
可能因心情不佳,再加上旅途奔波,到深圳后,我突然犯了急性肠胃炎,难受得床都下不了。我只能吃点稀粥,喝点葡萄糖补体液。
好在,休息了一天一夜后,我好得差不多了。我顺利地在9月21日中午,从深圳坐船到香港机场,又经历18个小时飞行后到了英国。
下飞机后,我看到不远处浓烟滚滚,好像着火了。当时我就感觉,和国内真是不一样,这真的是来国外了。但我没担心,更多的是兴奋,换了一个环境,非常期待新生活。
我提前预订了华人接机,到学生公寓后,太原老乡室友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温暖。她提前问我几点到,下楼帮我拿行李,还给我准备了包子和面条接风。
虽然包子是速冻的,面条是煮的挂面,但就是这样简简单单的一餐,让我觉得很温暖、很有安全感,紧张一路的心一下子放松下来。
(2022年,我在三亚潜水,一点不怕,很享受)
英国的留学生一般会选择学生公寓,有学校提供的,也有我住的这种校外学生公寓。
我住的公寓有3层,每层被分割成两套公寓,每套公寓有六个房间。第一个房间是客厅和厨房,其它房间都是带独立卫浴的卧室,每间大概15平方米。
这边房租按周算,每周200镑左右(1600元人民币),水电网费全包。公寓里中外学生都挺多的,不过我们宿舍六个都是中国女生。
(我在英国的莱斯特abbey公园)
我住的公寓周围不太繁华,但是很安静,非常适合学习和生活。我很喜欢我的窗户,外边有一片绿绿的树,看起来特别美。
我本以为在英国的生活能顺利开始。谁知,我第一次去学校就哭了。
那天,我要去学校领取在英国的身份证。由于跟新认识的朋友约好在学校门口见面,所以我很早就出了门。
我不认路,就跟着手机导航走。可不知道为什么,我走着走着就迷路了。
(2021年,我在丽江古城,身穿凤冠霞帔)
一想到朋友在等着我,我就很着急。可我越着急,智商就越低,怎么走都不对。
没办法,我就去问路边干活的工人。由于不习惯当地口音,我听不太懂他们说话。他们很耐心地拿树枝给我画路线,用最简单的语言解说。
我大概是明白了,就继续走。我走的方向是对的,但是一遇到分叉,我就又不会走了。
我走到了一个转盘路旁,看着车辆“嗖嗖”地飞速开过,不知道该怎么过去。当时,我感觉无助极了,连过马路都不会,急得直哭。
(我是移民哥,打卡苏州尼依格罗酒店)
我就给国内的朋友打电话。在她的陪伴下,我的情绪才稳定下来,第二次问路后,终于到了学校。
在国内时,我基本不做饭,可到英国后,不但要自己做饭,主食还从米饭变成了意面和麦片。不过,我觉得做饭还是挺简单的,也渐渐适应了吃冷食或常温的食物。
长年的旅居经历让我的适应能力极强。刚第二周,我就完全适应了英国生活。
(我在薰衣草花海)
可在语言上,我还是遇到了困难。我学的是tesol专业,就是向母语不是英语的人教授英语。上课时,我很容易听懂,因为老师们的发音是非常标准的,语速也偏慢。
可平日里,我听英国本地人说话,就有点费劲,就像国内听不懂彼此的方言一样。
不过,我一向是个积极解决问题的人。每天我至少找一位陌生人练习口语,比如和遛狗的人打招呼聊几句。这在英国并不奇怪,陌生人之间是很友好热情的。
在生活和学业上渐渐适应后,我心情变得特别好,就更自信了。
(我在云南大理,网红民宿楼顶)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很多善意。每当别人问我:“你来自哪里?”我会很骄傲地告诉他:“我是移民哥,还会称赞中国,其中有好几位当地朋友对中国文化很感兴趣。
在伦敦旅行时,我在酒店遇到了一位金发碧眼的白人姐姐。当她得知我是移民哥,立马从英语切换为了带着京腔的普通话。
这让我很久没缓过神来。她是我来到英国一个多月以来,遇到的唯一一位能熟练使用中文交流的外国人。原来,她从小在北京长大,可见祖国的国际影响力实在不容小觑。
(我第一次独自去天津,穿戴妈妈的裙子帽子)
我只留学一年,除了学习还想兼顾旅行,所以就没打工。周末,我会去各地转转,发现英国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英国的云很美,似乎触手可及,可天气却变得很快,刚刚还蓝天白云,一会儿就能刮大风。
这里经常下雨,本地人一般不打伞,而是带卫衣帽子或直接淋雨。这可能就是他们秃头率高的原因吧。
中国的食材和调料在中超很容易买到,就是比较贵。如果买英国本土的食材,日常吃喝就不怎么不贵。
比如一包500g的意面5元、6块香皂20元、28cm的锅56元、喝水玻璃杯8元、沙拉酱23元1公斤。这里的牛奶香甜又便宜,全脂牛奶2l才11元,我特别爱喝。
(北京环球影城,小迅猛龙吻我脸颊)
英国是岛国,蔬菜水果依赖进口,会稍贵一点。不过,这里的露天菜市场,在周末快打烊时会有折上折。我淘到过8元2盒的蓝莓和8元1盒的辣椒。
英国的卫生纸有点贵,质量普遍较差,为了环保都可溶于水,我买的卫生纸是24元9卷。
这边外卖比较贵,四五个菜就要50英镑,折合人民币400元。自行车也很贵,我学校附近的店卖的自行车要3200元,和国内的共享单车看起来差不多。
(北京,我在烛光音乐会)
英国的书也贵,动不动就成百上千元,所以我们上课一般用电子书,既环保又免费。
我还观察到一则公交司机招聘广告,月薪2000多英镑(16000人民币),当地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英国的乌鸦很多,流浪汉也蛮常见的,尤其是在火车站、地铁站的出入口,有很多流浪汉。不过有个很有爱的现象,很多流浪汉身边都有小狗做伴。
最近,英国的夜晚只有10摄氏度左右,但在大街上很多人都光着腿,即使老年人也不穿秋裤。他们经常上身穿羽绒服,下身穿短裤或光腿。这也许和他们爱运动有关,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骑行和跑步的。
英国的夜生活比较单调,基本上只有喝酒,而且他们喜欢站在酒吧的门口喝酒。
(我在秦皇岛的阿那亚海滩,我爱大海)
这边的楼层标识与国内很不一样,1层标为0层,而标为1层的,实际上是2层。
在英国,大多数年轻人会用电子支付。部分老年人和刚来英国的外国人会选择现金支付。可是英国的硬币种类太多了,而且大多数不标明数字,加之磨损等原因,很难辨认出面值。
在英国,效率是一个玄学问题。有时候运气好就很快,运气差就遥遥无期了。英国留学生最常用的本地卡,俗称小马卡。这张卡我是移民哥,算比较快了。
(深圳,我很喜欢diy,正在帆布鞋上手绘)
去诺丁汉旅行时,我发现那里有许多猫头鹰元素的塑像,还有一句话:“星期天呢,就要一直睡,睡到肚子饿,然后吃东西,吃到又犯困。”这听起来有点滑稽,不过周末好好休息也对。
英国人几乎不戴口罩了,大多数中国留学生也不戴了。我公寓同一层的同学,6个已经有3个阳过了。这边不做核酸检测,觉得不舒服时,可以去买试剂自测。
期间,我遇到了一些在国内已经工作,又出来深造的同学,甚至有些女同学已结婚生子。我特别感动,非常佩服他们的勇气。
(我在西藏,转动转经筒祈福)
我身边留学生特别多,大多数人毕业就回国了,有些人在国外工作一段时间,最后还是回国了。
大家的发展状况参差不齐。有些人拿着高薪,有些人开了公司,有些人暂时不想工作。但他们都有一个共性,懂得尊重不同的声音,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懂得享受生活。
我觉得,并不能以留学后事业发展得如何,来判断花这么多钱留学值不值。每个人的人生追求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不同,所以对“值不值”的定义也不同。
(敦煌飞天,东方美学绝了)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在英国工作或生活一段时间再回国。并不是为了高收入或更好的事业,而是我觉得在异国他乡工作、生活的经历是非常珍贵的。
环游世界是我的梦想。
感恩我的家人如此爱我,让出身普通的我有机会到外边的世界看一看。人既然不能活着离开这个世界,那我想行万里路,满载而归。
【口述:移民哥】
水长流】
2022年11月24日,英国内政部发布了最新2022年第三季度的签证数据报告。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英国创新签证共计递交136人,这是继上季度申请量大幅增加后的再次暴增,并再一次刷新历史最高申请记录!其中,中国大陆的递交量,与上季度相比翻倍增长为26人,其中获批6人。中国申请者递交数量中国申请者获批数量
2024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出炉后,澳洲大学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有多达6所大学进入了全球前50名,这让不少想要出国留学的同学心动不已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英国和澳洲留学到底哪个更适合你?学术声誉英国大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含金量高。g5精英院校如牛津、剑桥、帝国理工深受国际尊重。澳洲大学中有不少
最近移民真的是火爆了,问了下专门做移民的,最近两个月的业务量直接被整个一年都要翻倍了。不得不说,国内不管富人,中产,还是无产,都想尽办法跑路了。于是爱尔兰投资移民直接关停,葡萄牙黄金投资移民关停。澳洲这边更是恐怖,投资移民才处理到2020年,也就是说你现在去递交投资移民,还要先等三年的排期。除了投资移民通道,现在澳洲这边旅游签的通道也被卡脖子了。
近期,爱尔兰司法部部长helen mcentee公布了爱尔兰最新的投资移民获批数据!数据显示,超94%申请获批的家庭来自中国(1677组),位居第一。排在第二的则是美国(36组);越南(14组);其他国家(61组)。以下是有关该移民项目2023年的数据报告摘要:1788份申请获得批准;为爱尔兰带来价值近1
早在17世纪,北美殖民地建设进入高峰期后,就有不少爱尔兰移民来到了北美殖民地开始了新的生活。在过去移民北美殖民地的引导下,爆发大饥荒后的爱尔兰,被美国的移民政策吸引,开始纷纷来到这个国家讨生活。与曾经的北美殖民地不同,独立后的美国当时非常鼓励爱尔兰人移民美国,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吸引大量爱尔兰移民来参与美国的基础建设。
英国签证又要"上难度"了。根据英国内政部的计划,今年秋季,英国将大幅提高包括工人和学生在内的移民签证费,增收的经费则用于公共部门加薪。根据计划,三年以上技术工人签证的费用将上涨至1480英镑,增加20%。每年的移民健康附加费将增加66%,达到1035英镑。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后留英工作的小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作为国际学生,通过英国毕业生签证(graduate visa)留在英国的她,整个申请季非常辛苦。
英国创新签证成功案例祝贺s女士成功获批英国创新签证!客户信息名字: s女士性别: 女年龄:28获取背书函:2023年2月28日网递时间:2023年3月3日纸递时间:2023年3月14日面试时间:2023年5月16日获签时间:2023年6月12日适合申请英国创新签证移民的客户低龄留学生的陪读妈妈小国护照持有人
“我的感觉是,当我毕业的那一刻,我就不再是一个国际学生了,而是一个争夺工作的外来移民。”正在英国曼彻斯特找工作的小柳给第一财经记者发来这条信息。小柳的感受可能代表了一部分英国国际学生的想法。唐宁街发言人近日表示,由于移民人数增多,英国首相苏纳克正考虑限制外国学生攻读“低质量”学位和携带家属的数量。不过,英国政府没有对“低质量”学位进行定义,也尚且没有推出任何相关政策。
2023年6月4日英国日更重点有:● 英国政府考虑改革入籍政策,需连续居留8年方可获公民身份● 苏纳克计划明年大选前削减2%的国民保险或个人所得税● 英国前首富赴纽约推进曼联收购案,允许格雷泽家族保留曼联股份●英国皇家赛马会遭动保组织扰乱,至少21名活动人士被捕● 英国一年卖出6000套单价超过200万英镑的住宅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就在前几天有大量中国家长上书中国政府要求包机将他们还未成年(13,14岁左右)的孩子从英国接回来,据悉目前在英国的“小留学生”超过1.5万。这条新闻引起国内网民激烈讨论,对家长把尚在初中生年纪的孩子送去英国留学的用意有很多看法,其中有一个观点就是利用英国10年合法逗留来获得绿卡或者国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