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0月就任英国首相后,英国保守党党首里希·苏纳克受到了印度媒体的高度关注。
苏纳克不仅是英国历史上首位印度裔首相,更是首位非白人首相,他的当选被不少印度人看作是曾经的殖民地人民对原宗主国的“反攻”。
▲伦敦街头的印裔队伍
苏纳克的妻子阿克沙塔亦保留印度国籍,其岳父是有着“印度比尔·盖茨”之称的it巨头穆尔蒂。苏纳克虽是英国国籍,但他的印度裔身份、印度教信仰更被民众津津乐道。
作为人口大国,印度拥有庞大的海外侨民群体。截至2021年,海外印度人总数达3200万,分布在210个国家和地区。
▲海外印裔
除了在美国的450万印度裔,作为曾经的宗主国,英国获得印度裔的青睐,如今印度裔移民已成为英国第一大(非白人)少数族裔,族群数量约180万,约占英国人口的2.64%。
跨越重洋迁居英国的印度裔移民,究竟为何而来?如今的英国社会,印度裔又发挥着怎样的影响力?
▲英国印裔人口变化
英国印度裔移民的出现,与英国殖民印度的历史相伴相生。
15世纪,奥斯曼帝国崛起并控制中东商路。欧洲商业中心逐步由地中海转向大西洋沿岸,出于追寻商业利益和传播基督教信仰的热情,欧洲人的锁钥打开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大门。
对于欧洲国家来说,东方的中国和印度代表着财富。1600年,英国(此时为英格兰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批准成立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负责英国在印度乃至整个东亚的贸易。
1624年,英国商人带着女王的特许状来到南亚次大陆,东印度公司相继在苏拉特、马德拉斯等地建立商站。采购销售来自东方的丝绸、茶叶、染料等,后期开始售卖鸦片。
▲英国人来到印度
大量印度土著被雇用为东印度公司的水手,他们既有印度教徒,也有穆斯林。此时的印度裔指代包括如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在内的整个印度地区,并非单指今日的印度共和国。
印裔水手随着商船来到英国,到1660年,约有8000印度裔居住在英国沿海港口城镇。早期的印裔移民由于语言不通,处境十分悲惨,他们会被船主殴打虐待,甚至直接丢弃饿死在船上。
▲东印度公司商船
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实力的膨胀,沿海商站已无法满足其商业需求,英国决定发动战争夺取更多的土地。
1757年,英军在普拉西大败孟加拉王公的军队,夺取了富庶的孟加拉。此后,东印度公司的军队四面出击,强盛一时的莫卧儿帝国沦为英国人的傀儡,割据一方的迈索尔、奥德等政权相继被征服。
1813年,英国政府决定每年向印度拨发10万卢比专款,用于印度本土精英的英国化教育。1841年,拥有印度血统的索布雷成为英国第一位印裔议员。
到19世纪中叶,先后有4万印裔来到英国,主要是水手、印度精英留学生、殖民地下层印度裔官员、英印军队的印度裔军官(叙坡兵)等。
▲印度土兵
同时期,南亚绝大多数地区处在英国东印度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下,但庞大的人口和领土让公司运转入不敷出,最终在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后破产,英国政府直接统治的英属印度在1858年建立。
南亚殖民地成为大英帝国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英印间的交流愈发密切。大量英国商人、军人、投机者来到南亚,他们雇佣印度佣人、女仆,甚至以雇主的身份将这些印度随从带回英国。如果雇主不明确要求,这些印度仆役大都不会再返回南亚故乡。
▲19世纪末的大英帝国版图
驻印英军士兵也会和当地女性诞下后代,这些孩子被送往英国本土学习生活,哪怕被英国丈夫抛弃,当时的英国法律也允许孩子的印裔母亲以监护人的身份申请去英国照顾孩子。
截至1937年,约8500名印度裔移民居住在英国本土。既有印度教徒,亦有穆斯林、锡克教徒等,他们大都是第二、第三代移民,从语言、文化上已经逐渐英国化,视英国本土为自己的故乡,与那些来了又走的印度裔留学生、印度裔官员不可同日而语。
▲南亚宗教众多
英国人和南亚裔移民都未曾想到的是,照耀南亚大地的日不落帝国太阳,还有10年就要落山了。
二战严重消耗了英国的国力,帝国伤亡近百万人,耗费250亿英镑,25%的财富毁于战火。英国在战后出口贸易下降70%,背负了37亿英镑的债务。南亚各地掀起了独立浪潮,无力维系殖民体系的英国只得接纳帝国的崩解。
▲印巴分治
因为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矛盾不可调和,英国人依据宗教成分实行印巴分治。1950年,印度摆脱自治领身份建立了共和国。
就在印度共和国成立的同时,英国本土却迎来了一股印度裔移民高潮。
1947年印度独立时,印裔英国人约1.3万人,到1951年,这一数据增长到3.1万人。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印巴分治后出现了巨量的人口流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对立日渐加深,不时发生惨烈的宗教冲突和报复。战争的阴云与宗教冲突的威胁,迫使大量有财力的印度精英移民英国。
▲印巴战争
其次,二战给英国本土造成严重的破坏。为了战后重建,英国每年约有14万人的劳动力缺口。为了吸纳技术人才和劳动力,英国出台了《1948年国籍法》,界定了“英国公民”的范畴,将世界各地区分为5个层级。
英国及其殖民地居民划为第一层级,印度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前英国殖民地一起,作为自治领,英国国王仍是这些国家的元首,他们被划入第二层级——独立英联邦国家。这些国家的公民可自由进入英国,较为容易获得英国国籍。
▲《1948年国籍法》公民身份划定
英国本想通过国籍法吸引白人移民进入英国,实际填补劳动力缺口的,却是不被英国人看得起的印度人。1953至1962年,移民英国的非白人移民达48.6万人。印度裔以7.5万人的规模,位列非白人移民第二大群体,仅次于西印度群岛裔(27万)。
英国未曾想到会有庞大的非白人移民,相关的配套福利、教育政策都是空白。在白人歧视下,族群间矛盾愈发尖锐。
随着英国战后重建的完成,到20世纪50年代末,英国对劳动力的需求不在旺盛。大量有色人种进入英国,冲击了英国的劳动力市场。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震荡影响下,英国在1961年爆发了小规模经济危机,引发了白人袭击有色人种移民的诺丁山等事件。
▲遭受德军轰炸的英国城镇
英国不是传统移民国家,对有色人种的包容性比美国这类移民国家要低得多,只有在国内劳动力紧张的时候才会放宽移民准入条件。
196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21%的英国民众欢迎外国移民。此时英国为了更好地融入欧洲,外交资源向欧洲倾斜,《1962年国籍法》应运而生。
有色人种入英门槛被提高,必须持有英国工卡(被英企雇佣)、拥有雄厚财力或有亲属已获得英国国籍。为了安抚有色人种移民,英国又配套推出了《1965年种族关系法》。
这没能缓解族群间的冲突,而地球另一端发生的事件,即将掀起新一轮印裔移民英国的高潮。
1961至1963年,英属东非殖民地相继独立,建立了乌干达、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翻身做主人的黑人国家很快掀起了“非洲化”运动,旨在消除殖民者带来的屈辱印记。
▲非洲独立地图
早在19世纪末,大量印裔被雇佣到非洲为英国人修筑铁路、耕种庄园。相较于文化落后的非洲黑人,凭借着灵活的头脑和辛勤劳动,印裔移民很快取得高于非洲土著的经济地位。
为了巩固在东非的统治,英国人有意扶持在东非没有政治根基的印裔移民。到二战前,东非约90%的贸易量都被印裔掌握,形成了英国人-印度裔-非洲土著的三级社会体系。
英国人的种族理论被印裔继承,他们认为自己优于非洲土著,哄抬物价、剥削黑人,在黑人群体中留下了不好的形象。
▲1972年,乌干达总统阿明掀起驱逐印裔的高潮
东非各国独立后,印裔失去了“人上人”的政治地位,遭到当地黑人的攻击和驱逐。一部分印裔寄希望独立不久的母国印度,对于这个问题,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说过:
“非洲印裔不应寻求特权,如果他们不尊重黑人的权益,那么印度政府也不会保护他们”。
出于外交考量,印度最终没有为东非印裔提供保护,反倒是劝他们赶紧带钱回印度。
▲尼赫鲁
虽然英国也做出过“非洲印裔必须把黑人利益放在首位”的表态,但非洲印裔的祖先们大都与英国人有过密切合作,作为“精神英国人”,大批非洲印裔最终决定移民物质发达的英国,仅1968年1-2月间,就有超过1万非洲印裔涌入英国。
相较于经济发达的英国,此时的印度经济仍是步履蹒跚。除了地缘冲突、宗教对立带来的影响,上世纪60至70年代印度人口的高速增长,也让人口就业面对巨大压力。
到1980年,印度有超过120万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失业,遑论更广大的低教育群体。这进一步推动了非洲印裔、印度本土精英阶层移民英国等西方国家。
▲80年代的印度街头
大量印裔涌入加剧了英国的族群冲突,甚至英国政府内也存在一股强大的反移民力量。为此英国政府相继在1971年和1981年对《国籍法》内容细化。
新《国籍法》继续提升对印裔等有色人种移入英国的限制,提出了“居留权”概念,许多新来到英国的印裔取得的不再是英国国籍,而是居留证。英国法院也被赋予更多权力,一旦印裔等有色人种违反法律,英国法院可立即收回居留权并将其驱逐出境。
到1981年,英国印裔已达67万,占总人口的1.2%。即便移民政策收紧,但印裔已成为英国政府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相较于早期的劳动力移民,70至80年代来到英国的印裔大都拥有高学历或雄厚财力,如何让印裔融入英国社会,成为英国政府不能越过的问题。
▲印度精英大学生
1981至2011年,英国人口从5600万增长到6300万,同时期印裔移民群体增长到145万,在英国的人口占比从1.2%提升到2.3%。
二战至今,不同时期的移民潮共同组成了如今的英国印裔群体。二战前后的来英印裔,大都是出卖劳动力的印裔平民,以英国雇主随从、战后重建工人的身份来到英国。
60年代后,随着英国移民政策的收紧,来到英国的大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及拥有一定财产的印度中产或高种姓;而非洲印裔是英国印裔的另一大组成部分。
▲1970至2020年英国人口增长
在英国殖民教育下,一部分印度人掌握了英语,便于他们融入通行英语的西方社会。
为了寻找工作机会,早期的印裔大都选择来到英国最发达的英格兰地区,居住在苏格兰、威尔士等地的印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英格兰,除了早期印裔聚居的沿海城镇,在伦敦、伯明翰等工业城市形成了巨大的印裔社区,因为在工厂遍地的城市,印裔才能更便利的找到工作,其后而来的印裔也在这些城市逐步聚集繁衍。
早期的印裔由于没有资金和知识,大都从事简单的体力工作。被殖民的历史,让印裔在英国遭受普遍性歧视。印裔的失业率总是高于白人群体。虽然英国政府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但印裔的实际社会地位仍低于白人。
飘扬万里而来的印度裔,在英国大都保留了原有宗教信仰。他们中绝大多数信仰印度教,少部分信仰锡克教、伊斯兰教。
▲锡克教徒在英国议会前抗议
印裔的信仰、文化与南亚的那片土地紧密相连,第一代移民来到英国时,难免会产生水土不服。截至2020年,一代移民占英国印裔的比重下降到53%,随着人口繁衍,二代、三代移民逐步融入英国社会。
虽然他们仍保持宗教信仰,但相较于他们的祖辈,这些移民后代接受的是全方位英国教育,在价值观上更接近西方。虽然也会说家乡母语,但英语才是他们的日常用语。
除了英国印裔,超过3210万印度裔分布在全球的21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42%(约1350万)保留印度国籍(如苏纳克的妻子),这批印裔被称为“印度侨民”(no-resident indias,nri);另有1870万人取得外国国籍,被称为“印度裔外国人”(persons of india origin,pio)。
▲苏纳克夫妇,一个pio,一个nri
庞大的印裔群体在海外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美国是海外印度裔人口最多的国家,约450万。全美半数以上的酒店、超市、独立药房都由印度裔运营。除了现任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前白宫首席幕僚班农拥有印度血统,谷歌、推特等企业的ceo职位也长期被印度裔把持。
美国之外,印度裔占加拿大人口的4%,是澳大利亚的第3大族群……新加坡前总统纳丹、加拿大防长阿南德都是印度裔。早在苏纳克出任英国首相前,印度裔已先后在英国内政大臣、商业、能源大臣的位子上坐过了。
▲印裔美国人表现出色
对于人口流出国印度来说,随着海外印度裔的影响逐步上升,印度愈发重视海外印度裔,将其看作实现“印度大国梦”的重要抓手。
从20世纪末起,印度的侨民战略逐步清晰,印度前总理瓦捷帕伊曾表示:
“印度永远不会舍弃他的儿女,更不能漠视他们对祖国文化的忠诚和热爱”。
▲撑起印度梦的不只是军事力量
为此,印度修改完善了法律,让侨民入境印度、投资、工作、定居都变得更加便捷。严格管控国籍的印度,更是在2003年后承认了部分印裔科学家的双重国籍。
在政府内部,印度设立了专门的海外印裔事务管理机构,制定了中长期策略,提升海外印裔对印度的母国认同感。特别是强化与发达国家印裔、新生代印裔的情感联系。
对于原宗主国英国,无论是印度政府还是印度裔移民,都对其抱有复杂的感情。
截至2021年,英国产生了18位印度裔上议院议员、12位下议院议员、300多位地方议员。曾经扎根劳动力市场的英国印裔,如今73%从事管理和高技术岗位,13.5%是蓝领、13.2%从事服务或销售业,印裔与白人的通婚率达到19.6%,且印裔大都接受过高等教育,已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族群。
▲苏纳克在英国议会发言
英国国家统计局(ons)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英国印裔的收入时薪达13.47英镑,白人为12.03英镑。一方面是因为印裔人数较少,白人时薪被人口基数稀释,但这也足以证明印裔在英国的经济地位不断上升,只不过印裔仍要面临职场歧视和更高的入职门槛。
英国适时调整移民政策,旨在吸引高素质人才,印裔技术人才便在其列。对于英国来说,让印裔更好的融入本国社会,在尊重其文化的基础上,削弱印裔文化与英国文化的冲突是当务之急。
印度想强化与英国的经济合作,但忌惮人才的流失,更想彻底抹除英国的殖民痕迹。侨民战略取得一定成果,但现实的矛盾致使侨民战略仍未达到计划的目标。
历经几百年迁徙大潮,如今的英国印度裔已成为英国社会的重要一环。英国人、印度人,对于他们来说身份认同既是最重要的事情亦是最无关紧要的事情。
苏纳克当选英国首相,是印裔深度融入英国主流社会的最好佐证。远离故土的印裔深深扎根所在国,融入当地生活,这个族群也让迁入国的文化更加多元绚烂。
▲海外印裔政商界精英
长期作者|碧落清遥
历史资深爱好者
责任编辑|thoma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环球情报员主编
英国是大部分移民申请者理想中的国家,英国移民的好处不仅仅在与移民好办理,还在于它优厚的福利,今天星汉留学移民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英国移民的诸多好处,大家有想移民英国的,一定不能错过这篇文章。英国移民的好处:1:免费医疗英国的医保在欧洲是最好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相同的福利,英国的医疗体系享誉全球,是全球所有医疗保健中的佼佼者,其优势就是在英国生病看也不要担心,就算您没有参加医保您也可以免费就医,此举给了所有英国公民一个很大的保障。
德国进一步放宽移民政策德国时间6月23日上午,德国联邦议院将就新的《技术移民法》(einwanderungsgesetz)进行表决。德国内政部长 nancy faeser (spd) 表示,通过这一法案,德国将成为世界上最现代的移民国家之一!这部法律被联邦内政部部长费瑟誉为“世界上最现代的移民法”。德国执政党希望借此吸引更多来自第三国的劳工,以缓解德国日益严重的专业技工及劳动力的短缺问题。
加拿大加新网12月15日报道:时至年末,加拿大移民再传好消息,放宽工签,一年50万!从2023年起,加拿大将改变特快入境(express entry,ee)的抽签方式,一些加拿大急需的人才和劳动力,将能更快获得枫叶卡,加速入境!加拿大移民通讯(cic news)报道,从2023年开始,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ircc)将采用
留学生增多:因为英国澳洲的优势英国澳洲成为留学热门:水平和资源丰富近年来,英国澳洲的留学生人数突然大幅增加,成为了留学热门目的地。为什么英国澳洲的留学生突然多起来了?是什么原因吸引了这么多学生选择前往英国澳洲留学呢?一、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排名首先,英国澳洲的大学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学校排名也相当高。很多留学生梦寐以求的美国和英国等学校都属于留学的第一梯队,这些学校拥有世界一流的师资和教育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术支持。
法国,一直被称之为“浪漫之都”。这一称号的来源,便是来自于人们在互联网上所看到的各种别致的景色和建筑和充斥着艺术气息的法国人文风情。但是网上所报道出来的资料,往往都不是最为现实的,他们只会把最好的东西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不会让大众们看到法国真实的一面,那便是现今法国的各地,因为移民的到来,早就不像以前那样的纯粹。
本周英国首相苏纳克重拳出击,立法打击非法移民一事,大家都知道了。和不少国内读者一样,英国社会各界也在猜测,这一举动是否意味着英国政府会收紧移民政策?事实上,真实情况截然相反,身为移民之后的苏纳克,在解决非法移民问题之后,下一步就准备放宽相关要求,通过正规合法渠道吸引更多海外劳工来英国工作。据《金融时报》3月9日最新消息,英国政府正计划向更多海外劳工敞开大门,以解决脱欧后劳动力市场长期短缺的问题,首先将放宽建筑行业的海外招聘。
英国政府对非法移民一向是毫不客气,在脱欧时期,英国移民局打击“黑工”比往年更加频繁,执法态度也更强硬。最近为了更有效地驱赶黑工,英国移民局在当地时间7月5日下午动用了40多名警察在伦敦的唐人街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黑工的行动。在这次搜捕行动中,多家中餐馆成为搜查的目标,某网红餐厅甚至被迫关门。餐馆里的所有员工,包括老板自己,都被要求检查身份,证明自己不是非法劳工,否则就要被带走。
2018年毕业季已经来临, 在英国留学的小伙伴们现在也陆续毕业准备踏上回国的新征程。 当然也有不少小伙伴对英国恋恋不舍,希望在英国能够找到工作或者定居下来。上图是英国伦敦的议会大厦和大本钟根据目前英国的移民政策,留在英国的途径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在新内政大臣上任后,英国移民局也在逐步地改善移民政策和执法环
法国是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也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国以其风光秀丽、文化优雅、精神自由而闻名于世。但是,法国也是一个移民大国,有着庞大的移民群体和复杂的移民问题。移民问题给法国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和困难?法国又如何应对移民问题呢?一、经济方面:就业竞争、福利滥用和财政压力法国经济在欧洲和世界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但近年来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国家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除了旅游可以加深交流外,很多人也会选择出国定居,而当国外把同一个国家的“外国人”聚集在一起后,就会形成一个群体,比如中国人去了美国后,有一条很有名的街道叫唐人街,而现在世界上的唐人街,不仅仅是在美国,在英国,日本,还有印度,都有华人的聚集。但并非每一个国家的唐人街都很热闹,美国的唐人街举世闻名,也是因为当地的华人普遍比较富裕,与印度这条唐人街相比,显得有些破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