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伊斯坦布尔的女士“江苏”,她曾经就对我说过,土耳其由两部分文化组成,西部沿海的希腊文化,以及东部内陆的阿拉伯文化。
远嫁土耳其世俗派小镇的静静
静静出生于成都,是一个典型的四川姑娘,喜欢享受生活,不喜欢规划太长远的路。她在2019年11月从中国飞到遥远的土耳其,她在土耳其西南部一个小镇定居下来。
1、第一次在泰国认识
静静经常去泰国旅游,2018年,她在泰国苏梅岛度假的时候,在海滩上认识了她现在的丈夫土耳其人图木,图木在土耳其是做旅游中介的生意,也经常到泰国旅游。
我问他们见面的场景,静静说,当时在海滩上碰到的,那时候我和闺蜜在海边散步,然后他过来找我聊天,然后问我中国用不用whatspp,我说用微信,然后他就下载了一个微信加了我。他对泰国比较熟悉,之后几天图木就带她们到处逛苏梅岛,旅行比较愉快。
我问静静,她对图木第一印象怎么样?她说,没啥特别喜欢的感觉,不是那种一见钟情的类型,但是接触下来感觉人还不错。
她离开苏梅岛的最后一天要从苏梅岛机场回成都,需要坐船之类的,图木就一路把她和她闺蜜送到机场。之后他们就各自回国了,接着他们每天保持一两个小时的通话。
2、第二次见面吵架了
第二次见面,他们又约好在泰国。但是这次见面感觉不同,她说,我们见面第二天就因为一些小事吵架了,我问什么事,她说,也记不清了总之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我说为啥第一次见面待了5天很愉快,第二次见面就吵架了。
她说,心态变了,第一次见面就纯粹当普通朋友,一起逛逛,但是到了第二次,就有点报着期待的心,想发展看看的心态去见面的,期待值变高导致的。虽然第二次见面发生了一些小吵架,但是没有大碍,他们各自回国后继续保持联系。
3、第三次去土耳其
此后一段时间,图木一直叫她来土耳其看看,可以见见她家里人之类的。静静说,我想着也没来过土耳其,可以来玩一个月。所以当时第一目的是来土耳其旅游,第二个目的才是顺便去看一看他。而他很感动,以为静静是为了来看他,千里迢迢来土耳其。
等到了土耳其以后,静静看到了他爸爸妈妈,他哥哥和嫂子,(貌似世俗派出生率都不算高,他妈妈也只是生两个,他哥哥也只生两个,土耳其中部的人生四五个非常普遍,沿海出生率低)。
静静说:“见到他爸妈以后,我对他的印象有加分,他家里的人都特别好,特别是他妈妈,你从她妈妈的眼神可以看出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
图木妈妈是家庭主妇,因为图木的爸爸是海员,还会六国语言,他爸爸常年出海,所以从小图木和图木哥哥都是妈妈带大的。总之,静静这次来到他们家看望过后,印象加分了很多。
4、正式到土耳其
时间又到了2019年11月,她又一次去土耳其。没错,就是疫情爆发前两个月,也正因为疫情,她就一直留在了土耳其,回不了国。
我说,来谈谈你来土耳其这两年的心路历程吧?刚开始有什么不适应吗?
她说,有,磨合期,会有一些文化冲突,会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争吵,都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吵架。
我说,你在这里会觉得孤独吗?
她说会的,起初的时候一个人躲在卫生间里哭,因为在这里也没有认识的人,只有他。
现在我在本地有了唯一的一个朋友,一个乌克兰女孩也是嫁到这里的,会讲英语,所以我们平时会经常一起去健身房。
5、给自己生活状态打分
我问她,现在你在土耳其的状态,你给自己打几分?她说,6.5分。
我问,为什么?
她说,目前来看,我还没有在这里找到人生的价值感,我需要找一个工作,去支撑我的价值感。
我问图木怎么看?
她说,他觉得我应该像他妈妈那样,做一个家庭主妇就够了。
我问,那你的看法呢?
她说,我是华宝小知识,而不是在家务活中寻找到人生的价值。
静静说,她目前想着先回国找工作,在这里社交上太闭塞,没有工作体现不出人生价值。她之前在国内职业发展上本来就不差,也是因为疫情被耽搁两年,所以等木图办好探亲签证,疫情差不多稳定后,她在回国看看机会。
【请尊重我的每一位嘉宾,恶意留言会被拉黑】
木图开车送我到了好几座山头之外的海滩,然后在这个海滩上,我们乘船回去。乘船可以看到非常洁净的海面,水质非常干净。
中国人关于“物质和现实”的宗教文化原因
静静来了这么久土耳其,她能感觉到土耳其人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而且她老公的朋友还会时不时直接问她一些奇葩的问题。
很明显的是,不仅在静静所说的土耳其,我在其他好多国家都有这个感受,很多人普遍认为“中国人非常物质,非常爱攀比,非常的爱炫富,物欲很强。”
“土耳其人认为自己不一样,他们觉得过好每一天最重要,享受当下。”
我说,“中国人太物质”这个问题,也是我在很多地方被各种国家的人问到过的,我在在这里解释一下。
中国是一个非常世俗化的文化体,也就是说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任何一次政教合一的国家或者朝代,这导致整个中国人群体的唯物主义价值追求更强。
比如印度就是一个非常宗教化的国家,印度人相信后世,低种姓的人相信他们上辈子做了坏事,所以这辈子是任劳任怨被当作一个低等人的。比如,回教的信众相信,人是有千千万万无穷无尽的后世的,你这辈子只是你千万辈子中的一个,你在今生履行教义,每天礼拜,将来才能进入天堂。
而中国人不相信这些,中国人相信的是人就这一辈子,很短暂,这种主流社会氛围和宗教国家是不一样的。我需要在这短短的20~30年(22岁到50岁黄金时期)获得人生的价值,我们需要在现世中获得肯定。这促成了中国人努力上进的主流文化,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在短暂的几十年中获得人生的答案和一张成绩单。
宗教国家的人的价值观,和中国人差别很大,他们相信有后世。曾经有一个摩洛哥人跟我聊天,他有做过一个他的比喻,他说你这辈子就是一滴水,接着他指着大海说,你的后世就是这片海洋,你看看大海,你滴水汇入海洋什么都不是。“所以你需要在乎你这一生的得失吗?你的这一生对于你千千万万无限更替的后世来说,并不重要,你这一辈子太着急了,要学会放松。”
(宗教国家人们的后世观,确实给人们带来心灵寄托,同时也无碍了生产力。)
我总结来说,就是中国文化中世俗基底导致国民更注重现世带来的回报和价值感,这是中国人非常“物质化”的原因。这种在今生必须交出人生答案的急促感,有利有弊,一方面确实像很多外国人说的,中国人工作像一台机器,不需要休息,中国人过的太累,即使收入很高还过得不快乐,国内氛围太内卷了。
另一方面,一个拥有高效、活力、竞争力的社会,这也是中国能够迅速发展起来的的一个文化基础。
end
网上一提娃娃军,就有不人道的感觉。上次看到一个视频,说是娃娃军训练,感觉是抓到了现行一样。这些娃娃就是一边上学一边当兵,年龄相当于中国初中生。佤邦已经三十年没有打仗了,但是身边有虎视眈眈的老缅,还有互争地盘的民地武。佤邦虽然是民地武里面最强的,但是人口南北佤加起来也不过60万,要维持两万到三万多的兵力规模,这个比例是非常大的。
美国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拥有着丰富的多元文化和多种族的社会结构。从最早的欧洲殖民者到后来的大规模移民浪潮,每个移民携带着自己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共同构建了美国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这种多元文化的氛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让很多人对美国抱有特别的向往。美国相比中国的发达生活条件相比于中国,美国拥有着更为发达的经济和生活条件。
我以为我们这些研修生都来自中国,应该团结才是。没想到现实情况恰恰相反:早来日本的“前辈”们因为各种矛盾早就拉帮结派,两只巴掌数得过来的人头,却分成了两个派系。研修生制度,即日本接收外国劳动者的制度。这个制度的初衷是希望借国际合作,将日本的先进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然而,随着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社会老龄化严重,这个制度逐渐“变质”,研修生在日期间,大多学不到什么特殊技能,通常是在建筑业、金属成型业、食品加工业、农业等领域从事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工作,与廉价劳动力无异。
2019年2月20日,一场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例行答记者问活动正在有序进行,数位外国记者各自针对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提问,时任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也一一进行了回应和解答。就在发布会接近尾声的时候,一名外籍记者的提问却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只见这名外籍记者问到:“近日,一名中国籍商人被非洲坦桑尼亚法院判处了15年监禁,请问中国对此事如何处理?
#落后一定会挨打吗# 一则视频中,中国女子与国外先生归国,未遵守秩序被保安制止,中国女子愤而质问,为什么在国外中国人会受欺负啊,就因为有很多人将精力浪费在这里了。旁边的人无语的无语,喊着滚出去、滚出去的声音十分清晰。央视网也在见识一栏有过类似的事件解析,就旅法公民遇袭事件还展开过深度报道,其它国家的烧、砸、抢、掠事件不胜枚举。
1910年至1970年间,澳大利亚政府强行将大约10万名原住民儿童与家人分开,送至专门机构或白人家庭“收养”,切断他们与原生族群的语言和文化联系,逼迫他们“融入白人社会”。人们把当年遭强行“收养”的澳大利亚原住民称作“被偷走的一代人”。其中,有一部分原住民儿童当年被送往澳大利亚克罗克岛,长期遭受殴打和性虐待,日前,他们中的12名幸存者就当年遭受的不公正对待与澳大利亚联合教会和联邦政府达成庭外和解。
今天的微博热搜上又在编造假故事啊,讲的什么事儿呢?说的是一个中国人在英国一个家庭里面,吃外国人的食物,吃到了崩溃。都2023年了,还编这种故事呢。自媒体有两大流量法宝,其中之一就是让老外夸中国菜。什么外国人吃了一次中国菜就再也回不去了,认为以前吃的东西,简直就是猪食。中国的食物天下第一如何如何。当着你的面儿夸中国菜天下第一,那也不过是人家跟你客气客气而已,别真的当真了。
徒步有什么不好这不是捡了个媳妇吗我就是想 要是着急了你该怎么办呢终究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了啊家里来客人了 切个水果招待一下对于这个你是怎么看的这究竟是怎么了把姑娘给急的你手机里有没有类似的照片呢这个看来不批都说不过去了啊这狗子应该是被踢懵了吧对于这样的直播你有没有刷到过呢这还不是丈母娘的功劳这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你看懂了吗
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是热门的移民国家。从移民数量来看,美国的移民者占据总人数的大约四分之一左右,澳大利亚同样也占据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而从移民方式来看,澳大利亚移民方式倾向于澳洲技术移民和雇主担保移民,而美国则倾向家属移民和职业移民,各有利弊。那么,问题来了!移民澳大利亚和美国哪个更好?星汉留学移民小编将向您解释哪个国家更适合移民。
我不仅要介绍新推出的政策,还会跟大家聊聊关于日本移民的一些陷阱和误区。其实这个新政策在今年的2月17日,日本的相关部长会议上就已经提出了。不过日本政府的新政策一般来说真正落地执行之前,需要征求公众意见,在完成这一步之后,日本决定在4月结束之后正式实施。“未来创造人才签证”,申请条件需要是全球百强大学的毕业生,并且毕业不超过5年的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