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典(右二)和她的家人来自广东惠州。她和丈夫吴涛(左二)喜欢开车旅行。 2013年,他们一家人在清迈自驾游时,遇到了一位正在出售房产的泰国人,吴涛当即决定买下这处房产。一年后,一家人搬到了清迈,并把孩子送到了这里的一所国际学校。吴涛的妈妈范奶奶(中)也跟着儿子去了清迈。目前,一年中三分之二的时间,范奶奶都在清迈。

“在单位的时候,我也经常出国,走遍了30、40个国家,喜欢接触新鲜事物,所以哪里都不怕,带孩子住也很舒服在清迈。”在竞争激烈的氛围中,范奶奶更喜欢清迈的生活条件。在她看来,泰国人对生活很满意,过得更幸福。

范奶奶今年74岁,退休前从事文艺工作。来到清迈后,她的爱好并没有丢失。 2016年,范奶奶受孙子就读的国际学校邀请,在国际日活动上演出京剧《穆桂英指挥》和《醉妃》,并获得学校最佳表演奖和着装奖。当地的中文报刊发表了这件事,这让她感到非常自豪。

虽然家里有泰国保姆,但范奶奶还是喜欢自己做几道中国菜,“孩子们喜欢吃我做的菜,粥,馒头,粤式焗饭……都叫‘奶奶的菜’,每次吃饭我都很开心,我也很开心。”家里只有吴涛会一点泰语,范奶奶几乎不直接和保姆交流。保姆也很少说话。

这段时间,孙子孙女去欧洲度假。沉爷爷和张奶奶比较悠闲,就来丁典家打乒乓球了。老两口身体健康,曾两次到清迈医院就诊。其中一个是孙子因感冒得了肺炎,儿媳的一位中国朋友带他们去了私立医院。医生建议住院一天。 “住院部和酒店差不多,医护人员很有耐心,还有会说中文的工作人员,最后花了20000泰铢,也就是4000元左右。看病也不贵很便宜,比如我们国内也有的进口版头孢菌素,以及深受男士青睐的瑞士液体伟哥达杜拉康德等等,进口国产的价格都差不多是一样的。
虽然清迈的生活环境不错,但很多来到清迈的华人老人仍然难以适应。主要原因是他们说话不好,没有朋友。因此,当地华人会经常组织活动。在清迈吃中餐时,蒋奶奶(中)与一位刚到清迈的四川女士(右)用母语交谈。这是蒋奶奶夫妇第三次来清迈。他们一次会在这里呆上两个月,尤其是冬天,清迈已经成为了逃离四川寒冷潮湿天气的最佳去处。

来自江苏的陈爷爷是清迈丁典吴涛家的邻居。两人直线距离不到100米,每天都光顾。晚饭后,沉爷爷来到丁典家喝茶,和男主吴涛聊天。因为孩子不在身边,语言不流利,沉爷爷在清迈很少出门,吴涛开车送他去远一点的地方。

陈爷爷今年74岁,张奶奶72岁,老两口退休前都是老师。之前,儿子和儿媳分别在北京和上海工作,没时间照顾孩子。 2017年送孙子来这里的时候,沉爷爷和妻子张奶奶承担起了陪学的“工作”。他们的儿子和儿媳在清迈租了一套带花园的别墅,月租一万元。陈爷爷的孙子曾经就读于上海的一所国际学校,每年的学费近30万元,而现在的清迈国际学校只需要10万多元。

除了孙子放学回家要照顾外,两位老人有很多空闲时间。热爱大自然的陈爷爷,在别墅附近开垦了一小块农田,一有空就会来种地。孩子们不在的时候,沉爷爷和张奶奶只能步行10分钟到最近的农贸市场购买蔬菜和生活用品。每次,老爷子都会带着儿子提前给他们换泰铢,具体给多少钱,就看手机计算器和手机了。

张奶奶曾经是一名中文老师。每天晚上,她都会叫邻居丁点的儿子丁丁。丁丁在中国幼儿园毕业后随父母来到清迈。虽然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但他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却远不如国内同龄孩子。在清迈的国际学校,英语、数学、体育、音乐往往是必修课,每天都有,而汉语和法语、日语一样是选修课,有些学校甚至没有汉语课。因此,很多中国家长都会让孩子在校外参加汉语补习班。

蒋奶奶和她的妻子方爷爷(左一)因为女儿和女婿的家人搬到了这里,才来到清迈。女婿郭明(右)来自北京。在雾霾最严重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北京,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于是,夫妻俩一边交出工作,一边视察学校。考虑了几年,终于在2016年放弃了在北京稳定的工作和生活,全家搬到了清迈。

郭明算了一笔账:“这里的大房子租金只有北京的一半,如果在北京出租房子,生活费还是可以的。价格不高,一家人绰绰有余。”为了活着。”麦所租的小区,位于一家高档高尔夫俱乐部。每天晚饭后,他们都会陪姜奶奶和方爷爷出去散步。逛了将近2个小时。

方爷爷的孙子“小土豆”现在在清迈的一所国际学校读六年级。三年级前,“小土豆”就读于北京的一所私立学校,每年的学费约为6万元。现在学费变成了一年13万元。清迈有15所国际学校,每年的学费从几万到几十万不等,视教学质量和校园环境而定。

郭明的母亲冯奶奶今年已经81岁了。一开始,郭明告诉妈妈,因为担心自己适应不了,想让她来清迈养老,但妈妈不同意。经过两年的沟通,2018年,郭明才说服妈妈来清迈生活。老人不想影响儿子儿媳的生活,坚持一个人住,所以几分钟车程内,郭明就为她一个人租了别墅。郭明的哥哥也在清迈,住的也不远。不久,兄弟俩将开车去看望他们的母亲。

“中国的老人普遍有返本的意识,很多朋友让我带老人去清迈养老,老人不同意怎么办?我建议让老人来玩住几天,感受一下,再做决定。老人过来语言障碍肯定不习惯,而且这里的房子都在郊区,基本没有公共交通工具,只能自驾出去的时候,走动很不方便。”在郭明看来,这是中国人海外养老的主要障碍。

放学后,杜老师来国际学校接孙女安妮,安妮对他做了个鬼脸。杜先生的女儿和女婿不希望安妮的童年太辛苦。 2016年,她把她送到清迈的一所国际学校,全家一起来到清迈定居。

近年来,清迈国际学校的学位越来越紧。一些学校已经开始提高入学门槛,入学时不仅要考核孩子,还要考核家长。考核的内容一般包括:英语水平,是否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配合孩子的教育工作。杜老师的女儿(右一)为孩子自学了两年英语,现在和国际学校的老师交流也没有问题。每天她开车送安妮上学10多分钟,下午放学去接。

自从女儿在清迈定居后,杜先生夫妇每年都会来清迈两三次,每次停留两个月左右。杜先生今年63岁,退休前曾是中石化员工。他还在重庆的一所学校工作。杜老师从小就对安妮出国接受国际教育有自己的顾虑,“我们中国人,中国人不能丢。我孙女在学校说英语,虽然她在家和我们说中文,但她的读写能力还是比国内的孩子好,有点落后。”而且,杜总总觉得,如果孩子的中文不好,以后回国工作也不利。
我们中国人喜欢称外国人为老外、歪国仁。那他们是如何称呼中国的呢?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称呼都有所不同。有的以我国的朝代称呼我们,有的以民族称呼我们,还有的以畅销海外的产品称呼我们。这些具体的称呼到底是什么呢?中亚与东欧部分地区称呼中国为契丹。英语中也有cathay。cathay与汉语契丹的发音极其相近。
12月11日,中国驻宋卡总领馆驻普吉领事办公室工作人员向媒体证实,一名从国内赴泰国普吉岛旅游的女性游客,名为yang yu(音),在当地死亡。领事馆方面表示,死因尚未明确,亦无法判断是他杀或是自杀,警方已经联系上死者的丈夫及妹妹。据泰国普吉岛当地媒体报道,12月8日下午,泰国普吉岛警方在sakhu区发现一名中国女性游客的遗体,用一块白布吊死在榴莲树枝上。
中国游客去朝鲜,是一定会被带到平壤地铁参观的,导游会骄傲地告诉你,这是朝鲜人民自力更生的结果,是自己设计建设的。但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中国游客偶尔会回忆到,当年有亲戚朋友参加了朝鲜地铁的建设,更有人说,地铁就是中国建造的,就连地铁站的石英钟都是上海牌的。那么,到底朝鲜的地铁,是不是咱们援建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虽然没有明确出现一些报纸电视上,但在多年前的一份材料上就曾明确过。
他曾被誉为“最了解中国的美国人”,也曾被中国亲切地称为“老朋友”,近日,这位经历过二战和冷战的“活化石”重新来访,激起了无数的讨论和热议。很多人都在思考,年逾百旬,早已功成名就,本可以在家中安享晚年的基辛格博士,为何要“重出江湖”?今天咱们不谈国事,来看看这位“老朋友”是如何描述中国的。其实在基辛格心中,中国从来就不只是对手或者朋友这么简单。
最近加拿大政府官网正式发布消息,表示将在2019年6月18日起开放两个申请保姆(caregiver)移民的试点!帮助来自海外的护理人员取得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家庭儿童护理员(home child care provider)和家庭帮助工人(home support worker)试点将于2019年6月18日开放申请,取代即将到期的照顾小孩(caring for children)和照顾高医疗需求人士(caring for people with high medical needs)的试点项目。
这是我们讲述的第936位真人的故事我是移民哥,70后武汉人,现在在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生活。曾经,我是移民哥,却因老师一句话,退学跑到了欧亚大陆边缘的小岛国——塞浦路斯,从此开启了我的开挂人生。曾经,我因骑摩托车没戴头盔,被警察拦住要送法庭,却因精通中英希腊语得到豁免,还意外成为政府的特邀翻译。后来凭实力成为当地唯一一个取得注册中文导游资格证的人,唯一一个当地政府联名推荐取得塞浦路斯国籍的中国人。
网络上出现爆料称200多名中国公民经停曼谷机场时遭反复搜身,“肯尼亚航空公司将一部分中国旅客扔下不管,起飞离开”,引发众多关注,截至发稿已被转发近5000次,评论近千。 16日,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正式通报了肯尼亚航空乘客在曼谷经停时被检查事件,在介绍当时情况及后续的同时,澄清了爆料中的不实信息。 与此同时,肯尼亚航空公司也发表声明称该航班一共211名乘客(116名中国籍,95名非中国籍),应泰国警方要求全部进行无差别检查,从未对任何乘客有过歧视或不当行为,但对对该航班发生的事件及后续给机上所有乘客带来的延误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移民哥了解,学习下有关的法律知识,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迷失自我。出国留学和移民或许是一段美好的经历,千万不能因为一些虚假宣传就一时冲动。警惕这些宣称不用学习就能获得高新全职工作这类宣传,以此而成为缠绕自己一生的噩梦。
美国是一个浪费很严重的国家,在这里垃圾桶中,你都能翻出全新的手机,普通人在美国靠捡垃圾,都能轻松月入过万。说起美国大家肯定都不会感觉到陌生,近两年有关美国的报道实在得太多了,也是因为这个疫情的事情,让我们看清楚了美国的真实面目。在美国生活的中国人不在少数,我也曾经有幸去过美国一次,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美国人对于类似爆炸的声音特别的敏感。
以前都写的是发达国家出国务工情况!今天就开始聊聊一些不发达国家的出国务工之旅,很多没出过国的朋友都会问去不发达的国家打工能赚钱吗?其实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就像国内再不发达的城市也有住豪宅开豪车的人!今天就用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国家举个例子,很多朋友一听这个国家名字。都会想这是一个非洲国家吧?其实巴布亚新几内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