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笼、旗袍、黄色的毛绒绒的中国龙、大铁盆装着的红烧鱼……1月21日,中国的除夕夜,湖南男子袁良带着俄罗斯妻子一家人走进了新西伯利亚的一家中国餐厅,共同欢聚中国新年。桌上那道香气扑鼻的红烧鱼,让第一次吃中餐的岳父赞不绝口。
1月25日,袁良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与妻子计划在二十天之后回到中国。未来,他希望在俄罗斯开办一所中文培训学校,让更多的俄罗斯人了解中国文化。
带妻子一家过中国年
2019年,湖南岳阳男子袁良与小12岁的俄罗斯女孩丽娜领取了结婚证,3个月后,丽娜因病回到了俄罗斯,此后因为疫情及俄乌冲突,二人相隔万里无法见面。
直到2022年11月25日,袁良终于来到了莫斯科,见到了阔别三年的爱人。
1月25日,袁良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与丽娜决定在20天后返回中国,在此之前,他陪着妻子一家人,在俄罗斯新西伯利亚过了新年。
“1月21日是中国的除夕,我提前一个星期在当地的一家中餐厅订了位置。”袁良说,这是当地一家比较大的中餐厅,有意思的是,老板是个俄罗斯人,但是却能用俄罗斯的食材做出地道的中国味道。
除夕夜当天,袁良邀请了妻子、岳父岳母以及妻子的姐姐姐夫等人一同过年。当他们一行人来到餐厅,瞬间被浓郁的中国年味感染。红彤彤的灯笼挂满了餐厅,看上去喜气洋洋。餐厅老板特地请来了当地的中国艺术表演团,漂亮的俄罗斯女孩穿着旗袍和舞蹈鞋,拿着中国的绸扇,跟着音乐翩翩起舞。表演团里,还有人穿着一身毛绒绒的黄色的龙的服装,扮演中国龙。除夕当天,这家中餐厅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吃饭,袁良注意到,除了他之外,来这家中餐厅过中国春节的,基本都是俄罗斯人,他们有的是曾经去过中国的留学生,有的是在中国做生意的人,都是很浓的中国情结。
袁良点了八道菜,吃着熟悉的家乡味,满满都是幸福。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道用大铁盆装着的红烧鱼。虽然鱼用的是俄罗斯鄂毕河里的鱼,但是做法却是中式的。整条鱼躺在浓郁的红烧汁里面,上面撒上香菜和香葱,味道好极了。“他们这边经常吃生鱼,不会像我们那样烹饪。这是我岳父第一次吃中国菜,起初他很担心,结果当天他非常喜欢吃。”袁良透露,当天他们践行了光盘行动,每一道菜都吃得干干净净。
“但是今年我没有给他们拜年红包和压岁钱。”袁良笑着告诉记者,第一年去俄罗斯时,他因此报了个笑话。因为文化差异,当地人不理解直接送钱的方式,他们更喜欢藏在盒子里的,充满惊喜的小礼物。于是,今年他特地直播了中国的春晚给妻子一家人观看,带他们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岳父说,他之后也想去中国过年。”
送中国礼物体验俄罗斯新年
袁良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今年还过了一次俄罗斯的新年。与中国年不同,俄罗斯人的新年就是1月1日。
“他们过年没有我们这么隆重,他们过年也会做很多菜,也会把家人都请来,也会放烟花,但没有我们那么多?”袁良说,俄罗斯人喜欢吃的鱼制作起来非常简单,从冰冷的河里捞起来,冰一下,再晒一下,就可以食用了。他们还喜欢吃沙拉,生的黄瓜、白菜、灯笼椒,但吃起来很甜。俄罗斯人虽然没有守岁一说,但是大家会从新年当天,一直玩到次日早上。过年前,俄罗斯人会提前购买一棵松树作为新年树,他们不会互动红包,而是每一个人都会准备给家人的礼物,提前藏在新年树下。过年当天,大家会互动礼物,比如我们会给家里的每一个成员准备礼物,我们也会收到他们每一个人准备的礼物,每个人都会有惊喜。“我给他们准备了中国结,带有中国元素的冰箱贴,比如北京天安门、大熊猫等。收到礼物要第一时间打开,不然对方会认为你不喜欢。”
袁良说,在互相赠送礼物之后,他们会一起玩游戏,比如你表演我猜,还会打一种当地的游戏牌,有点类似中国的麻将。“我妻子水果她此前从来没有赢过,今年我过去了,她第一次赢了。”
二十天后将带妻子回中国
1月24日,袁良的妻子丽娜拿到了前往中国的签证。丽娜的抑郁症仍没有完全康复,担心长途飞行影响妻子的健康,袁良做了一个决定,退掉原本飞往深圳的机票,换一种方式回国。
“按照原计划从新西伯利亚回中国,需要绕去莫斯科,再到达深圳,总飞行时长超过了14个小时。”袁良打算先带着妻子坐火车到达贝加尔湖所在的伊尔库茨克,再搭乘飞机到哈尔滨,飞行时间只需要一个多小时,之后休息一下再从哈尔滨飞到长沙。或者先坐飞机到海参崴,之后坐上国际客车到达中国的牡丹江,从绥芬河口岸入境中国。“具体的方式我还是纠结,计划二十天之后出发。”
袁良说,他与丽娜在中国生活几年后,还是会回到俄罗斯。“我的岳父60岁了,我们希望在他的晚年能够更多的陪伴他。”
这次的俄罗斯之行,除了走亲访友,袁良也没有闲下来。对于未来的规划,他脑袋里已经有了雏形——借助多年的大学讲课经验,在俄罗斯开一所中文培训学校。
“可能因为俄乌战争的影响,现在当地有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学习英文,开始学习中文。开一所中文培训学校,可以让更多俄罗斯人了解中国文化,吸引更多的人认识中国、去到中国、了解中国。”袁良说。
潇湘晨报记者周凌如
中国国籍,能让无数想落户中国的外国人心酸落泪,各种严格的限制,被外国人评为“地狱级难度”,那么,申请中国国籍到底有多难呢?近年来,无论是在经济、军事、科技还是文化上,中国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也让很多人看到了中国的发展潜力,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来到中国发展定居,并且加入中国的国籍。然而,因为我国是拥有超过14亿人口大家庭,当前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所以对于国籍的申请要求也十分严格。
1月22日中国迎来农历春节。英国广播公司(bbc)在1月19日发布一则视频,专门介绍中国春节,并用英文科普了“兔年”的含义。bbc截图据视频介绍,全世界有超过10亿人在庆祝春节,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节日之一。在中国,它被称为春节或中国新年。在2023年,春节正好是公历的1月22日(星期天)。这个节日源于一个传说:村民用鞭炮的响声赶走了危害村子的年兽。
无论在一个地方定居多久,中国人总是想追溯自己的血脉来源。如果从族谱上追溯,中国人的迁徙历史如同无数条交错的大河,从一处涌出、奔腾,然后在某一处汇聚、分叉,蔓延逶迤成支流、沟渠,乃至溪涧。在气候、历史、土地、粮食、财富以及各种偶然命运的驱赶下,中国人远投荒野,然后让荒野成为故乡。尽管存在大量附会、臆想和伪造,中国汉族各个姓氏的族谱,依然能够粗略勾勒出汉族人在历史中迁徙的路线。
最近有个消息,得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在内的美国多州,都在考虑禁止中国公民在美购置土地、住房或任何房地产。很多民众第一反应就是,美国也在帮助我们防范资金外逃吗?中美两国一起在反洗钱吗?当然美国这个举动,如果仅仅是根据购房民众的国籍而进行限制,那么也是不合理的。所以现在我们也表示了我们的态度,不能掺杂其他的因素。
中新网3月31日电 据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30日,驻纽约总领馆举行“健康包”发放仪式,总领事黄屏大使为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叶史瓦大学、佩斯大学、史蒂文斯理工学院、朱莉亚学院、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克学院、城市学院的留学生代表发放“健康包”。黄屏在简短致词中说,因为疫情很长时间没见到同学们了...
据《华尔街日报》9月23日报道,越来越多的华裔科学家和工程师放弃了美国顶级大学的终身职位,前往中国或其他地方。这表明,美国对这个推动创新的群体的吸引力正在减弱。这些学者表示,中美两国日益敌对的政治关系和种族环境是导致他们离开的原因之一。《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这种人才外流趋势,已促使拜登政府与华裔学者合作,以解决他们的担忧。
引言200多年前,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曾说:“我的军队在前线打仗的时候,我的臣民可以不知道”。让百姓生活尽可能少的受到战争的影响、生产和生活秩序能够正常进行,这是每个英明的国家领导人所希望的。当初,俄罗斯在发起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时,普京秉持的也是这个理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不断地耗费国力人力,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欧美的制裁,俄罗斯人民能否还安居乐业吗?
中国从古时候到现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幅员非常辽阔,人口数量排在世界的前列的国家,近些年来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每个人的收入都提高了很多,手上有闲钱了。中国的国民也不再仅仅只关注自己能不能吃饱,能不能穿暖,更多地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旅游也越来越热衷。不同的人对于为什么要旅游有着不一样地看法,有一些人是为了在紧张的工作之余获得可以喘息的时间与空间,有一些人是为了丰富自己的阅历,有一些人则是为了探索世界,寻找更多的可能性。
【基本案情】被告人袁某某,男,持有××国护照,原系江苏英特劳务技术合作公司总经理助理。因涉嫌犯骗取出境证件罪,于 1998年 1 月 24 日被逮捕。被告人包某某,男 ,无业。因涉嫌犯骗取出境证件罪,于1998 年 1 月 24 日被逮捕。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袁某某、包某某犯骗取出境证件罪,向黄浦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作为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国,我国在人数这方面一直有着自己的优势。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人口流失问题却愈加严重,截至2020年我国的移民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也因此这引发了不少人对其的思考,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如今面对如此人财两失的局面,到底该如何应对呢?而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