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高考分数的陆续公布,朋友圈持续被“高考”霸屏!分数出来后,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首先,恭喜所有金榜提名得学子,同样没有实现心中所想的学子,也无需气馁,高考只是人生的关口之一,未来还有很多关口,还有很多抉择,来帮你实现人生理想。
据教育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夏季高考人数共1291万考生,这一数据再次创下历史新高,比去年2022年1193万人数增加了98万人,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除了高考外,“华侨生联考”现在也渐渐让大众熟知,作为平行于普通高考的考试,并不占用高考招生名额,全国超过300所高校招收华侨生,其中包括众多985、211甚至清华、北大等。
华侨生联考一直以来被称为是中国高考的绿色通道,因条件宽松、录取分数低等优势,被视为华侨学生就读清华北大等中国名校的一条捷径,也颇受中国父母的关注。
2023华侨生报考人数分析:
今年华侨生联考报考人数共有7,238人,其中中国香港籍5,097人,中国澳门籍555人、中国台湾籍1,333人、华侨生253人。与去年的报名人数5,048人相比,今年华侨生联考报名人数上涨了43%。
通过报考人数和录取分数线的双重上涨,也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发现了这个“弯道超车”的方法。但是也有不少家长慌了,问到:以后华侨生联考还有优势吗?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华侨生联考的总分与高考的总分一致,都为750分。即使今年华侨生联考的录取分数上涨,但也是远低于国内高考的。所以,面对普通高考,华侨生联考的优势依旧是很明显的。
什么是华侨生联考?
华侨生联考,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入学考试》。
由中国教育部单独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专门高考,以满足海外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回祖国内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为他们提供入读内地大学的机会。
根据《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做好普通高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的通知》的最新规定,华侨生符合下列条件就可以申请报名。
01.身份∶中国护照+海外长居/永居或合法居留资格。
02.学历∶考生具有高中毕业文化程度。
03.资格∶考生本人及其父母一方均需取得住在国长居/永居,并已在住在国连续居留2年,两年内累计居留不少于18个月。
若考生本人或其父母一方未取得住在国永居,但已取得住在国连续5年以上(含5 年)合法居留资格、且5年内在住在国累计居留不少于30个月也符合报名条件。
华侨生联考的优势:
考试科目少、题目难度小
与高考类似,华侨生联考也分文理科,但考试科目相对要少一些。理工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文史类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每科满分为150分,每个考试类别满分为750分。
理科类不考生物,文科类不考政治,而且试题难度不大,相当于课本例题的难度。
竞争压力小
随着近几年国内经济的发展和高校教育水平的提升,有越来越多的华侨和港澳台学生选择回国读书,报考人数在2023年突破7000人大关。2023年港澳台华侨生联考总共招生计划是5116人,2022年招生计划是4026人,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加,相应录取名额也增加了27%。
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即便是华侨生的报考人数增多,但是招生计划也会增多。
录取分数线低
华侨生联考总分是750分,不仅考试难度小,录取分数线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低的。比如今年华侨生联考公布的录取分数线:260分以上就可以就读艺术和体育类院校本科,360分就可以上普通院校本科,460分可以就读985、211类高校。如果成绩不太理想,可以选择预科院校,毕业之后同样是本科学历。
身份规划要趁早,轻松拿下211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发现,现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通过华侨生联考这个捷径,助孩子实现名校梦。身份规划这个议题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摆上了议题。许多高净值人士对此的理解和需求也不再局限于身份本身,而是更多地关注身份所带来的子女教育、资产保值升值、商务便利、福利待遇等诸多方面的利好。
持有美国绿卡,不仅可以让孩子享受国外的优秀教育,也可以选择另一条赛道让孩子直通国内名校,轻轻松松入学985、211。对于计划在国内生活和发展的家庭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众所周知,华侨生联考已有近30年历史,是中国教育部专门为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学生设计的一种“高考”,为这些学生提供回归祖国大陆就读大学的机会。它与高校普通高考招生指标分开,没有任何竞争关系。每年报考的人数只有几千人。而高考生每年报名人数是一千多万。一直以来,国内高校针对华侨学生的招生入学只到本科阶段,所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为子女提前规划海外身份,除了海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外,即便选择回国深造,华侨生身份的学生也可以享受低分录读国内知名名校的福利。
让地理学习尽可能地有趣,鼓励孩子们动脑动手,就有了这些风格各异的手抄报:有的形式严整,有的饶有趣味,有的内容丰富,有的图文并茂,看着那惟妙惟肖的东南亚地图,老师表示很骄傲!就酱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地理,顾名思义,研究地球人生存环境的科学。如果只是拘泥于课本,显然是不够的。当然,理想状态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引言:历史是一本永恒的教科书,其中记载着人类曾经走过的种种荣辱。然而,我们往往容易忽视那些残酷和恶劣的一页,因为它们触及了人性的底线,令人心生厌恶和恐惧。然而,正是通过回顾并面对那些黑暗的历史,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人类的无辜和邪恶的两面,并从中汲取教训。本文将讲述一个关于残忍的日军宪兵西谷稔的故事,他背叛了老乡的信任,利用伪装和同情心进行暗杀和性侵行为,最终导致了16名无辜村民的死亡。
缅北作为缅甸的一个地区,曾经因为毒品问题而被国际社会所关注。近年来,缅北多次被投诉针对中国人的打击行动。有人质疑,为什么缅北不抓美国人,而专挑中国人?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分析。首先,缅北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密切。由于地缘接近和历史渊源,缅北和中国的联系非常紧密。在东南亚的毒品贸易中,缅北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原谅我的孤陋寡闻,一直以为移民仅限于个别富豪而已,毕竟我们国家最安全最稳定,也是普通老百姓幸福感最高的国家。没想到根据联合国移民署此前发布的《2022年世界移民报告》显示,中国移民人数已经超1046万人。移民流出国(单位:百万)我看了一下移民报告,统计显示各国移民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例如向往其他国更好的生活,逃离本国原有的生活,想获得更好的工作待遇和职业前景,为了避税,为了子女的教育等等。
秋天之味,莫过于菊花香,蟹膏足,清茶一杯,天高云淡。秋天吃蟹是应季的活动,也是一大味觉盛宴。当今人们阳澄湖高邮湖各种蟹有各种讲究,从六月黄到大闸蟹,不同季节也有不同季节的吃法。吃蟹的活动也已经传承千年,在珍馐值万钱的中国,蟹这种美味被开发简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文人墨客们到了秋天,赏菊花,吃螃蟹,岂不乐哉?
中国是人口大国,14亿人让中国常年位居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众多的人口给中国带来了利弊共存的情况。一方面中国凭借着领先于世界的劳动力,发展起来了完备的产业链,成为了世界工厂,经济也随之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因为人口众多,中国社会的就业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有很多人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卷”。于是一些人在想,去国外会不会让自己的劳动更有价值。
贵州平塘,连绵群山似凝固的波涛。“海浪”中央,“中国天眼”遥望宇宙,永不停息。2016年9月,“中国天眼”落成启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称其“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高水平管理和运行好这一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
中国是人口大国,14亿人让中国常年位居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众多的人口给中国带来了利弊共存的情况。一方面中国凭借着领先于世界的劳动力,发展起来了完备的产业链,成为了世界工厂,经济也随之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因为人口众多,中国社会的就业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有很多人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卷”。于是一些人在想,去国外会不会让自己的劳动更有价值。
2023开年的第一次消费大降级,是纽约时代广场的tsx广告大屏给的。40美元15秒,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人人都可以上传视频内容,甚至不需要等太久的审核,你就可以让自己出现在纽约时代广场的广告屏上。电影《中国合伙人》里,孟晓骏为了让新梦想出现在时代广场的广告屏里,执意要求公司上市,不知他看到这个折合人民币275块钱左右的收费标准会作何感想。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