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刚独立时,华人占总人口的95%,今天华人仅占70%,而且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有新加坡华人担心说,长期以往,恐会国将不国。
新加坡华人占比下降有内外两大诱因:第一点是富裕国家的人都不怎么愿意生小孩,新加坡华人也如此,低生育率的问题难以解决;
第二点是主因,2005年新加坡和印度签订了一个人才引进协议,只要是高水平的印度精英均可来新加坡定居、移民。
这条政策一出,印度精英犹如潮水般涌入新加坡,印度人占比从原来不足2%蹿升到现在的10%。
这些印度人都是国内的学霸,不少还有欧美名校的留学经历,他们在印度找不到工作,欧美又留不下来,于是新加坡成了印度精英首选移民地。
印度人的到来,严重侵蚀了新加坡华人的就业。
与新加坡华人相比,印度人有两大优势:第一,工资便宜,给70%的钱干100%的活儿;第二,素质高,他们可是在13亿印度人中选出来的精英,素质完爆大部分新加坡华人。
如果你是新加坡的老板,你会雇佣华人还是印度人?
如今,新加坡著名的樟宜工业园已变成了“小印度”,工业园内没有华人居住,全是印度人。
街道也变成了印度风格,在这里你能吃到最地道的印度手抓饭、咖喱和小吃;体验到印度式理发,剪完头还帮你按摩一下;这里甚至建起了印度教的寺庙,方便信徒祈福。
一位留学生和我说,她在新加坡5年,只去过一次“小印度”就不敢去了,总感觉那里的人看她眼神怪怪的。
这些印度精英抢占了新加坡的高薪就业机会,比如金融、ai、软件、互联网等行业,基本是印度人的天下。
一般没什么学历、技能的华人沦为外卖员和出租车司机。一位华人自嘲说,别的发达国家的移民都是做本国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我们是倒过来了,本国人去做本国人不愿做的工作,好工作让给印度人。
这种失落感在老一代心中并不强烈,他们年轻时吃过苦,能有现在的生活感觉很幸福。
但年轻的华人则有深深的失落感,他们自小生活富裕,衣食无忧,长大后发现好工作全被印度人占了,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前几年,有个20多岁的无业青年在推特上发了几句攻击李显龙的话,说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全是李氏父子的责任。
李显龙看后很生气,以诽谤罪起诉无业青年,后者被判了好几年监禁。
为何李氏父子宁愿牺牲华人的利益,也要坚持引进印度人?
这与李光耀的治国理念有关。
作为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几乎是靠一己之力把新加坡打造成了一座花园城市。新加坡社会方方面面都留有李光耀的印记。
比如,对待印度移民问题上,华人不欢迎移民,认为他们抢走了高薪工作,但李光耀一意孤行坚持引进印度移民。
他的观点是,新加坡是一座毫无资源的小岛,唯一的财富是人才,仅仅靠新加坡本土的华人培养不出足够多的人才。
为了保持新加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从国外引进高级人才。换句话说,李光耀搞这么多印度移民进来,是为了保证新加坡的长期繁荣。
新加坡华人并不买账。他们反驳说,我们新加坡拥有全世界最重要的港口,欧洲、中东到东亚的航线全要路过新加坡,这些大船停靠,难道不赚钱吗?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加坡人靠海吃海,港口就是新加坡最大的资源。
新加坡仅600万人不到,一个全世界最优良的港口肯定足以养活全岛人。那为什么李光耀还要一意孤行引进移民?这跟他内心一个说不出口的担忧有关。
李光耀说不出口的担忧是“大中华思想”。新加坡是个华人社会,华人在李光耀眼里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时时刻刻想念自己的祖国。
中国经济落后时,他倒不是很担心,中国经济腾飞后,这种担忧与日俱增。他害怕华人激发出的“大中华热情”会让新加坡失去独立,重归中华大家庭。
为了抵消“大中华思想”,李光耀要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华人、印度人、马来人构成一种微妙的平衡,降低华人在社会事务中的发言权,形成一种新的“新加坡价值观”。
新加坡价值观要求华人忘掉自己的祖国,强调自力更生。
这或许是李光耀积极引进印度移民的根本原因。如果新加坡重归大中华,历史会如何评判李光耀呢?
他可能被描述成一位分离主义者,他一生的事业将被否定。这样的盖棺定论,李光耀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新加坡在国人眼中是个发达的国家,城市美丽如花园,人均收入是国内的五六倍,物价却和国内持平。
住房、医疗、教育,没有负担,人人可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享受高质量的医疗与教育。
国内买一套房子要掏空四个口袋,背上30年的房贷。但在新加坡,买房子很便宜,政府会提供低价的“组屋”。
普通年轻人买一套80平的组屋,首付仅需一成,20年的月供仅1000新元,占家庭月收入的10%,毫无还贷压力。医疗、教育自不必多说,政府包圆。
这么好的条件,新加坡人仍有很多怨言,除了抢工作的印度人外,即使华人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很可能要干一辈子。
新加坡人退休金与工资相比很少,少到仅够维持日常开销。普通人退休后,面临生活质量下降的危险,他们其中大部分人会重新找一份工作,发挥余热。
在新加坡,老年人打工是很普遍的现象。国内有些忽悠人移民公司会辩解说:新加坡人勤劳惯了,老了也闲不下来,他们上班不是为了钱,而是热爱。
一位新加坡朋友驳斥了这种说法,他说:“勤劳都是被逼的,如果不是生活压力大,哪个老人不想晚年能去国外旅游,在家带带孙子享享福?”
李光耀说过一句名言:有的做才有的吃。意思是,人必须劳动才有吃饭的资格。
李光耀似乎是故意不给新加坡人高福利,让整个社会无论何时都处于忙碌的状态,以避免养懒人,保持新加坡的竞争力。
相比于欧洲高福利国家,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全处于全民高度紧张的状态,他们要非常努力的工作才能维持高水准的生活。
反观欧洲人,每天慢慢悠悠,一周上四天班,生活质量却很高,毫无压力。
李光耀从不给民众过高的承诺,他每一步走得都非常务实,表面上看现在欧洲人过得很爽,但欧洲高福利是建立在债务之上的,换句话说是现在的人在用子孙的钱享福。
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迟早要爆炸,新加坡绝不能走这条路。
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生活非常舒适,工作非常内卷。一位留学新加坡的富二代待了十年后,不顾家人反对,坚决回国,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还是国内舒服,新加坡工作太累了。
一、边民集体“叛逃”的背景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日趋恶化。1958年,毛泽东提出了“九评苏共”,1959年,中苏交恶公开化。在国际关系激化的背景下,苏联加紧了对中国边疆地区的渗透活动。新疆尤其成为苏联重点渗透的对象。这里有复杂的历史积淀:1871年至1881年间,伊犁地区曾被沙俄占领近10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受两国友好关系影响,苏联在新疆教育体系中渗透甚广。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聊一聊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中国政策有大动作!900万外国人急欲移民来华,你怎么看?是的,你没有听错,就是900万!这是中国境内外国人居留证件持有者的总数。这些外国人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各行各业,有学生、教师、商人、专家、艺术家、运动员等等。
由于欧洲移民身份含金量高,并且审核速度快、申请门槛较低等因素,很多移民者选择在欧洲进行投资买房移民,欧洲移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受投资者的青睐。敲重点,欧洲移民项目身份类别有居留和永居两种,居留身份限制多,年限短,而且如果想要申请欧盟永居,在欧盟27个国家生活、工作、学习,那前提是必须要拥有别国永居身份,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中国人素来以出类拔萃见长,无论在世界哪个国家的任何领域中,只要公平竞争的机会存在,总能看到众多杰出的华裔或华人。华人的贡献这一点在美国尤其明显,在各个领域中我们都能看到众多杰出的华人,如李昌钰和黄仁勋等。
加油站利润高,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加油站是不少人的梦想,可是难度系数非常高必须申请办理加油站的经营许可证,所以初期必须很大的投资,那么如何开一家加油站呢?接下来小编做了系相关整理,一起来看下吧。财税合规 一、开加油站的条件 所有的加油站都是由中石化、中石油两大集团全资或控股建设,没有办法私自建站。而想要新开加油站,需要有满足一定的资质并在材料齐全的前提下方可进行,具体如下: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移民哥”,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与此同时,欧洲国家的西方媒体现在支持与中国脱钩,试图实现“去中国化”。但领导人却陆续从欧洲各国来华进行国事访问。
近日,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发布2022财年第二季度合法移民和身份调整报告,移民统计局(ois)按移民类型、入境类型、详细类别国籍等信息进行了分析。 2022财年上半年共有449502人移民美国,获得合法永久居民身份,与2021财年上半年275881人相比,同比大涨63%。从移民来源大洲来看亚洲和北美洲是绝对主力,这两大洲的移民人数占总人数的71%。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在1942年,当中国陷入日本帝国主义扩张时期,4万名中国人选择了穿越东海,踏上了移民之路。移民的梦想与憧憬让他们忘却了敌人的侵略和苦难生活,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了远离家园的日本。然而,这样一段离奇而险恶的历程,注定了他们未来的命运将维系在噩梦与人性抉择之间。这批中国移民都有着不同的背景和动机。
据环球网报道,中国驻俄大使馆通报一起中国公民试图从第三国入境俄罗斯,但遭到过度执法的事例。五名中国公民驾车经哈萨克斯坦与俄边境口岸哈方一侧寻求入境俄方,俄边境执法部门对五人进行了约4个小时的多次审查,最终拒绝其入境。五人申请进入俄境的旅游签证被俄方注销失效。事件发生后,相关中国公民向中国驻俄使馆求助...
2019年2月20日,一场中国外交部举行的例行答记者问活动正在有序进行,数位外国记者各自针对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提问,时任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也一一进行了回应和解答。就在发布会接近尾声的时候,一名外籍记者的提问却一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只见这名外籍记者问到:“近日,一名中国籍商人被非洲坦桑尼亚法院判处了15年监禁,请问中国对此事如何处理?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