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刚独立时,华人占总人口的95%,今天华人仅占70%,而且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有新加坡华人担心说,长期以往,恐会国将不国。
新加坡华人占比下降有内外两大诱因:第一点是富裕国家的人都不怎么愿意生小孩,新加坡华人也如此,低生育率的问题难以解决;
第二点是主因,2005年新加坡和印度签订了一个人才引进协议,只要是高水平的印度精英均可来新加坡定居、移民。
这条政策一出,印度精英犹如潮水般涌入新加坡,印度人占比从原来不足2%蹿升到现在的10%。
这些印度人都是国内的学霸,不少还有欧美名校的留学经历,他们在印度找不到工作,欧美又留不下来,于是新加坡成了印度精英首选移民地。

印度人的到来,严重侵蚀了新加坡华人的就业。
与新加坡华人相比,印度人有两大优势:第一,工资便宜,给70%的钱干100%的活儿;第二,素质高,他们可是在13亿印度人中选出来的精英,素质完爆大部分新加坡华人。
如果你是新加坡的老板,你会雇佣华人还是印度人?
如今,新加坡著名的樟宜工业园已变成了“小印度”,工业园内没有华人居住,全是印度人。
街道也变成了印度风格,在这里你能吃到最地道的印度手抓饭、咖喱和小吃;体验到印度式理发,剪完头还帮你按摩一下;这里甚至建起了印度教的寺庙,方便信徒祈福。
一位留学生和我说,她在新加坡5年,只去过一次“小印度”就不敢去了,总感觉那里的人看她眼神怪怪的。

这些印度精英抢占了新加坡的高薪就业机会,比如金融、ai、软件、互联网等行业,基本是印度人的天下。
一般没什么学历、技能的华人沦为外卖员和出租车司机。一位华人自嘲说,别的发达国家的移民都是做本国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我们是倒过来了,本国人去做本国人不愿做的工作,好工作让给印度人。
这种失落感在老一代心中并不强烈,他们年轻时吃过苦,能有现在的生活感觉很幸福。
但年轻的华人则有深深的失落感,他们自小生活富裕,衣食无忧,长大后发现好工作全被印度人占了,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前几年,有个20多岁的无业青年在推特上发了几句攻击李显龙的话,说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全是李氏父子的责任。
李显龙看后很生气,以诽谤罪起诉无业青年,后者被判了好几年监禁。

为何李氏父子宁愿牺牲华人的利益,也要坚持引进印度人?
这与李光耀的治国理念有关。
作为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几乎是靠一己之力把新加坡打造成了一座花园城市。新加坡社会方方面面都留有李光耀的印记。
比如,对待印度移民问题上,华人不欢迎移民,认为他们抢走了高薪工作,但李光耀一意孤行坚持引进印度移民。
他的观点是,新加坡是一座毫无资源的小岛,唯一的财富是人才,仅仅靠新加坡本土的华人培养不出足够多的人才。
为了保持新加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从国外引进高级人才。换句话说,李光耀搞这么多印度移民进来,是为了保证新加坡的长期繁荣。
新加坡华人并不买账。他们反驳说,我们新加坡拥有全世界最重要的港口,欧洲、中东到东亚的航线全要路过新加坡,这些大船停靠,难道不赚钱吗?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加坡人靠海吃海,港口就是新加坡最大的资源。

新加坡仅600万人不到,一个全世界最优良的港口肯定足以养活全岛人。那为什么李光耀还要一意孤行引进移民?这跟他内心一个说不出口的担忧有关。
李光耀说不出口的担忧是“大中华思想”。新加坡是个华人社会,华人在李光耀眼里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时时刻刻想念自己的祖国。
中国经济落后时,他倒不是很担心,中国经济腾飞后,这种担忧与日俱增。他害怕华人激发出的“大中华热情”会让新加坡失去独立,重归中华大家庭。
为了抵消“大中华思想”,李光耀要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华人、印度人、马来人构成一种微妙的平衡,降低华人在社会事务中的发言权,形成一种新的“新加坡价值观”。
新加坡价值观要求华人忘掉自己的祖国,强调自力更生。
这或许是李光耀积极引进印度移民的根本原因。如果新加坡重归大中华,历史会如何评判李光耀呢?
他可能被描述成一位分离主义者,他一生的事业将被否定。这样的盖棺定论,李光耀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新加坡在国人眼中是个发达的国家,城市美丽如花园,人均收入是国内的五六倍,物价却和国内持平。
住房、医疗、教育,没有负担,人人可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享受高质量的医疗与教育。
国内买一套房子要掏空四个口袋,背上30年的房贷。但在新加坡,买房子很便宜,政府会提供低价的“组屋”。
普通年轻人买一套80平的组屋,首付仅需一成,20年的月供仅1000新元,占家庭月收入的10%,毫无还贷压力。医疗、教育自不必多说,政府包圆。
这么好的条件,新加坡人仍有很多怨言,除了抢工作的印度人外,即使华人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很可能要干一辈子。
新加坡人退休金与工资相比很少,少到仅够维持日常开销。普通人退休后,面临生活质量下降的危险,他们其中大部分人会重新找一份工作,发挥余热。

在新加坡,老年人打工是很普遍的现象。国内有些忽悠人移民公司会辩解说:新加坡人勤劳惯了,老了也闲不下来,他们上班不是为了钱,而是热爱。
一位新加坡朋友驳斥了这种说法,他说:“勤劳都是被逼的,如果不是生活压力大,哪个老人不想晚年能去国外旅游,在家带带孙子享享福?”
李光耀说过一句名言:有的做才有的吃。意思是,人必须劳动才有吃饭的资格。
李光耀似乎是故意不给新加坡人高福利,让整个社会无论何时都处于忙碌的状态,以避免养懒人,保持新加坡的竞争力。
相比于欧洲高福利国家,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全处于全民高度紧张的状态,他们要非常努力的工作才能维持高水准的生活。
反观欧洲人,每天慢慢悠悠,一周上四天班,生活质量却很高,毫无压力。
李光耀从不给民众过高的承诺,他每一步走得都非常务实,表面上看现在欧洲人过得很爽,但欧洲高福利是建立在债务之上的,换句话说是现在的人在用子孙的钱享福。
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迟早要爆炸,新加坡绝不能走这条路。

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生活非常舒适,工作非常内卷。一位留学新加坡的富二代待了十年后,不顾家人反对,坚决回国,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还是国内舒服,新加坡工作太累了。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出国工作,学习和旅行。然而,反观中国,我们很少看到有外国人在中国的工厂打工。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首先,语言是一个重要的障碍。尽管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普通话并非国际通用语言。对于外国人来说,掌握一门全新的语言需要时间和精力。
中国富商移民热潮持续升温,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数据统计,高达70%的中国亿万富翁表示他们考虑过移民海外。这一现象不仅对国内经济带来潜在的不良影响,也引发了对移民背后根源的深入思考。人大教授就此发表了他独到的观点,揭示了富商移民热潮背后的根本原因。富商移民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主要包括更宽松的条件和更好的社会福利。
央视网消息:据国家移民管理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国家移民管理局成立以来,积极服务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为吸引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创新创业、工作居留提供便利政策支持。根据国家移民管理局2019年8月1日实施的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具有博士学位、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籍华人,可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在华永久居留,其外籍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随同申请。
| (1/8) 1905电影网讯5月22日,由disney+打造,杨紫琼、吴彦祖、杨雁雁、黄经汉等主演的华裔主题美剧《西游abc》(又名:美生中国人)发布全新剧照。本片改编自杨谨伦漫画《美生中国人》,故事讲述在美国长大的华裔青少年王谨努力在高中和家庭生活之间取得平衡,期间认识了一位来自台湾的交换生孙维辰,却意外卷入一场“战斗”。
中国有十四亿人口,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历史上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依然屹立于民族之林,作为中国人,怎能不骄傲自豪。现代化文明发展迅猛,互联网技术让全球都变成了地球村,很多人都选择到海外求学和发展,我国海外移民的总人数已经达到了1073万人,位列世界移民人数的第三名,最讲家国情怀的中国人,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选择走出国门,移民潮又为何盛行?
从希腊移民涨价的消息传出之后,很多还在观望的人做出了决定。但是时间紧促,有人还未行动,这就已经来到了2022年的年末。但是对于想要出手选择希腊购房移民的投资人来说,有一个意外之喜,就是希腊购房移民涨价政策暂缓执行!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在塞萨洛尼基国际博览会上公布了一条措施:授予黄金签证许可的投资限额,从25万欧元增加到50万欧元。
中国女孩会以交到一个外国男朋友为荣:一名叫jack(化名)的男人,在美国本来是一个维修工,四年前还失了业。朋友告诉他“中国人傻钱多妞美,速来”,于是,这名美国失业修理工来中国当上了英语外教,果然,工资高来钱快,而且大家都爱他,loser瞬间变成了winner。他说自己非常受中国姑娘欢迎,中国妹子都以交到外国男朋友为荣,而且中国妹子漂亮又主动,屁股往那儿一坐就有美女过来搭讪,分分钟能约到炮,随随便便就能完成百人斩甚至千人斩。
红灯笼、旗袍、黄色的毛绒绒的中国龙、大铁盆装着的红烧鱼……1月21日,中国的除夕夜,湖南男子袁良带着俄罗斯妻子一家人走进了新西伯利亚的一家中国餐厅,共同欢聚中国新年。桌上那道香气扑鼻的红烧鱼,让第一次吃中餐的岳父赞不绝口。1月25日,袁良告诉潇湘晨报记者,他与妻子计划在二十天之后回到中国。未来,他希望在俄罗斯开办一所中文培训学校,让更多的俄罗斯人了解中国文化。
据民政部网站显示有网民7月18日留言称现在婚姻登记必须提供户口簿不合理这与宪法规定的“结婚自由”原则相违背建议对此规定进行修订7月26日,民政部社会事务司答复称,婚姻自由主要指不违背婚姻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提供户口簿是为了明确婚姻登记的管辖权,防止重婚等问题的出现,保护婚姻当事人的权益,与婚姻自由并不矛盾。
经过几十年来的努力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强大的国家。不过我国并没有通过展示自身实力不断向别国施压,反而一直保持着非常谦逊的态度,即使是已经涉及到了本国利益,我国也会首先采取更为温和的方式进行解决。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的友善并不代表中国就是一个好欺负的国家。在关于国家立场的问题上,我国的态度一直相当强硬。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