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刚独立时,华人占总人口的95%,今天华人仅占70%,而且还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有新加坡华人担心说,长期以往,恐会国将不国。
新加坡华人占比下降有内外两大诱因:第一点是富裕国家的人都不怎么愿意生小孩,新加坡华人也如此,低生育率的问题难以解决;
第二点是主因,2005年新加坡和印度签订了一个人才引进协议,只要是高水平的印度精英均可来新加坡定居、移民。
这条政策一出,印度精英犹如潮水般涌入新加坡,印度人占比从原来不足2%蹿升到现在的10%。
这些印度人都是国内的学霸,不少还有欧美名校的留学经历,他们在印度找不到工作,欧美又留不下来,于是新加坡成了印度精英首选移民地。
印度人的到来,严重侵蚀了新加坡华人的就业。
与新加坡华人相比,印度人有两大优势:第一,工资便宜,给70%的钱干100%的活儿;第二,素质高,他们可是在13亿印度人中选出来的精英,素质完爆大部分新加坡华人。
如果你是新加坡的老板,你会雇佣华人还是印度人?
如今,新加坡著名的樟宜工业园已变成了“小印度”,工业园内没有华人居住,全是印度人。
街道也变成了印度风格,在这里你能吃到最地道的印度手抓饭、咖喱和小吃;体验到印度式理发,剪完头还帮你按摩一下;这里甚至建起了印度教的寺庙,方便信徒祈福。
一位留学生和我说,她在新加坡5年,只去过一次“小印度”就不敢去了,总感觉那里的人看她眼神怪怪的。
这些印度精英抢占了新加坡的高薪就业机会,比如金融、ai、软件、互联网等行业,基本是印度人的天下。
一般没什么学历、技能的华人沦为外卖员和出租车司机。一位华人自嘲说,别的发达国家的移民都是做本国人不愿意做的工作,我们是倒过来了,本国人去做本国人不愿做的工作,好工作让给印度人。
这种失落感在老一代心中并不强烈,他们年轻时吃过苦,能有现在的生活感觉很幸福。
但年轻的华人则有深深的失落感,他们自小生活富裕,衣食无忧,长大后发现好工作全被印度人占了,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前几年,有个20多岁的无业青年在推特上发了几句攻击李显龙的话,说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全是李氏父子的责任。
李显龙看后很生气,以诽谤罪起诉无业青年,后者被判了好几年监禁。
为何李氏父子宁愿牺牲华人的利益,也要坚持引进印度人?
这与李光耀的治国理念有关。
作为新加坡的国父,李光耀几乎是靠一己之力把新加坡打造成了一座花园城市。新加坡社会方方面面都留有李光耀的印记。
比如,对待印度移民问题上,华人不欢迎移民,认为他们抢走了高薪工作,但李光耀一意孤行坚持引进印度移民。
他的观点是,新加坡是一座毫无资源的小岛,唯一的财富是人才,仅仅靠新加坡本土的华人培养不出足够多的人才。
为了保持新加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从国外引进高级人才。换句话说,李光耀搞这么多印度移民进来,是为了保证新加坡的长期繁荣。
新加坡华人并不买账。他们反驳说,我们新加坡拥有全世界最重要的港口,欧洲、中东到东亚的航线全要路过新加坡,这些大船停靠,难道不赚钱吗?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加坡人靠海吃海,港口就是新加坡最大的资源。
新加坡仅600万人不到,一个全世界最优良的港口肯定足以养活全岛人。那为什么李光耀还要一意孤行引进移民?这跟他内心一个说不出口的担忧有关。
李光耀说不出口的担忧是“大中华思想”。新加坡是个华人社会,华人在李光耀眼里有个很大的“毛病”就是时时刻刻想念自己的祖国。
中国经济落后时,他倒不是很担心,中国经济腾飞后,这种担忧与日俱增。他害怕华人激发出的“大中华热情”会让新加坡失去独立,重归中华大家庭。
为了抵消“大中华思想”,李光耀要把新加坡打造成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华人、印度人、马来人构成一种微妙的平衡,降低华人在社会事务中的发言权,形成一种新的“新加坡价值观”。
新加坡价值观要求华人忘掉自己的祖国,强调自力更生。
这或许是李光耀积极引进印度移民的根本原因。如果新加坡重归大中华,历史会如何评判李光耀呢?
他可能被描述成一位分离主义者,他一生的事业将被否定。这样的盖棺定论,李光耀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
新加坡在国人眼中是个发达的国家,城市美丽如花园,人均收入是国内的五六倍,物价却和国内持平。
住房、医疗、教育,没有负担,人人可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享受高质量的医疗与教育。
国内买一套房子要掏空四个口袋,背上30年的房贷。但在新加坡,买房子很便宜,政府会提供低价的“组屋”。
普通年轻人买一套80平的组屋,首付仅需一成,20年的月供仅1000新元,占家庭月收入的10%,毫无还贷压力。医疗、教育自不必多说,政府包圆。
这么好的条件,新加坡人仍有很多怨言,除了抢工作的印度人外,即使华人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很可能要干一辈子。
新加坡人退休金与工资相比很少,少到仅够维持日常开销。普通人退休后,面临生活质量下降的危险,他们其中大部分人会重新找一份工作,发挥余热。
在新加坡,老年人打工是很普遍的现象。国内有些忽悠人移民公司会辩解说:新加坡人勤劳惯了,老了也闲不下来,他们上班不是为了钱,而是热爱。
一位新加坡朋友驳斥了这种说法,他说:“勤劳都是被逼的,如果不是生活压力大,哪个老人不想晚年能去国外旅游,在家带带孙子享享福?”
李光耀说过一句名言:有的做才有的吃。意思是,人必须劳动才有吃饭的资格。
李光耀似乎是故意不给新加坡人高福利,让整个社会无论何时都处于忙碌的状态,以避免养懒人,保持新加坡的竞争力。
相比于欧洲高福利国家,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韩国,新加坡全处于全民高度紧张的状态,他们要非常努力的工作才能维持高水准的生活。
反观欧洲人,每天慢慢悠悠,一周上四天班,生活质量却很高,毫无压力。
李光耀从不给民众过高的承诺,他每一步走得都非常务实,表面上看现在欧洲人过得很爽,但欧洲高福利是建立在债务之上的,换句话说是现在的人在用子孙的钱享福。
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迟早要爆炸,新加坡绝不能走这条路。
新加坡就是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国家,生活非常舒适,工作非常内卷。一位留学新加坡的富二代待了十年后,不顾家人反对,坚决回国,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还是国内舒服,新加坡工作太累了。
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国家之一,一直对移民申请人有着非常强大的吸引力。在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中显示,美国是如今世界上拥有最多海外移民的国家,移民总人数超4500万,占美国总人口13.6%。而中国,在美国前十大移民来源国中,以238万移民人数位列第三!仅次于墨西哥和印度。前不久,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估计2022年美国新增人口1256万,总人口达到3.33亿,其中新增人口包括101万新移民。
中国人可以在日本买房吗?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只要你有钱,就可以在日本买房,没有任何限制。日本买房的流程如下:1.告知购房条件(现金还是贷款、投资还是自住、预购户型和预算等)。2.推荐房源后填写购房申请书。3.根据客户的买房申请书与卖方进行交涉。4.如果卖方同意出售,买家需要支付定金。5.双方协商签约日期,由中介公司制作契约书及准备相关资料。
网上有一份名单流传很广。上面记录着很多人的名字,比如:金城武、巩俐、吴尊、张智霖......是不是很熟悉?你多少都听过他们的歌或者电影吧,即便一个都没有海报广告上总该见过吧!他们出现在广告里、影视里、商演里、演唱会......我们无比熟悉。他们有着和我们一样的黄色皮肤、黑色眸子、说得一口流利中文。我们都以为他们是自己人,可一看国籍才发现,他们早就加入了外国国籍。
我是移民哥,第一天从西双版纳出发,一天走3国第一章:筹备与准备自驾游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而中国到泰国的自驾之旅更是我一直以来的目标。终于,在充分的准备和计划之后,我和我的伙伴们踏上了这段令人兴奋的旅程。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们从中国自驾到泰国的经历,以及第一天从西双版纳出发、一天走过三个国家的精彩故事。
由于欧洲移民身份含金量高,并且审核速度快、申请门槛较低等因素,很多移民者选择在欧洲进行投资买房移民,欧洲移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特别受投资者的青睐。敲重点,欧洲移民项目身份类别有居留和永居两种,居留身份限制多,年限短,而且如果想要申请欧盟永居,在欧盟27个国家生活、工作、学习,那前提是必须要拥有别国永居身份,
移民是指改变原有国籍,迁往国外某一地区永久定居的行为。世界各国都有很多人选择移民,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为了我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国家强大了,老百姓富裕了。很多人都向往外国人的生活。其次是舆论宣传和心理效应,现在网络很发达,大家通过网络看到国外的点点滴滴,很多人从心里就觉得外国比国内好,哪怕是穷其一生也要移民出国。
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经济机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具有广泛的商业机会和就业市场。许多中国人移民美国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和经济机会,寻求更高的薪水和生活质量。教育资源:美国拥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很多中国家庭希望他们的子女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因此选择移民到美国。
本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6月29日在中国人大网首次公布,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截至北京时间30日上午,中国人大网上已收到近1.4万条意见。修正案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施行前,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人民币,下同)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由郭京飞、任敏、王源等人主演的电视剧《追光的日子》正在热播,作为一部讲述校园生活的群像戏,剧中很多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下面就盘点一下,这部剧中演技最出色的十个角色。第十名:高远高远可能算是这部剧的男二号,目前来看他的戏份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对他哥哥意外身亡的愧疚,一部分是与任真懵懂的青春期感情,还有一部分是与父母在未来人生规划上的分歧。
中国是人口大国,14亿人让中国常年位居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众多的人口给中国带来了利弊共存的情况。一方面中国凭借着领先于世界的劳动力,发展起来了完备的产业链,成为了世界工厂,经济也随之飞速发展。另一方面因为人口众多,中国社会的就业压力也是非常巨大的,有很多人从小到大一直都在“卷”。于是一些人在想,去国外会不会让自己的劳动更有价值。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