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决定了上海开埠通商,这也是近代上海历史的起点。上海开埠之后,大量洋商进入上海,租地建屋居住成为一种需要。
起初,清廷地方政府对洋人租地的事情是抵制的,华人居民也不愿意土地卖给外国人,因“索价奇昂”,地方官也以“地系人民私产,官家无强迫出售之理”为词,拒绝外国人的购地要求。所以,一开始英国商人都说“购地之难,实百倍于吴淞之役。”

十里洋场
直到1844年5月,英国领事巴富尔和上海道道台才商议划定了英国人租用土地的界址,这也就是英租界的来历。其后,又产生了法租界。
为了便于管理,1845年,巴富尔和宫慕久签订了《土地章程》,这个文件对租界内土地使用和房地产开发有很多限制,租界内的本地人民,不得将房屋相互租赁,或再行建造房屋,以租与华人商贾,外商不得建造房屋以租与华人或供给华人之用。租界内实行“华洋分居”原则,除了受雇于外侨的华人之外,其他华籍居民一概不准在租界内居住。

英国领事巴富尔
洋人在上海获取土地的方式都是获得土地的永租权,而不能购买土地。大部分外国商人在外国领事的保护和怂恿下,以低廉的价格取得了土地的永久使用权。这种永租权的方式,对中国原地主的利益是很大的侵害,地皮在以后增值的过程中,所有利润均由外国承租人获得,而与中国原业主无关,也无法“再议加添租价”。
很多中国业主因为一时的租金诱惑,以及“华洋分居”的政策,放弃了在租界的土地权利,事实上也失去了地权。 1853年9月,小刀会起义军攻占上海县城后,大批华人进入租界避难。小刀会起义给上海带来了严重破坏,“至少足有半个上海,全被大火或枪炮所毁灭了”。正是因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乱,原先的“华洋分居”禁例被打破了。

上海《租地章程》
大批因为战乱而失去家园的华人逃入英租界,英租界华人从原来的500人增至2万人。这么多人涌入,但是租界的住宅是有限的,很多人只能流落街头,或者搭建简易住房。
尽管难民涌入给租界当局带来管理上的困难,但是英国商人更看到了千载难逢的商机。很多英国商人开始投资房地产,“将土地租与难民,或建房屋供难民居住,为有利可图之举”。

上海租界地图
从1853年9月到1854年7月,在租界内的广东路、福州路一带,以最快的速度建造了800多幢简陋木板房,以高价租给逃入租界的华人,这些房租收益高达30%-40% ,利润远远超过其他生意。
从此之后,租界的华人越来越多,华洋杂居的局面己在事实上形成。租地建屋,招户出租,成为当时洋商的首选致富途径。19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人办的各种商号、店铺在租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小刀会起义
到了1860-1862年之间,因为太平天国战乱对江浙地区的影响,两省豪绅、富商、地主及平民大批量迁进租界,人口持续猛增,上海成为“通省子女玉帛所聚”。这一波战争难民的涌入,更加催生了房地产和房屋租赁市场的火爆。
上海的很多外国洋行纷纷设立地产部,“顿时抛弃了丝茶的旧业而专心于价值立时暴涨的地产”,再度乘机大肆兴建房屋,在河南路以西,湖北路浙江路以东增建木板房出租,仅英租界此类木板简屋多达8000余幢。

上海租界
1863年9月21日,英美租界合并,租界的房地产投机狂潮有增无减。据当时人的记载,“夷场人口稠密,凡赁屋者,房租而外,另有月捐,即布棚摊子及测字星卜之流中,每月收捐洋银二、三元不等。”
随着地价和房租的暴涨,其他商品的价格也不断上升,“薪桂米珠,凡日用所需之物,其价较他处俱数倍”。从战乱地区逃难过来的江浙有钱人,挟其巨额资本,更加刺激了上海租界的房地产市场,形成了新筑室纵横十余里,地值至亩数千金”的局面。

华洋杂居
法国人也没有错过这场房地产的盛宴,在法租界,咸丰三年,只有中国民房4处,到同治四年,也出现400幢新房。“只要能借到钱,就能得到暴利,投机是当时的座右铭”,因为上海“四面八方都在造房子”。
当时的上海租界,几乎所有的洋人都卷入房产投机的热潮中,并从疯狂的投机中获得巨额盈利,有30万名的华人缴付房租,所有的白种人,不论国籍,不论老幼和等级都已经发了财了。”
                            2018年7月一个80后的中国小伙娶了巴基斯坦媳妇,妻子比他小19岁,他来到巴基斯坦不久就邂逅了一个美丽的巴基斯坦姑娘,她叫凯伦,家住白沙瓦,结婚后,凯伦为他生下一个混血儿,为了老婆孩子留在巴基斯坦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业余时间也在网上拍视频分享他们一家三口在巴基斯坦的日常生活。他娶了巴基斯坦媳妇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据日本共同社日前报道称,日本多次要求探视被抓捕的日籍男性高管,在获得中方允许后,日本大使馆人员19日在北京探视被抓的日本间谍。这是其被逮捕后首次对外直接会面。日方随行的医务官检查了其身体情况,没有啥问题,日本大使馆人员还向嫌疑人转达了其家人的问候。今年三月份,中方依法逮捕了一名在华的日本企业高管。中方回应称,日本在华公民涉嫌从事间谍活动被抓捕,日方应当加强对日本公民的教育。
                            北京时间3月6日,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奥运金牌获得者林孝俊已经在昨日收到了中国护照,并且前往了中国,即将参加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训练。而且,林孝俊有望作为中国国家队代表参加明年的冬奥会。很多网友甚至冰迷或许还是一头雾水,我们看看,林孝俊是怎么突然从韩国人变成中国人的。收获奥运冠军,林孝俊风光无限2018年的冬奥会,林孝俊一飞冲天,他在短道速滑男子1500米项目中,获得了冠军,成为了韩国的奥运冠军。
                            巴基斯坦前总理伊姆兰·汗突然遭到了逮捕。据环球网报道,当地时间5月9日,这场冲突最终导致40多人受伤,30多人被逮捕,催泪弹空筒摆满了一大桌。而为了不再激化矛盾,警方暂时退出了他的住所所在的社区,法院也取消了对他的逮捕令。也因此,这次他突然被逮捕,才让外界觉得相当错愕。(警方发射的催泪弹空筒)当然,这也不能怪外界多想。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一直都是勤劳勇敢的代名词。他们肩负着自己的历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无论是战乱年代的英勇拼搏,还是文化繁荣时期的智慧传承,中国人民始终以艰苦历程为历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中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如黄河长流一般恢弘壮丽。从华夏文明的萌芽,到周朝礼仪之邦的繁荣,再到秦始皇一统天下的威严,中国人民创造出了许多社会制度和文化成果,给世界留下了宝贵遗产。
                            #韩国工作##韩国生活##韩国创业##赚钱##宋承宪##东北妹子##80后#这是我们讲述的第2316位真人故事2013年,我因工作来到韩国,遇到偶像宋承宪,并为他做了一次翻译。这份工作,不但给我带来了惊喜,而且薪水和待遇都非常不错。但是,隔年我就辞职了,并开始自己创业,4年我竟赚了500万。
                            在中国,饺子象征着团圆。家庭和睦的意思。今天就来说说我们的传统美食——饺子。它的美味是我们想不到的。吃它就是家的味道。饺子,由馄饨演变而来,源于中国古代的角子,原名“娇耳”,汉族传统面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由东汉南阳涅阳(今河南南阳邓州)人张仲景发明,最初作为药用。饺子又称水饺,深受中国人民喜爱,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
                            日本作为离国内最近的发达国家,凭借自由度高,文化相似,医疗发达,福利完善,可让孩子享受免费9年的优质教育,并且还能享受各种养老/育儿补贴,宜居环境也是没得说,所以是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让不少国内朋友心动。日本是一个,要去居住才会有身份的国家,所以申请一般要在日连续居住十年,且其中五年是工作的状态,由于近几年的老龄化以及低出生率,为了吸引国外各类优秀人才,日本推出了高度人才签证可快速申请永驻身份。
                            我是移民哥,1972年出生在黑龙江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上到初三时,我因为数学成绩都不合格,放弃了上学。1988年,才16岁的我,独自来到了齐齐哈尔市,在表姐的饭店里当学徒。1991年4月,通过邻居的关系,到俄罗斯菜园做劳务工,一个月工资600元。从此,我和俄罗斯结下了深厚的情缘。*32年来,我在这个热血沸腾的国度,跟黑社会谈判,与海关官员谈笑风生,带剧组拍电视剧,把被扣留的中国人送回家。
                            巴基斯坦女孩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推进让很多不敢想象的事情变成了可能,对于中国的好兄弟巴基斯坦同样如此,一般而言,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但这个定律在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似乎不那么适用。有美国人觉得,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并没有表面上那般亲密,甚至有可能想美国和土耳其一样经营多年终究是塑料兄弟,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因此,有人发出疑问,当巴基斯坦人到中国会有怎样的待遇,此外住在中国又是什么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