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官方语言分布图
非洲人有没有自己的语言?曾有朋友问我,非洲人会不会像人猿泰山一样用嘶吼来交流。解释起来不那么容易,当我们行走在非洲,就像抚摸一块古化石的切面,它丰富的语言,像细致的纹路,永久地将这片大陆切割开来。
在原始时期,非洲已发展出了自己的语言,至今仍有1000多种语言遍布整个非洲大陆。比如,尼日利亚的约鲁巴方言就有几千年历史。但如果今天你走在尼日利亚首都拉各斯的街上,你不会再听到当地人说方言,而是经过本土化的英语(pigeon english),蹩脚的英语。
在非洲,语言切换之迅速让你措手不及。如果你从拉各斯城向北开车3小时进入贝宁共和国,你会发现,当地人说的既不是土著语,也不是英语,而是法语。俯瞰非洲大陆,大片大片的地区的官方语言被英语、法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所占据,他们随着殖民主义国家的占领根植非洲大陆,带着非常明显的殖民地的色彩特征。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欧洲13个国家聚在一起瓜分非洲这未被当代文明开化的大陆。这片红土大陆在短短15年间被肢解,各个原始国家的归属尘埃落定:
英国占领西非的尼日利亚、加纳和喀麦隆,东非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
法国占领西非的多哥、贝宁、科特迪瓦和尼日尔;
比利时占领卢旺达和布鲁迪。
殖民主义将非洲横向切开,不仅推行西方语言,更强行灌输西方的价值观和民族精神。1553年,英国第一次到达尼日利亚。英国人教育当地人说英语,吃鱼和薯片(fish and chips),学英国的绅士做派。而三个小时外的阿比让,法国人教育当地人学习法语,吃法国面包芝士,玩法式浪漫,栽法国梧桐,整个城市被誉为非洲的小巴黎。
非洲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的第一大港口城市拉各斯lagos
不同的殖民者也给非洲搭建了迥异的政治经济根基。以尼日利亚和肯尼亚为代表,目前比较发达的非洲国家大多是英语国家,而说法语的国家则在经济上落后很多。在尼日利亚,英美的公司随处可见。英国人推崇自由经济,政府很少干预。20世纪50年代的拉各斯还在英国的管辖范围,自由市场已经形成。很多本地人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做着小本生意,整个城市繁荣昌盛。英属殖民地的人一般比较物质主义,追求西方世界的美好与罪恶。
但在法属的殖民地,大部分是法国的国有企业,在政府支持下援非,也带来了法国的公司文化。相比美国公司,法国公司管理更加松弛,不太国际化,很多法属国家至今还没有走向世界。在法属殖民地城市的人们一般都比较放松,他们只想吃着法棍,抹着黄油,在梧桐树下喝葡萄酒,谈恋爱,过小日子。
更有趣的是,大部分法属殖民地都和法国保持着紧密关系。去年法国总统奥朗德访问科特迪瓦,大街小巷人声鼎沸,喜大普奔,很有过去毛主席访问小县城的感觉。对法属殖民地的非洲人来说,去法国是人生成功的象征。有一位科特迪瓦年轻人,虽然上了美国大学,可梦想还是拿到法国护照。在他看来,成为法国公民,人生就上升到了新高度,从平民升为大臣。
虽然殖民主义剧烈改变了非洲大陆的语言体系,但仍有很多本土语言保留了下来。其中最为显著的是东非的斯瓦希里语(swahili)。无论殖民者如何侵略,本地人都不会抛弃自己说了千年的母语。在肯尼亚,由于当地人坚持说斯瓦希里语,很多跨国企业要想在肯尼亚发展,就必须雇用当地人,从而驱动了当地就业。

曾经很多国人认为“进口车比国产车好”,利用这个心理通常很多品牌的进口车型价格往往可以达到本土的2倍甚至更高,但依然有大把消费者趋之若鹜。难道“国人真的是冤大头吗?”进口车的超高利润“进口车比国产更好”这种观念正是源于对原装进口舶来品的莫名崇拜心理,而一些海外品牌也是看到了部分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故意将价格标高,“高价进口车”不仅仅让车企赚到了超额利润,还一举提升了车型甚至品牌档次,又反哺为进口车的高价输出“信仰buff”。
来到老挝到今天已经有2个多月了,在这两个月老挝给我最深刻的是什么呢?老挝当地人对中国人太热情,今天刚认识就要请我吃饭,充分的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当地人请我喝酒相比其他地方,老挝都有哪些特色呢?就比如有些国家的人讲究品牌,狂热的追求大众媒体上出现的各种品牌。我感受到老挝几乎没有那种文化,就比如买衣服,没有必要非去大商场或者是去国外买衣服,当地人多数在传统市场上买衣服,所以在这里不用太在意是不是穿着名牌。
拿着高薪,在泰国做中产,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在泰国工作3年后,胖子李调侃自己从小镇“穷屌丝”过上了中产生活。每天5点半下班,如果想看日落,开车40分钟能赶上芭提雅的海滩日落;到了周末,和女友来一次周边自驾游;每月到手的工资,除去14000元的固定开销,还能攒下一笔钱。回到2018年,如果没有做出从国企离职的决定,胖子李想象了一下,自己的人生应该是这样的:
市面上推出移民项目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移民政策更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这导致很多人举棋难定、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今天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全球最热门的5个老牌移民“大国”:英国,加拿大,澳洲,新加坡及美国的移民政策。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移民目的及个人背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项目。一、英 国英国一直是热门移民地点,透过现有签证在当地投资、工作、留学,住满指定年份后,便可申请英国永久居留权。
【编译/观察者网 郭肖】据韩国《东亚日报》今日(26日)报道,2019年,韩国面向中国大陆的拉面(即速食方便面)出口量最多,达到4.1537万吨,占总出口量的30%。另外,新冠疫情之后,多个韩国拉面品牌的海外销售额大增,辛拉面知名品牌农心仅上半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去年总销售额的65%。韩剧中出现的拉面场景
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把东耶路撒冷视为被占领领土。“耶路撒冷日”,是以色列人纪念他们1967年侵占东耶路撒冷城的日子。今年5月24日,犹太人挥舞旗帜涌入耶路撒冷老城的大马士革门,纪念第50个“耶路撒冷日”。以色列人每年都庆祝他们所谓的“耶路撒冷日”。在1967年与叙利亚、埃及和约旦的战争结束后,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全部。
有人说买手表一定要选择昂贵的,因为手表就是用来展示男性实力的装饰品。这句话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又很片面。昂贵的手表不少,但知名度却并不是都很高。售价越高受众群体越少,反而容易出现破产的都是一些昂贵的手表品牌。世界名表有300多个品牌,但是让人耳熟能详的品牌也不过30多个。入门品牌虽然都不贵,但拥有的消费群体多,照样可以名声大噪成为现象级产品并且热度持续不减。
在生活中,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每个国家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也存在一些差异,不过有一些国家因为在生活有一些相似之处,得到了很多人的热议,那么为什么网上有这么多人,把意大利称为生活在欧洲的中国人呢?一名意大利女孩在分析了两国的情况后,说出了一些原因。虽然意大利和中国距离非常远,不过当地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和中国非常相似,首先要提到的就是两个国家的人民都非常有家庭观念,在意大利人看来,家庭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意大利人通常会在成年以后,继续和自己的家人住在一起,这一点和中国人非常相似。
青年人购物的6大特性。青年就是青春,青春就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青年人既是市场经营的建设者,更是市场消费的主力军。抓住青年人需求就抓住了未来。品牌战略专家梁广业在《dna营销》中就明确的指出,青年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青年人在工作上勇于创新进取,在生活中乐于聚会和冲动消费。我的青春我做主。因此抓住青年人的需求就抓住了钱袋子,满足青年人的需求就摸到了市场的命门。
“棋圣”聂卫平,除下棋外,还有五大爱好:抽烟、喝酒、看足球、吃螃蟹、赏美女。与陈老总、邓老爷子切磋棋艺,在金庸家蹭吃蹭喝,娶“和珅”王刚的妹妹,赛前被日本暗示自杀,他的经历塑造着他的境界。围棋圣手的烟酒人生聂卫平出生于1952年的河北,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下,他对围棋情有独钟。9岁开始学下围棋的他展现了极高的天赋和钻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