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靠谱的时代,灯塔国的中下层白人们是敢于攻击黑人和拉丁裔的。
因为谁都知道当时的总统是个白人至上主义者。
在民主党的拜登上台后,在种族平等的“政治正确”下,灯塔国的中下层白人公开攻击黑人和拉丁裔的行为近乎绝迹。
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消停,华裔再次成为他们无差别攻击的目标。
3月16日,亚特兰大市内及周边地区接连发生三起枪击事件,致死8人,其中6人是亚裔女性,包括1名华人、1名中国公民。
3月20日,美国多地举行了主题为“停止仇恨亚裔”的游行和集会,以此抗议亚特兰大枪击案和针对亚裔的恶性事件。
但是很快就有社交媒体爆出,有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发起“掌掴亚裔挑战”。
显然,面对华裔的抗议,这些种族歧视者显得“毫不在意”。
而拜登的反应也很冷淡,事件发生后降半旗表示一下哀悼了事。
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
拜登上台,民主党执政,种族平等再次成为全社会的“政治正确”,实际不是应该利好灯塔国的所有有色族裔吗?
尤其是,灯塔国的华裔们一直以“模范族裔”自居。
现实无疑是残酷的,目前看,灯塔国的华裔们更像是底层白人们发泄的对象。
而灯塔国现在的“政治正确”光谱里面并不包括他们。
第一批到达美国的华人是在1849年,当时灯塔国的加利福尼亚爆发了淘金热,很多华人来到这里最初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混口吃的。
从1849年至今,美国的华裔人数大概在450万人左右,占灯塔国总人口的1.4%,但是,就是占比如此低的一个少数民族,居然占美国科学家总数的14.7% 。
从经济地位来看,相比黑人和拉丁裔,华裔无疑是成功的。
但是从政治地位看,华裔混了这么多年,在灯塔国却是当之无愧的“政治贱民”,其政治地位甚至还不如后来居上的拉丁裔。
要知道,连桑德斯这样的白人政坛大佬都把拉丁裔视为自己的“铁盘”选民而极力争取,而华裔呢?
靠杨安泽这类两面三刀的墙头草吗?
(华裔二代的杨安泽早期曾经发文表明自己“为自己是亚洲人而感到羞耻”。)
现实为何会如此残酷?
a黑人的武德
黑人在灯塔国的地位最开始非常悲惨,最初他们是白人的奴隶。
但是在灯塔国爆发南北战争之后,黑人在灯塔国的地位开始提升。
严格来说,自南北战争之后,白人们虽然依旧歧视黑人,但是已经开始默认黑人不再是奴隶了。
这其中关键的原因是什么?
改变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关键的原因我认为只有一条:
灯塔国的独立战争期间,只有4000名黑人参与国父华盛顿的军队,占全国军队的比例为5%;
(那个时候全国的民兵组织只有8万多人。)
灯塔国的南北战争期间,有整整25万黑人参加林肯的北方部队,占北方军队比例为11.7%。
也就是说,在灯塔国的立国战争时,灯塔国的军队主体是以白人为主体,但是到了南北内战时,黑人已经成为北方军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战争胜利之后,黑人整体摆脱奴隶地位其实是一种必然:
当奴隶握有武力的那一刻起,就绝对没办法再次成为奴隶!
在之后的岁月中,在灯塔国的军队中,黑人的占比开始越来越高:
灯塔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实际出动了473万军人,其中黑人已经达到50万人,占比10.5%;
灯塔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实际出动了1600多万军人,其中黑人已经达到115万人,占比7.2%;
而在越战最激烈的时候,黑人占阵亡者的比例为15%(当时黑人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为11%,在参战士兵中的比例为12.6%);
到了1999年,灯塔国现役士兵中黑人占比一度高达20%左右。
即使到了今天,灯塔国军人中依然有13.3%为黑人,而灯塔国警察中黑人的占比依然高达13%以上。
请记住,到2019年的时候,黑人在灯塔国的人口结构占比也只有13.2%。
现在我们看看黑人在灯塔国的民权运动是哪一年开始的?
灯塔国的黑人民权运动于1950年兴起,直至1970年进入高潮。
1950年恰好是二战结束后不久,而1970年恰好是越战最惨烈的时候。
(越战期间,灯塔国的白人们以反战的名义开始逃避兵役,而灯塔国的黑人们以战争的名义开始要求平权,你能够品味出这其中的差异吗?)
当黑人在灯塔国军队中的占比越高,当黑人为灯塔国的对外战争牺牲最大时,恰恰是黑人们敢于挑战白人权威、争取自己利益的时候。
现在,

截止2019年,在灯塔国中,每个民族对于参军这件事,其热情是完全不同的:
在人口占比超过10%的族裔中(欧裔、非洲裔、拉美裔),黑人最高、白人其次、拉美裔最低。
这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亚裔在所有族裔中排名垫底,而在亚裔中,华裔参军的比例最低。
如果我们单纯只用武德来评价灯塔国华裔的话,毫无疑问,他们在所有灯塔国少数族裔中是最弱鸡的。
甚至没有之一。
毛主席说:
枪杆子里才能出政权。
黑人在灯塔国今时今日的政治地位是怎么来的?
不客气地说,是从南北战争开始,一步一步靠逐步掌握军队的暴力,再通过各种平权运动慢慢熬出来的。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也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灯塔国白人族裔的武德在二战之后就开始衰退了,到越南战争之后其实就慢慢让位于其他少数族裔。
所以,灯塔国的底层白人在政治地位上的衰败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武德不昌,则地位不稳。
回过头来看,历年以来参军意愿最低的华裔群体被政治压迫是不是也是一种必然呢?
b生态位
有人说:灯塔国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公司。
这话不全对,但是也不能说不对,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按照各个族裔新来后到的顺序,就像公司一样,不同的族裔在这个国家确实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
白人是灯塔国的建国元老,他们占据了事实上的统治地位;
在拉丁裔大规模进入灯塔国之前,黑人作为灯塔国的第二大族裔,最开始的地位实在卑微,但是黑人有两个优点:
1.团结、敢闹事;
2.参军意愿高,抓住了白人历史上武德下降的机会,稳步提升了自己在国家暴力机构(军队+警察)中的地位。
与黑人相比,拉丁裔毫无疑问算是后来者,他们自1970年之后才开始大举移民灯塔国。
但是与黑人相比,拉丁裔也有自己独有的优势:
1.拖家带口式的移民方式,生育热情高,而且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喜欢扎堆;
(以加州为例,截止2019年,拉丁裔在加州的人口结构已经高达40%以上,在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占比也超过黑人达到17.4%。)
2.虽然参军热情不算高,但是承担了灯塔国最底层大量的脏活和累活。
如果我们客观评估的话,黑人也好,拉丁裔也罢,其实在生态位上是与白人族裔恰好是互补。
也就说,这些族裔对于白人精英阶层没有太多威胁,反而更多承担了“保安”、“工人”的角色。
那么亚裔呢?
恰恰相反,作为一个人数极少的族裔,华裔一直以来奉行的政策是少生、优生以及通过精英教育,积极抢占精英阶层里面本来就很有限的技术岗位。
从这个角度来说,亚裔在生态位上与白人精英阶层之间是直接的竞争关系。
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白人精英阶层对于亚裔从肉体到灵魂的持久打压是必然的结局。
白人的精英阶层在国内推崇快乐教育,本意是希望其他少数族裔能够各安其位,但是华裔偏偏选择了迎难而上的竞争之路。
但是与白人精英阶层的竞争,华裔有先天的不足:
1.人口规模太少,不足以在一个选举国家中具备基本的政治力量;
2.因为华裔选择的是精英教育模式,则华裔与华裔之间很多时间也是竞争关系,这直接导致了华裔群体之间的内耗远大于团结。
在华裔之中并非没有出现过精英政治人物,但是遗憾的是,他们更倾向于寻求融入白人精英阶层,而不是从华裔群体内部去寻找力量支持。
如果我们拉长时间看,华裔移民在灯塔国慢慢扎根也有百年之久,从结果看,整个融入过程是极端失败的。
这种失败主要体现在一点:
华裔精英个体的成功难以对整个华裔群体的生存状态带来直接的改善。
反之,黑人也好,拉丁裔也罢,他们的精英阶层往往在出人头地之后热衷于回报自己的族裔,两者之间是正反馈的关系。
灯塔国建立至今,最成功的的少数族裔无疑有三个:
1.犹太裔。
懂得都懂,金融、传媒、娱乐包括部分政治领域,基本是犹太裔资本家一手遮天;
2.非洲裔。
虽然整个群体在经济上不算成功,但是他们确实是“政治正确”最大的受益者,这让他们在福利体系、教育体系以及政治体系中获益匪浅;
3.拉丁裔。
最近三十年在政治上崛起最快的少数族裔,关键是他们主要集中在灯塔国的西南州,这意味着在选举政治中,他们在特定时刻会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
我认为只要灯塔国的国运不衰,他们的未来会无比光明!
至于华裔目前所处的生态位有被印度裔慢慢取代的信号。
相比华裔,印度裔有两个无可替代的优势:
他们更团结,同时他们的服从性更强。
曾经有人问我,现在是灯塔国移民政策最宽松的时期,向灯塔国移民的性价比如何?
对此,我只能说,不管从民族感情上还是利益上,长远看,这都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选择。
原因只有一个:
在灯塔国这样的多民族国家里,少数族裔精英个体的成功在自身族裔长期边缘化的大背景下是难以持久的。
即使你这一代能够侥幸成功,你的下一代也将在这种边缘化的过程中彻底迷失。
除非灯塔国的政治结构发生根本的改善,至少目前华裔边缘化的窘境看不到任何改善的希望!
a成功的经验
上文我明确说过,灯塔国建立至今,混得最成功的少数族裔无疑有三个:
犹太裔、非洲裔、拉丁裔。
非洲裔虽然经济地位不高,但是政治地位高,在福利体系、教育体系以及政治体系中获利匪浅;
拉丁裔初来乍到,但是只用了三十年就混成灯塔国第二大族裔,而且在去年的大选中已经有自己强力的政治代言人(民主党政治大佬桑德斯、aoc等)。
和华裔一样,犹太裔也是选择了精英路线,并且在金融、传媒、娱乐包括部分政治领域具备巨大的能量。
有人在后台问我,都是选择精英路线,为何犹太裔这么成功?
犹太裔的成功有很多原因,排除掉运气和资本运作的环节,我个人认为在生存策略上有两个地方是非常成功的:
1.虽然采取精英教育模式,但是选择多生;
2.文化认同让整个群体高度团结。
正因为人少,所以才要多生;但是经营模式下养育成本高,所以群体的团结互助非常重要。
犹太人的宗教信仰让这种群体之间的团结互助显得顺理成章。
而二战期间犹太大资本家们押注灯塔国的行为,又让整个群体的地位随着灯塔国的国运而水涨船高。
这是一个正反馈的闭环逻辑模型!
(印度裔目前的生存策略与犹太裔非常接近,至少在硅谷这种印度裔抱团局部垄断管理岗的现状被证明是成功的。)
以此对比,华裔的生存策略失败在哪里呢?
我认为,选择经营模式的生存策略不能算错。
毕竟人少,不管是像黑人那样做“保安”、还是像拉丁裔那样做“清洁工”,都没办法形成规模优势。
但是华裔致命的问题在于不团结,也就是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
我知道,看到这里很多人是不服气的,因为在灯塔国“唐人街”几乎可以算是华裔特立独行的一种文化象征了。
但是我坚持我的观点:
在灯塔国,华裔群体从来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
什么是文化认同?
能够让整个群体具备极强战斗力的文化特征才叫文化认同,灯塔国的“唐人街”存在这么多年,有真正让整个华裔群体形成自己的战斗力吗?
很遗憾,没有。
“唐人街”更像是华裔搭建起来的乌龟壳,不过是一群可怜人躲在里面抱团自嗨的玩意而已。
因为没有文化认同,所以采取精英模式时,个人的成功突围与整个华裔群体是没有利益关联的。
所以成功之后的个体也没有意愿去回馈整个群体。
又因为精英模式的培育成本太高,所以作为个体的华裔家庭不得不采取少子化的生育策略。
我必须特别说明一点:
少子化的精英教育模式,特别容易让整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变形。
因为教育的成本实在太高,所以这种教育模式到最后往往成了“输不起的教育”。
“输不起的教育”模式下生产出来的成品往往有致命的缺陷:
很多孩子的生命力已经在“虎妈虎爸”严苛的教育压迫下耗尽了!
看国外很多华裔被其他族裔欺负的新闻,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就是挨打似乎是一种习惯,反抗似乎从不存在。
2021年初至今,唯一的一次华裔反抗成功的新闻,是一个老奶奶拿着一根棍子打倒了一个攻击她的白人。
b自救

新加坡是发达国家,对技能人才的需求非常高,同时对语言没有要求,许多人能够用中文、英文和马来语交流。在新加坡有些岗位只要你会中文就可以,语言环境对中国人来说很便利也很好适应。本人在新加坡打工有十年,无技术工普遍都是一万人民币左右,具体看你的能力和岗位,技术工种一般薪资要高很多。因为新加坡很小很发达,和中国的上海北京差不多,所以吃饭一个月花2000元人民币左右,住的好一些需要2000~3000人民币。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勇士,因为在以前螃蟹被认为是很可怕的生物,这种"庞然大物"吃进去到底会不会中毒,谁都不知道,一直到第一个人吃了螃蟹,大家才开始纷纷效仿。同样的,第一个飞向太空的人也是勇气可嘉的,翱翔天际的宇航员真的很帅气,看着他们飞向太空,这一份魄力和勇气让我们感动。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因为是第一次,他所面对的危险是未知的,他也不知道这一段旅程自己到底会遇到什么情况。
我土耳其姑娘,在中国生活2年,曾因不懂中文饿肚子,现不想离开大家好,我是移民哥,在中国生活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回顾这两年的生活,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成长,但最终,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国家,不想离开了。刚来到中国的时候,我完全不懂中文,语言上的障碍成了我生活中最大的困扰。那时,我感受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作为国内最具知名度和实力的导演,张艺谋一直很受大家关注。无论是他的新电影,还是私生活,都被大家津津乐道。最近,有关于“张艺谋要带着全家人移民美国”的消息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那么,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张艺谋又是作何回应呢? 10月23日,张艺谋工作室发出了一条视频,并配文写道:“今夜,张艺谋还在忙。
越南人说中国钱好赚!云南河口,越南女人每天跨国做生意,很能干在中国西南部的边陲之地,有一个风景秀丽、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那就是云南河口。这里不仅有壮美的自然风光,还隐藏着一个引人瞩目的经济现象——越南女人在这里开展着跨国贸易,他们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勤劳的努力,让越南的名字在中国走得更远。跨越山水之间的奋斗
with the development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china has attracted countless foreignersto study, work and live in china. many foreigners fall in love withchina and choose to have children in china after they understandchinese culture and experience chine
“你能吃多辣?”这是一张贴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街头的海报,落款是一家名叫“hot pot republic(火锅共和国)”的餐馆。一条tiktok视频记录了这家北欧餐馆里的火爆场景。红色的灯光,墙上一张京剧脸谱,屋内坐满了外国人。他们有的两人小聚,有的四五成团,围坐在火锅前。他们有模有样地拿着筷子,仔细地从锅里捞上肉,放进酱料碟里蘸一下,再慢慢地送入嘴中。
在我国封建王朝时期,皇帝们的生活都是非常奢侈的,吃穿用度无比奢华。还有一点令无数男人羡慕的就是帝王们“后宫佳丽三千”,坐拥无数美女。然而到了解放后,我国法律严格规定,在我国范围内实行一夫一妻制,女性权利大大得到保证。然而就在当下,在印度竟然有一个男人,一生共娶了四十多位老婆,育有九十四位子女,他还一度自豪地声称:“自己是一位非常幸福的男人!
说到别墅,大家应该和小编一样,想到的就是大和贵,但是菲律宾有一款很mini的小别墅,虽然面积和大别墅相比小了些,但设施还是很齐全的。最主要的是,买这样一栋别墅,要比买高层楼房便宜的多,小别墅的外观非常精致,门前还用白色栅栏做了围挡,现代风中透着复古感。别墅一共有两层,层高7.2米,可以说是非常通透的了,
中国游客去朝鲜,是一定会被带到平壤地铁参观的,导游会骄傲地告诉你,这是朝鲜人民自力更生的结果,是自己设计建设的。但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中国游客偶尔会回忆到,当年有亲戚朋友参加了朝鲜地铁的建设,更有人说,地铁就是中国建造的,就连地铁站的石英钟都是上海牌的。那么,到底朝鲜的地铁,是不是咱们援建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虽然没有明确出现一些报纸电视上,但在多年前的一份材料上就曾明确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