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香港小姐”于6月10日拉开帷幕,89名候选者经历了三轮面试筛选后只剩下了26位,并于6月25日参加《香港小姐竞选2023》的录制。
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此次“港姐”面试吸引了大批内地女孩赴tvb竞选。而tvb高层乐易玲则在采访中大赞今年港姐的质量高。
在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田飞龙看来,这种趋势并非偶然:“随着香港与内地之间融合发展,越来越多内地优秀女孩进入香港,作为新香港人,她们积极参选港姐,说明了她们在文化上有追求,在社会上有能见度,是建设新香港、发展香港社会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这种现象背后意味着香港更深地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内地人才快速成长为适合新香港建设的国际化人才,因而在香港各个领域,包括文化领域日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力。”

不少“港姐”报名者来自内地
在“香港小姐”首轮面试的发布会上,《星岛日报》指出,今年的“港姐”竞选,差不多半数佳丽的粤语发音都有明显的口音。
内地报名女孩一多,最直接的效应是,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网友的讨论度马上上来了,外形、气质、着装等各个角度都有。
“随着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融合发展,这除了和2000年后内地人口集中赴港有关系外,也和近年来大量内地优秀人才赴港发展相关。作为新香港人,他们与香港本地人享有同等的法律权利,包括参加港姐。”田飞龙说。
tvb高层乐易玲则表示,不会把设定“港姐”门槛为选择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香港出生去外面读书,举家移民回来竞选,抑或是内地出生在香港长大(都可以),首轮面试不会设置门槛,最重要是漂不漂亮。”“港姐”大会统筹经理何小慧则补充表示,如果(内地女孩)想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可以在竞选中使用普通话:“我们会有一些要求,(但)如果粤语不好的话,能否学得快点,也会考虑这方面。”

按以往来说,“港姐”报名只有两个硬性要求,第一个是18-28岁未婚未育的女性,第二个是有香港身份证。而在香港,没有户口一说,所谓的“香港身份证”指的是永居身份和非永居身份。这意味着,从小在内地生活但是有港籍,或者来港读书工作的港漂都有机会参选“港姐”。何小慧也表示:“很多内地人都在香港读书,住了很多年有香港身份证。”
翻看今年的内地参选者履历,不难发现,很多女孩年龄都在22岁、23岁左右,2001年后出生,虽是港籍,但一直在内地生活,所以广东话说的并不流利。
自香港1997年回归后,内地与香港的交流日益紧密,政策逐步放宽,内地赴港人数进一步增加。
从2002年1月1日起,内地“香港游”配额限制正式取消,“港生一代”成为热潮——父母均来自内地,自2001年以来在香港出生并自动获得港人身份,有香港学者称其为“type ii babies”。《南都周刊》数据表明,2001年至2008年,“港生一代”从620人至25000人,增速高达40倍。
而自2016年开始,香港高等教育阶段各个学位层级的非本地学生数量均与日俱增。从2006年到2016年,前往香港进行高等教育的内地学生人数从5754人上升到11891人,增长一倍有余,而到2022年,学生申请人数网传已接近4万,香港城市大学公布数据表示,研究生申请量相比去年同期增长翻超一倍。

这种交流是双向的,田飞龙认为:“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来内地读书、创业,同时,也有越来越多优秀的内地青年成功融入香港,这恰恰表明了一国两制进入了一个良性的融合发展新阶段。港澳青年可以在内地找到新的机遇,内地青年也可以在港澳找到更好的发展机遇。”
“香港小姐”的竞选流程好似“特种兵”?
也正因为大批内地女孩的加入,也揭开了以往“港姐”选举的神秘面纱。23岁的湖南女孩33虽然止步于“港姐”第二轮选拔,但已经在社交平台上发了9条“港姐”相关视频,并因犀利吐槽频频登上媒体热点。
在网友质疑其:“不会说广东话就不要来选香港小姐”时,她表示:“我就是想要蹭热点很难理解吗?咱们是做自媒体的,摆在我面前的香港小姐热点,我能不追吗?”

“港姐”的面试报名和通知邮件一般在五月,在第一轮面试的前几天,参选者便会收到邀请函告知,急剧缩短的准备时间也让不少人措手不及。在邀请函中,tvb会告知参选者自备高跟鞋和多套衣服、比如正装、泳衣、瑜伽服,由于场馆不提供食物且冷气充足,也需要自备保暖衣服。报名“港姐”是不需要费用的,但也需要参选者自掏打车费、置装费、化妆费等。
在香港将军澳电视城,提着大包小包行李的89名“港姐”候补一下车便会被记者对着狂拍,追问姓名。这往往很考验参选者的心理素质,有人遮脸面对长枪短炮一言不发,也有人言笑晏晏落落大方,往往港姐的多数路透图便出自于此,或丑或美,全凭发挥。
而参选者进入tvb后依旧会被镁光灯包围,几十个记者围成一个半圈,等待每个参选者走到布景板前面的定位点正式亮相。

整个面试会从早上10点钟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钟,整整12个小时,手机没收,且不提供吃喝,被33吐槽:“真不知道我是去参加港姐了,还是参加钢铁是怎样炼成了?大家早上的状态还是好开心啊,能见到好多美女。下午已经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眼神都没办法聚焦。”对此,乐易玲也通过媒体致歉:“已经在检讨,会注意关注。我也和那位女生说了,如果肚子饿或者想喝水,你可以出声,那么多同事一定会帮你。”

而之后的第二、三轮面试,参选者则需要面对体力的巨大考验。据之前参加“港姐”竞选的李文煊透露,参选后,可能会连续几个月每天就睡3-4小时。由于“港姐”一直处于曝光状态,这就意味着,可能一天里有大部分时间都会有记者跟着,稍有不慎就会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怪闻出现。李文煊回忆道,当时有媒体问她:“我发现你长得像汤唯,那现在让你拍裸戏你愿意吗?”当时直接被问懵的她被港媒形容成“看不起汤唯,不拍戏”。
曾志伟表示,今年迈入第51届的“香港小姐”将踏入第二个新纪元,通过ai给竞选者的五官打分:“想尝试向前走,将融合ai和chatgpt这类不同的技术,面试的回答题很多会用到ai”。
内地女孩竞选“港姐”为挑战自我
但比起之前想通过港姐“出名”、进入娱乐圈,更多的内地女孩则是想通过“港姐”竞选挑战、锻炼自己。有参选者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你总不会知道你认知以外的世界,尝试是好事情。人生就是应该不断走出舒适区,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而在“港姐”面试的第二轮,有部分内地女孩选择弃赛。杭州女孩李思清和媒体透露,第二轮面试会面临和之前工作解约的事宜:“第二轮面试当场被tvb要求签约,而且只有签约的佳丽才能上台会见记者。但合约明文规定,无论是否进入决赛,半年内都不可以参加其他娱乐活动。但一旦进入决赛,无论是否有名次,这就意味着和tvb长达5年的死约正式生效。”

这意味着,对很多女孩而言,签约tvb当演员,已经不是她们最理想的道路。
“夺冠热门”nora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最初是抱着一种挑战自己的心态默默参加,其实并没有完全想好是否应该放弃老师的工作,而豪赌港姐的前景,让我倍感压力。放弃的主要原因在于家人的反对,父母更希望我走一条简单的路,而不指望我大红大紫、大富大贵。他们对我的期望,更多是凭借自己的学术能力,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同时不放弃向上突破。”
2023落户香港政策变化!半年10万人申请香港身份,6.1万人获批!从2020年开始,香港已经累计流失了18.73万人,其中每年分别减少了9.38万人、2.52万人和6.83万人。为此,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吸引人才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调整香港优才计划和专才计划的申请要求以及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以及如何选中介。很多精英朋友在了解完香港优才计划的申请流程、费用、续签等情况之后,开始考虑找中介。现在市面上的中介很多,鱼龙混杂。如何挑中介是一个技术活。挑中介看什么? 看公司成立时间、看公司规模、看公司口碑、看公司的服务体系是否完善、看顾问老师和文案专家是否专业这些都没有错。今天银河优才君教你一个小窍门。
作为一个高度繁荣的国际金融中心,香港向来是通向内地的桥梁,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香港是捕捉大陆和海外机遇的最理想区域,更是众多内地中产甚至富豪名流规划资产的绝佳选择。自从香港投资移民被一刀斩,阻断了好多高产阶层想移民香港的愿望。从此之后,想要移民到香港就只能选择优才、专才、以及香港进修移民。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聊移民圈那些事儿的自媒体人。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广东人选择移居香港?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你可能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奇怪,毕竟广东和香港是一衣带水,文化、语言、风俗都很相近,为什么还要移居呢?难道是因为香港有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吗?
出于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少优秀人士都渴望到香港去进一步发展。而香港身份不仅仅有利于自身事业的发展,还能为子女教育带来独一无二的优势。是以,很多人都通过优才计划/专才计划/留学等方式来获得香港身份,进而拿到香港永居身份。香港身份证类型香港身份证共分为两类,分别为“香港居民身份证”及“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香港特区政府于2006年6月,为增加香港的国际竞争力,吸引世界各地优秀人才前往定居,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主要考量学历、成就、荣誉与国际化工作经验以及赴港计划。审批时长大约为1年,4次甄选。2020年之前优才计划每年有1000人的配额,满分225分,达到80分即可递交。但实际获批者往往远高于这一基础要求分数,比如我的申请分数是175分。
香港进修移民从读研究生到拿永居需要经历一下六个步骤,一个都不能少!1、申请香港高校的研究生 香港进修移民第1步就是申请香港高校的研究生。多数内地想为孩子教育规划香港身份的家长们都会选择授课型研究生,1年学制,耗时短,且容易毕业的专业,比如香港都会大学的中国环保、工商管理(中文)、中国文学
李家超在出席2022年“大湾区国际科创峰会”致辞时指出,科技创新是全球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他指听到一些意见,认为应该趁着香港迈进由治及兴这个关键时刻,着力发展香港的创新和科技事业,而且也应该把握时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汇聚香港,要“抢”人才。所以,香港不仅“缺人”,更缺高新技术和科研人才。今年10月,新上任的特首李家超将公布他任期内的第一份《施政报告》,而这份报告的其中一个重点就是
香港跟内地通关后,有越来越多港星出现在广州街头,都是大家熟悉的tvb艺人。tvb视帝马德钟,日前出现在人民桥附近的老街拍时尚大片,已经54岁的他,戴着墨镜,穿着复古西服,身型匀称、帅气依旧。拍摄过程中,马德钟换了几套造型,耐心听摄影师指导,就算在路人镜头里,也魅力四射。马德钟有185的身高,早年当过模特,加上保养得当,看起来仿佛才40岁。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用大白话聊点移民圈那些事儿的移民规划师。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关于一个想要移民香港的内地小伙子的经历和心路历程。这个故事不仅能让你了解香港移民的条件和要求,还能让你感受到香港移民的优势和魅力。希望你能从中收获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启发。故事背景这个小伙子叫李明(化名),是一名软件工程师,毕业于北京一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