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之旅|我在哈萨克斯坦
大家好,我是移民哥,一个实地走访世界各地,关注全球华人的旅行者。
最近我采访了很多华人朋友,并且也采访了一些哈国本地人,我们都聊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哈,他们是出生于中国,最后选择移民到哈萨克斯坦的新移民。
我此前已经从不同角度采访过多位不同人士,如何看待中哈这个群体。
到了吉国以后,当地华人朱姐跟我说了一个现象,因为吉国也有很多中国来的柯族(所谓回归者),他们几乎很快就融入吉尔吉斯斯坦,大半的移民会迅速跟本国人通婚。
但是神奇的是,中哈移民到哈国后,几乎是不跟哈国本地人通婚,他们都是内部中哈跟中哈之间通婚,这种现象让我吃惊,同样的民族,居然如同生殖隔离。
不仅如此,中哈在哈国非常抱团,他们通常会聚居在一起,如同一个坚固的社会组织。
其实我不仅采访了一个哈国本地人,我在多数哈国人口中,听到的对中哈评价是负面的。
最典型的说法是,中哈当年(2007年)移民到哈国,获得了政府的很多福利,比如送钱送地,而土生土长的哈国人却得不到如此优厚的福利,这造成了一部分哈国本地人的不满。
甚至少部分极端的哈国民族主义者,会把中哈贬称为“不干净的中国人”。
在很多哈国人眼中的中哈,过分的精明能干,比如放羊也比本地人放得好,跟中国做生意的份额自然全部被中哈抢走了。
经济矛盾是当地人排斥中哈的一个很大因素。
但是精明能干的中哈,经济状况相对于哈国本地人要好很多,这是因为中哈的文化早已经融入了很多中华文化的优秀品质。
在哈国接触的中哈小李,他给的评价是,中哈非常现实。
小李因为工作原因,长期是会有一些项目之类的。而中哈在哈国的职业,几乎都跟中国挂钩,要么在中企上班,要么当中文翻译,要么跟中国做贸易。
小李身边自然而然出现了大量的中哈生意人,由于项目需求,小李时常会被中哈请去家里做客,带他去靶场打枪,带他去草原玩……
项目一到手以后,这些人就马上消失了……
小李说,他接触的中哈都非常现实,相对的,还是哈国本国人淳朴一些。
我把小李这个故事复述给老华人老林,他说不是他们现实,而是他们没有人情的概念。对于他们来说,一码归一码,没有人情存在,这件事你帮我了,结束了就归零,咱们互不相欠。
在这里,我采访到了市场里的华人老刘,他最常接触的客户就是中哈,这些新移民到哈国有的十几年,有的四五年。
老刘说:“其实中哈这个群体很大,有几十万之多,普遍在我接触下来,分两类人。第一类是说中国好的,平时跟我沟通的时候,言语中对中国是有感激之情的,但是这类人群少。第二类就是对华人趾高气昂的,这类多,这类人在哈国本地人面前低三下四的,但是到了我们面前就特别牛,认为自己是这里的主人。”
老刘:“而且更少一部分中哈,还会在哈国老是讲中国的坏话……很多中国负面消息源头都是这部分中哈口里传出来的。”
中哈离开中国之后,多数人还是会从事跟中国相关的行业。
包括阿拉木图这么多中餐馆、川菜馆、串串店、火锅店、连锁新疆餐厅,都是中哈开的。
而哈国作为一个轻工业为零的国家,所有的生活物资几乎全部需要从中国进口,而中哈就利用了很好的语言优势,充当了对华贸易的角色。
而哈国本地人竞争不过中哈,对华贸易几乎被中哈垄断。
此外,大量中企进驻哈国,中哈成为了会双语的香饽饽。
老刘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哈又懂中国人怎么想,又懂哈国人怎么想,他们是两头通,这是他们的绝对优势。”
哈国社会对待中哈的隐形歧视是存在的,并且广泛存在。
中企小李的一个中哈同事,和小李出门在外的时候,就不讲中文,他和小李是用俄语沟通的。
我问小李,这也太奇葩了吧,为啥不用中文,怕被人知道他是中国来的吗?
小李说,是的,中哈在哈国主流社会中普遍被瞧不起,所以这个中哈同事特别害怕自己被人认出是中哈,遭人白眼。
另一个哈国朋友说:“很多中哈移民到哈国的时候,还要专门花两年时间学习俄语,以融入哈萨克斯坦的社会。第一是因为俄语是哈国的族际交流语言。更重要的是,会俄语才能代表自己不是乡下的‘土包子’,让本地人看不出他是中哈。”
自从韩国存款移民宣布涨价后,很多人来问还有哪些国家可以存款移民?今天就来了个大家详细盘点下。第一个,葡萄牙存款移民。葡萄牙存款移民要求存钱金额150万欧,约1189万人民币。钱存进去后,5年内不能取出。拿到葡萄牙身份可以在葡萄牙读书、工作、经商。如果想要获得葡萄牙永居身份,则需要满足每年住满7天,5年后即可申请永居。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移民或者开始考虑移民,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但是移民作为一个重要的人生决策,带来的不仅是利也有弊。首先,说说移民的利:医疗:移民后可以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包括先进的医疗设施、优秀医疗团队和更好的医疗保障。同时,移民后也可以选择覆盖全面医保的医疗保障体系,减轻医疗负担。
为了孩子以后轻松点我推荐这五个移民国家。为了孩子以后轻松点,我推荐这5个移民。一,加拿大。加拿大被评为全国内第一人民医院。第5名,因为福利制度决定了一部分的养娃经济成本。而且加拿大属于平等教育,教育资源平均氛围轻松,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和大自然接触,只要雅思最低4分,高中以上学历就可以申请。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是轻轻松松的。
3年疫情,硬性呈现所有在柬中国人集体困境。疫情过后,所有人满怀希望报复性消费,中国人回流,生意好做,可结果和现实全往反方向发展。没有报复性消费,中国人回去了,生意比疫情期间更难做。近期,柬单网作者走访不同行业,与不同负责人聊聊他们的问题,才发现在柬中国人目前处于又一波“规模性”阵痛期,记者经常听到一句话:甚至比疫情还要困难。
英国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以下是一个简要的概述,主要关注了一些重要的历史时期和事件:古代时期:史前时代: 英国的史前时代可以追溯到约70,000年前,当时人类开始在这片土地上定居。考古学发现表明,早期居民从欧洲大陆迁移而来,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结构。在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社会开始出现农业和金属制品的发展。
如果想要做海外身份的规划,可能大多数人都会首先想到美加澳这些传统的移民大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国家对于移民申请者的限制较高,无论是在成本还是在申请者条件上都为很多移民申请者发放了『劝退函』。退而求其次,去做技术移民,钱虽然不用花那么多,但是其他的条件要求又特别多。 那为什么换一种方式呢?要知道世界上欢迎移民的国家,或者说希望更多移民申请者涌入的国家还有很多,
今天聊聊外汇管制的问题。中国内地居民为什么不能自由投资海外房产?那些明星大佬为什么可以?如果他们的投资赚钱了,就可以拿回国内吗?钱出去受到管制,那么进来为什么也要受到管制?国人海外买房,合法的方式有哪些?先来举个例子:前几年在国内互联网上有不少港股、美股开户的广告。当时很大一部分参与的人,今天一分钱都拿不回来...
王光之/一个有腔调的人文类解读头条号末尾有投票末尾链接为(华人移民东南亚的历史)科普文章巴西是除了日本、美国之外日本裔人口最多的国家,日裔约占巴西总人口的1%,图中的这个巴西女孩就是日裔后代我们设想一个情景:如果你在你的家乡已经穷到无立锥之地,甚至到了“夜无三尺可眠、腹无三餐可果”的地步。而就在此时,未知的大洋彼岸的轮渡向你伸来橄榄枝,你会怎么选择?
现如今,许多家庭为了让孩子接受优质国际教育、开阔眼界和全球化视野而选择让子女出国留学。也有越来越多家庭选择先规划移民身份,让孩子未来能以身份在海外接受教育,不仅教育成本更低,而且在择校升学、就业发展、定居生活等方面拥有比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无论是出国留学或是规划移民,选择目的地非常重要。今天不妨参考全球知名教育网站education.com发布的《2023年全球十大最佳留学国家排行榜》...
“刘腱子每个月的收入,除了生活费外全都打给家里。他基本不怎么乱花钱,唯独有一点,他每周都要找一两次小姐,每次120美元。”前言2015年初,老丁去了美国。五年间他前后辗转了芝加哥、洛杉矶、纽约等多个城市,期间一边打零工一边旅行。而他工作最久的地方就是位于芝加哥华人区一家名叫“李记”的中餐馆。在这里,他结识了一些有趣的同事,其中有华人,也有美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