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国和洪都拉斯建交。而在之前,洪都拉斯外交部发表声明,正式宣布与中国台湾断绝“外交关系”。

第182个建交国
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以来,已有9个国家与台湾方面断绝所谓“外交关系”,分别为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马、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萨尔瓦多、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尼加拉瓜,以及如今的洪都拉斯。而在之前,冈比亚已于2013年同台湾方面断绝“外交关系”。
这些国家之后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或恢复外交关系。细读建交或复交公报,文中都强调这么一句话——某国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三句话,第一句否定“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第二句确认了“谁能代表全中国”,第三句明确了“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句句直指“台独”势力分裂行径,形成了完整的逻辑闭环。
更重要的是,这三句话及背后所代表的一个中国原则,是我国与外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一中原则为1971年联大第2758号决议所确认,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此外,公报中还会提及,某国即日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并承诺不再同台湾发生任何官方关系,不进行任何官方往来。这就为这个国家日后与台湾地区交往划下了底线。
目前,中国与182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建交获得实实在在好处
对于此次中洪建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洪方加强各领域友好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之前中洪虽无外交关系,但有贸易往来。据海关统计,2022年双方贸易额为15.89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15.6亿美元,进口2923.9万美元。有分析认为,作为拉美地区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中洪建交后,洪都拉斯可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扩大出口市场,进而恢复经济、改善民生。而作为中美洲重要国家,洪都拉斯也可以成为中国在中美洲重要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伙伴。
在两国外长在共同会见记者时,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指出,中方欢迎卡斯特罗总统尽早访华,邀请洪方组织企业家代表团来华商洽贸易、旅游、投资等领域合作。洪都拉斯外长雷纳表示,洪方愿同中方加强金融、贸易、基础设施、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
行动是最好的证明。这些年来,包括巴拿马、多米尼加、萨尔瓦多、尼加拉瓜等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国家先后与中国建交或复交。这些国家与中国的双边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发展迅速,获得了实实在在好处。比如,中国与巴拿马间就开展贸易、投资、海事、文教、旅游等领域开展合作;对于多米尼加,中方表示,随着双方合作潜力的不断释放,为1000多万多米尼加人民持续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福祉。
外界还注意到,之前中方在与萨尔瓦多、多米尼加签署公报后,都提到了“整体合作”一词,希望为中国和拉美合作注入新的动力、开辟新的空间。也就是说,通过与中国建交,让拉美国家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对于其他拉美国家的人心向背,将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与中国建交不是“交易”
有媒体之前称,就在洪都拉斯总统宣布寻求与中国建交前一天,洪方私下要求台湾提供25亿美元援助。台当局怀疑,中方在幕后引导洪方要求这笔援助。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对此回应,有关说法十分荒谬,纯属无中生有。洪都拉斯外长雷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洪都拉斯总统卡斯特罗发展对华关系的决定顺应世界大势,也是从洪都拉斯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作出的决定。
这条消息的背后,是台湾方面所谓的“金援说”。过去,确有一些势力游走于两岸之间,用所谓“建交”来套利,谋取经济援助甚至是政治地位。如今,随着大陆经济发展,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已经日益悬殊,认同一个中国更已成为国际社会压倒性的主流共识。
比如,就在2017年中国与巴拿马建交后,时任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参加外事活动表示,“(巴方)没有提出任何前提条件,也不存在任何的所谓‘交易’。”王毅表示,从巴拿马总统到巴拿马外长,都明确地告诉我们,同中国建交是巴拿马的政治决断,是对巴拿马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有利的战略选择。
相反,美方却对洪都拉斯与中国建交进行了外交施压。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反问:“美国40多年前就在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同中国建交,有什么资格剥夺、阻挠其他国家同中国建交和发展关系的权利?”

“182 vs13”
洪都拉斯是蔡英文当局任内第9个“断交”的所谓“友邦”。目前,台湾的所谓“邦交国”还剩下13个。
外界注意到,此次中洪建交,正值蔡英文前往中美洲“邦交国”危地马拉、伯利兹之前。蔡英文专机往返途中将两度“过境”美国,分别为洛杉矶和纽约。有消息称,台湾方面还在为蔡英文与美众议长麦卡锡会面进行安排。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台湾当局领导人“过境”是假,宣扬“台独”是真。
因此有分析就认为,中洪建交就是在向外界传递明确信号:我们有能力有决心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干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给“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华春莹也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文章表示,“182vs13:这是全球民心所向,也是历史大势所趋”。
当“断交”消息传回台湾岛内后,蔡英文当局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表示,“自己责任不会回避”。吴钊燮是“台独”顽固分子,其任内已丢掉了7个“友邦”,已被在野党要求尽快下台。当然,正如台湾媒体所言,板子不能全部打在吴钊燮一个人身上,没有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就没有台湾的海外空间。长期以来,决定台湾海外空间的是海峡两岸关系的好与坏,不管是陈水扁的“金元外交”还是蔡英文的“踏实外交”,企图绕过两岸一中都已被证明此路不通。
因此,就有岛内媒体警告,台湾当局如不再认清现实,未来所谓“友邦”数量会一少再少,届时台湾领导人或许连“过境”美国的借口都找不到了。
种种迹象都表明,在地縁冲突和疫情封控的推动下,全球可能又将迎来一波移民潮。作为广受欢迎的移民大国——澳大利亚,一直被认为最近几年的移民政策过于保守,不及加拿大、英国等地的政策更具吸引力。在全球当前的“抢人大战”中落于下风。不过随着澳大利亚本土人力紧缺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莫里森政府也不得不对移民政策加以松动。
美国国债,是指美国财政部代表联邦政府,以美国国家信用为基础,面向全球和美国国内,发行的国家公债,美债全球流通。据美国财政部2023年3月5日公布的数据,美国的国债规模再创新高,总额达到31.62万亿美元。以美国3.33亿的总人口计算,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背负了9.49万美元的国债,约合65.5万人民币。2022年美国gdp经济总量25.46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占美国当年gdp的124.2%。
原谅我的孤陋寡闻,一直以为移民仅限于个别富豪而已,毕竟我们国家最安全最稳定,也是普通老百姓幸福感最高的国家。没想到根据联合国移民署此前发布的《2022年世界移民报告》显示,中国移民人数已经超1046万人。移民流出国(单位:百万)我看了一下移民报告,统计显示各国移民的主要原因有很多。例如向往其他国更好的生活,逃离本国原有的生活,想获得更好的工作待遇和职业前景,为了避税,为了子女的教育等等。
国内赚钱国外花,这7位知名明星移居国外,住豪宅开豪车*在娱乐圈中,有一些明星因为各种原因选择了移居国外,有的是为了孩子的教育,有的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有的是为了躲避舆论压力。不过这些明星在国外的生活并不低调,他们住着豪宅,开着豪车,享受着高端的服务和设施。他们在国内赚取了大把的钞票,在国外花得也很大方。
网上有一份名单流传很广。上面记录着很多人的名字,比如:金城武、巩俐、吴尊、张智霖......是不是很熟悉?你多少都听过他们的歌或者电影吧,即便一个都没有海报广告上总该见过吧!他们出现在广告里、影视里、商演里、演唱会......我们无比熟悉。他们有着和我们一样的黄色皮肤、黑色眸子、说得一口流利中文。我们都以为他们是自己人,可一看国籍才发现,他们早就加入了外国国籍。
泰国的官方语言是泰语,去泰国工作最好是会泰语,或者是非常流利的英语。但是在泰国,英语流利的竞争优势很低,因为有很多泰国人英语听、说、读、写都很流利,并且没有泰国口音。所以学习泰语是很重要的。但是,虽然泰语很重要,但是在泰国,中国人是最稀缺的人才。所以对于想在泰国找工作的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千万富豪幸卫林、河南都市报直播郝振东从缅北逃回的经历,以及各地家属报案自己的孩子在云南、泰国曼谷被绑架到缅北的案件,揭示了缅北针对中国人的犯罪行为,包括禁锢人身自由、虐待、殴打、性剥削、出售被骗者人体器官,以及随意杀害被骗的中国人。根据逃回来的幸卫林说,缅东的妙瓦底就有5万人,每年逃回来不足100人。
图为外籍友人参访呼和浩特现场。 马丹妮 摄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21日电 (李爱平 马丹妮)“今年2月我来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工作,当地民众的热情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6月21日,来自韩国的朴讃浩不住地点赞这里民众的热情好客,并坦言,越来越喜欢这座城市。朴讃浩是应呼和浩特市外事办邀请,参加“我爱你呼和浩特”外籍人士参访活动时说这番话的。
在中国体育史上出现过很多运动员的跨国恋情,在这些恋情中,不少外国女运动员要想嫁入中国,都面临着很多困难。可爱情往往能冲破一切阻碍,比如在2000年初,被誉为韩国体操公主的许昭英就冲破了一切阻碍,为了爱情而嫁到中国,成为体坛的一段佳话。如今的人们对许昭英没有什么印象,可在20世纪90年代,许昭英可是韩国体育界极为出名的人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注意到去非洲的中国人与黑人女性结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趋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猜测,但这并不仅仅是巧合。事实上,这背后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了解。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影响和挑战,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跨文化婚姻的发展和融合。文化互补,相似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越南在唐朝属于中国吗(越南自秦朝到唐朝始终是中国郡县而没能自立)